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力竭倒地 陆峰险过第一关-《凡骨丹尊》

  劈柴、挑水、清理丹渣。

  日子仿佛回到了最初,却又截然不同。陆峰沉默地重复着杂役的劳作,汗水浸透青布衫,又在北境的寒意中凝成薄霜。他不再动用神识,不再感应灵气,只凭着一副被秘境之力淬炼过的强韧体魄,做着最原始的体力活。

  饭食时常被克扣,他便去山涧捕鱼,采野果充饥。挑水的路上设置了绊索,他看似踉跄,总能恰到好处地避开。夜半投来的石块,大多砸在空处,偶有命中,也只在他额角留下微不足道的青紫。

  他像一块被浪潮反复冲刷的礁石,沉默地承受着,所有的算计与恶意似乎都在他身上失效了。

  暗中的窥视渐渐少了。宗门上下开始真正相信,这位曾经的真传,是真的废了,沦为了一个比普通杂役还不如的凡人。议论从最初的惊疑、惋惜,变成了彻底的漠视,甚至轻蔑。

  “还以为能东山再起呢,看来是想多了。” “丹田都碎了,还能怎样?能活着就不错了。” “离他远点,晦气。”

  陆峰充耳不闻。白日劳作,夜间则在那简陋木屋中,盘膝而坐。并非修炼——他丹田已碎,经络闭塞,无从炼起。他只是闭目内视,以强大的神魂意念,一遍遍观想《五行养魂术》的奥义,引导着天地间无处不在却又微乎其微的五行精气,透过肌肤,缓慢渗透,尝试去温养那枚戒指中冰封的残魂。

  过程缓慢得近乎凝滞,但他心神沉静,不急不躁。

  这一夜,风雪骤急。寒风从木板的缝隙中钻入,呜咽作响。

  陆峰忽有所感,睁开眼。门缝下,悄无声息地塞入了一张纸条。

  拾起一看,上面只有寥寥数字:“药圃西北角,亥时。”

  没有落款,字迹潦草。

  陷阱?还是…

  陆峰沉吟片刻,将纸条投入火盆。亥时将至,他披上旧袄,推门融入风雪。

  药圃西北角是堆放废弃药渣之地,平日罕有人至。风雪夜,更是漆黑一片,只有远处丹房透出的微弱灵光。

  陆峰悄步靠近,隐在一棵枯树后。灵觉虽失,但五感犹在,他听到了一丝极力压抑的啜泣声。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瘦小的身影正蹲在药渣堆旁,徒手挖掘着什么。风雪中,那身影冻得瑟瑟发抖,动作却带着一股倔强的急切。

  是那个曾向他求教的杂役少年,名叫石头的。

  陆峰微微皱眉,走了出去。

  脚步声惊动了少年。他像受惊的兔子般猛地跳起,看清是陆峰后,脸上的惊恐才化为慌乱,下意识将挖到的东西往身后藏。

  “陆…陆师叔…”

  “挖什么?”陆峰声音平静。

  少年嘴唇冻得发紫,嗫嚅着不敢答。

  陆峰目光扫过他身后露出的半截枯黄根茎,又看了看地上那浅浅的土坑,里面还有几块啃了一半的、沾着泥的冷硬薯类。

  “没吃饱?”陆峰问。

  少年低下头,肩膀缩得更紧,算是默认。杂役的份例本就不多,他被克扣得尤其厉害。

  陆峰沉默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两条烤好的鱼干,还带着余温。这是他为自己准备的夜食。

  “拿着。”

  少年愣住了,看着那两条金黄的鱼干,喉结滚动了一下,却不敢接。

  “…师叔,您…”

  “我吃过了。”陆峰将布包塞进他冰凉的手里,然后蹲下身,看了看那截他挖出的枯黄根茎,“这是‘腐心草’的残根,有毒,吃了会肚子疼。”

  少年脸一白,慌忙将手里的残根扔掉。

  “以后饿了,去后山溪涧下游,水缓处有鱼。”陆峰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心巡山弟子。”

  说完,他转身欲走。

  “师叔!”少年忽然叫住他,像是下定了巨大决心,从怀里摸索出一本用油布小心翼翼包裹的书册,飞快地塞给陆峰,“这个…这个给您!我…我打扫藏书阁废料房时捡的,他们都不要了…或许…或许对您有用!”

