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吃饺子-《嗨!我是朱祁钰》

  打发走老婆孩子们后,朱祁钰回到寝宫。

  本想着睡一觉,可脑子里全是事情,让他烦闷不已。

  只好让四喜出宫一趟,将张乘风跟钱郁找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张乘风最先到。

  刚给他念清心经时,心里还能平静下来。可想到两个儿子昨天的言论,顿时波澜重起。

  恰好~钱郁也在这时到了。

  跟昨天一样,张乘风念经,钱郁替他揉捏太阳穴。

  不久后~便陷入梦乡。

  梦里...

  “爹,您还活着呢?”

  朱祁钰狠狠搓着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宣德帝正站在自己面前。

  宣德皇帝眼角有泪,伸手在朱祁钰脸蛋上抚摸一阵。

  “祁钰,你长大啦,是个好皇帝。

  但你大哥是无辜的呀,他也是被人逼得如此。

  怎就忍心将他杀害呢?”

  正不知所措时,一跛脚胖子漫步过来,边走边说。

  “皇家人哪有被逼这种说法,没有因,就不会有果。

  都是祁镇找死,怎么还能怪祁钰无情呢。”

  见仁宗皇帝过来,朱祁钰赶紧躬身。

  “爷爷,孙儿并非无情之人。只是大哥犯下滔天大罪,孙儿不杀难以服众...”

  宣德皇帝长长叹息一声,仰天长啸。

  “难道我朱家就逃不出魔咒了吗?难道我朱家世代都要自相残杀?”

  仁宗皇帝拍拍儿子跟孙子的肩膀,苦涩一笑。

  “自相残杀就自相残杀吧,只要江山永固,什么都无所谓......”

  白光骤然出现,仁宗、宣宗看着被耀眼的白光托起的朱祁钰挥手告别。

  并同声告诫道。

  “好好当皇帝,尽量别造杀戮,否则魔咒还会继续...”

  ‘腾’地一声,朱祁钰起身后才发现,原来刚才的是梦。

  钱郁见他满头大汗,从袖口拿出手绢就要替他擦去。

  “不用了。”

  拂开伸过来的手,朱祁钰直接拒绝了她的好意。

  看看外头的天色,此时已是夜晚。

  让人备好膳食,朱祁钰独自坐在御桌上吃了起来。

  但今天不知怎地,就想喝点酒。

  而且,还想找人陪着一起喝。

  可张乘风已经离宫,奴婢们自然不敢跟皇帝碰杯。

  眼下,除了钱郁,再无一人。

  “你会喝酒吗?”

  钱郁微微点头,回道。

  “民妇酒量不好,只能小酌几杯...”

  才说一半的话,朱祁钰便将其打断。

  旋即命人端来一壶好酒,同时让她坐在凳子上。

  待酒过三巡,钱郁已分不清东南西北,朱祁钰也是半醉。

  看看满脸红晕的钱郁,朱祁钰感觉浑身燥热难耐......

  是夜...钱郁重新体验回做女人的快乐。

  翌日,天还没亮之际。

  朱祁钰命四喜悄悄送钱郁出宫,而且不许昨夜之事外传。

  若这事儿被传出去,昨晚伺候的宫人全都拉去菜市口。

  重新躺在床上,朱祁钰很想扇自己两耳光。

  虽说饺子好吃,但自己是皇帝。

  不断安慰自己的朱祁钰,瞬间想起了唐太宗李世民。

  “对啊,李世民都好像都干过这种事。

  我为什么不可以?”

  虽然这话挺安慰人的,但朱祁钰还是无法说服自己。

  就在他想得出神时,四喜回来了。

  “有没有给她说不许外传?”

  四喜苦着脸回道。

  “奴婢给钱氏说了,她说只要陛下不说出来,就当昨晚的事没发生过。”

  这话倒把朱祁钰定格在‘渣男’一栏,虽然心里对不爽,但眼下也没更好办法。

  何况后宫的两个女人要是知道了,不得闹翻天。

  现在别的不求,只希望钱郁千万别怀孕。

  如果真怀孕了,最好偷摸打掉。

  而且不能让太和殿的那帮人知道,否则...

  四喜刚伺候朱祁钰穿好衣物,陈循就前来觐见。

  “陛下~朝鲜已然安定,原朝鲜臣划分为四府十县。

  且与我大明并无大海相隔,所以臣认为无需设立总督。

  至于谁前去任职知府和知县,还请陛下定夺。”

  大和省一事上要优于朝鲜,这就是为何朝鲜现在才彻底安定下来。

  “统计过朝鲜省有多少人没有?”

  拱手的陈循,确信自己并无遗漏一人,十分肯定低回道。

  “朝鲜省共计人口约二百万,其中可用青壮年男子约为三十万。

  其中,八万在大和省随我大明将士执行安定政策。”

  朱祁钰没想到陈循这么仔细,赶紧问道。

  “若朕要在朝鲜征召青壮年,让他们作为我大明南下的民夫,你认为能挑出多少人?”

  沉思片刻,陈循非常肯定地给出一个答案。

  “算上全部青壮年,再加部分身体无残缺之人,陛下可在那里征召民夫四十万。”

  打仗,后勤很关键。

  民夫这一块儿,一直让朱祁钰很头疼。

  现在,解决了。

  光是朝鲜都能拿出四十万民夫,大和省怎么地也有五十万。

  想到这里,朱祁钰便又问陈循。

  “若是朕打算朝南方打,你愿为领军将领?”

  说完,见陈循还在思虑,又补充一句。

  “南洋牵涉海战,朕会让刘忙或是张軏协助。”

  这话已经给足了陈循选择,让他在二人间选择一个作为协助者。

  刘忙在朝鲜跟陈循共处近两月,自然要选他。

  “禀陛下,如果朝廷真需臣主导进攻南洋,臣选择刘忙。

  虽然他盗匪出身,可眼光不差。

  海战能力虽有不足,但我大明火器完全可以弥补。

  陛下也可趁机填补海战缺乏将领...”

  此话算是将朱祁钰说服,道理也是如此。

  本来满朝上下只有张軏对海战极为熟悉,邝埜跟李贤次之。

  但后者是太和殿重要文臣,不能让他们长期在外领兵。

  这样一来,海战将领就显得极为匮乏。

  特别是当下急需扩张。

  刘忙则成了不二人选。

  “就依你所言,南洋虽大,但都是番邦。

  到时候朕让军机处跟兵部酌情商议,再给你们添置几个武将文臣。”

  听闻此话,陈循眼前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

  这一幕自然让朱祁钰看去,笑着问道。

  “是不是想跟朕要曹鼐?”

  见陈循点头,朱祁钰起身走下御阶。

  “曹鼐不行,大明现在摊子大了,他还不能离京、

  重选一个吧,只要不是重臣,朕愿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