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麻烦了,嬴政心想。
他很自信,但绝不会盲目乐观。
别看上次很容易就掳了三个龙国人到大秦来,但那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后,精心策划的结果。
他已经听说了,龙国有种无处不在的“天眼”,可以监控一切。
也许这一切都可以克服,但更大的问题是薛昊。
没有他的配合,根本不可能往大秦抓人。
至于薛昊会不会配合抓人?
这件事想都不用想。
嬴政本不需要在意任何人的看法,偏偏薛昊是个例外。
人一旦有所求,就落了下乘啊!
嬴政叹息。
......
翌日,李斯看见嬴政的第一眼,就知道之前的尝试失败了。
他心中一凛,迎了上去。
当着薛昊的面,他不好明说,于是含糊道:“陛下气色不佳,可是龙体有恙?”
嬴政道:“昨夜睡得不好,有些困乏而已,无需大惊小怪。”
他没有说假话,昨夜确实失眠了,原因不言自明。
李斯了然,关切道:“虽是如此,陛下也不可大意,您之前就大病一场,身体有亏,需要慢慢调养才是。”(这件事情不能急,要徐徐图之。)
嬴政沉默了。
半晌,他才勉强道:“李卿有心了,朕省得。”
李斯知道陛下听进去了,暂时放下心来。
两人商议完成,嬴政重新把注意力放到国事上来。
“薛先生,之前你给的高产作物,朕已经令人开始播种。造纸法,夏无且也已经开始尝试。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可以立竿见影,能提升大秦国力的东西?”
看薛昊开始思考,他又道:“前日处置郑三虎的时候,他说起过‘四大发明’,都是些什么?有何用处?”
薛昊心中一动,脑子飞速运转起来。
政哥的这几句话里,隐藏的信息量很高啊!
看来郑三虎他们临死前和政哥是有过交流的。
将死之人会怎么做?肯定会求饶!
那么,这些就是郑三虎抛出来的“救命稻草”了?
但政哥第二天就把他们三个的人头带来了,很明显完全没有被打动过。
不愧是我政哥,果然一诺千金,说了为我报仇,就不会被利益所打动。
想到这儿,薛昊感激地望向嬴政。
“多谢政哥!”
他先是无头无脑地抛出这句话。然后一边思索一边向嬴政解释。
“政哥,四大发明其实就是咱们后世总结的、对文明影响最大的四样东西,每一样都能让大秦的根基更稳,只不过用处不一样。”
薛昊组织着语言,尽量避开现代术语,“头一个是造纸术,你看老夏已经在试了,它的作用你已经知道,我就再不解释。
“再来说印刷术,光有纸还不够,要是想把您的法令传到天下郡县,还得靠人一个字一个字抄,抄得慢不说,还容易抄错。
“印刷术就是先做个‘字模’,把字刻在小块木头上,要印的时候排好版,刷上墨一压,一张写满字的纸就印出来了。”
“先造纸,再加上印刷术。”嬴政喃喃自语。
“相辅相成!妙啊!果然立竿见影,能大大提高效率!”
始皇帝开心起来,之前的那点憋闷,至少消去了一半。
“政哥英明!”薛昊笑着点头,继续说道,“第三样是指南针,顾名思义,就是能指认南方的物件。”
薛昊伸手比了个“方向”的手势,尽量往大秦能理解的场景靠,“政哥您想,大秦现在疆域这么广,要是军队去北方草原、南方密林里行军,遇上阴天雾天,看不见太阳星星,辨不清东南西北,岂不是要迷路?商旅走长途,也容易绕远路耽误功夫。
“有了指南针,上面的这些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时,夏无且接口道:“陛下,臣想起来了。据说当年黄帝征蚩尤,曾经制造过指南车,用来在大雾中指明方向。想来,和指南针有异曲同工之妙。”
薛昊眼睛一亮,顺着夏无且的话接道:“老夏说得对!看来老祖宗们很早就注意到指明方向的重要性了。但指南车既然是‘车’,想来很笨重,而且容易损坏。
“但指南针不一样——只要把磁石也就是吸铁的石头磨成小勺子,放在光滑的铜盘上,勺柄就一定指向南边。”
“唔唔......”嬴政沉思着。
“等一下。”他突然道。
“如薛先生所言,指南针的确也很有用处。但朕怎么觉得,它无法与造纸术和印刷术并列呢?”
