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刘体仁-《挽天倾之南明复兴》

  九月初七,巳时,约上午九时许,

  江西景德镇北面昌南城东,守将王体仁,看着城外那黑压压正大举压来的清军,

  虽然内心之中也是紧张不已,毕竟大顺军数败于清军之手,已经在无形之中留下了失败的心里阴影,

  但到底是久经战阵的老将,虽然内心紧张,但面上并没有显露出一丝丝紧张之色,

  不仅守将刘体仁没有显露出任何慌张之色,就连城东城墙之上的4000守军,

  也都是一个个鸦雀无声,沉默且眼神冰冷的盯着那城外正缓缓压迫而来的大量清军,未见任何异常,

  显然守护昌南城东的4000南明守军,皆是百战老兵!

  只有老兵,面对如此数倍于已之强大敌军的进攻才会漠然,

  这即是对敌人生命的漠视,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漠视,

  因为他们深深明白一个道理,

  战场之上,只有不怕死,才能在残酷的战场上成功活下去,

  越是怕死,死的越快!

  在这种凝重的氛围中,昌南城守将王体仁,向城外清军看去,

  只见城外清军估摸有三万多人,

  三万清军大军,兵分三路,正从东向西,徐徐向自己如今所在的昌南城东挺进。

  当然不如此,也不行,

  因为昌南县,北面、东面、西面都是大山,南面则是昌江,

  南边的昌江,此刻还由自己的老友,现乐平县守将刘芳亮率2000大军驻守,以保护自己所部5000昌南守军最后退路!

  至于其剩下的3000大军,则驻守在乐平县城东的乐安江河渡口附近,

  主要负责保护乐安江渡口和渡口之上的1000多条渡船的安全,

  乐平县守将刘芳亮之所以如此安排,

  其一是昨晚隆武帝朱慈璧飞鸽传书下达的军令,

  军令如山,必须严格执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折扣,

  尤其是对于自己这样原大明朝造反投诚之人,要想获得新朝的认可,第一要素就是服从军令,

  且还得是无条件的服从军令!

  其二,则是现实条件不得不如此,

  毕竟一旦北面易守难攻的昌南县失守,

  那自己防守的南边,且还是一马平川的乐平县失守,那就是早晚注定之事,

  既然如此,还不如将5000乐平县守军分为两部,

  自己亲自率领2000大军北上,以保护昌南县南下的退路通道昌江河及其大军南下通道畅通无阻,

  自己手下3000大军,则保护两军退往东边徽州婺源县的乐安江渡口和船只,

  只要退路不断

  那就按陛下昨晚传来的军令一样,先和对面三万清军死战一战,

  一旦发现北方安庆方向的满清大军南下出兵进攻乐平县,

  自己和正全力守卫昌南县的老友刘体仁,就立刻率领麾下两部大军,退往乐安江渡口,

  汇合乐安江3000守军,从乐安江东上进入徽州婺源县,

  联合婺源县5000大军,集三部1.5万大军,全力驻守三万清军功打的婺源县,

  1.5万守城大军对战3万攻城的清军,

  且东边还有徽州休宁县和坐镇歙县的徽州知府姚启圣手下数万大军的协助,

  守住婺源县,当不成问题,

  正因昌南县,城南昌江有自己老兄弟刘芳亮所部2000大军驻守,

  昌南守军刘体仁,才会将手中5000大军中的4000全部集中于清军三万大军主攻的城东一带,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城北和城西,两处也各留下了500兵马驻防,

  而此刻城东主战场,站在城墙之上的刘体仁,能清楚的看到,

  城外清军的进攻布置,

  进攻的清军分为三部,

  其中,居左且靠前的,乃是降将李国栋、马得功二人统领的两万原南明江北四镇大军。

  观其所处方位,正对着昌南城东,显然是作为首路主攻之军!

  在其身后靠右后方,乃是副将济席哈率领的七千五百蒙古正黄旗大军,已经止步于距离昌南城东一箭之地外,

  显然是作为前部两万降军的掩护,以充分施展蒙古八旗勇士精湛的箭术,压制昌南东城城墙之上的南明守军,掩护前部两万降军攻城!

  在两部之后,为主将和托的两千满洲八旗主力骑兵,以及五百火器营。

  两千满洲八旗主力骑兵,既为督战队,又负有守护身后五百火器营安全之责。

  而那最后的五百火器营中,可见配备有二十门红夷大炮,以及战车上那数量众多的子母炮等轻型火器,

  想必其主要承担着火炮攻城、火力支援等重任;

  “唉,才几月不见,

  现今的清军前锋部队,不仅有步军、骑兵,如今连炮兵都装备上了,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啊,

  一个小小的前锋部队,现清军都已然具备步、骑、炮,三个兵种协同攻城野战的能力了!

  看来此城不好守啊,

  虽然不好守,但老子也要坚持三天,搓搓清军的士气,

  向南明证明,我大顺朝虽亡,但老子率领的手下一众兄弟们,都是好汉!”

  如此想的,只听昌南县守将刘体仁看着四周的老兄弟们大声吼道,

  “诸位兄弟,城外之清军,乃是数月前,

  屠戮我等父母,奸淫我等姐妹,残杀我等妻儿之元凶恶首,

  而今,我等被对面清军残害之父母、妻儿、姐妹、亲人们尚未瞑目,尚在九天之上凝视我等,期盼我等为其雪耻报仇,

  此刻,仇人即在城外,我等是否应为逝去之父母报仇?

  是否应为遭奸杀之姐妹、妻女报仇?

  是否应为亡故之孩子亲人报仇?”

  刘体仁每言一句,四周众兄弟,尤其是那些父母、兄弟姐妹、妻儿遭对面清军残忍虐杀之兄弟们,眼眶便更红一分,

  待刘体仁言罢,昌南城东城墙之上,

  早已响起阵阵,“复仇之声”

  最终更是,逐渐汇聚成一个声音,

  “诛清狗,雪血仇!”

  “诛清狗,雪血仇!”

  “诛清狗,雪血仇!”

  ……

  见兄弟们士气已然高昂,且对面两万清军先头部队已进入己方弓箭与火炮攻击范围之内,

  昌南守将刘体仁,重重挥下手中旗帜,

  高呼一声,

  “放!”

  ……

  昌南守城之战,正式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