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调江西、湖广大军剿匪-《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

  果然!

  如吴宗宪所料。

  崇祯向兵部尚书梁廷栋询问道:“湖广南部卫所,还有多少官兵可以调动?”

  “回圣上,岳州卫与洞庭湖守备营已废。”

  “像长沙卫、常德卫、武昌卫等九府卫所,要守护府城关隘,可调兵丁不多。”

  “另外沅州卫、茶陵卫等卫所官兵,去年北上剿寇后,已回营休整,可以调动。”

  “臣估计可以调动大军一万五千人左右。”

  是的!

  反正流寇目前流窜到了南直隶。

  崇祯打算再从湖广长江以南州府,调动大军从西面夹击西乡山匪。

  根据湖广和江西官员送来的奏疏估计。

  西乡山匪在击败岳州府官兵后,大肆扩充匪兵。

  西乡山匪匪兵应该在一万人左右。

  江西巡抚解学龙上奏的剿匪计划。

  是待天气转暖后,就带江西团练四千余官兵,杀入进宁州,围剿西乡匪寇。

  现在北方已经被流寇搅得赤野千里。

  南方决不能再乱,特别是湖广南部与江西。

  这两个区域,每年能输送出来粮食150万担。

  崇祯犹豫一会后。

  对梁廷栋说道:“让江西巡抚解学龙,从江西调集2万大军,会同湖广官兵,东西夹击山匪。”

  从江西调集2万大军?

  要是江西有那么多大军可用,解学龙也不会请旨,成立江西团练。

  但圣上的旨意,梁廷栋也不敢直接忤逆。

  “圣上!江西、湖广等地卫所官兵,欠饷多年,恐怕…”

  梁廷栋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看向了次辅刘宗宪。

  以往官兵欠饷,崇祯都要愁得焦头烂额。

  可这回不一样。

  西乡山匪专门针对士绅权贵,还是长江以南士绅权贵。

  眼下最着急的是南方籍官员士绅。

  不用想!

  梁廷栋这个眼色,是得到崇祯提前授意。

  只是!

  刘宗宪这个老狐狸。

  没有拿到好处前,不会表态接话。

  关键时刻。

  还得靠他首辅温体仁来周旋。

  温体仁上前一步说道:“圣上!剿灭西乡山匪,福泽天下,也最先福泽长江以南百姓,臣建议号召士绅百姓,为我江西、湖广大军捐饷。”

  崇祯满意点点头说道:“行!那就传旨长江以南各府,号召士绅百姓捐饷,好调动大军进西乡剿匪。”

  捐响?

  亏温老匹夫想得出来。

  就江西和湖广那些小家子气的士绅豪族,能捐来多少军饷?

  若不是大冶县绝大部分冶铁工坊,都是江南士绅产业。

  刘宗宪真想继续看戏。

  刘宗宪终于开口道:“圣上,东路大军由江西巡抚解学龙统领,只是这西路大军统领,还没有合适人选。”

  崇祯问道:“爱卿可有大将推荐。”

  “剿匪之人,最好是熟悉山匪,与山匪交战过。”

  “爱卿提议的是,正合朕心意,传旨!封原洞庭湖守备营指挥使章旷增,为湖广都指挥使,统领湖广大军,入宁州剿匪。”

  这…

  不对啊!

  刘宗宪推荐的人选都未说出来,怎么就被圣上给堵住了。

  明显是圣上对于岳州知府姜继会的能力不看好。

  不行!

  既然没机会推荐姜继会上位,那首功必须是东林书院之人。

  刘宗宪再次进言道:“圣上,两路大军应协调进军,才能一举剿灭山匪。”

  “臣建议东西两路大军,由江西巡抚解学龙统一指挥。”

  “解学龙到江西三年,组建团练,剿灭江西山匪、平定叛乱十数起,有丰富的山区剿匪经验。”

  “且江西巡抚解学龙,治理有方,深受百姓士绅爱戴,筹备军饷也更快一些。”

  “如此!我朝廷大军定能在春耕之前,平定宁州山匪。”

  春耕就剩下一个多月了,估计凑齐大军都悬。

  只要能剿灭西乡山匪,拿到鸟铳打造秘方。

  谁拿首功都无所谓。

  况且只要真有能力,崇祯也希望再出一个卢象升。

  “准!升解学龙为右副都御史,总揽江西、湖广南部大军,即日整军备粮,剿灭西乡山匪。”

  刘宗宪代表的江南士绅权贵集团。

  虽说是想调卢象升大军,渡江南下剿匪。

  奈何圣上重心还是北方流寇。

  不过面对区区近万山匪,还多是刚加入的山匪。

  有三万五千大军,足矣!

  还得再给解学龙去一封书信,提一提山匪那些商货制作秘方。

  自己稍微动一动嘴皮子。

  就让解学龙从正四品右佥都御史,升为正三品右副都御使。

  这个恩情也要让解学龙记住。

  只是!

  刘宗宪一干重臣刚离开乾清宫。

  就有一个小太监,急急忙忙往乾清宫方向走去。

  刘宗宪他们人还未走远。

  就听到了乾清宫的摔杯声,还有嚎啕大哭声。

  怎么回事?

  圣上怎么失态了?

  原来!

  是流寇于崇祯八年正月十五,攻陷凤阳城,火烧了凤阳皇陵。

  大明发生了这么重大的变故。

  身在大冶县的晏羽,还一无所知。

  不过无所谓!

  晏羽现在正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经过上千炼铁工匠的努力,符合燧发枪弹性要求的板簧研制出来了。

  而且一口气研制出来了六七种配方,都符合燧发枪板簧要求。

  看到晏羽心情大好。

  从富池口前来“请罪”的熊富贵。

  凑上前询问道:“校长!这个铁片有啥用,校长你咋这么开心?”

  晏羽放下板簧,腰杆挺直。

  得意说道:“知道我军之前作战,为何要尽量避开雨水吗?”

  “我军武器以火绳枪为主,雨水天气会浇灭火绳,无法激发火绳枪。”

  晏羽又弯腰拿起桌上的一块小钢板,用手指重重搓了搓。

  笑道:“有了他,今后再也不用担心雨水天了,而且随时可以开枪,不需要点燃火绳就可以开枪。”

  “这怎么可能,火药没有火怎么点燃。”

  弯着腰的晏羽,脑袋微微抬起,翻个眼睛看向熊富贵。

  “大人的事,小孩子别打听。”

  这一翻眼,吓得熊富贵一跳。

  跟着校长的得意开心,熊富贵一时忘了。

  西乡人民军第一条军令,就是不准打听武器的制作秘方。

  熊富贵低着脑袋。

  小声说道:“职下没有得到校长的批注,就擅自做主攻打富池口粮仓,还请校长责罚。”

  “伤亡怎么样?”

  “当场战死四个战友,伤了十五战友,后面又有八个战友,重伤牺牲。”

  “又是热症牺牲的吗?”

  “五个是因为热症,三个是其他原因。”

  “唉!青霉素的制作方法,都交给黄阳三四个月了,可惜还没有进展。”

  “青梅…校长!给我四营受伤战友看病的郎中,我观他医术远在黄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