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被俘-《挽天倾之南明复兴》

  “太子,吾儿,”

  “太子,吾儿,”

  看着刚才太子朱慈璧等人落水的地方,不断远去,弘光帝朱由崧心中大急!

  虽然为福王时,他有两个儿子,17岁的长子朱慈璧,3岁的幼子朱莲璧,但从洛阳福王府逃离时,

  为了以防万一,为了血脉的延续,也是为幼子着想,

  毕竟还是一个3岁的孩童,抵抗力差,纵使最后成功逃离,但一路逃难的艰辛,难免可能生病,

  为此,刚逃离洛阳福王府之时,幼子朱莲璧就早早被他安排家仆张来顺,偷偷带往洛阳附近的乡下,躲了起来!

  而17岁的长子朱慈璧,则一路跟随自己逃到淮安、南京,甚至是现在出逃南京城,也不曾离开左右!

  可以说长子朱慈璧,就是弘光帝的心头肉,也是其现下身边唯一的儿子,现在的南明弘光朝太子!

  现在唯一的太子意外落水,生死不知,弘光帝朱由崧自然是心中大急,

  望着朱慈璧落水的地方,嚎嚎大哭,伤心不已……

  “太子,吾儿,”

  “太子,吾儿,”

  ……

  正当弘光帝朱由崧还在为太子朱慈璧意外落水生死不知,而嚎嚎大哭之时,

  突然,一阵阵刀兵大喝之声从龙船四周传来,

  “兄弟们,加把劲啊!快划,快划,别让弘光小儿跑了!”

  “都加把劲啊,富贵就在眼前,只要抓住弘光小儿,大帅定然重重有赏!”

  “兄弟们,冲啊,冲啊……”

  一条条满载明朝降兵的快船,极速的朝弘光帝朱由崧所在的龙舟飞奔而来!

  仅仅一刻钟左右,弘光帝朱由崧等人所在的龙船,就已经被大量明朝降军们所团团包围!

  领头的降将田雄,看着被自己大军包围在中间的弘光帝,哈哈大笑,开心不已!

  作为大清降将,要想日后出人头地,可以说千难万难,

  但如今机会却就摆在眼前,只有能成功抓获南明弘光帝,不仅可以快速获得大清的认可,还能得到升迁,

  甚至更为甚者,自己还可能因俘获南明皇帝的大功而封侯!

  看着被自己大军围在中间的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田雄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封侯的美好未来!

  此刻的南明弘光帝,在田雄眼里,那就是封侯大功!

  大喜过望的田雄,立刻高声喊到,

  “兄弟们,跟老子上,活捉弘光小儿,冲啊……”

  田雄边说着,边快速带领手下的亲兵们,快速朝被围在中间的朱由崧的龙舟攀岩而上!

  “奶奶的,有种的,跟咱家上,保护皇爷,跟贼人拼了!”

  看到大批贼军杀来,弘光帝朱由崧身边护卫的东厂太监提督田成,大喝一声,

  率领手下一众小太监,义无反顾的杀了上去,

  “杀呀……”

  “奶奶的,别让人小看了,咱家也是男人,也是大明朝的忠臣!”

  “杀、杀、杀”

  ……

  在东厂小太监们的感召下,锦衣卫指挥使马銮,首辅马士英之子,亦率领自己麾下的8000锦衣卫,奋起勇力,跟2万多叛军战在了一起!

  锦衣卫指挥使马銮,更是奋勇当先,擒贼先擒王,不顾周身的乱刀,不管不顾的朝叛将田雄杀去!

  奈何,此时登上船的叛军已经越来越多,等马銮杀到田雄身边时,早已经力竭,

  被田雄刷刷几刀砍在身上,最后更是被其一脚踹入湖中,生死不知!

  尽管弘光帝身边护卫的太监和锦衣卫们,使出出奶的劲头奋力搏杀,但登上龙船的叛军们实在是太多了,

  渐渐的,因为力竭被杀,和被打落湖中的锦衣卫和太监们越来越多,

  弘光帝朱由崧身边的护卫力量越来越少,

  又是半个时辰的激烈乱战,

  当弘光帝身边最后一个护卫——东厂提督田成,也被叛将田雄一刀斩杀后,

  南明朝第一位皇帝弘光帝朱由崧,于公元1645年,弘光元年,五月二十二日,被明朝叛将田雄,擒获于芜湖的龙船之上……

  至此,清军第一次大规模南征,不仅抓获了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摧毁了新生一年多的南明弘光政权,占领南明都城南京城,

  关键还成功夺取了南明军中的大量战舰,截断了大量南明军南逃的退路,并成功招降了江北四镇中的高杰所部、刘良佐所部、黄得功所部三镇大军23多万,和左良玉所部的40多万大军,

  共计将近70多万南明军投降清军!

  此战之后,清廷的势力从黄河流域扩张到淮河、长江流域,军事力量得到迅速膨胀,

  加之,同年五月十七,大顺朝农民军领袖李自成,于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当地地主武装袭击身亡,大顺朝分崩离析!

  而同年张献忠的大西朝,还在攻略四川,偏安西南一隅,不足以争霸中原!

  一时之间,大清成为整个天下之最强势力!

  在得知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被抓,南明太子朱慈璧落水下落不明的消息后,清廷立刻遣秘书院主事和皇侍卫传谕四方:

  “天下为一,正值此时矣。”

  消息一经传出,一时之间,天下震动,投降清廷者比比皆是,大清成席卷天下之势!

  而南明之边,弘光帝朱由崧被俘,加之弘光朝太子朱慈璧生死不知,南明再次陷入皇室大宗绝嗣,皇位传承将断的绝境!

  而更加让人绝望的是,维持南明弘光政权长江防线的江北四镇中的三镇和襄樊之地的左良玉所部,共计七十多万大军,皆已降清,南明军事力量十不存二!

  此刻南明的正规军事力量,下降到前所未有的低度!

  除了福建军阀郑芝龙兄弟控制的约10多万海盗战船兵力和南京周边不足5万的零星驻军和一些地方战力低下的厢兵外!

  此时,唯一剩下的最后一支成建制的野战正规陆军军事力量,

  竟然是隐隐有投降清军之势的,江北四镇之中剩下的唯一一个独苗———东平伯刘泽清所部的5万野战大军!

  一时间,南明局势,崩溃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