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再得强军-《挽天倾之南明复兴》

  牟国栋看完朱大典所写的传令文书后,立刻意识到,

  今晚绝对是突围的最佳时机,清军已经连胜两场,虽然士气正旺,但也会产生轻敌之心,

  尤其是率领2.7万大军大破2万南明洪泽湖水师的中军参领亚戈玛所部,

  和迂回绕路包抄从淮安府南门杀进去攻占府城淮安,又大破山阳南明5000骑兵的先锋亚玛地所部骑兵,

  两部不仅取得大胜,还分别战杀了张副将和马总兵,

  想来此刻必然内心之中生出轻视我南明大军战力低下之心,

  加上今晚两部主将此刻都不在营中坐镇,而是在中军大营喝酒庆功,就连那清军主帅准塔在内,各部主将都以喝的酩酊大醉,清军指挥系统暂时中断,

  骄兵必败,指挥中断,

  此刻,从那两部防区突围,正是时候!

  “看来沛国公朱大人的谋划是对的,

  今晚必须突围,

  声东击西,有他的掩护,

  我清河、清江浦两路大军合力,互相掩护,

  全力向东突刺,必可打东边新组建的清军水师一个措手不及,顺利突出包围!”

  理清头绪后,牟国栋立刻给身边亲兵下令道,

  “传令,北门城墙上遍扎草人,穿我军衣服,作为伪装!

  同时立刻收集城南渡口所有渡船,一条也不能放过,

  大军有序登船,子夜时分,听到北门交战之声,立刻从水门突围东进!”

  “在选派几个水性好的兄弟,去对面清江浦,告诉李参将,

  我军今晚子夜时分,将从水门突围东渡,冲击东边清军水师,

  如果不想被围,不想死,就跟我军一起突围,

  我们两军合力冲击东边的5000清军水师大营,

  再告诉他突围后,立刻北上海州,有人在那里接应我们!”

  “诺!”身边亲兵接令后,立刻下去传令去了!

  与此同时,

  沛国公朱大典,已经率领2000辽东铁骑,

  人衔枚,马裹蹄,消无声息的潜伏到清军中军大营身后,在静静等待传令斥候夏完淳的到来,

  子时,晚上11点左右,

  一个黑点突然从清军大营之内窜出,先是趴在地下不动,

  看四周没有任何反应后,突然一个冲刺加速,来到了朱大典的身边,

  “将军,小子幸不辱命,已经把军令传给牟大人了,

  只等子夜时分,晚上1点左右,咱们这边动手后,牟大人那边就会立刻从南门突围!”

  斥候兵夏完淳向朱大典复命道,

  “好小子,有你的,

  万军之中,往返两地,一个来回,既没有被清军发现,还成功的完成了任务,更没有受伤!

  不错,很不错,

  本将记住你了,夏完淳!”

  朱大典深深看了一眼,眼前一脸坚毅之色的年轻面庞,把夏完淳这个名字记在了自己心中,

  “下去好好休息去吧,一会还有一场大战,

  保护好自己,活下来,本将将来还有军令交给你做!

  好好保护好自己,去吧!”

  朱大典起了爱才之心,叮嘱道。

  “多谢大人栽培,小子会小心的!”

  夏完淳心中一喜,躬身行了一礼后,下去休息去了,

  等待的时间总是磨人的,尤其是此时此刻,

  那天边的月亮,还是那么亮,那么圆,但却不断朝东远去!

  不知又过了多久,

  突然夏完淳耳边传来一声断喝,

  “全军出击!”

  不及多想,条件反射,夏完淳一个飞身上马,

  跟随大军开始全速朝对面清军中军大营冲去,

  “死!”

  一刀劈死一个清军后,夏完淳跟随大军战旗开始在清军大营中左突右冲,

  不知过了有多久,反正他手中的战刀都已经换了四把还是三把,他也数不清了,

  他只知道自己身边的队友已经换了第三波了,而眼前的清军好像无穷无尽,怎么也杀不透,

  又砍死一个清兵后,

  突然耳边传来一声断喝,

  “全军立刻,转向东北,杀将出去!”

  于是夏完淳又跟随战旗开始转向东北冲杀,

  “死!”

  又砍死两个挡路的清军后,夏完淳突然感觉眼前压力骤减!

  胯下的战马,速度也提了起来,

  跟随战旗,又是一阵冲杀后,

  大军杀出了清军大营,全速向东北来时之路冲去……

  与此同时,

  听到喊杀之声后,清河县4000守军在牟国栋的指挥下,立刻驾驶收集来的20条大型渡船,出水门沿黄河,顺水全速朝东冲去,

  眼见清河守军已然出动,清江浦那一万六千余名早已登上造船厂内留存的十艘内河巨型战船的守军,亦即刻随同其全速向东边的清军水师发起冲击。

  清军水师仅有五千之众,且皆为普通战船,又怎能拦住急于逃命的清河两万大军。

  仅一轮猛冲,两万清河大军便顺利突破了包围圈。

  而后,他们不停船,顺着水流向东全速疾驰而去。

  因为清军大营此刻负责执勤的主将见,中军大营又遭到朱大典的偷袭,自顾不暇,没有及时传出追击的命令,

  等击退朱大典所部2000辽东铁骑的进攻后,想要再派骑兵追击之时,

  2万清河大军,早已经向东逃的不知所踪!

