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玄门开山(二)-《洪荒:从水神到天帝,我太想进步》

  ‘以己心代天心,借天道悟己道。’

  ‘天仙大道在最初始的时候,追求的是神与天地相合,感悟万道法则,只一个字便是悟。’

  ‘对于根器低劣,元神蒙昧者,此道难于登天。’

  ‘但对于有道性,灵性者,说不得一悟便能证就不朽金仙。’

  周渊听着高台之上,三清道人演道论法,眼中异彩连连。

  ‘在修行前期,天仙道的修士与其他法门的仙人区别不大。’

  ‘但到了修行后期,这些修行天仙道的大能,只需寻得一些无主的世界,参悟法则真理,熔炼法则真意,以己心炼天心,修行速度便似开了挂一般。’

  这般想来,鸿钧道人身合洪荒大世界之天道,未曾不是天仙道的一种修行方式。

  ‘至于后世的六圣,天道圣人之位,借助天道之力,先上车后补票,以求证混元道途,亦是一种天仙道。’

  周渊元神深处的万道书氤氲灵光,一个个形如蝌蚪的大道篆文被铭刻在书页之上,闪烁着玄之又玄,造化奥妙的气息。

  这次的玄门开山大会,诸多大能一一讲述自己对仙道的理解,自己的道脉源流法门,周渊借助万道书便能在此收集许多的道蕴。

  “只要世界法则完善,天仙道的修士便能一路攀登无尽世界,直至熔炼万千世界法则形成属于自己的混元道果。”

  “至于混元道果之后的道路,便非是贫道等所能言说了。”

  上清道人笑着总结道:

  “这便是天仙道的进阶之法。”

  “首要便在悟字。”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

  “太清师兄所言金丹大道,玉清师兄所言元神大道,贫道所言炼气之道,皆属天仙道之法脉传承。”

  “诸位道友可还有补充之处。”

  他话音刚落。

  又有数位大能开口,在三清道人所讲的基础之上继续演说妙法,但归根结底,返本归元,仍然脱离不了三清道人之窠臼。

  三清道尊含笑点头,静坐于太虚之中。

  万道万法在其周身自然流转。

  有虚无之象、天地开辟之象、纪元更迭之象、阴阳分化之象、万物寂灭宇宙归墟之象在演化生成。

  道音不绝,仙音袅袅,在诉说着天仙大道之至理。

  三清道人作为天仙道脉之源流,这些年传道演法,很是收拢了一批有志于天仙大道的大能强者,如东王公、西王母、黄老君、神霄道君等大能皆是天仙大道之下的法脉开辟之主。

  众多大能演法传道,簇拥着正中央的三清道尊,一齐抬高天仙道脉之气象。

  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对视一眼,满是苦涩。

  ‘玄门仙道,五脉传承,乃是天道演化之理。’

  ‘但事在人为。’

  ‘三清所立天仙道统以及众仙所开辟之法脉,甚至连一些原本属于其他五仙道统的仙道菁英都一并包含了进去。’

  ‘说是天仙道统为五仙之一,实则为集玄门仙道之大成。’

  ‘只此一道,恐怕就要占据玄门仙道半数以上气运了。’

  望着太虚之中的浩荡紫气,以及周遭眼神闪烁,若有所思的玄门道君。

  准提道人心中暗道不妙,若是这些道君真个也要加入天仙道统,那三清之地位恐怕就更加稳如泰山了。如此下去,西方何时才能大兴?

  毕竟,这些玄门道君作为大罗仙人,本就占据一部分的天地气运,他们的意志便是玄门仙道意志的一部分。

  环视四周,见众仙皆面色平静,闭目不语。

  即使忌惮三清之威势,准提道人也只能硬着头皮开口,他挥动七宝妙树,声音似晨钟暮鼓:

  “善哉!善哉!”

  “三清师兄所言之天仙大道,虽然卓绝高华,但却侧重于先天之资质。”

  “故虽是通天之道途,却无有渡尽众生之能为。”

  “恒沙世界,一切有情众生,最终修行却是要落到吾人仙道统之上来。”

  准提道人话音刚落。

  三清道人所凝聚的真界便轰然破碎。

  太清道人掐指一算,却见玄门仙道气运不再流向天仙大道,他心中微微叹息。

  ‘满招损,谦受益。’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也罢,也罢!’

  天仙道统此番能占据先机,多占据仙道一成气运,也有三清道人的算计在里面。

  如今被准提道人强行打断,可知底下已经有不少道君天尊心生不满了。

  故三清道人虽然心中略微不悦,但到底也没有多说什么。

  “人仙者,天地人三才之一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准提道人与接引道人拈花一笑,一片琉璃净土,功德须弥便展露了出来。

  两位道人端坐莲台之上,身后菩提宝树清净智慧之光,遍撒三千世界,身前功德池水,流淌寰宇八方。

  一股大慈悲、大寂灭、大皈依、大功德之感氤氲无尽维度。

  “红尘纷扰,众生皆苦。”

  “人仙之道,便在于在红尘之中修行,在苦难中修行,遍历八苦,得大自在,大逍遥。”

  “修人仙之道,于红尘之中争渡,悟众生之道,得见须弥菩提。”

  “善哉,善哉!”

  就在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宣讲人仙大道,引得玄门仙道气运垂青之时。

  女娲娘娘悠然开口,造化玄光贯彻须弥真界,锦绣山河图渲染诸天,一枚红绣球演化红尘万千景象。

  “二位道友此言差矣。”

  “人仙之道,又岂是须弥菩提之道,又岂是西方之道。”

  按照接引准提所言,修行人仙道的修士,最终却是路到尽头,得见须弥,少不得要往西方走上一遭,这般行径,却是惹得娘娘不喜。

  “人仙之道,在于众生,在于心。”

  “此道惠及众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此身不灭,此心不朽。”

  “虽无天仙道之高邈,但若谨守本心,红尘炼心,不堕虚无,亦能有造化无尽之神通,广阔无垠之妙法。”

  女娲娘娘微微笑道:

  “人仙之道修士所效仿者无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红尘万物皆为修行之资粮。”

  “此道在于心,落于行者!”

  “待大成之时,效法万物,一火可燃诸天,一剑可斩苍穹,一法可证得混元大道。”

  女娲娘娘说罢,人仙之道的气运顿时一分为二,一者落入须弥山,一者落入凤栖山。

  见准提道人眼中薄怒。

  周渊和镇元子对视一眼,上前一步,打了一个稽首,笑道:

  “天仙道高邈。”

  “人仙道难求正果。”

  “诸位道友且听我地仙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