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明根基-《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

  辎重营的骡马车还未拉远。

  晏火旺就看到一里外的官兵,纷纷跃上战马。

  随着为首官兵将军的手中令旗摇晃。

  霎那间!

  晏火旺感觉到了地面不停的颤抖。

  密密麻麻的战马飞驰而来,直视骑兵的压迫感,让汉家人民军心存恐惧。

  晏火旺看得真切,很多汉家人民军战友,手脚不自觉抖动起来。

  第一次同骑兵对战,第一次面对骑兵的冲锋。

  还是数百骑兵急速的冲锋。

  晏火旺不敢过多估算,估算没良心炮炮弹落点位置。

  “放!”

  随着晏火旺的高喊声。

  “顿蒽顿蒽…”

  密集的没良心炮发射声,从汉家人民军阵线身后传出。

  听到没良心炮的发射声,

  站在军阵前排,端举燧发枪的汉家人民军战士,心中似乎多了几成底气。

  在密集的马蹄声,喊杀声中。

  哪怕相距一里。

  也能听到奇怪的“顿蒽顿蒽”声。

  而且那声音从西乡山匪军阵中传来,声响还盖过马蹄声与喊杀声。

  祖宽眉头不禁皱起。

  一颗又一颗的大圆饼。

  飞过西乡山匪军阵头顶,落入骑兵即将冲锋到的位置。

  这是什么东西?

  祖宽心中瞬间划过很多疑问。

  但不管是什么。

  大军已冲锋起来,此时勒马停步已是不可能。

  唯有调转马头转向,不冲进那些大圆饼散落的区域。

  后方。

  祖宽手中令旗不停摇晃。

  下令邓参将所率五百骑兵,调转马头脱离战场。

  可惜!

  五百关宁铁骑此时距离西乡山匪,不过一百五步的距离。

  且战马已冲锋起来。

  一百五步的距离,两个响指便可杀到。

  邓参将此时目光。

  全在手中长枪上,全在眼前山匪身上。

  眼见西乡山匪就在眼前,军功、银子就在眼前。

  突然!

  “轰轰轰…”

  地面突然震动起来。

  如果说骑兵的冲锋,是地动山摇的压迫感。

  那眼前的爆炸,就是天崩地裂,地龙翻身般绝望。

  就连在后方。

  等待邓参将撕开口子的关宁铁骑们,战马也纷纷受惊嘶鸣、躁动不安。

  祖宽右手习惯性的安抚胯下战马。

  眼色呆滞盯向前方浓烟,嘴巴不知何时微微张开。

  五百铁骑。

  五百身经百战、装备精良的关宁铁骑。

  此时还陷入浓烟之中,生死不知。

  耳朵一阵轰鸣之后。

  前方浓烟之中没有喊杀声,没有马蹄声。

  一切都静得可怕。

  浓烟渐渐消散。

  终于!

  有几十匹战马冲出浓烟两侧。

  只是!

  伴随战马逃出来的骑兵,不过十几人。

  大多逃出来的战马,马背上都是空荡荡的,朝战场两侧惊恐狂奔。

  对面西乡山匪军阵,依旧站立在原地。

  似乎刚才的爆炸巨响,对西乡山匪军阵,丝毫没有影响。

  烟雾终于飘散。

  刚才散落大圆饼的位置。

  到处都是一丈大小的坑洞。

  在坑洞周边,全是关宁铁骑的残肢断臂。

  猩红的血水,搅拌着泥土沙石,将方才烟雾笼罩的位置,染成了红色。

  这可是五百关宁铁骑啊!

  都是大把大把银子堆出来的关宁铁骑。

  入关剿寇两年来,关宁铁骑在战场上的伤亡微乎其微。

  就连在关外对上建奴骑兵,都丝毫不逊色的关宁铁骑。

  这才和西乡山匪一个照面,就折损了五百铁骑。

  这仗该怎么打?

  匪又该如何剿灭?

  祖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整个辽东,关宁铁骑也不过八千。

  一个照面就折损了五百。

  回到辽东后,如何与义父(祖大寿)交代。

  “撤!”

  祖宽带着绝望声调,摔着二千多骑兵,撤出与西乡山匪的对峙。

  战马还未踏上几步。

  祖宽不甘的回头,用那泛着猩红的眼睛,凶狠狠的盯向西乡山匪。

  刚才那一阵阵轰鸣之声。

  远在五里外的南洲田村官军大营,都听得真切,震得胆寒。

  官兵斥候以先一步。

  将关宁铁骑与西乡山匪大战,如实向卢象升汇报。

  南洲田官军大营东边。

  卢象升已恭候多时。

  还未得卢象升开口安慰。

  祖宽便质问道:“卢大人,西乡山匪那个大圆饼是什么,别告诉末将,卢大人你也不知。”

  卢象升给生后亲兵一个眼神。

  几个亲兵便离开,顺带还把周围忙碌搭建营寨官兵将领,一同驱赶离开。

  卢象升身右副都御使,五省剿匪大臣。

  明廷从二品文官。

  此时为了安抚祖宽,安抚二千多关宁铁骑。

  卢象升放下身段。

  向祖宽作揖道:“根据朝廷斥候消息,西乡山匪称那大圆饼为没良心炮,具体威力朝廷也未收到消息。”

  “都到这个时候了,卢大人还要欺瞒我等浴血奋战的将士吗?”

  “祖副总兵此话何意?本官何时欺瞒过诸位将军。”

  “行军商人曾有流言传言,左良玉五千大军坚守蕲州城,并非轻敌出城中了埋伏,五千大军守着两丈高的城池,一天都未杠住。见识了西乡山匪没良心炮,就算是卢大人亲自镇守,也抗不过一天吧!”

  卢象升叹气道:“不是本官有意欺瞒,若是让众将士知道西乡山匪有没良心炮,我军还有何士气去剿匪。”

  “难怪!难怪卢大人,对西乡山匪兵围黄州城视而不见,对西乡山匪攻打武昌城、屠杀楚王见死不救。”

  “不是本官不想救,而是力所不及。”

  “那卢大人,可有剿灭西乡山匪章程,就这么硬碰硬,别说剿灭西乡山匪,就眼前这几千西乡山匪,恐怕我大军就算崩坏了牙齿,也不一定能啃下。”

  “西乡山匪的没良心炮,虽然威力大,但射程短极短,机动性能差,不适合进攻,待红衣大炮与大将军炮拖来,我大军可围而耗之。”

  “围而耗之?西乡山匪还有数万匪兵在武昌府、黄州府,兵力与我大军不相上下,等匪兵大军前来救援,我大军又能围上几日。”

  “本官的剿匪谋划,就是以我大军在黄州府牵制西乡山匪主力,再请朝廷调集数路大军,突袭洪都城宁州、岳州府平江县等地,断其粮草弹药补给。”

  “那其他大军了?以朝廷做事效率,没个三五个月,能组建几路大军?”

  卢象升也是心中憋屈。

  奈何西乡山匪闹得太大。

  导致朝廷宗室、满朝文武和士绅权贵等,日夜上书相逼。

  圣上扛不住压力,催促他卢象升先进军黄州府,先与西乡山匪作战对峙。

  吸引西乡山匪主力,免得到处闹腾,为祸大明根基。

  没座!

  大明的根基,也是掌握话语权的士大夫、砖家。

  而不是洪武大帝制定的以农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