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李氏八子-《挽天倾之南明复兴》

  龙门李氏八千儿郎在祭拜完李氏先族后,

  在族长李清及一众李氏族老的率领下,

  八千李氏族人以主脉各房为单位,迅速整编成八个千人队!

  第一队的领队之人,乃是族长李清已故大哥李珏之幼子李显,

  即,方才紧随李清次子李坤之后,誓言要与清廷决一死战的那位年轻后生,

  此子,年方十六,系长房李珏幼子,

  自幼便与李坤、李纯、李春、李裕、李可、李中、李欣,兄弟八人,还有李氏家族之中年轻一辈的远房兄弟子侄们,一同跟随族中武师姬际可,修习武艺,

  而武师姬际可,字龙峰,山西蒲州人,有神拳之称,

  其早年于少林寺习武,武学天赋超群,

  融汇动物搏击之特性,先后创出六合枪法及拳法,为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之始祖,

  李家之所以令年轻一辈,李显、李坤、李纯、李春、李裕、李可、李中、李欣等李氏一族的子侄们,跟随此等武学大家习艺,

  实乃是,因对明末局势之特别关注,毕竟李家能存在800多年,自然有其独特的生存秘方,

  那就是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当然此举,更多是为了保卫家国,

  毕竟明末农民起义军,曾于大明崇祯十六年,公元 1643 年,九月末之际,

  由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曾攻入江西,且仅用三个月便横扫江西西部和中部,攻克十数个府县,更是曾在江西西部建立过地方性政权。

  起义军之所以未能攻克江西东部,如景德镇、广信府等地,

  正因该地地方上的世家大族皆令族中子弟修习武艺,家族武力值强盛!

  在明朝,江西是出名的人才大省,

  江西籍内阁大臣更是数不胜数,特别出名的有,夏言、费宏、解缙、胡广、杨士奇、金幼孜?、陈循?、严嵩、何宗彦、李春芳等都是江西人,

  可见江西地方绅士势力之庞大!

  龙门李氏自然也是江西地方大姓士族,对族内人才之培养自然十分重视,不论文武!

  正因如此,如今龙门李氏年轻一辈族人,才人人习武,练武之风尤重!

  而第一队领队之人李显,统领的一千族人,尤其精壮,

  个个会武,且装备精良,为李氏一族的前部主力大军,受族长李清次子李坤的节制,负责守城!

  第二队领头者,乃李显之长兄李纯,年方三十,乃是李氏一族的长房长孙,

  为人性格稳重,喜好兵书,有大将之才,

  且习武多年,武艺精湛,与李显、李坤相较,只强不弱,

  乃是李氏一族年轻一辈之中的佼佼者,

  和族长李清次子李坤一样,乃是族长李清的副手,主要负责协助族长李清统领全族,

  和保护族长李清和李氏一族族老的安全,相当于中军大将!

  第三队领头者,乃族长李清幼弟李玉之幼子李春,年芳十四,亦习武多年!

  但因其年幼,故受长房长孙李纯的节制,

  跟随李纯左右,负责保护族中妇孺老幼之安全!

  第四队领头者,乃李春之长兄李裕,今年十六,

  但性格刚毅,且一手箭术,出神入化,

  故跟随族长李清次子李坤,受李坤节制,为前部大将,

  所部麾下1000族人,同样身穿盔甲,负责守城!

  第五队领头者,乃族长李清之三弟李囯长子李可,今年二十二岁,

  举人出身,博学之士,会医术,且精于算学,但武艺平平,

  故,其所率领的1000族人,主要负责全族之后勤,

  包括粮食分配供给、生活物资领取、守城之物的调度,全族2.2万老幼妇孺的统筹安排帮忙救助伤员,生火做饭等全族后勤之事,皆由举人李可负责,

  算是李氏全族的后勤总管,责任巨大!

  第六队领头者,乃李可之弟李中,年方十三的秀才公!

  受其长兄影响,同样武艺平平,但喜爱读书,小小年纪就已经是秀才公,乃是李家的麒麟儿,

  聪明异常,过目不忘,有状元之才,

  故,让其领1000族中瘦弱男丁,跟随其兄李可,协管后勤,提前历练!

  第七队领头者,乃族长李清四弟李锦之独子李欣,今年二十三,

  不喜读书,尤爱打架斗殴,力大无穷,且骑术精良,

  曾手撕野猪,多次骑马伤人,性格暴躁,急如烈火,猛将之才也。

  除长房长孙李纯能压制其人外,李氏一族之中无人可敌,

  其麾下的1000族人,自然也都是骑术精良、武艺高强之辈,

  故,其统领族中的700骡马300战马,算为李氏一族唯一的骑兵!

  而剩下的第八队领头者,正是族长李清之次子年芳十六的李坤,

  其率领1000李氏族人和2500乡兵,共3500人,为之前的李家军!

  其主要负责统领3500李家军和李显麾下的1000李氏族人、李裕麾下的1000李氏族人,

  共5500大军,为李氏主力,前部大军,主要负责守城!

  剩下的李欣麾下的1000李氏族人骑兵,为李氏前锋,

  主要负责从唯一进出龙城之南门通道,绕后冲杀敌阵,协助守城!

  余下之2000老弱男丁和城内2.2万李氏妇孺,则为后勤保障队,由举人功名在身的李可和由秀才功名在身的李中,两人共同负责!

  至于最后剩下的长房长孙李纯麾下1000族人和其节制的李春麾下1000族人,共2000大军,

  则主要负责,保护城内李氏全族,以防清军从别的地方杀入城内,

  当然,也负责保护李氏一族的族老们和族长李清,

  从而指挥李氏全族三万余人,共同守护龙门李家全族!

  因以李氏主脉,李清五兄弟,

  已故长兄李珏、现家主李清、老三李囯、老四李锦、老幺李玉,为核心,

  以其子侄,长房李纯、李显,

  二房李坤,

  三房李可、李中,

  四房李欣,

  五房李裕、李春 ,

  兄弟八人,为统帅,

  上下分明,职权明确,各司其职,

  加之城外数万清军,已快兵临城下,

  故李氏全族,动作很快,仅三刻钟左右,就完成了整编,

  当然,这也和李氏家族平日里定期举行的家族祭祖活动有关,

  大家平时祭祖时,就是这样站队的,

  毕竟如此庞大的家族,祭祖时自然会有讲究,

  家族主脉排第一队,

  余下之人,站于主脉之后,

  早已经养成习惯,故不到一刻钟,就完成了整编,

  之后就是根据战时需要,和各自的能力,重新做了一些微调,

  以适应战争的需要,

  毕竟现在是战时,以打战为主,一切都要为战事服务!

  看见8000族人已经完成整编,族长李清正式下令道,

  “李氏全族,今合力守城,

  要么共生,要么同死!

  登城,上,杀,杀,杀!”

  闻言,李清次子负责守城的前部主将李坤,大喝一声道,

  “谨遵爹的号令,前部5500大军,随吾登城,守护我李氏龙城,杀,杀,杀!”

  “杀,杀,杀!”

  前部5500李氏主力大军,在李坤、李显、李裕三兄弟的率领下,登上了李氏龙城,

  强悍的李家军,即将迎来了自己的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