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貂蝉的夜晚,注定是不完整的,侯府的膳桌仿佛也失了滋味。
父女二人默然进食,席间只闻碗箸轻碰之声,交谈也显得零星寥落。
吕嬛:“过两天我要去一趟弘农郡。”
“带多少兵马?”吕布对女儿独来独往的作风早已习惯,并不多问缘由。
“五百铁骑足矣。”吕嬛略作思忖,淡然应答。
吕布放下啃了一半的猪蹄,微微思索便脱口问道:“你可是想拿下段煨?”
论及政事他或许迟钝,但行军布阵却是本能。
闺女只带五百骑,显然不是冲着洛阳而去,除了屯驻华阴的段煨,再无值得这般兴师动众的目标。
“正是!”吕嬛面露自信之色,“段煨盘踞在华阴县,恰卡在关中与弘农咽喉之处,我军入主关中数月,他并没有表达出归附之意,此番我带兵去探探口风,他若是不愿降,就灭了他。”
这不仅是段煨屯守在两地要道上,更多的是因为他施行的是军屯,与关中的均田政策格格不入,不然留着他倒也没什么,反正都快活成老农了...
“善!”吕布很是赞同,他昔年与段煨共事,虽无龌龊,却依旧不大待见西凉残部。
“此外,”他补充道,“既至弘农,顺道去函谷关巡视,看孝父何时能返长安。”
“女儿明白。”吕嬛应声。召回高顺本就是此行目的之一。
长安田亩登记已近尾声,府兵征募在即,正是需要大举练兵之时。
单凭徐庶一人难免力不从心,非得高顺这等练兵大家回来坐镇不可。
“那个...”吕布抬眼欲言又止,目光最终落回汤碗中,“貂蝉...不留下用饭么?”
“她都不是你的小妾了,”吕嬛无奈挑眉:“我能用什么理由留下她?”
“为父并非此意...”吕布执匙漫搅羹汤,状若随意,“只是奇怪...她今日为何而来?”
吕嬛闻言一怔,这问题可不好回答,难不成说...她专程过来摸手?
“无他,”她从容续道,“貂蝉如今在官学任女师,下学途经侯府,顺道来探望母亲罢了。”
只是不知她究竟教授何种课业,吕嬛心下暗忖,决意改日定要去官学看个究竟。
“说起任教...”严氏忽然开口,“前日蔡长史来访,邀我去官学授课,或到长史府领份差事,可这似乎有违妇德礼法,不知奉先...”
严氏话音渐低,虽未明言,但那探寻的目光已落在吕布身上,意思很明显,就是在征求吕布的意见。
如今长安城虽开新气,女子可习文练武,但数百年的规矩岂是一朝能改?
《女诫》有云:“贞静清闲,行己有耻,是为妇德”,又言“外内各处,男女异群”,莫不强调女子当深居内帷,不预外事。
她身为温侯正室,若去官学授课、或是入幕府任职,便是将一身所学展于大庭广众之下,岂不正好犯了“露面抛头,失贞静之德”的大忌?
严氏指尖微蜷,心中虽有意动,终是恪守了半生的礼教占了上风,只将抉择之权交予丈夫。
吕布岂不知这些道理?
他放下汤匙,抬眸扫过妻子满是犹豫的脸庞。
忽然想起貂蝉当年于郿坞孤身周旋于董卓与他之间的胆识,又看向眼前能统帅铁骑、平定一方的女儿...
——这世道,早就变了。
或者说长安已经大变了,谁能想象得到,女子也能当县令。
蔡琰将刘璇派去万年县时,他还以为是想返还封地给她,没想到竟是让她当了大汉第一女县令。
这般胡闹下去,恐怕十八路诸侯围攻关中之日,不远了...
但...若不这么做,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均田令一出,那些出身世家的官吏竟纷纷挂印而去,毫不掩饰其抗拒之意。
更可恨者,一闻听关中政务皆由蔡琰一女子总揽,几家高门连夜举族迁逃,走时还散布狂言,称他日必联结天下义士,兴兵打回关中,复我旧制!这般公然挑衅,着实可怒。
若非近来性子敛了许多,依着吕布往日脾气,早将这等首鼠两端之徒捆缚巨石,沉入渭水了事!
由此,吕布大手一挥:
“那些老掉牙的典籍,捆不住活生生的人!蔡文姬都不怕惹事,我吕布难道怕了?你想去便去,看长安城谁敢说我吕家夫人的不是!”
他已经把退路想好了。
若是再被中原势力驱逐,就带着并州铁骑一路西行,跑去西域当国王。
反正那里的女子长相甚妙,讨几房异域小妾,养几匹汗血宝马,左手烤肉,右手果酒,这才是皇帝的享受、纣王的生活,比在关中种田好太多了。
猫在这里真的是在种田!
