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五百年后,玄门仙道开山-《洪荒:从水神到天帝,我太想进步》

  “西方魔教与龙族?”

  太清道人听着周渊的讲述,面上若有所思。

  他点点头道:

  “此事老道知晓了。”

  说罢,他便将此事放在一边。

  反而对着周渊笑道:

  “还未恭贺道友踏上混元道途,从此大道可期。”

  他也没有想到,太渊子的修行速度竟然会如此之快速,如今这一身神通道法,哪怕是他也要感到忌惮。

  周渊稽首诚恳道:

  “贫道能有今日,还要多谢道友昔日施之援手。”

  “昨日之善因,结今日之善果。”

  太清道人微微摇头:

  “自助者,天助之。”

  “道友为吾玄门地仙之道辟道之祖师,关乎玄门仙道之气运,道友陷入危机,老道与二位师弟自然不能置之不理。”

  “如今道友回归,当真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太清道人抚掌感叹。

  太渊子如今已然成就混元金仙,战力盖世,玄门仙道开山在即,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即使太清道人面对如今波谲云诡的局势,心中也难免犯嘀咕。

  如今己方能够多一强悍的战力,他自然心中喜悦。

  至于西方魔教、太古龙族等诸多敌对势力......冢中枯骨尔!

  太清道人眼中闪过一抹杀意,他声音虽轻,但却苍劲有力:

  “贫道欲于五百年后于昆仑山玉虚宫宣讲玄门仙道大法,立天仙道脉,开万世之道途。”

  “此乃吾玄门开山之盛事。”

  “鸿钧老师在上。诸位道友襄助在内。”

  “任何人,任何事都抵挡不了此滔滔大势!”

  “道友为玄门地仙道脉辟道之祖,当于祖庭之中占据尊位,共创这仙道之盛世。”

  太清道人的声音如金钟玉磬,携带着煌煌大势扑面而来。

  周渊好似看到了眼前的仙道盛世,看到了法脉昌盛,诸世演变。

  “万法之初始,诸道之源流。”

  “壮哉!壮哉!”

  周渊袖袍翻动,压下滚滚气流,感叹道: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善!”

  太清道人抚掌一笑:

  “在玄门开山之前,老道还要去拜访几位故友。”

  “道友可先去昆仑玉虚宫,二位师弟早已备下香茗瓜果以待。”

  “老道这厢便先行一步!”

  说罢,他轻点袖袍,太极图氤氲亿万神曦,一道金桥贯彻虚无和现实,太清道人踏上金桥,衣袂翻飞,瞬间便消失在了太虚之中。

  待他消失之后。

  周渊望向了无常海域。

  ......

  赤金色的光芒氤氲太虚上下。

  在劫波度过的刹那。

  西王母心中便升起了一股大自在,大超脱。

  “斩!”

  随着一声轻喝响起。

  无尽的道则贯穿寰宇上下,在万千异象的笼罩之下。

  一尊身着白衣,目光柔和,面带微笑的女仙自虚无中走出。

  “见过本尊!”

  西王母心中欢喜,她看着自家斩出的善尸笑道:

  “你我一体,无需多礼。”

  白衣女仙微微颔首,而后便化作了一道流光落入了西王母体内。

  “恭贺道友证就混元金仙。”

  “从此大道可期!”

  周渊手持竹杖,面带笑意,自天边踏步而来。

  西王母忙迎了上去,盈盈一礼,感激道:

  “多谢道兄援手相助。”

  “今后若有差遣,太真不敢不从!”

  亿万载岁月修行,今日终于得成混元金仙。

  即使孤傲如西王母,此时也不由得对眼前的道人生出无尽的感激。

  周渊笑道:

  “娘娘今日证道混元金仙,正是时候。”

  “五百载岁月之后,玄门开山。正需要娘娘以霹雳手段护我仙道不朽。”

  西王母眸光闪烁,她微微垂落目光,落于东海之中,似是透过了万顷碧波看到了某个存在一般。

  “玄门仙道开山大典,乃洪荒之盛世。”

  “本宫曾问道于紫霄宫中,自是仙道之士。”

  “若有人不知好歹,妄图颠倒天地之秩序,吾自然能让其知晓何为霹雳手段!”

  轰隆隆!

  劫气翻涌,东海之滨掀起滚滚波涛。

  惊涛骇浪,如雷霆炸响。

  但海中生灵似是听不到,看不见一般,索性装聋作哑起来。

  西王母眸光一暗,她如今虽然已是混元金仙,但龙渊之中的那些老龙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

  谁能猜测到自太古时代存留下来的龙族到底还藏着多少老古董,又在四海之地布置了几多手段?

  ‘如此,却只能离去了。’

  她虽然心有不甘,但脑海之中的理智仍然战胜了对龙族的愤怒和杀意。

  ‘强如太清道人也只能借助玄门开山之大势,引得四方云动,齐聚昆仑,从而占据主场优势。’

  ‘吾又何必争这一时之先。’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若是龙族在玄门开山之时,真个有胆量上山,那便做过一场。

  若他们从此龟缩于四海之中?

  ‘此消彼长,只待岁月流逝,慢慢炮制!’

  想明白这些,西王母面上变得从容起来。

  她对周渊发起邀请:

  “五百载时光短暂,道兄可往西昆仑暂时歇脚。”

  “待时机将至,再启程前往东昆仑,未为迟也。”

  周渊当即应下。

  就在二人正要离开东海前往西昆仑之时。

  无常海域之中,一艘宝船之上突然飞出一身着金衣,手持算盘的微胖中年。

  这中年修士跪伏在太虚之中,不敢抬头,只声音激动颤抖:

  “弟子王盘叩见祖师,愿祖师大道亨通,早证混元。”

  “咦~”

  “金蟾得道,这一缕气息是武夷山中客?!”

  一道声音在王盘耳旁响起。

  “汝是哪一洞的弟子?”

  “缘何来到了东海之地?”

  听得老祖问询,王盘恭敬道:

  “弟子曾在长生洞之中修行,拜的是归真子祖师。”

  “至于来到东海之地......”

  王盘眼眶陡然泛红,所有的委屈无助在此时都如潮水一般涌上心头,这位在海外纵横一方的商会掌柜此时泪眼婆娑,跪伏在地,满是心酸的呐喊道:

  “请老祖为吾等做主啊!”

  “有奸人!”

  “有奸人要谋夺我后天商道之基业呀!。”

  轰隆隆!

  虚空生雷。

  在无尽的雷霆闪烁之中。

  青袍道人立于虚空之中,原本和煦的面容早就不见,只余下极致的平静,让人望之生寒:

  “汝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