嬴政手指在茶几上划来划去。
“大战之时,必定会事先探明方向,寻找合适的向导,迷路的可能性并不大。至于商队,大多都是走的固定商路,似乎也没有多少迷路的可能性。指南针有用,但配不上这么高的评价。”
嬴政总结道。
这一次,薛昊真的震惊了。
好一个政哥,思维竟然如此敏锐。
他一拍大腿,兴奋道:“政哥,你看得太准了。指南针真正有用的地方,是茫茫大海啊!
“正如同你说的,陆上有山,有河,有城市,甚至花草树木,各种标记。想要找准方向,难度没有那么大。但海洋上有什么?一望无际,除了海面还是海面。这个时候,能随时指明方向的作用就不用说了。后来西方开启的大航海时代,就离不开指南针。”
其实,哪怕他不解释,嬴政也明白了。他也是到过琅琊台观海,射过大鲸的人,自能够想象大海中一望无垠,能够找准方向有多重要。
尽管如此,他依然一脸兴致缺缺。
薛昊稍微一想,明白了。
说到底,华夏属于农耕文明,对开拓海洋其实没有什么兴趣。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官方组织的远航,那得等到明朝三宝太监下西洋了。
而且,那也是昙花一现,此后几百年间成为了绝唱。
并且,这仅有的一次,目的都不是为了开拓领土,而是扬威。
政哥没有兴趣也难怪。
这可不行!薛昊心想。
他心里还有个小九九,需要大秦对海洋感兴趣,特别是对东边那个叫东瀛的岛国感兴趣。
他很自信,但绝不会盲目乐观。
别看上次很容易就掳了三个龙国人到大秦来,但那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后,精心策划的结果。
他已经听说了,龙国有种无处不在的“天眼”,可以监控一切。
也许这一切都可以克服,但更大的问题是薛昊。
没有他的配合,根本不可能往大秦抓人。
至于薛昊会不会配合抓人?
这件事想都不用想。
嬴政本不需要在意任何人的看法,偏偏薛昊是个例外。
人一旦有所求,就落了下乘啊!
嬴政叹息。
......
翌日,李斯看见嬴政的第一眼,就知道之前的尝试失败了。
他心中一凛,迎了上去。
当着薛昊的面,他不好明说,于是含糊道:“陛下气色不佳,可是龙体有恙?”
嬴政道:“昨夜睡得不好,有些困乏而已,无需大惊小怪。”
他没有说假话,昨夜确实失眠了,原因不言自明。
李斯了然,关切道:“虽是如此,陛下也不可大意,您之前就大病一场,身体有亏,需要慢慢调养才是。”(这件事情不能急,要徐徐图之。)
嬴政沉默了。
半晌,他才勉强道:“李卿有心了,朕省得。”
李斯知道陛下听进去了,暂时放下心来。
两人商议完成,嬴政重新把注意力放到国事上来。
“薛先生,之前你给的高产作物,朕已经令人开始播种。造纸法,夏无且也已经开始尝试。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可以立竿见影,能提升大秦国力的东西?”
看薛昊开始思考,他又道:“前日处置郑三虎的时候,他说起过‘四大发明’,都是些什么?有何用处?”
薛昊心中一动,脑子飞速运转起来。
政哥的这几句话里,隐藏的信息量很高啊!
看来郑三虎他们临死前和政哥是有过交流的。
将死之人会怎么做?肯定会求饶!
那么,这些就是郑三虎抛出来的“救命稻草”了?