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
相对于老父亲的偏安自在,吕嬛却全然没有这等“养老”心态。
去给化外蛮夷当国王?她根本就瞧不上。
吕嬛心中所图,唯有那至高无上的中原霸业。
但这么下去确实不行,关中都快成为女儿国了!
整个雍州县城无数,可女强人也就那几个,若不招揽一些儒生学子过来,怕是政令都出不了长安。
“父亲!”
“女儿请说!”吕布想好退路,便又心无旁骛地吃了起来。
“我们可以举行一场考试,时间定在秋收之后,由成绩排名来招贤纳才,我就不信了,这世上还有不想当官的读书人。”
吕布摇了摇头:“中原的世家子弟宁愿躺着啃老,也不会跑来关中任职就仕,更何况还要考试才能做官,他们根本看不上。”
袁绍自是不用多说,早就将世家子弟利用得淋漓尽致,即便河北世家两头下注,也是瞧不上关中。
至于曹操,别看一副唯才是举的模样,其实也是靠豪强内部相互举荐,人才全都内部消化了。
不然之后的九品中正制也不会在曹魏大行其道...
“他们看不上,我们还不要他们呢!”吕嬛觉得这事很有可行性,眸光炯然:
“天下寒门士子多了去,甚至还有连门都没有的读书人,想办法打包到长安来,不会做官没事,我负责培训,按照教程来施政即可;
更何况,这些学子只习施政,没了官场老油条的影响,反而会摒弃‘欺上瞒下、厚黑人际、贪赃枉法’这种腐旧规则,如此,反而能使关中吏治为之一清。”
此举若是可行,江湖上定会传出一句广告词:官吏培训哪家强,雍州长安找吕嬛。
吕布登时没了吃饭的心思,缓缓点了点头:“此举...甚妙!”
他猛然抬眸道:“我这就让元直用江湖小道来传递消息,尽量将寒门士子多引一些来长安。”
吕布虽存了躺平的心思,可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远赴西域。
人在中原时,至少还能用那柄方天画戟,为父亲扫一扫墓,不至于让他老人家太过寂寞。
想来已有数年未曾归乡,不知那坟头青草,已生得怎样郁郁葱葱。
吕嬛轻啜羹汤,缓声道:“不必着急,我们有的是时间。此番求贤,重在务实,要的是能做实事的人,而非只会钻营的官僚。识字明理自是根本,但若只会满口之乎者也、拘泥旧章,反倒不美。须得寻那些头脑活络、思路开阔的学子才好。”
她垂眸沉吟片刻,复又抬眼,目光清明:
“明日我便请蔡琰与元直共拟章程,定下考试范围,比如如何处理一桩民间纠纷,如何组织春耕,如何应对一场瘟疫;文学基底要有,实操能力也不可欠缺。”
“此举大善!”吕布闻言大悦。
寒门士子好呀!
不管是提拔还是贬斥,都无须顾虑其背后的世家脸色。
长远下来,权力将会集中在长安,而不怕被地方做空。
他一下子便联想到了徐州陈登,那可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寒门其实也是门,乃是门阀破落之后的余裔,在其之下才是平民,在汉末,能读书识字之人,至少祖上阔过,可以这样说,整个三国,都是世家战争。)
父女二人默然进食,席间只闻碗箸轻碰之声,交谈也显得零星寥落。
吕嬛:“过两天我要去一趟弘农郡。”
“带多少兵马?”吕布对女儿独来独往的作风早已习惯,并不多问缘由。
“五百铁骑足矣。”吕嬛略作思忖,淡然应答。
吕布放下啃了一半的猪蹄,微微思索便脱口问道:“你可是想拿下段煨?”
论及政事他或许迟钝,但行军布阵却是本能。
闺女只带五百骑,显然不是冲着洛阳而去,除了屯驻华阴的段煨,再无值得这般兴师动众的目标。
“正是!”吕嬛面露自信之色,“段煨盘踞在华阴县,恰卡在关中与弘农咽喉之处,我军入主关中数月,他并没有表达出归附之意,此番我带兵去探探口风,他若是不愿降,就灭了他。”
这不仅是段煨屯守在两地要道上,更多的是因为他施行的是军屯,与关中的均田政策格格不入,不然留着他倒也没什么,反正都快活成老农了...
“善!”吕布很是赞同,他昔年与段煨共事,虽无龌龊,却依旧不大待见西凉残部。
“此外,”他补充道,“既至弘农,顺道去函谷关巡视,看孝父何时能返长安。”
“女儿明白。”吕嬛应声。召回高顺本就是此行目的之一。
长安田亩登记已近尾声,府兵征募在即,正是需要大举练兵之时。
单凭徐庶一人难免力不从心,非得高顺这等练兵大家回来坐镇不可。
“那个...”吕布抬眼欲言又止,目光最终落回汤碗中,“貂蝉...不留下用饭么?”
