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给咱们找条能挣大钱的路子-《嗨!我是朱祁钰》

  朱祁钰从应天离开后便回到杭州,只是在船上待了一宿,便要进城找杭昱。

  近来,杭家在杭州可谓风光无限...

  先是京师里来位亲王,要跟杭家联手做生意。没过一两年,女儿又被选为宣王侧妃。

  虽然,只是侧妃。

  但这等殊荣可不是寻常人敢想象的。

  杭昱带人早就在船下等候多时,朱祁钰刚出房间就看见乌泱泱地一群人。

  江南不比京师,虽说才四月下旬,但顶上的太阳却已开始发威。

  掏出帕子正准备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就听下人在杭昱耳边轻声言语一句,“老爷,宣王殿下出来啦~”

  顺着下人手指方向,杭昱终于再次见到亲王女婿。

  “见过宣王殿下~”众人赶紧叩迎朱祁钰的到来

  能得到宣王于昨夜就来杭州,在船下之人在杭州也称得上有头有脸。

  “哎~哎~哎!弄这么大排场,本王可有点儿过意不去啊~”南方和北方差距不止在天气上,在南方你不止要学会精明,还得学着说好话。

  甭管你是不是亲王,来了江南也得入乡随俗。

  快速走下船去,当朱祁钰来到杭昱跟前时,亲自将他扶起来。

  “杭员外破费啦~本王这次来江南,奉的是陛下谕旨。”

  在这里,朱祁钰只是说奉旨来的。但并未说奉的什么旨,他的目的就是让这帮人自己去猜。

  还是那话,能来这里迎接宣王的也不是什么普通人。

  有的人已经开始在想,宣王此次来杭州为何要弄这么大动静。

  而有的人则是在考虑,照宣王意思,此次来杭州是替朝廷办事,那~办得又是什么事呢?

  当迎接的杭州众人又见一干锦衣卫紧随其后时,瞬间连呼吸都快忘记。

  而且,当看见王竑也来了...

  难道宣王这次来江南是替朝廷办事的?

  还没让他们来得及去分析,朱祁钰就介绍自己带来杭州的锦衣卫。

  “想来这位大家都比较陌生,不仅没见过面,恐怕连听都没听过。”

  说着就朝身后的周伯楷做起介绍,“周伯楷,锦衣卫指挥佥事。陛下已将锦衣卫和北镇抚司交由宣王府打理,周佥事也曾在山西救过本王一命。”

  还没等大伙缓过神来,又听朱祁钰朝众人身后匆匆赶来的一群人介绍。

  “喏~这位可了不得,待会儿可不能只顾着本王,也得照顾好胡指挥使。”

  这时,就有人站出来问了。

  “指挥使?请问宣王殿下,胡指挥使又是哪位啊?怎从未听您讲起过?”

  朱祁钰呢~只是咧嘴笑笑。

  “不瞒诸位,胡指挥使就是锦衣卫的胡忠。再者,他在太子刚犯浑的时候就跟本王开始往来。”

  这点儿,确实没骗人。

  已经走到朱祁钰身后的胡忠在他耳边轻声言语片刻后,就见这位少年亲王哈哈大笑。

  众人不知道宣王因何故开怀大笑,有人开始忍不住好奇地问。

  “宣王殿下如此高兴,想来也是有天大地喜事,不如进城庆贺一番?”

  问话的人就是杭州知府,此人并不是朱祁钰提拔起来的。

  王竑见宣王不认得他,便介绍道。

  “殿下,他就是杭州知府姚炳显,下官曾给您书信过一封。”

  姚炳显~~朱祁钰将此人名字记下。若没记错的话,这人应该是王竑亲自去广德州给捞出来的。

  “原来是姚知府,恕本王眼拙,未能认出。”既然是杭州知府,朱祁钰也只是稍微客套一番,随后便带头进城。

  杭州城为了迎接宣王的到来,可是下足了功夫。

  头几回来宣王都是轻车从简,但这回不同,京师早就传出消息,说此次宣王南下江南,带着好些人。

  加上刚才的话,杭州大大小小官吏、士绅们算是有底了。

  能让宣王大张旗鼓地办事,那肯定是公事。既然是公事,那就无外乎两样。

  钱跟粮。

  ......

  接风酒宴之上,朱祁钰高坐在上首,敬酒者来了一波又一波,但他就只是浅尝一口。

  若要说宣王不给面子,人家却指着肩膀上的伤回你一句:御医说本王最近要忌酒。

  况且,宣王虽然没一饮而尽,但人家还是浅尝一口以表意思。

  这可是给足了面儿,还想怎么着?

  但是,为了不让一众官吏和士绅感到失望,胡忠和周伯楷站了出来。

  这顿酒一直吃到后半夜,胡忠和周伯楷也被灌得酩酊大醉。

  别说站稳,就是说话也跟缺了门牙似的——漏风。

  看时机也差不多了,朱祁也这才让人将胡忠和周伯楷带回去。

  这次来杭州住的是驿馆。

  好巧不巧,驿馆今儿着火啦~

  更为巧合的是,驿馆被大火焚烧殆尽,但旁边的民居却安然无恙。

  又又又巧合的是,宣王今晚只能委屈在杭昱家中。

  杭昱在杭州因为有朱祁钰在背后撑腰的缘故,所以半夜也会有人从后门前去拜访。

  .......

  临近清晨,胡忠和周伯楷所住房间溜进去两人,他们是派来的代表。

  来人蒙着黑面巾,在胡忠脸上轻轻一拍,“胡指挥使?”

  见醉酒的胡忠没反应,接着又轻轻一拍,“指挥使大人,可记得小的?”

  这回,有反应了。

  “不...记...得,你...嗝~谁...嗝~”

  连续打出两个酒嗝,屋子里瞬间充满难闻的气味。

  “小的是姚大人身边师爷,想请问指挥使此次来杭州,可有要事?”

  回答这个问题的不是胡忠,而是周伯楷~

  “嗝~殿下~嗝~说...说~朝廷要东征~陛下~嗝~让他来江南~嗝~筹集军费...和粮草...”

  还没等那人细细品味,又听胡忠接过话茬。

  “你知道~嗝~~个屁~,殿下是为江南...士绅~~们~谋~挣...大钱~嗝~机会...”

  看着床上躺着的两个酒鬼,那人见天色也越来越亮,赶紧趁当下无人开溜。

  杭州最好酒楼,名曰:闻风楼。

  最高一层上,聚集好些人在商议事情。

  “如此说来,宣王此次来杭州是为朝廷筹集粮草?”

  “不一定,没听猴子说吗?宣王来杭州是给咱们谋一条能挣大钱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