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第一场的余波尚未平息,第二场“丹理考核”紧接着开始。
广场上空光幕变幻,显现出十道丹道论述题。这些题目不再局限于具体药材,而是涉及丹药原理、君臣佐使配伍、药性冲突深层机理、特殊炼丹手法的优劣,乃至对某些古老残方的推演补全。每一题都直指丹道根本,艰深晦涩,极考验丹师的底蕴与悟性。
考核时间:两个时辰。要求以神识在玉简中详尽阐述,观点明确,论证清晰,自有其理者亦可得分。
场中不少丹师面露难色,这些题目远超寻常宗门传授的范围,需要真正的融会贯通与独到见解。
陆峰目光扫过十道题目,神色依旧平静。这些对于拥有“五行感知”且阅览过青云宗藏经阁大量典籍的他而言,并非无法逾越的障碍。他并未立刻作答,而是闭目凝神,将十道题目在脑海中逐一拆解,与自身所学相互印证。
第一题:“论‘冰心焰灵丹’中冰火相冲之本质与调和之基。”
寻常丹师多会从药性寒热对立、寻找中性药引等角度论述。陆峰神识沉入玉简,开篇却直指核心:“冰火非绝对相克,乃阴阳流转之两极。冲突本质在于能量形态之差异与流转之滞涩。调和之基,非在压制,而在构建能量转换之桥梁。以自身灵力为媒,引导冰之凝滞化为水之柔润,再引水润泽火之暴烈,使之相生而非相灭……” 他以自身炼制经验为例,阐述如何利用云纹灵力的包容性与五行转换之理,实现冰火共生。
第二题:“解析‘五行蕴灵丹’成败关键,论五行平衡之‘动态’与‘静态’。”
陆峰笔锋犀利:“五行平衡非死物,乃生机流转之动态平衡。成败关键,在于把握五行相生之‘势’,而非固守药材比例之‘形’。投药顺序、火候转换,皆需顺应此‘势’,引导药力自然循环。静态平衡徒具其表,动态平衡方得真髓……” 他结合自己改良丹方的过程,详细论述了如何感知并引导五行药力的天然流向。
后续题目,无论是关于冷僻残方的推演,还是对某些炼丹禁忌的探讨,陆峰皆从五行本质出发,视角独特,论述精辟,往往能发前人所未发。他没有拘泥于典籍教条,而是以五行之道贯穿始终,形成了一套自洽且极具说服力的理论体系。
两个时辰在寂静而紧张的答题中流逝。结束钟声响起,所有玉简被收走。这一次,结果并非立刻公布,需经丹师联盟多位长老共同评阅。
等待期间,广场上议论纷纷。不少人看向陆峰的目光已带上凝重,此子不仅在辨识上天赋异禀,于丹理见解似乎也极为不凡。
半个时辰后,一位金丹执事飞临广场上空,声音传遍四方:“经诸位长老评阅,丹理考核前十者,其论述将公示于光幕,以供诸位同道参详借鉴。”
光幕再次亮起,十篇论述依次显现。当先一篇,赫然便是陆峰关于“冰火相冲本质”的论述!
其文不仅观点新颖,论证过程更是环环相扣,结合自身实践,将复杂的丹道至理阐述得清晰透彻。尤其最后提及的“能量桥梁”与“相生之势”的概念,令不少高阶丹师都陷入沉思。
“妙啊!此论直指本源,打破常规!”
“以自身灵力为媒,构建能量转换……此子对灵力的掌控竟至如此精微地步?”
“五行之道,竟能如此运用?”
惊叹声、议论声此起彼伏。陆峰的名字,再次以强势的姿态闯入所有人的视野。他的论述,被公认为此次丹理考核最具深度与开创性的见解。
玄水门冷凝霜盯着光幕上陆峰的名字和论述,脸色冰寒,玉手微微握紧。她原本对自己的“水炼之法”极有信心,但陆峰这番关于能量本质与转化的论述,让她感受到了一种截然不同、却似乎更接近大道的丹理念。
高台之上,丹师联盟那位白须老者抚掌赞叹:“此子不仅天赋异禀,更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丹道理念。假以时日,必成一代丹道宗师!”他看向青云宗方向,目光中充满赞赏。
玄珏真人面上依旧平静,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陆峰的表现,远超她的预期。
赵长老一系安插在随行人员中的眼线,脸色则颇为难看,迅速将消息传回宗门。
两场初试,陆峰皆以碾压般的优势脱颖而出,毫无争议地晋级复赛。其展现出的“五行辨微”之能与独特的丹道见解,使其瞬间成为本届丹会最受瞩目的黑马之一。
复赛名单公布,陆峰赫然在列。与他一同晋级的,还有药王谷的“小药王”姜玄、天工坊的炼器天才兼丹师欧冶青、妙音阁的乐理丹师苏芷,以及玄水门的冷凝霜等东域闻名的年轻俊杰。
初试结束,人群渐散。但关于陆峰和其五行丹道的讨论,却在天枢城各个角落迅速发酵。
陆峰随着青云宗众人返回别院,神情依旧平静。初试的锋芒毕露在他计划之内,这是快速积累声望、震慑宵小的必要手段。真正的挑战在于复赛和决赛,届时,这些声名在外的天才,绝不会再有所保留。
他回到房间,盘膝坐下。并未因初试的成功而有丝毫懈怠,反而开始复盘今日所见其他几位瞩目天才的表现,尤其是药王谷姜玄那举重若轻的辨识手法,以及冷凝霜身上那股隐而不发的阴寒气息。
复赛,将是真刀真枪的炼丹比拼。他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勾勒着丹诀,脑海中已开始推演应对各种可能性的方案。东域丹会的舞台,他已站稳,接下来,便是向上攀登,直至绝顶。
