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洪荒:从水神到天帝,我太想进步》

  酆都大殿之中。

  周渊将【灭世大磨】甩了出去镇压泰煞天宫之下的混沌魔神,便不再多管。

  他凝视着眼前的这一滴盘古真血,感受着其中战天斗地的盘古意志,心下有了决定。

  ‘修行如渡苦海,道体堪为渡世之宝筏,即使玄门仙道更重视元神修行,也不会让门下弟子只修元神。’

  ‘只修性不修命,此为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

  ‘贫道虽然是以浊煞神魔道途入的先天道君之境,肉身相较于后世以玄门仙道入得道君之境的大罗者要强。’

  ‘但与祖巫等肉身不朽的炼体大能相比却远远不如。’

  若是走寻常道路,修行炼体法门,想要达到祖巫那等境界,几乎是不可能。

  “但盘古氏的这一滴真血却给了贫道一个机会。”

  周渊眼中闪过异彩。

  寻常生灵得了盘古氏真血,最好的结果便是以此为修行资粮,若是能从真血之中悟出一种盘古法相便是天大的机缘。

  “但在贫道眼中,盘古真血最珍贵的地方却是其中所蕴含的盘古道蕴。”

  “若能以此为媒介,借助【万道书】推演万法的特效,或能返本还源,从中一窥盘古肉身之玄妙。”

  盘古氏几近大道,他的一滴真血落在现世之中便是他一部分道果的具现。

  周渊放开顶上三花,庆云滚滚,一本【万道书】在道则所形成的云雾之中沉浮。

  大道箴言响彻虚空云海。

  在盘古真血所散发的无尽光芒的照耀下。

  周渊的道体开始蜕变,气血如同太古长河一样奔涌,精气氤氲,升腾云霄,演化七十二种法相,或是威严,或是魁梧,或是神秘,或是尊贵。

  不知过了多久,似是一瞬,又好似千万年时光。

  酆都大殿之中的种种异象全都消失不见,四周一片寂静。

  周渊缓缓睁开了眼睛,眉心之间的天光圆融玄妙。

  他微微张口,将盘古真血纳入腹中。

  轰隆隆!

  盘古真血甫一纳入腹中,周渊就觉得自己好似吞了一轮大日一般。

  极致的炙热,无穷的能量。

  即使以他如今的神魔道躯,也隐隐觉得好似要被撑爆了一样。

  这并不是错觉。

  这一滴真血之中蕴含的能量太过于惊人了。

  【混元金章】

  周渊念头微动。

  他肉身十二万九千六百窍穴便隐隐震动轰鸣,神魂肉身合一,窍穴运转之间形成一极为玄妙的大阵。

  【混元金章】的玄妙真意在其肉身之内流转,好似一道长河一样贯穿所有的窍穴。

  这一颗颗窍穴如同黑洞一般,疯狂的吸纳那一滴盘古真血。

  周渊盘膝坐在蒲团之上,周身散发着无尽的光明,好似一尊太古神魔一样,肉身不朽,粉碎真空。

  他的肉身散发着无穷的光芒。

  若是透过这一道光辉,就能看到,他体内的十二万九千六百个窍穴便好似一座座世界一样,其中都有一道道魔神虚影坐镇。

  他们或呼风唤雨,或掌控五雷,或执掌剑意,或演化生死。

  其中每一个窍穴所蕴含的能量都远比一方小世界还要浩瀚。

  去芜存菁,由繁至简。

  修行到了最后就是做减法。

  “千般道术,万般神通,最终还是一拳一掌的事。”

  周渊压下体内翻滚的气血,微微吐出一口浊气,衍生龙虎。

  此次他以盘古真血为根基,参悟盘古氏窍穴之玄妙,悟出一法,便是【混元金章】。

  此法修行,以天地万物为资粮,吞纳无尽虚空,万类资源,无论是有形的灵果神药,还是无形的道法神通,皆能成为肉身之宝藏。

  待填满肉身十二万九千六百窍穴,便能成就混元无漏之真身。

  此混元乃是混元大罗。

  “此法将贫道过去种种道法神通皆纳入道体之内,无需思考,无需念头,无意识的出手之间,便是所有的神通所有的底蕴。”

  每一个窍穴之间都蕴含着道与理。

  “可惜此法修行所需要消耗的资粮太过于恐怖。”

  “即使贫道一身积累再加上盘古大神的这一滴真血也不过堪堪将其修行到小成境界。”

  但即使小成境界也足够惊人了,到了这一步,在无尽时空之中他的道体都算得上圆满了,肉身无漏,任何不能将他直接毁灭的力量理论上都不能伤害到他分毫。

  除非是大道层面的碰撞,道伤显露现实,才会有受伤的痕迹,但那也会大大减少所受到的创伤。

  若是能修行到大成境界,肉身混元,纵使远远超出想象的力量将其毁灭,但凡天地之中还有一丝他的痕迹,便能再度归来。

  这就是混元大罗的境界。

  “至于圆满境界。”

  周渊摇头,那只是他的一种猜想。

  到了那等境界,不可知不可闻不可思议。

  道体圆满,自身便是混沌,【混元金章】便是时间长河,其贯穿道身十二万九千六百粒子,自过去到未来,自起始到终结,成为一个闭环。

  独立于混沌母河,超脱于大千寰宇。

  便是道纪终结,混沌重开,仍然能自给自足,已经不属于无尽维度,成为不存在的【存在】。

  “太过于长远了......”

  那等境界,便是周渊再自信也能意识到自己穷极一个大道纪也不一定能够到达。

  路虽远,行则将至。

  愿虽艰,持则可圆。

  心中默默将念头压下。

  他结束修行,出了大殿。

  便见得孟婆和酆都帝君在外相迎。

  “恭贺道友再进一步。”

  孟婆一见周渊心下便吃了一惊。

  肉身无漏,甚至有丝丝缕缕的无缺混元真意在流淌。

  ‘到底是何等机缘,竟能让太渊子一步登天,看这样子甚至连混元道途业已走了一段。’

  话到嘴边,硬是被其生生咽下。

  千般感慨,终究化作一道祝贺。

  “道友有礼了。”

  回了孟婆一礼后,太渊子朝着酆都帝君点点头。

  这才笑道:

  “贫道此次闭关,大有收获。”

  “许久不见二位道友,或可论道一番。”

  孟婆和酆都帝君闻言皆称善。

  故而这三尊存在便升了云床,展示庆云道果,就在此地论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