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招安-《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

  温体仁上前一步说道:“圣上,臣建议招安。”

  还未等崇祯评论。

  次辅吴宗达便开口说道:“温大人,莫不是忘了匪首那篇狗屁祭文吧!胆敢诋毁圣上,此等大逆不道山匪,与反贼无异,温大人怎能为山匪谋取出路。”

  温体仁也不惯着吴宗达。

  他能坐上首辅的位置,全靠自己不拉帮结派,帮圣上打压各派官员。

  “吴大人!既然不招安,那就请吴大人去剿匪吧!”

  “本官一文官,如何能上马剿匪?”

  “解学龙也是文官,还是你吴大人保举的剿匪总理大臣,折损了数万朝廷大军不说,还让山匪由一州两县,发展成两州十二县了?”

  “温大人谏言招安,意思是我朝廷无大将可用吗?”

  “那你倒是举荐一个大将出来啊!”

  “打仗剿匪是兵部之事,温大人不问兵部,问我干甚?”

  “兵部梁尚书就在这,吴大人可问问兵部,还能抽调大军,择出良帅?”

  “是否有良帅,能否抽调大军,是他兵部之事,无需我去询问。”

  “也就是说吴大人就是夸夸其谈,毫无章程咯!”

  “温大人,若是兵部些许小事都不能解决,那兵部也就是尸位素餐,留之何用?”

  “那吴大人身为我大明次辅,一点应对策略都没有,那更是尸位素餐。”

  …

  首辅次辅吵架,把他兵部搭上干嘛!

  梁廷栋脑袋降得更低了。

  见吴宗达被温体仁怼得面红耳赤。

  崇祯慢步走到梁廷栋面前。

  小声问道:“梁大人?你可还有良策?”

  崇祯突然的发问,吓得梁廷栋身子微微一抖。

  赶紧跪拜道:“微臣也建议招安。”

  崇祯招一招手,示意温体仁与吴宗达不要再争论。

  “既然兵部建议招安,那就议议招安的内容吧!”

  没人接话。

  很显然,又在等他这兵部尚书发言。

  梁廷栋顺着圣上关心点。

  小声提议道:“第一,山匪必须交出所有火器打造秘方技术,第二,山匪必须撤出二州十二县。第三,山匪必须谴散匪众。”

  这个招安条件,就差没有匪首晏羽自挂房梁了。

  知道的是招安,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山匪兵财被俘了。

  梁廷栋硬着脑袋提出建议。

  崇祯却听得很满意。

  补充道:“当然!朝廷恩威浩荡,可授晏匪为铜鼓营指挥使,封西乡伯,世袭罔替。”

  这招安条件。

  别说晏羽了,温体仁都有些听不下去了。

  铜鼓营指挥使,一个没有军饷的三品武官虚衔。

  西乡伯更别说了,意思就是让晏羽今后老老实实待在西乡,一点实权都没有。

  看来这个招安不会顺利,少不了拉扯与讨价还价。

  温体仁还想提醒圣上,只要山匪愿奉上火器打造秘方,招安条件可以商谈。

  不料吴宗达先一步开口说道:“圣上!臣听闻山匪一些商货秘方日进斗金,眼下国库空虚,山匪必须奉上商货秘方,填补国库空虚。”

  得!

  搅吧,搅吧!

  这个招安条件,等山匪把湖广、把江西搅得天翻地覆,自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不过听说能来钱,崇祯也是很有兴趣。

  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是到处缺银钱。

  崇祯看向欲言又止的温体仁,问道:“温爱卿可有何要补充?”

  “圣上,这招安条件…”

  “温爱卿啊!只要给卢象升再争取两三个月的时间,一切都好办了。”

  温体仁瞬间明白崇祯的意思。

  招安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

  毕竟山匪给普通百姓分田地那一套,深得底层百姓民心。

  不但伤害了地主士绅的利益,也严重威胁了老朱家的统治。

  所以圣上招安是为了拖延时间,防止山匪继续祸乱湖广,祸乱江西。

  温体仁借着崇祯的话,提议道:“山匪招安之事不是一两日就可完成,可以挨个条件商谈让步,不必一两日就应承下来。”

  崇祯满意点了点头。

  有向几人问道:“招安人选,诸位可有推荐?”

