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滑溜的流寇-《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

  过了汉江。

  陆平安发现,越来越多的田地,都是荒芜一片。

  陆平安小跑到营长王有福面前。

  说道:“营长!看来这流寇真如校长所说,祸乱不潜,这么多的田地都荒废了,搁咱们好家人民军治下区域,现在都是金灿灿的稻谷,现在都在给稻田里放水,准备秋收了。”

  王有福白了陆平安一眼。

  反问道:“有没有可能这些田地都是种小麦的。”

  “这么好的田地用来种小麦,那也太奢侈了,我们平江县也就是在山坡上的贫瘠之地,才用来种些小麦。”

  “平江县一年要下多少雨?又有多少河流湖泊?”

  “营长你还真别说,平江县隔三差五就下一次雨,咱们越往北打,职下就发现下雨的次数就越少了。”

  “这才打到南阳,等来年打进陕西,老天爷下的雨更少。”

  “没有充足的雨水,那不得都种小麦啊!连吃了好几天面食,现在看见面条馒头就没胃口。”

  “你是没饿过,我在汝宁府逃难时,树皮都是好东西。”

  “职下也饿过,夏收前,经常一两天才舍得喝碗稀粥。”

  “别废话了,通知战友们下午休息,今晚要急行军。”

  “总算可以开打了,这流寇像泥鳅一样,见着我们好家人民军就逃。”

  虽说没能占据襄阳府。

  但高迎祥已手握邓州、新野县等富饶之地,真心舍不得放手。

  自从李自成率军攻打谷城县兵败后,高迎祥就将老营兵力全部收缩回邓州城。

  原本期望能背靠西乡山匪,学着西乡山匪经营好南阳府。

  却不料西乡山匪得理不饶人,还要赶尽杀绝。

  无奈!

  高迎祥不得不征集青壮粮草,打算北上开封府,远离西乡山匪。

  “砰砰砰…”

  睡梦中。

  州衙后院的高迎祥,被急促的敲门声吵醒。

  高迎祥睁眼看向窗外月光。

  吼道:“大半夜的什么事?”

  顾恩君急促说道:“闯王!西乡山匪打来了,邓州南城门外的新兵营已乱做一团。”

  “西乡山匪不是在六十里外的孟楼吗?怎么突然就杀来了邓州?”

  “还请闯王做决断,是坚守邓州城几日,还是快些北撤。”

  守?

  守个屁啊!

  就连城高墙厚的襄阳城,都挡不住西乡山匪进攻。

  就他这几千义军老营兵,拿什么守住城高不过一丈半高的邓州城。

  高迎祥快速爬起床来。

  不顾身边少女惊恐眼声。

  对屋外顾恩君说道:“通知各营老兵舍弃粮草辎重,金银珠宝,速速出城渡瑞河,往南阳城方向奔逃。”

  晏水生还是第一次面对,如此滑溜的流寇。

  大军刚到邓州城下。

  城内流寇,就早已人去城空。

  早知道流寇如此怕死,那等什么炮兵营。

  王有福一身血迹。

  跑来申请道:“旅长!流寇主力刚逃,我们快追吧!”

  “追?拿什么追?瑞河上船只都在河对岸,等我大军调集船只,都不知道流寇逃去哪了?”

  “南阳城,流寇舍去粮草辎重,眼下快入冬了,数千流寇若想渡过冬,必须攻取城池获得过冬粮食。”

  “校长反复交代了,年内以鲸吞湖广为主,若是再深入河南,我汉家人民军储备的粮食,无法救济河南百万流民。”

  “那就这么放过流寇吗?”

  “放过?只是让流寇多活些时日,黑冰台消息,河南已是十室九空,现在杀进河南,不值当。”

  “可是!职下不甘心。”

  “先随我回襄阳城吧!等待校长下一步军令。”

  “那城外这几万流民了,若是我军退回襄阳,退回湖广,恐怕流寇去而复返。”

  “带回襄阳府交给行政部安置吧!”

  和晏水生第四旅在邓州城的遭遇一样。

  第二旅在郧西县,第五旅在六安县,也都没法寻到流寇决战。

  拿着各旅战报。

  晏羽头皮都快挠破了。

  这流寇可以舍弃城池,舍弃粮草辎重,甚至舍弃妻儿。

  听到风声就逃,压根就不给你决战的机会。

  晏羽也感觉到了崇祯剿匪的无奈了。

  “校长!要不暂时不管流寇了,等经营好湖广,有充足粮草兵力,再稳步北进。”

  晏羽抬头看向丁二狗。

  叹息道:“眼下也只能如此,不过流寇在河南、陕西游荡,须分兵在湖广北部驻防。”

  丁二狗拿起指挥棒指向沙盘。

  说道:“第五旅卢同光部,继续驻扎六安县,防备腐明官大军南下。”

  “第四旅晏水生部,攻打郧阳府,同时分兵驻防郧阳府与襄阳府,防备腐明陕西边军与流寇。”

  “第三旅李森林部,拿下渡江,攻打长沙、横州等数府。

  “第二旅晏火旺部在南洲田大战中伤亡较大,西进攻打荆州、岳州与常德等府。”

  “熊富贵水师营,驻扎广济县,防备安庆府方向官兵。”

  听着丁二狗的作战部署。

  晏羽拿过指挥棒说道:“年内应该再无大战,将亲卫团二营晏星星部,驻扎到黄梅县去,配合水师营防备安庆城内史可法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