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想法-《洪荒:从水神到天帝,我太想进步》

  周渊拂过【玄冥弱水珠】,笑道:

  “汝这一身神通,半是在心猿之上,半是在水上。”

  “【玄冥弱水珠】乃是水元一道的中品先天灵宝。”

  “对汝参悟法则,日后摘取道果,皆有益处。”

  听得这话,巫支祁也知好歹,便将【玄冥弱水珠】再次塞入袖袍之中,只一双金眸仍然恋恋不舍的盯着虚空之中的那根长棍。

  见他这般,周渊不由得哑然失笑。

  “此棍名唤混元一气棍。”

  “乃是昔日为师于云梦大泽游历之时,于一方先天法阵之中得之。”

  “因其曾盛放【北方玄元控水旗】,故沾染了几分水元道蕴。”

  “贫道又熔炼阴阳二气,以五雷造化而成。”

  “是故‘混沌生一气。一气化阴阳。’”

  这棍子不属先天,但其材质乃是混沌造就,虽无先天不灭灵光氤氲其中,若真个使了出来,威力却非寻常先天灵宝可以比拟。

  “【混元一气棍】乃是为师为汝炼制。”

  “混沌无神,当以神养棍,精心养性,可得圆满。”

  “汝持此棍,慎用之,慎用之!”

  巫支祁知道师尊是想自己以心神之力日日锤炼一气棍,以此来求内心清净,消磨元神之中的魔意。

  谆谆教诲,可谓用心良苦。

  巫支祁感念在心,原本显得狰狞的面孔都柔和了下来,他双手接过【混元一气棍】,恭顺道:

  “谨遵师尊教诲。”

  “师尊且安坐,弟子这便去了。”

  待行礼完毕,这猴儿翻了一个筋斗,便带着九真娘娘和金宸饕点齐洞中道兵及弟子,径直朝着淮水那边去了。

  待他走后,眼前便只剩下青榕老人和槐婆婆两位太乙金仙。

  这二人性情温和,少生事端,不善斗法之道。

  故周渊所赐之灵宝非是善于攻伐的先天灵宝之属。

  而是偏向于辅助功能的那一类。

  其中下品先天灵宝青云瓶,此宝可聚水之精华、木之精粹,对于炼丹疗伤有奇效一者是下品先天灵宝青云瓶,此宝可聚水之精华、木之精粹,对于炼丹疗伤有奇效,被他赐予了青榕老人。

  下品先天灵宝藤龙拐杖则被赐给了槐婆婆,此老精通种植之道,且她那洞府之中弟子门人多是草木精怪。

  腾龙拐杖可聚天地之间逸散的甲木之气和乙木之气,对于修行木之一道的修者大有裨益。

  “仙道大昌。”

  “本座身为仙道祖师,却需光大仙道道统,传道于众生。”

  周渊掐指算道:

  “武夷山道统在嫡脉之外,当有七十二道脉显世,应七十二洞气运。”

  他看向恭敬下拜的二人道:

  “贫道已定下四十八洞洞主,传下四十八道法门。”

  “尚有二十四先天洞府无主。”

  “汝等接下来的任务便是主持武夷山道统的收徒传法之事,并帮贫道寻来那二十四洞洞主。”

  青榕老人沉吟片刻,恭声道:

  “敢问老师,这入门者如何筛选?”

  “这二十四洞洞主又如何选择?”

  “还请老师示下。”

  “此事易尔!”

  周渊微微一笑,又自袖袍之中摸出一面镜子:

  “此镜唤作业镜,又名【孽镜台】。”

  “凡周天万类,未证大罗金仙者,自【孽镜台】前经过,可察其灵魂善恶之本质,周身功德业力之本源。”

  “是真是假,是善是恶,一照便知。”

  “汝将其悬于武夷山前,凡是入洞天修行之弟子,皆需从此镜前走上一遭。”

  “至于二十四洞洞主。自有气运相合者为之,汝勿虑也!”