  工部尚书刘宗宪先一步开口道:“臣推荐岳州知府姜继会,当任招安天使。”

  温体仁反对道:“岳州城还在山匪围困中了,他怎么担任招安天使,而且姜继会品级太低。”

  次辅吴宗宪提议道:“礼部右侍郎钱谦益,乃是天下大孺,可当任招安天使。”

  崇祯回道:“可!传礼部右侍郎钱谦益觐见。”

  岳州府城内。

  已被围困月余的姜继会,早就被山匪吓得胆寒。

  特别是临湘数百颗人头拖到岳州城下,吓得很多岳州官兵青壮,都不敢上城墙守城。

  若不是岳州城高三丈,又有城西洞庭湖这一条退路。

  没准他姜继会都会弃城而逃了。

  得知恩师来招安山匪,姜继会便早早在城西码头等待。

  若不是山匪没有水军,岳州城尚有城西通通往洞庭湖。

  城内百姓生活都要成了问题。

  两块王令棋牌插在船头。

  上述“招安天使”四个大字。

  还有两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在船头上来回走动。

  连官船靠近,一中年孺生走出船舱。

  姜继会远远作揖道:“学生姜继会,见过恩师。”

  说是恩师。

  姜继会比钱谦益还大两岁了。

  钱谦益踏上码头,笑眯眯回道:“不必客气,圣命紧急,你且与我细说山匪情况,特别是匪首晏羽。”

  “回恩师,匪首晏羽自去年七月在宁州城外砍杀差役后,就快速发展壮大,不论是商货火器,都是未曾有之物。”

  “没了?”

  “没…没了!”

  钱谦益冷笑道:“难怪你败于晏匪之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恩师教训得是,晏匪是山野村夫出身,之前毫无建树功名。”

  “一个山野村夫,能统帅上万匪兵?还能掌握那么多商货武器秘方?”

  “恩师恕罪,实在是晏匪老巢西乡看守得紧,斥候密探进不去。”

  “算了吧!本官自己去西乡寻晏匪,多闲聊几句,自会知道跟脚为人。”

  “恩师!晏匪现在在兴国州富池口,不在西乡。”

  “晏匪跑富池口去干嘛?害得老夫白跑一趟。”

  “听说山匪在富池口大量建设工坊,且匪兵主力,也多在富池口。”

  “罢了!本官便亲跑一趟富池口吧!”

  “恩师还是在岳州府休息几日,学生派人去通知晏匪前来,商议招安事宜。”

  “还是本官亲自去一趟吧!不管招安是否成功,该有的礼仪态度不能少”

  “恩师教训得事。”

  确认了晏匪就在富池口。

  钱谦益从洞庭湖顺流而下之时。

  并派官兵快马加鞭,前往富池口通知晏匪。

  听到朝廷派人前来招安。

  晏羽原本想让陆逸先去应付一下。

  但得知来的人是礼部右侍郎,大文豪钱谦益后,晏羽改变主意了。

  将民用工业园的开幕式推后。

  晏羽亲自前来码头,见见这位历史名人。

  船只还未靠岸。

  船上鼓乐声就响起。

  三面“招安天使”大旗,在江面之上吹得“啪啪”作响。

  一顶蓝色盖伞高高撑起。

  这么热闹的出场画面,晏羽叼着利群,就像看大戏一样欣赏着。

  一个红袍子官员,留着三寸长胡须。

  脸虽说也是瓜子脸,可是人家比画像里胖多了。

  钱谦益下船后,就被晏羽的亲卫拦住。

  大门板着个脸说道:“要见我家校长,先搜身。”

  钱谦益身后锦衣卫欲拔刀,却发现几十只鸟铳指来。

  钱谦益微微一笑道:“无妨!你们且在船上等本官。”

  从头到脚搜查了好几遍,钱谦益才被带到晏羽面前。

  怎么是个和尚?

  还是一个这么年轻的和尚?

  钱谦益感觉晏羽一直在盯着上下打量,像看猴子一样。

  果然是山野村夫,一点礼数都不懂。

  为了打破尴尬。

  钱谦益不得不先作揖道:“见过将军。”

  “你就是水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