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王朝,天启十八年,九月初二,未时三刻。
黑石寨地牢的铁门 “吱呀” 落地,叶青拎着油灯缓步走进来,身后陈武的银甲在昏暗中泛着冷光。铁链锁着的李瑾抬头,虽狼狈却满眼急切,不等叶青开口就先喊道:“叶青!你不能杀我!青州一失,徐州必危;徐州若乱,北疆那些人就会动心思 —— 到时候咱们谁都落不着好!”
叶青挑眉,将油灯放在石桌上,拉过椅子坐下:“哦?王爷这话不对吧?我听说北疆那边都是朝廷册封的将官,难不成还敢造反?”
他心里暗自嘀咕 —— 穿越过来虽久,却也知道皇权虽弱,名分仍在,那些人就算有心思,也不会轻易扯旗。
李瑾连忙摆手:“不是造反!是‘观望’!现在中州的皇帝虽沉迷修道,却没糊涂到放权 —— 锦衣卫盯着所有藩王、将领,就盼着抓错处!北疆那些人,不管是凉王、燕王还是镇北将军,都握着重兵,可谁都不敢越线,就怕被朝廷抓了把柄清算!可一旦青州丢了、徐州乱了,朝廷顾不上北边,他们就会趁机扩军、抢地盘,虽不叫造反,却也是裂土分治的苗头!”
他前倾身子,语气更急:“你以为北疆三雄敢明目张胆反?他们名义上都是朝廷的将官 —— 凉王是镇西将军,燕王是镇东将军,镇北将军更是挂着‘北疆督师’的头衔!可暗地里,谁都在囤粮招兵,互相牵制着不敢动 —— 凉王怕燕王抄后路,燕王怕镇北军抢盐铁,镇北将军又怕凉王断他粮草!这平衡,全靠青州和徐州撑着!”
叶青指尖顿了顿,这才明白局势是 “紧张未破”,而非 “天下大乱”。
李瑾察言观色,又补了关键一句:“镇北将军为什么要伪造你的‘通敌密信’?他不是要反,是怕朝廷清算!这几年他私囤兵马,早就被锦衣卫盯上了,要是再被扣个‘通敌’的罪名,朝廷正好下旨撤他职、夺他兵!他拿密信,是想反过来咬你一口,让朝廷把注意力放你身上,他好趁机喘口气!”
这番话让叶青彻底清醒 —— 之前以为镇北将军是 “反贼”,如今才知是 “自保式作乱”,各方势力都在 “踩线不越线”,青州的重要性,恰是维系这脆弱平衡的关键。
“你想说什么?” 叶青抬眼,语气比之前郑重了几分。
李瑾见状,知道自己戳中了要害,连忙道:“我想说,你我都在这平衡里!你缺朝廷名分,没个正经官职,迟早被锦衣卫当‘匪患’盯上;我缺战力,青州卫顶不住北疆任何一方的试探;咱们联手,我帮你请封‘青州总兵’,让你名正言顺守门户,你帮我稳住青州,不让北疆打破平衡 —— 这样,朝廷不找你麻烦,北疆不敢动青州,咱们都能活!”
他晃了晃手腕上的铁链,语气带着恳求:“再说,天下虽动荡,却没到全乱的地步!陕西、江南的流民,也只是小股闹事,没成气候;只要青州和徐州稳住,南粮北运不断,朝廷就能慢慢收拾那些流民,这平衡就能接着维持!要是青州丢了,平衡一破,才真的会生灵涂炭!”
一旁的陈武低声道:“主公,李瑾所言非虚。各方势力均有顾忌,若我等能借朝廷名分站稳脚跟,既能应对北疆试探,又能避开朝廷猜忌,实为上策。”
叶青站起身,走到李瑾面前:“好,我信你一次。但你要记住 —— 若你敢借朝廷名义耍花样,我有一百种方法让你比被锦衣卫盯上还难受。”
他解开李瑾的铁链,带着他往议事厅走。李瑾一进厅就直奔案前,铺开纸笔疾书:“我先画‘青徐防务图’!青州的云台山要驻三千骑兵,防镇北军试探;淄河沿岸得设卡,查禁私运军械;穆陵关是青州通徐州的要道,派五千精锐驻守,既能防北疆人渗透,又能护送南粮北运 —— 镇北将军在幽冥窟的三千人,就是他安插的‘眼线’,想盯着咱们的动静,必须拔了!”