  青榕老人听罢,再无疑虑,稽首行礼之后,便和槐婆一同退了下来。

  ‘仙道法统之事,不过按部就班,徐徐图之即可。’

  ‘如今仙道大昌,玄门祖庭之上,除去昆仑山那三位之外,便数贫道位尊。’

  ‘诸天万灵想要拜入武夷山者不知凡几,以七十二洞道脉统御之,以后天商道所赚取的资源供养之,再以【万道书】所衍化的经典、神通、道法、百艺培养之。’

  ‘吾武夷山道统之兴盛,便只差时间了。’

  而对于现在的周渊而言,单纯的时间又算得了什么。

  天地光明,闻道宫中灵气飘渺,周渊端坐在道台之上,两侧的龟鹤铜炉吞吐烟云,他无意识的轻轻敲击着手中的玉磬,面上显露出斟酌之色:

  ‘仙道道统之事尚且好说。’

  ‘这天地水元之事......可有些难办。’

  他虽然已成就准圣天尊,且在玄门祖庭之中占据高位。

  但洪荒水元所牵扯的势力不在少数。

  即使龙族经过此次昆仑之战,大不如从前,但四海龙族疑似与紫府洲那一位有些勾连。

  而东王公既有志于天地尊位,又岂会放过水元尊位。

  而妖族天庭以及巫族又会放任洪荒水元一统,一尊无缺的水元黑帝出世吗?

  要知道,在太古之时,祖龙成功正位水元黑帝之位后,下一刻便生出了统一洪荒,化黑帝为天帝的野望。

  ‘此是其一。’

  ‘修行水元一道的道君大能不在少数。’

  ‘如共工、玄冥、冥河、鲲鹏、斗姆等,多多少少也对洪荒大世界的水元权柄有不浅的影响。’

  ‘让他们放弃手中水元,又岂是易事。’

  ‘这是其二。’

  ‘至于其三嘛......’

  周渊的面容在照进道宫的天光映照之下显得明暗不定,他轻轻舒了一口气,暗自叹息:

  ‘吾既占了玄门祖师之位,在祖庭之中位格高隆。’

  ‘若真个再正位了水元黑帝。’

  ‘这神仙道统的归属,却不知花落谁家。’

  ‘祖庭之中难免有人坐不住。’

  ‘平衡啊,平衡啊!’

  他抚摸着手中光滑如玉的竹杖,幽幽开口:

  “但贫道此次为玄门仙道顺利开山,几有定鼎之功。”

  “吾不取各方神魔道脉的遗产,只取四渎八流之大陆水系。”

  “至于其余水元权柄,只能徐徐图之......”

  “若是再有人阻拦,那便是不识好歹了。”

  “只是,这水元之争,贫道却不能亲自下场。”

  他若亲自下场,其余各方恐就有了理由,亲自插手。

  “还得与各方兑子一战!”

  想到这里,周渊扒拉了一下自家手中的门人弟子,微微叹气。

  ‘虽然有一些道君欲要加入地仙道统,但却非加入吾武夷山道统。’

  ‘巫支祁等也缺时间成长。’

  ‘如此......’

  周渊手中掐算,半晌之后,他面上终于露出一抹笑意。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旧时代的寂灭,新时代的初始,正合自破败之中复苏。”

  “他既有此大运,贫道且助他一助。”

  想到这里,周渊心中一动,又自武夷山中拘来一白鹿,一白鹤。

  这白鹿、白鹤皆是武夷山之中天生地长的先天生灵。

  周渊自入主武夷山以来,也没有去管他们。

  门下弟子见这二兽神异,且有不朽金仙的修为,又能在武夷山洞天之中肆意游荡。

  便觉是师门长辈祖师座下的灵兽,故待他们颇为恭敬。

  时不时还有灵果供奉。

  于是白鹿和白鹤便也这般混吃混喝,狐假虎威,悠哉游哉的过活了下来。

  如今被周渊捉来。

  顿时被骇了一跳。

  见道台之上,天尊身披七十二色,周身混沌气息弥漫,自有一股高邈神圣之感,于是赶忙跪伏在地,口称有罪:

  “天尊恕罪,天尊恕罪。”

  “吾等不该狐假虎威,诓骗天尊座下弟子门人,以图口腹之欲。”

  白鹤胆小,更是吓得要哭不哭的样子。

  周渊笑道:

  “贫道召尔等前来,非是兴师问罪。”

  “只是贫道这闻道宫中却是缺了两名童子洒扫。”

  “吾观汝二人心性纯良,虽然惫懒奸猾了一些,但也算有可取之处。”

  “可愿于贫道麾下做个童子?”

  白鹿和白鹤对视一眼,先是长松了一口气。

  原来不是找咱们将灵果给要回去的。

  那东西都吃到肚子里去了,再去积攒也不知要猴年马月了。

  但下一刻,他们瞬间欣喜若狂。

  什么?

  天尊要收吾等为童子!