  无奈只能收兵回营!

  等清兵主帅准塔和各部主将清醒后,皆是傻眼,

  “喝酒误事,喝酒误事啊!”

  主帅准塔,叹息不已!

  事到如今,也只能接受,

  一边下令接收清河重镇和清江浦之地,

  一边下令追查那昨夜冲击大营的明朝骑兵来自哪里!

  六月二十,

  清河大战清军大胜的消息传出后,

  刘泽清部余下总兵柏永馥,大恐,

  于六月二十二,

  率部投降,

  至此,淮安之地,彻底为清廷所有!

  与此同时,

  突围的两万清河守军,与此前逃窜的一万五千漕运官兵,在黄河入海口、滨河湾附近意外相逢,遂合兵一处!

  合兵之后,在牟国栋的统领下,三万五千清河大军北上海州,

  于六月二十五,与隆武帝的三万五千海州大军,成功会师于海州,

  两万清河守军被隆武帝尽数编入勇卫营!

  一万五千漕运兵,及其所携的一千多艘战船,则全部交由亲卫营水师大将施琅负责重新整编,

  同时在海州沿海之地,招募五千当地渔民,充入施琅水师,扩充至两万,更名为东海水师,进驻海州军港,负责掌控东海海域,防止清军南下,

  原来要去绍兴杭州湾一带驻守训练水师的亲卫营大将施琅,因海州军港太过重要,故水师移驻海州,

  至于绍兴杭州湾一带,则交由郑鸿逵的长江水师驻守!

  加上郑成功的福建水师,郑彩的金门水师,陈奇策的广州水师,王之仁的定海水师,

  此刻,南明水师共六支,其中福建水师5万,金门水师3万,东海水师2万,定海水师2万,长江水师2万,广州水师2万,共16万大军!

  其中郑鸿逵长江水师、郑成功福建水师、郑彩金门水师,共10万大军,虽然也听从隆武帝的调令,但控制权却在福建郑氏手中,

  而施琅的东海水师、王之仁的定海水师、陈奇策的广州水师,北、中、南,三部共6万大军,则由隆武帝控制,

  加上沛国公朱大典所部两万勇卫营大军和新任勇卫营总兵牟国栋新整编的所部两万勇卫营大军,

  此刻,隆武帝亲自掌控的嫡系大军扩充至十万,收拢强军的任务顺利完成!

  六月二十八,

  留下4万水路大军,包括沛国公朱大典所部2万勇卫营,含5000辽东铁骑,补充1500清河骑兵而成!

  由沛国公朱大典统领,负责驻守海州城、朐山城和东海城三城!

  2万东海水师,由施琅负责,协防三城的,同时控制东海海域,

  加紧水师训练,提升战力,防止清军山东水师、辽东水师南下!

  如此,4万水路大军,一起守卫南明第一座北方军港——海州港!

  为保住海州这座重要的中转站,也是南明的第一座军港,

  隆武帝朱慈璧,可谓是把自己手中能用的牌都出了!

  陆上,

  勇卫营参将孙嘉绩领5000大军守朐山城,

  参将张同敞领5000大军守东海城,

  沛国公勇卫营统领朱大典,亲自领大军守海州城,

  海上,施琅率2万新编东海水师,驻东海岛水域,协助三城防守!

  以求打造更加坚固的南明海州军港,以防清军水路两部大军大举进攻!

  安排好海州军港防御后,

  六月二十九,隆武帝在新任勇卫营总兵牟国栋率2万新编勇卫营大军的保护下,

  由定海总兵王之仁所部剩下1万水师的护航下,南下南明新都广州而去!

  六月三十,

  逃亡于海上的东平伯刘泽清,也上岸投降清军,

  自此,清军攻占了除海州之外的整个淮安之地!

  清军大胜,但貌似好像又失去了什么,

  隆武帝这次北上同样大胜,不仅收获了巨额财富,收编了3.5万多清河水路大军,

  更加关键的是还在淮安之地,扎下了一个钉子——海州军港,

  不仅可以进攻京杭大运河,威胁清军粮道,还开辟出来了一条海上出兵路线,可以随时从海路出兵威胁清廷大后方的京师东大门天津、山东、辽东等沿海之地,

  将战火燃烧到清廷境内,使其不能安稳发展,以平衡清、明两国之整体实力,

  为大战之后的和议,做准备!

  六月底,历经多番探寻,清军东路军统帅准塔,总算查明,那支从后方突袭自己的南明骑兵源自何处,

  乃是淮安沿海的东北海州之地!

  深入调查后,准塔于炎炎夏日竟惊出一身冷汗,

  “海州,此地竟然如此关键,

  西进可顺河道直击京杭大运河,截断我大清南下运粮要道,

  北上,可借海路进击我大清京师之地!

  南下,则能沿江攻打南京,

  不可,海州此地至关重要,绝不能落入南明之手,

  本帅要立刻上书摄政王,率军征伐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