叶青凑过去,看着李瑾笔下的关隘和驻军点,心里踏实了不少。东方不败晃着酒壶走过来,笑着调侃:“没想到你这俘虏还懂这么多门道,连北疆各方的顾忌都摸得透。”
“不是我懂,是这局势容不得糊涂!” 李瑾头也不抬,“谁先打破平衡,谁先死 —— 镇北将军想拉你垫背,我可不想跟着陪葬!”
不多时,李瑾拿着四张图过来:“这张是青徐防务图,标了所有警戒点;这张是北疆势力图,写了他们的顾忌和软肋;这张是青州粮道图,能保证咱们练兵的粮草;这张是锦衣卫在青州的暗哨位,以后你行事也好避开 —— 有了这些,你既能守住青州,又能不被朝廷盯上!”
叶青接过图,指尖划过穆陵关的位置,心里有了计较:“陈武,你带五百精锐配合东方前辈、李姑娘,先拔了幽冥窟的钉子,清除镇北军的眼线;再按粮道图征调粮草,按防务图布防,三个月内,把兵马练出模样!”
“我这就去写密信给我舅舅(兵部侍郎),让他奏请朝廷封你!” 李瑾立刻应下,仿佛忘了自己曾是俘虏 —— 他知道,只有让叶青稳住青州,这脆弱的平衡才能维持,自己才能避开北疆和朝廷的双重威胁。
次日清晨,青州府的招募告示贴满街巷,上面写着 “守青州即守平衡,保徐州即保安稳”,流民纷纷涌向黑石寨;陈武按防务图搭建练兵场,在云台山、淄河设卡;东方不败与李莫愁带着精锐直奔幽冥窟;李瑾的密信和四张地图,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叶青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忙碌的景象,手里攥着青徐防务图。他心里清楚 —— 李瑾的话没错,青州不是 “平乱前线”,而是 “平衡支点”。守住这里,不仅能赚积分、扩势力,更能在这各方顾忌的乱世里,为自己、为麾下弟兄,也为青州百姓,挣一个安稳的立足之地。
地牢里,李瑾的亲信被分批编入新兵营,派往各警戒点 —— 这是叶青的牵制,也是李瑾的诚意。一场围绕青州支点的博弈,正悄然展开,而叶青的 “积分之路”,也因这份对局势的清醒认知,走得更加稳健。
黑石寨地牢的铁门 “吱呀” 落地,叶青拎着油灯缓步走进来,身后陈武的银甲在昏暗中泛着冷光。铁链锁着的李瑾抬头,虽狼狈却满眼急切,不等叶青开口就先喊道:“叶青!你不能杀我!青州一失,徐州必危;徐州若乱,北疆那些人就会动心思 —— 到时候咱们谁都落不着好!”
叶青挑眉,将油灯放在石桌上,拉过椅子坐下:“哦?王爷这话不对吧?我听说北疆那边都是朝廷册封的将官,难不成还敢造反?”
他心里暗自嘀咕 —— 穿越过来虽久,却也知道皇权虽弱,名分仍在,那些人就算有心思,也不会轻易扯旗。
李瑾连忙摆手:“不是造反!是‘观望’!现在中州的皇帝虽沉迷修道,却没糊涂到放权 —— 锦衣卫盯着所有藩王、将领,就盼着抓错处!北疆那些人,不管是凉王、燕王还是镇北将军,都握着重兵,可谁都不敢越线,就怕被朝廷抓了把柄清算!可一旦青州丢了、徐州乱了,朝廷顾不上北边,他们就会趁机扩军、抢地盘,虽不叫造反,却也是裂土分治的苗头!”
他前倾身子,语气更急:“你以为北疆三雄敢明目张胆反?他们名义上都是朝廷的将官 —— 凉王是镇西将军,燕王是镇东将军,镇北将军更是挂着‘北疆督师’的头衔!可暗地里,谁都在囤粮招兵,互相牵制着不敢动 —— 凉王怕燕王抄后路,燕王怕镇北军抢盐铁,镇北将军又怕凉王断他粮草!这平衡,全靠青州和徐州撑着!”
叶青指尖顿了顿,这才明白局势是 “紧张未破”,而非 “天下大乱”。
李瑾察言观色,又补了关键一句:“镇北将军为什么要伪造你的‘通敌密信’?他不是要反,是怕朝廷清算!这几年他私囤兵马,早就被锦衣卫盯上了,要是再被扣个‘通敌’的罪名,朝廷正好下旨撤他职、夺他兵!他拿密信,是想反过来咬你一口,让朝廷把注意力放你身上,他好趁机喘口气!”