但政哥第二天就把他们三个的人头带来了,很明显完全没有被打动过。
不愧是我政哥,果然一诺千金,说了为我报仇,就不会被利益所打动。
想到这儿,薛昊感激地望向嬴政。
“多谢政哥!”
他先是无头无脑地抛出这句话。然后一边思索一边向嬴政解释。
“政哥,四大发明其实就是咱们后世总结的、对文明影响最大的四样东西,每一样都能让大秦的根基更稳,只不过用处不一样。”
薛昊组织着语言,尽量避开现代术语,“头一个是造纸术,你看老夏已经在试了,它的作用你已经知道,我就再不解释。
“再来说印刷术,光有纸还不够,要是想把您的法令传到天下郡县,还得靠人一个字一个字抄,抄得慢不说,还容易抄错。
“印刷术就是先做个‘字模’,把字刻在小块木头上,要印的时候排好版,刷上墨一压,一张写满字的纸就印出来了。”
“先造纸,再加上印刷术。”嬴政喃喃自语。
“相辅相成!妙啊!果然立竿见影,能大大提高效率!”
始皇帝开心起来,之前的那点憋闷,至少消去了一半。
“政哥英明!”薛昊笑着点头,继续说道,“第三样是指南针,顾名思义,就是能指认南方的物件。”
薛昊伸手比了个“方向”的手势,尽量往大秦能理解的场景靠,“政哥您想,大秦现在疆域这么广,要是军队去北方草原、南方密林里行军,遇上阴天雾天,看不见太阳星星,辨不清东南西北,岂不是要迷路?商旅走长途,也容易绕远路耽误功夫。
“有了指南针,上面的这些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时,夏无且接口道:“陛下,臣想起来了。据说当年黄帝征蚩尤,曾经制造过指南车,用来在大雾中指明方向。想来,和指南针有异曲同工之妙。”
薛昊眼睛一亮,顺着夏无且的话接道:“老夏说得对!看来老祖宗们很早就注意到指明方向的重要性了。但指南车既然是‘车’,想来很笨重,而且容易损坏。
“但指南针不一样——只要把磁石也就是吸铁的石头磨成小勺子,放在光滑的铜盘上,勺柄就一定指向南边。”
“唔唔......”嬴政沉思着。
“等一下。”他突然道。
“如薛先生所言,指南针的确也很有用处。但朕怎么觉得,它无法与造纸术和印刷术并列呢?”
嬴政手指在茶几上划来划去。
“大战之时,必定会事先探明方向,寻找合适的向导,迷路的可能性并不大。至于商队,大多都是走的固定商路,似乎也没有多少迷路的可能性。指南针有用,但配不上这么高的评价。”
嬴政总结道。
这一次,薛昊真的震惊了。
好一个政哥,思维竟然如此敏锐。
他一拍大腿,兴奋道:“政哥,你看得太准了。指南针真正有用的地方,是茫茫大海啊!
“正如同你说的,陆上有山,有河,有城市,甚至花草树木,各种标记。想要找准方向,难度没有那么大。但海洋上有什么?一望无际,除了海面还是海面。这个时候,能随时指明方向的作用就不用说了。后来西方开启的大航海时代,就离不开指南针。”
其实,哪怕他不解释,嬴政也明白了。他也是到过琅琊台观海,射过大鲸的人,自能够想象大海中一望无垠,能够找准方向有多重要。
尽管如此,他依然一脸兴致缺缺。
薛昊稍微一想,明白了。
说到底,华夏属于农耕文明,对开拓海洋其实没有什么兴趣。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官方组织的远航,那得等到明朝三宝太监下西洋了。
而且,那也是昙花一现,此后几百年间成为了绝唱。
并且,这仅有的一次,目的都不是为了开拓领土,而是扬威。
政哥没有兴趣也难怪。
这可不行!薛昊心想。
他心里还有个小九九,需要大秦对海洋感兴趣,特别是对东边那个叫东瀛的岛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