第136章 宏伟蓝图-《嗨!我是朱祁钰》

  商辂皮笑肉不笑地转头看了二人一眼,于他而言,这是大皇子党跟内阁的矛盾。

  而不是内阁与户部的矛盾。

  “今年年初之时,臣与内阁诸位同僚曾查阅过户部账册...”

  杨容直接将刘容刚才的话给堵死。

  要是刘容咬牙说户部就是拿不出粮,那么杨容就会问,那这些粮都去了哪儿?

  若刘容说刚才是骗你的,杨容则要弹劾他一个欺君。

  虽然没骗朱祁钰,但刚才刘容分明就是御前撒谎,也要算欺君。

  此刻,刘容的脑门已能清晰地看到有冷汗流下。

  “陛下,臣刚才的话句句属实,若杨大人不信,可亲自去户部再查一番。”

  户部一旦查下来,不知要得罪多少人。

  顷刻间,就有无数大臣站出来给刘容说话。

  唯独户部的商辂,依旧眼观鼻鼻观心。

  内阁众人见杨容吃亏,也立马跳出来。

  “陛下,年初之时,户部账册上的粮食明明够全京师上下吃好几年。为何才过几个月,连一万多大军粮食都凑不够呢?”

  朱祁钰呢?

  悠哉悠哉地喝着茶,见下面闹得不行了,这才让身边的贴身太监出来喝止。

  “御前失仪,百官该罚~”

  朱祁钰身边贴身太监的一句话,让整个朝堂顿时鸦雀无声。

  轻轻地将茶杯放在御案上,只见他扶了扶翼善冠,这才不疾不徐地问向诸位大臣。

  “三月初,黄河决口,李贤奉朕的旨意下拨粮草。”

  “月底,各地卫所又向朕伸手要粮草、军饷。”

  “四月中旬,陕西、宁夏等地发生干旱,已有半年左右未见半滴雨...”

  “当月底,李贤、王贵出兵剿鞑靼、瓦剌。”

  “五月初,福州发生海啸,致使千余户百姓流离失所,李贤又要和邝埜出海剿倭寇。”

  “这月初,樊忠去朝鲜驻兵时,朕只给他万余大军不足半月粮草。”

  “户部贪没贪,咱们现在就捋清楚咯~”

  说罢,又将放好的茶杯在御案上重重一拍。

  “朕让你去朝鲜,就是去要粮。你倒好,返回京师,伸手向朕要粮食。”

  “朕上哪儿给你找去?”

  杨容听闻此话,本有让皇帝放弃登陆东瀛的打算。

  可一想到事情最后结果,杨容又不得不鼎力支持。

  立功,必须得樊忠和张軏立才行。

  内阁曾多次帮户部,现在户部不帮忙就算啦,居然还要拒绝?

  之所以这么认为,杨容也是有依据地~

  户部存粮绝非这点儿,就算皇帝上述为真,户部也绝对还有余粮。

  别忘了,京师户部可以调动应天府户部。

  应天府户部的粮食,可是一颗都没动过。

  既然户部不帮,杨容又只好找到余士悦,希望他想想办法。

  余士悦当然不肯帮忙,因为邝埜一旦率先登陆东瀛,那就代表着文官们再次立功。

  朱祁钰不想看到这点,现在的杨容也不愿见到这点。

  就因为这点事情,内阁从此与六部分道扬镳。

  在御花园里,朱祁钰正挑逗着两个儿子。

  忽见不远处走来一人,急匆匆地,像有什么急事。

  “柱子,让彭时稍微等会儿。”

  柱子听见这话,赶紧过去拦住彭时。

  等朱祁钰跟两个儿子玩得差不多了,这才朝柱子招手。

  彭时刚一来,就递上一本奏章。

  “怎么?还是沉不住气?”

  一边问话,朱祁钰一边将奏本摊开。

  “回陛下,臣能沉得住气。蒙人们都是蛮子,于大人手腕又过于委婉,这几天里,死了不少人。”

  于谦正在大同那边主持迁移,蒙人自然要反对。

  而于谦现在属于温和派,想着这些人即将成为大明百姓,也就没有施以强硬措施。

  越是这样,蒙人们就越起劲儿。

  彭时年轻气盛,火气又旺,自然见不得这些。

  “死几个人很正常,只要多数人进入大明腹地,再将他们拆散,他们就不再是威胁。”

  看完奏本后,朱祁钰将它合上,又问道。

  “粮草够吗?”

  这里所说的粮草,是特指调拨给于谦,用于发放给蒙人的粮草。

  将这些人迁入大明腹地后,他们没了牛羊马,便没了收入。

  朱祁钰与李贤商议过这件事,而且还将南书房和内阁避开。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内阁压根不知道。

  “粮草倒是够,就是臣有一个问题不是很明白。”

  “什么问题,说来朕给你解惑。”

  彭时踌躇一番后,还是问出那个憋在心口许久的问题。

  “陛下为何执意要将蒙人迁到大明各地,他们与...”

  “非也~”彭时的话还没说完,朱祁钰就知道他要说什么,连忙将他的话打断。

  “虽然两家经常打来打去,但大明与草原往来却更加密切。朝廷需要他们的战马,他们需要我们卖粮食...”

  “既然两家互有需求,何不如合并在一起。至于谁大,那就要看谁拳头硬...”

  “再者,草原也曾统治过中原,对中原文化颇为了解。他们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草原人,而是...”

  “被大明文化深入骨髓的蒙古人,换句话说,蒙古人是蒙古人,但他们的贵族早已被中原文化浸透...”

  虽然没明白皇帝说了些什么,但彭时却从中受到一定启发。

  “陛下的意思是,蒙古人可以是大明人,而大明人不能是蒙古人?”

  朝彭时微微一笑,朱祁钰起身后拍拍他的肩膀。

  “不错,蒙古人必须成大明人。但大明人不能是蒙古人,或者其他人...”

  “朕之所以让樊忠登陆东瀛,并非想在那里建立所谓的中转站。”

  “朕要以东瀛为跳板,以此北上,接着去北美和南美。”

  “大明不仅是百姓的大明,还要是全世界的大明。”

  按照朱祁钰的宏图,先下东瀛,接着拿下远东。

  再后,派人去往北美,一路南下后获取南美。

  获得足够多的财富后,他就要将目光放得更长更远。

  京师,是大明的京师。

  而应天府,在不久的将来必须成为世界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

  总之,全世界都要围着应天府转悠。

  而应天府,则要以京师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