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请陛下退位-《暗尘明月楼》

  这才几天,就乱成这样。

  元贞皇帝意识到不对,已经晚了。只能一个人在御书房无能狂怒。

  因为,即使就在眼皮子底下,西都发生朝臣领着家仆对抗朝廷禁军这么大的事,他居然最后一个知道。

  他这才意识到,夜王和小王爷对大隋朝廷的重要性。

  假如夜王或者小王爷在,谁敢?

  小王爷早已把大隋的事抛之脑后。

  在商会的严密控制和算计下,小王爷布置在西域的密探,根本找不到他。

  小王爷太贪心,现在忙的没一点闲。

  他上半天跟随六个老头练武,下半天要编修“天文地理”,他认为“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天文地理”自当可独占一门功课。

  获得了尘清眠和他们的一致认可,给他精挑细选配了“天文地理”编修小组。

  小王爷任组长,“猴子”兼任副组长。

  其实之前“猴子”提出来过,被尘清眠否了。

  要说编修“天文地理”课程,“猴子”是第一人选,但尘清眠需要用这事来麻痹小王爷,便顺水推舟了。

  因此,关于大隋内地所有的情报,都被集中到了夜王府密室,而送给皇帝的情报唯一有资格的人,正在西域练武编书,完全把大隋密探的事,丢到了脑外。

  甚至,小王爷对编修“天文地理”课程的热情,超过了跟六个老头练武。

  直到,有一天,小王爷从六个老头嘴里得知,尘清眠才是这个世界最高境界的武者,差点疯了。

  他清楚记得,三年前两人在西都第一次见时,尘清眠只是个,体内没有丝毫罡气,他一人能打他一百个。

  三年后的今天,真成儒将″了。

  小王爷猛然醒悟过来,什么是命,就是命里无时莫强求。

  心态突然就平衡了,不论练武还是编书,都无与伦比的顺畅。

  “这小子,将来成就不可限量。”“猴子”说,似乎意有所指。

  “你以为蓝烟驾驭不了他。”尘清眠说。

  “他与蓝烟比,还有距离。”

  “那你担心什么?”

  “毕竟他姓秦?”

  “这世间姓秦的多了,难道就因为他生而姓秦,就剥夺他在这个世界里的所有权利,这是不公平的,严重违背商会成立时的纲领和章程,何况秦是大隋第一大姓,计有十八万以上人口,防的过来吗?”

  说的“猴子”哑口无言。

  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就不同。

  从尘清眠知道“天命令”是代表权利被典当,到西都发行彩票赚钱想赎回被典当的权利,到意外获得晋宝天华却赎不回权利开始,产生造反的念头到如今大隋混乱局面,仅仅只有三年时间。

  这三年除了蓝烟灭掉蜀中唐门,再就是灭杀西域三十六族贵族阶级,还有一举灭掉大隋最具战力的四大戍边镇军四十万人,证明商会的商兵的确可商可战,战无不胜。

  当然,与尘清眠集中优势兵力不打无准备的仗″这一战术思路也有关系。

  最主要却是在蓝烟的领导下,商会己在大隋全国范围内编制了一张超级商网,最牛的是这是一张活网,几乎垄了大隋全国的物流传递。

  尘清眠只是教蓝烟如何经营布局这张商网和如何运作和利用这张商网,告诉她,当这张商网足够大,就可以束缚住大隋这条苍龙。

  事实证明。

  有了这张超级大网,蓝烟轻而易举就灭掉大隋四十万边军。

  灭掉大隋四十万边军后,商兵就化整为零找不到了。

  这张超级大网另一个作用,尤为显着。利用物资流动,把大隋朝廷的政令弄的支离破碎,中央与地方完全衔接不起来,并且,老百姓也不听朝廷官员的了。

  整个大隋除了西都、东都、大隋水师极少数地方,实际处于一种条块分割的无政府状态。

  水师有钱有粮有物资有人。

  可是他们的物资和粮食只要离开水道,就全部不翼而飞。一次两次之后,水师就再也不敢尝试给西都和东都输送物资和粮食了。

  因为水师也送不起。

  这时候,其实最好过的反而是老百姓。

  真实情况是,商会的商兵统一运作下,可以偷偷赊账给老百姓生活用品和食物。

  所以,西都城内的达官显贵们为了一口吃的,率领家仆和皇帝的禁军pk,城外的老百姓却可以躲在一边咬着馒头,看西都城内狗咬狗一嘴毛,双方最后什么都捞不着。

  老百姓不造反,反而给大隋朝廷更大的压力。

  西都的禁军不敢出城,他们不知道敌人在哪里。

  边军覆灭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禁军没一人敢提出来领军出城去平叛。

  因为禁军出了城,大隋户部国库拿不出物资补给他们。没有粮食,禁军一旦出城,估计饿的连回来的力气都没有。

  可禁军不出城,依然会挨饿。

  挨饿了,就出去抢。

  西都因为禁军,乱的一塌糊涂。

  城门到是敞开的,可跑出去的人,又被饿回来了,因为西都城外,百里范围内找不到吃的,就是城外的树皮,也是光溜溜的。

  出去是死,回来也是死,要死,大家一起死。

  前所未有,西都六百万人似乎都等着一起饿死。

  明眼人都看得出,谁都无法力挽狂澜。

  终于有一天,西都光明大街旁边有一大户人家的高窗上垂下一条条幅,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我要吃饭”。

  仿佛感染瘟疫一般,不分高低贵贱大户小户,半天不到,西都城满城的窗户都悬挂出这样的条幅。

  民以食为天。

  终于有人想到了这句话。

  大隋皇宫的金銮殿,大臣们不请自到,皇帝不上朝,他们有人敲起了登闻鼓,反而催促元贞皇帝登朝理政。

  元贞皇帝靠着禁军的抢掠,还有一口吃的,所以坐到龙椅上的时候,看上去精神健硕,身体健佳,体态略微慵懒,一点都不生气的样子。

  “陛下,请赐给我等臣子一口吃的吧。”

  元贞皇帝刚刚落座。

  大臣们就跪了一地,齐声乞讨。

  “如今西都哪里还有吃的,让朕怎么给你们?”

  元贞皇帝平心静气的说。

  “给不了臣等吃的,就请陛下退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