广场上空光幕变幻,显现出十道丹道论述题。这些题目不再局限于具体药材,而是涉及丹药原理、君臣佐使配伍、药性冲突深层机理、特殊炼丹手法的优劣,乃至对某些古老残方的推演补全。每一题都直指丹道根本,艰深晦涩,极考验丹师的底蕴与悟性。
考核时间:两个时辰。要求以神识在玉简中详尽阐述,观点明确,论证清晰,自有其理者亦可得分。
场中不少丹师面露难色,这些题目远超寻常宗门传授的范围,需要真正的融会贯通与独到见解。
陆峰目光扫过十道题目,神色依旧平静。这些对于拥有“五行感知”且阅览过青云宗藏经阁大量典籍的他而言,并非无法逾越的障碍。他并未立刻作答,而是闭目凝神,将十道题目在脑海中逐一拆解,与自身所学相互印证。
第一题:“论‘冰心焰灵丹’中冰火相冲之本质与调和之基。”
寻常丹师多会从药性寒热对立、寻找中性药引等角度论述。陆峰神识沉入玉简,开篇却直指核心:“冰火非绝对相克,乃阴阳流转之两极。冲突本质在于能量形态之差异与流转之滞涩。调和之基,非在压制,而在构建能量转换之桥梁。以自身灵力为媒,引导冰之凝滞化为水之柔润,再引水润泽火之暴烈,使之相生而非相灭……” 他以自身炼制经验为例,阐述如何利用云纹灵力的包容性与五行转换之理,实现冰火共生。
第二题:“解析‘五行蕴灵丹’成败关键,论五行平衡之‘动态’与‘静态’。”
陆峰笔锋犀利:“五行平衡非死物,乃生机流转之动态平衡。成败关键,在于把握五行相生之‘势’,而非固守药材比例之‘形’。投药顺序、火候转换,皆需顺应此‘势’,引导药力自然循环。静态平衡徒具其表,动态平衡方得真髓……” 他结合自己改良丹方的过程,详细论述了如何感知并引导五行药力的天然流向。
后续题目,无论是关于冷僻残方的推演,还是对某些炼丹禁忌的探讨,陆峰皆从五行本质出发,视角独特,论述精辟,往往能发前人所未发。他没有拘泥于典籍教条,而是以五行之道贯穿始终,形成了一套自洽且极具说服力的理论体系。
两个时辰在寂静而紧张的答题中流逝。结束钟声响起,所有玉简被收走。这一次,结果并非立刻公布,需经丹师联盟多位长老共同评阅。
等待期间,广场上议论纷纷。不少人看向陆峰的目光已带上凝重,此子不仅在辨识上天赋异禀,于丹理见解似乎也极为不凡。
半个时辰后,一位金丹执事飞临广场上空,声音传遍四方:“经诸位长老评阅,丹理考核前十者,其论述将公示于光幕,以供诸位同道参详借鉴。”
光幕再次亮起,十篇论述依次显现。当先一篇,赫然便是陆峰关于“冰火相冲本质”的论述!
其文不仅观点新颖,论证过程更是环环相扣,结合自身实践,将复杂的丹道至理阐述得清晰透彻。尤其最后提及的“能量桥梁”与“相生之势”的概念,令不少高阶丹师都陷入沉思。
“妙啊!此论直指本源,打破常规!”
“以自身灵力为媒,构建能量转换……此子对灵力的掌控竟至如此精微地步?”
“五行之道,竟能如此运用?”
惊叹声、议论声此起彼伏。陆峰的名字,再次以强势的姿态闯入所有人的视野。他的论述,被公认为此次丹理考核最具深度与开创性的见解。
玄水门冷凝霜盯着光幕上陆峰的名字和论述,脸色冰寒,玉手微微握紧。她原本对自己的“水炼之法”极有信心,但陆峰这番关于能量本质与转化的论述,让她感受到了一种截然不同、却似乎更接近大道的丹理念。
高台之上,丹师联盟那位白须老者抚掌赞叹:“此子不仅天赋异禀,更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丹道理念。假以时日,必成一代丹道宗师!”他看向青云宗方向,目光中充满赞赏。
玄珏真人面上依旧平静,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陆峰的表现,远超她的预期。
赵长老一系安插在随行人员中的眼线,脸色则颇为难看,迅速将消息传回宗门。
两场初试,陆峰皆以碾压般的优势脱颖而出,毫无争议地晋级复赛。其展现出的“五行辨微”之能与独特的丹道见解,使其瞬间成为本届丹会最受瞩目的黑马之一。
复赛名单公布,陆峰赫然在列。与他一同晋级的,还有药王谷的“小药王”姜玄、天工坊的炼器天才兼丹师欧冶青、妙音阁的乐理丹师苏芷,以及玄水门的冷凝霜等东域闻名的年轻俊杰。
初试结束,人群渐散。但关于陆峰和其五行丹道的讨论,却在天枢城各个角落迅速发酵。
陆峰随着青云宗众人返回别院,神情依旧平静。初试的锋芒毕露在他计划之内,这是快速积累声望、震慑宵小的必要手段。真正的挑战在于复赛和决赛,届时,这些声名在外的天才,绝不会再有所保留。
他回到房间,盘膝坐下。并未因初试的成功而有丝毫懈怠,反而开始复盘今日所见其他几位瞩目天才的表现,尤其是药王谷姜玄那举重若轻的辨识手法,以及冷凝霜身上那股隐而不发的阴寒气息。
复赛,将是真刀真枪的炼丹比拼。他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勾勒着丹诀,脑海中已开始推演应对各种可能性的方案。东域丹会的舞台,他已站稳,接下来,便是向上攀登,直至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