  不等陆峰回应,少年抱着鱼干,深深鞠了一躬,转身飞快地跑远了,瘦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风雪中。

  陆峰站在原地,握着那本犹带少年体温的油布包。回到木屋,凑近昏暗的油灯打开。

  是一本丹道笔记。纸张泛黄脆硬,边角磨损得厉害,显然年代久远,被多人翻阅过。封皮已失,开篇字迹亦模糊不清。里面记录的并非什么高深丹方,多是些零碎的心得、失败的记录、以及各种灵材药性的揣测推断,笔迹各不相同,像是历代不得志的丹堂弟子随手记录、又随意丢弃的合集。

  真正的价值在最后几页。那里用一种罕见的药墨书写,字迹时断时续,需就着特定的光线角度才能勉强辨认。记录的是一种名为“血髓生机丹”的构想,主旨并非提升修为,而是“燃气血,煅残骨,逆夺一线生机”,试图为道基受损、经脉尽断者续接修行路。

  思路堪称疯狂,其中几味主药更是闻所未闻,或属性猛烈,或有剧毒。整篇记录充满了绝望下的异想天开,更像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演,旁边还有数种不同笔迹的批注,大多写着“荒谬”、“无异自杀”、“绝无可能”。

  陆峰的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这丹方看似荒唐,但其核心理念——以猛烈药力强行冲击、重塑,与他此刻的状况,以及《五行养魂术》中某些险中求变的法门,隐隐有暗合之处!

  他缺的,正是一条能重新引动自身气血、接续断路的方法!这“血髓生机丹”虽险,却指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其中提及的一味辅药“地藏灵乳”,标注生于极阴地脉交汇之处,有稳固神魂之奇效。或许…对温养林雪残魂亦有益处!

  希望的火苗,再次微弱地亮起。

  但他很快冷静下来。炼丹?以他如今凡胎俗体,无灵力,无丹火,拿什么炼?更何况,那些闻所未闻的主药,又如何去寻?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本意外得来的笔记收好,贴肉藏起。这是一个方向,一个种子,现在要做的,是等待它发芽的时机。

  翌日,杂役管事处忽然贴出告示:宗门为补充战备,丹堂需加大低阶丹药产出,特令所有杂役皆可报名参与“淬药”考核。通过者,可获额外贡献点,表现优异者,甚至可破格观摩炼丹。

  消息一出,杂役区顿时骚动起来。这意味着一条难得的晋升之阶!

  陆峰看着告示,目光落在“淬药”二字上。这是炼丹前处理药材的基础步骤,需以特定手法剔除杂质,激发药性,极耗体力与耐心,对灵力要求反而不高。

  他心念微动。

  报名处排起长队。轮到陆峰时,登记的执事弟子头也不抬,嗤笑一声:“陆师叔也来凑热闹?这淬药的活儿,可不好干。”语气中的讥讽毫不掩饰。

  陆峰平静道:“规矩可曾说杂役不能报名?”

  执事弟子噎住,冷哼一声,重重写下他的名字。

  考核设在丹堂偏殿。数十名报名的杂役每人分到一筐新鲜的“铁骨草”。此草茎秆坚硬如铁,杂质深藏,需以特制石杵反复捶打九十九次,方能初步淬取可用汁液。

  限时一炷香。

  监考的正是那位张师兄,他抱着手臂,冷眼扫视全场,目光在陆峰身上多停留了片刻,带着毫不掩饰的恶意。

  “开始!”

  一声令下,杂役们纷纷抢起石杵,奋力捶打起来。叮叮当当之声不绝于耳。

  陆峰深吸一口气,拿起沉重的石杵。他没有灵力加持,全靠体力。但他动作极稳,每一次抬起、落下都仿佛用标尺量过,精准地落在铁骨草的关节薄弱处。

  八十下、九十下…汗水从他额角滑落,手臂开始酸胀麻木。周围的杂役已有大半速度慢下,气喘吁吁,更有几人虎口震裂,鲜血染红了石杵。

  九十五、九十六…陆峰感到胸口发闷,眼前阵阵发黑。丹田处的旧伤仿佛被牵动,传来针扎似的隐痛。他咬紧牙关,全靠意志支撑。

  九十八、九十九!

  “时间到!”张师兄高喝。

  陆峰放下石杵,几乎脱力。他面前的石臼中,墨绿色的草汁散发着纯净的药香。

  张师兄踱步过来,检查他的成果,又看了看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残留杂质或捶打不足的药汁,脸色阴沉。

  他指尖悄悄弹出一缕微不可查的火星,射向陆峰的石臼——竟想暗中破坏!

  陆峰仿佛力竭站立不稳,身子微微一晃,恰好用衣袖拂过石臼边缘,将那点火星无声无息地压灭。动作自然无比,像是真的体力不支。

  张师兄一愣,没看出破绽,只当是自己失手,心下更怒,却不好再发作。

  “哼,算你走运。”他冷哼一声,不情不愿地宣布,“陆峰,通过。”

  陆峰拖着疲惫的身躯,领取了代表通过考核的木牌。握着那粗糙的木牌,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通往丹炉的路,还很长。而暗处的眼睛,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