  那以后,这些灵果岂不是能够正大光明的收了。

  这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于是白鹿和白鹤慌忙拜谢,恭敬道:

  “拜见老爷。”

  “老爷万福。”

  周渊微微颔首。

  竹杖轻点。

  原地便出现了两位身着白袍,俊秀温润的童子。

  一男一女,正是白鹿童子和白鹤童子。

  “鹿童、鹤童。”

  “弟子在。”

  白鹤童子和白鹿童子忙应道。

  “汝等且附耳过来。”

  待白鹤和白鹿童子上前后,周渊仔细交代了片刻。

  便将【三光玉如意】取出。

  叮嘱道:

  “此去西方。”

  “入那山洞之后。”

  “且以此宝照耀太虚三次。”

  “可引三光神水。”

  白鹿童子捧了如意,笑道:

  “老爷放心。”

  “吾等晓得了。”

  说罢,他便与周渊告别。

  笑嘻嘻的架起云雾,一路向西而去。

  待他们走后。

  周渊这才收起笑容。

  垂下眼眸,径直神游太虚,参悟大道去了。

  ......

  这厢周渊在武夷山中做出诸多部署。

  其他大能各自回返道场之后。

  亦是紧锣密鼓的施展起重重算计。

  龙渊之中。

  烛龙踉跄的自太虚之中走出。

  他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一缕缕业力自其周身逸散而出,但转瞬又被时间之力给磨灭。

  “积攒的业力爆发,却是再也压制不住了。”

  “此番重伤,短时间内却是再难出手了。”

  “留此残躯,且震慑肖小之徒。”

  烛龙闭上眼睛,心中满是悲凉。

  此次前去昆仑山。

  除了他与龙母重伤,突破重重杀机,侥幸捡回一条性命。

  其余的老龙却全部都死在了昆仑之上。

  想到这里,这尊自太古时代便纵横天地之中的龙族巨擘,幽幽一叹:

  “如今太古时期的老龙都死了。”

  “只余吾与龙母存留,权作底蕴,震慑肖小。”

  “五色龙族各留下一尊大罗巅峰的老龙,若他们能晋升准圣,吾龙族便又是洪荒之中有数的大族。”

  “今日之后,再也不会有老龙为压制体内业力,消耗龙族之功德了。”

  烛龙面色似哭非哭似笑非笑:

  “以后新生代的龙族天骄。”

  “皆能在新时代之中,借助吾族镇压水眼之功德,在幼时便洗去一身业力。”

  “壮士断腕,壮士断腕!”

  “吾心焉能不痛!”

  那些死去的老龙中,有与他相处数百个纪元的后辈。

  有曾在他麾下效力,与他并肩作战的老部下。

  但太古时代的龙族已经沾染上了太多的业障,他们就像龙族身上的脓肉一般,汲取着龙族的功德,但垂垂老矣,没有未来。

  反而是侵占了新生代龙族的生存和发展资源。

  “但从今往后,吾龙族的发展再没有掣肘,再无历史包袱,可以轻装上阵了。”

  一滴血泪自烛龙眼中落下。

  转瞬消失不见。

  片刻之后,烛龙恢复了冷静。

  他唤来那五尊大罗巅峰的老龙,一一问询之后,才让他们退下。

  ‘太渊!’

  ‘果然是他。’

  烛龙心中既怒且恨。

  但如今龙族已经日薄西山,反观太渊子则是蒸蒸日上。

  ‘如今,反倒要让吾等来看他的眼色了。’

  烛龙苦笑摇头。

  而后目光幽幽,明灭不定。

  就在这时。

  一道声音自龙宫之中响起。

  “太渊虽取了吾龙族至宝。”

  “但却未伤这五位龙君的性命。”

  “且以特殊法门净化了龙墓之中的怨气和煞气。”

  “依老身看,其恐怕也不愿意与吾龙族不死不休。”

  一白发老妪拄着龙头拐杖自虚空之中走出。

  她望着烛龙,沉声道:

  “如今你我已镇压不住时代。”

  “太渊子既然无意与吾等成为死敌。”

  “今后吾龙族对那武夷山道统不妨客气一些。”

  龙母娘娘目光流转,似能看遍四海。

  “如今的龙族已经经不起这般存在的折腾了。”

  烛龙沉默片刻。

  终是道:

  “便依娘娘所言吧。”

  若是在太古之时,有神圣敢深入龙渊,哪怕是追到天涯海角,烛龙也要将其打入归墟之中,万万劫不得脱身。

  但此一时彼一时,形势所迫,奈何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