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家国天下-《挽天倾之南明复兴》

  身为平安镇的王者,掌控福建一省之地的最强势力,地方军阀,

  能够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独霸一方,且屹立十几年而不倒,

  郑芝龙自然有其独特的情报系统,

  此情报系统名曰“一官党”,其详情如下,

  以福建为中心,设立山、海两路商行,

  山商专司陆上物资采购之职,

  海商则掌远洋运输之事,

  借由其所控制的泉州、厦门、台湾、长崎、吕宋等五大港口,构建三角贸易体系,商船之活动遂成情报传递之媒介?,

  剿灭李魁奇、钟斌等海盗集团后,又吸纳其残余势力,进一步扩充了情报人员?,

  在接受大明招安后,又利用明朝水师游击之身份进一步渗入到沿海官府之中,以至于现在整个福建一省大多半官员都以郑芝龙马首是瞻,

  由此构成了完备的贸易情报网络,辐射整个福建一省和对面的日本、吕宋等国,

  其成员皆被统称为一官党,即郑芝龙之党羽!

  故而当伪装成满清客商的苏克萨哈,甫一进城入住悦来客栈,郑芝龙便已获知了消息,

  至于锦衣卫密探的举动,郑芝龙更是了如指掌,

  对此,郑芝龙不仅未派人阻拦,反而暗中调集人手,守护好他们的人身安全,

  只因郑芝龙深知,必定是如今自身强大势力和影响力,引来了满清多尔衮和南明隆武帝朱慈璧,双方的共同关注,

  皆欲拉拢自己,

  既是如此,那自己便顺水推舟,好好瞧瞧双方各自出价多少,

  如此,自己方可待价而沽,在保住自身商业帝国的同时,说不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正是基于这般考量,郑芝龙并未出手,而是稳坐钓鱼台,等对方主动找上门来。

  老子郑芝龙是很稳,但不知郑芝龙心计的小子郑森,却稳不住,

  尤其在听自己的亲信钱太冲(原为郑芝龙文案师爷,后被其派来辅佐自己的长子),说满清使者已经进入平安镇,父亲郑芝龙有意降清后,

  加之最近又被父亲郑芝龙关在府中,剥夺了兵权,心中不满,

  两者相加,当场大怒,

  不顾还是深夜,就于闰六月二十当晚,直闯其父郑芝龙的卧房,

  还好郑芝龙,老了,精力不济,最近都是自己一个人睡,不然就糗大了,

  饶是如此,听到门外自己长子郑森,那怒气冲冲的敲门之声,被吵醒的郑芝龙还是大怒,

  “逆子,安敢如此!”

  “父亲,孩儿心中有事请教,不得不如此,请父亲息怒!”门外郑森强忍怒气,开口道,

  听到自己最看重的,性格刚毅的长子,已经向自己请罪,

  为避免父子隔阂,也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后继有人,

  郑芝龙压下心中的怒火对外面的郑森道,

  “为父知道你心中所想、所问,书房等候,为父换身衣服,就过去,

  去吧,一会为父会给你解惑的!”

  听到自己最敬重的父亲如此说,门外的郑森心里也轻松了不少,

  “如此,那孩儿就在父亲书房等候!”

  说完郑森,转身朝郑芝龙的书房走去,

  郑芝龙的书房重地,可不是任何人都能进去的,能进入其书房之人,不超过十人,

  而能自由进出其书房的,更是只有其长子郑森一人,

  可见郑芝龙对自己长子郑森的看重,

  书房外负责守卫的卫士看到,大公子郑森大步而来,

  动都没动一下,就这样看着郑森推门而入,

  等郑森进入后,还贴心的为其关上了门,

  要是换作别人,早已经第一时间被拿下了,

  由此可见,郑森在郑氏一族的地位是得到公认的,

  其就是郑芝龙未来的第一继承人!

  一刻钟左右,

  换好衣服的郑芝龙,推门进入了书房,

  看到自己的父亲进来,原来坐在椅子上得郑森,立刻站起身,快步走到郑芝龙的面前,躬身行礼道,

  “孩儿拜见父亲!

  敢问父亲,为何要投降那清廷?”

  此话一出,郑芝龙都愣住了,反问道,

  “谁说为父要投降清廷?”

  “啊?难道不是?

  既然不是,那父亲为何要允许那清廷使者进入我安平镇呢,

  难道不是要和其相商投降清廷之事吗?”郑森反问道,

  “你啊,你,性子也太急了,坐,

  按你这么说,

  那南明锦衣卫也进入咱平安镇了,这又该怎么说!”

  闻言,郑森一呆,

  “这,这,这………”

  虽然不知该如何解释,但郑森此刻也搞清楚了一件事,

  那就是他所敬重的父亲,郑芝龙,此刻并没有投降清廷,

  至于父亲此举到底何意?

  相信一会父亲会给自己解惑的,不然,也不会陪自己到书房,

  如此一想,郑森心中大定,看向郑芝龙!

  郑芝龙指了指身边的椅子,自顾自坐下道,

  “坐,坐下,听为父给你说!”

  见父亲如此说,郑森在郑芝龙旁边坐了下来,一脸好奇的看向郑芝龙,

  只听郑芝龙开口道,

  “森儿,为父问你何为家国天下?”

  郑森脱口而出道,

  “所谓家国天下,

  即孝敬父母,爱护兄弟,效忠君王,抵抗异族,保卫国家,爱护百姓!”

  “错,大错特错,此乃是书生之意!”郑芝龙大喝道,

  闻言,郑森梗着脖子,看着郑芝龙,反问道,

  “敢问父亲大人,孩儿所说的何错之有?”

  只听郑芝龙道,

  “你刚才所说的是国家,而不是家国,

  国家是万民之家,人人享有人权,自然要为自己的国家而奋斗,

  而家国,是一家之国,是一姓之国,

  如李唐、朱明,那个不是一家之国,

  家国天下之下,国可以亡,但家不能亡,

  万民国家之下,家可以亡,但国绝不可亡,

  此,两者之根本区别!

  如今,不论努尔哈赤之满清,还是朱姓大明,皆是一家之国,一姓之国,

  两者又有何区别,根本上都是家国天下,

  记住,森儿,

  家国天下,家国天下,要先有家,才有国,

  家都不在了,国又何在?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家,永远是第一位的,”

  “父亲之意是,当国受到威胁时,可以不管不顾,必须首先保证家园?”郑森反问道,

  郑芝龙听后,肯定的点点头道,

  “家国天下之下,家最大!

  万民国家之下,国最大!

  世上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

  秦、汉、隋、唐、宋、元,皆是如此,

  大明也是如此,

  历史大势如此,非人力可能阻挡,

  唯有全力守护好自己的家园,才是唯一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

  听到父亲此言,郑森心中大惊,毕竟这和他从小接受的儒家思想相违背,

  但父亲之言,好像更有道理,

  “大明朱家天下,可以亡,

  汉家万民之天下,不能亡!”

  郑森,心中大悟,

  起身对父亲郑芝龙,拱手行礼道,

  “多谢,父亲,孩儿懂了!”

  只听其,又开口问道,

  “那当此之时,父亲大人以为该如何才能守住我郑氏基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