这番话让叶青彻底清醒 —— 之前以为镇北将军是 “反贼”,如今才知是 “自保式作乱”,各方势力都在 “踩线不越线”,青州的重要性,恰是维系这脆弱平衡的关键。
“你想说什么?” 叶青抬眼,语气比之前郑重了几分。
李瑾见状,知道自己戳中了要害,连忙道:“我想说,你我都在这平衡里!你缺朝廷名分,没个正经官职,迟早被锦衣卫当‘匪患’盯上;我缺战力,青州卫顶不住北疆任何一方的试探;咱们联手,我帮你请封‘青州总兵’,让你名正言顺守门户,你帮我稳住青州,不让北疆打破平衡 —— 这样,朝廷不找你麻烦,北疆不敢动青州,咱们都能活!”
他晃了晃手腕上的铁链,语气带着恳求:“再说,天下虽动荡,却没到全乱的地步!陕西、江南的流民,也只是小股闹事,没成气候;只要青州和徐州稳住,南粮北运不断,朝廷就能慢慢收拾那些流民,这平衡就能接着维持!要是青州丢了,平衡一破,才真的会生灵涂炭!”
一旁的陈武低声道:“主公,李瑾所言非虚。各方势力均有顾忌,若我等能借朝廷名分站稳脚跟,既能应对北疆试探,又能避开朝廷猜忌,实为上策。”
叶青站起身,走到李瑾面前:“好,我信你一次。但你要记住 —— 若你敢借朝廷名义耍花样,我有一百种方法让你比被锦衣卫盯上还难受。”
他解开李瑾的铁链,带着他往议事厅走。李瑾一进厅就直奔案前,铺开纸笔疾书:“我先画‘青徐防务图’!青州的云台山要驻三千骑兵,防镇北军试探;淄河沿岸得设卡,查禁私运军械;穆陵关是青州通徐州的要道,派五千精锐驻守,既能防北疆人渗透,又能护送南粮北运 —— 镇北将军在幽冥窟的三千人,就是他安插的‘眼线’,想盯着咱们的动静,必须拔了!”
叶青凑过去,看着李瑾笔下的关隘和驻军点,心里踏实了不少。东方不败晃着酒壶走过来,笑着调侃:“没想到你这俘虏还懂这么多门道,连北疆各方的顾忌都摸得透。”
“不是我懂,是这局势容不得糊涂!” 李瑾头也不抬,“谁先打破平衡,谁先死 —— 镇北将军想拉你垫背,我可不想跟着陪葬!”
不多时,李瑾拿着四张图过来:“这张是青徐防务图,标了所有警戒点;这张是北疆势力图,写了他们的顾忌和软肋;这张是青州粮道图,能保证咱们练兵的粮草;这张是锦衣卫在青州的暗哨位,以后你行事也好避开 —— 有了这些,你既能守住青州,又能不被朝廷盯上!”
叶青接过图,指尖划过穆陵关的位置,心里有了计较:“陈武,你带五百精锐配合东方前辈、李姑娘,先拔了幽冥窟的钉子,清除镇北军的眼线;再按粮道图征调粮草,按防务图布防,三个月内,把兵马练出模样!”
“我这就去写密信给我舅舅(兵部侍郎),让他奏请朝廷封你!” 李瑾立刻应下,仿佛忘了自己曾是俘虏 —— 他知道,只有让叶青稳住青州,这脆弱的平衡才能维持,自己才能避开北疆和朝廷的双重威胁。
次日清晨,青州府的招募告示贴满街巷,上面写着 “守青州即守平衡,保徐州即保安稳”,流民纷纷涌向黑石寨;陈武按防务图搭建练兵场,在云台山、淄河设卡;东方不败与李莫愁带着精锐直奔幽冥窟;李瑾的密信和四张地图,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叶青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忙碌的景象,手里攥着青徐防务图。他心里清楚 —— 李瑾的话没错,青州不是 “平乱前线”,而是 “平衡支点”。守住这里,不仅能赚积分、扩势力,更能在这各方顾忌的乱世里,为自己、为麾下弟兄,也为青州百姓,挣一个安稳的立足之地。
地牢里,李瑾的亲信被分批编入新兵营,派往各警戒点 —— 这是叶青的牵制,也是李瑾的诚意。一场围绕青州支点的博弈,正悄然展开,而叶青的 “积分之路”,也因这份对局势的清醒认知,走得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