“她都不是你的小妾了,”吕嬛无奈挑眉:“我能用什么理由留下她?”
“为父并非此意...”吕布执匙漫搅羹汤,状若随意,“只是奇怪...她今日为何而来?”
吕嬛闻言一怔,这问题可不好回答,难不成说...她专程过来摸手?
“无他,”她从容续道,“貂蝉如今在官学任女师,下学途经侯府,顺道来探望母亲罢了。”
只是不知她究竟教授何种课业,吕嬛心下暗忖,决意改日定要去官学看个究竟。
“说起任教...”严氏忽然开口,“前日蔡长史来访,邀我去官学授课,或到长史府领份差事,可这似乎有违妇德礼法,不知奉先...”
严氏话音渐低,虽未明言,但那探寻的目光已落在吕布身上,意思很明显,就是在征求吕布的意见。
如今长安城虽开新气,女子可习文练武,但数百年的规矩岂是一朝能改?
《女诫》有云:“贞静清闲,行己有耻,是为妇德”,又言“外内各处,男女异群”,莫不强调女子当深居内帷,不预外事。
她身为温侯正室,若去官学授课、或是入幕府任职,便是将一身所学展于大庭广众之下,岂不正好犯了“露面抛头,失贞静之德”的大忌?
严氏指尖微蜷,心中虽有意动,终是恪守了半生的礼教占了上风,只将抉择之权交予丈夫。
吕布岂不知这些道理?
他放下汤匙,抬眸扫过妻子满是犹豫的脸庞。
忽然想起貂蝉当年于郿坞孤身周旋于董卓与他之间的胆识,又看向眼前能统帅铁骑、平定一方的女儿...
——这世道,早就变了。
或者说长安已经大变了,谁能想象得到,女子也能当县令。
蔡琰将刘璇派去万年县时,他还以为是想返还封地给她,没想到竟是让她当了大汉第一女县令。
这般胡闹下去,恐怕十八路诸侯围攻关中之日,不远了...
但...若不这么做,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均田令一出,那些出身世家的官吏竟纷纷挂印而去,毫不掩饰其抗拒之意。
更可恨者,一闻听关中政务皆由蔡琰一女子总揽,几家高门连夜举族迁逃,走时还散布狂言,称他日必联结天下义士,兴兵打回关中,复我旧制!这般公然挑衅,着实可怒。
若非近来性子敛了许多,依着吕布往日脾气,早将这等首鼠两端之徒捆缚巨石,沉入渭水了事!
由此,吕布大手一挥:
“那些老掉牙的典籍,捆不住活生生的人!蔡文姬都不怕惹事,我吕布难道怕了?你想去便去,看长安城谁敢说我吕家夫人的不是!”
他已经把退路想好了。
若是再被中原势力驱逐,就带着并州铁骑一路西行,跑去西域当国王。
反正那里的女子长相甚妙,讨几房异域小妾,养几匹汗血宝马,左手烤肉,右手果酒,这才是皇帝的享受、纣王的生活,比在关中种田好太多了。
猫在这里真的是在种田!
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
相对于老父亲的偏安自在,吕嬛却全然没有这等“养老”心态。
去给化外蛮夷当国王?她根本就瞧不上。
吕嬛心中所图,唯有那至高无上的中原霸业。
但这么下去确实不行,关中都快成为女儿国了!
整个雍州县城无数,可女强人也就那几个,若不招揽一些儒生学子过来,怕是政令都出不了长安。
“父亲!”
“女儿请说!”吕布想好退路,便又心无旁骛地吃了起来。
“我们可以举行一场考试,时间定在秋收之后,由成绩排名来招贤纳才,我就不信了,这世上还有不想当官的读书人。”
吕布摇了摇头:“中原的世家子弟宁愿躺着啃老,也不会跑来关中任职就仕,更何况还要考试才能做官,他们根本看不上。”
袁绍自是不用多说,早就将世家子弟利用得淋漓尽致,即便河北世家两头下注,也是瞧不上关中。
至于曹操,别看一副唯才是举的模样,其实也是靠豪强内部相互举荐,人才全都内部消化了。
不然之后的九品中正制也不会在曹魏大行其道...
“他们看不上,我们还不要他们呢!”吕嬛觉得这事很有可行性,眸光炯然:
“天下寒门士子多了去,甚至还有连门都没有的读书人,想办法打包到长安来,不会做官没事,我负责培训,按照教程来施政即可;
更何况,这些学子只习施政,没了官场老油条的影响,反而会摒弃‘欺上瞒下、厚黑人际、贪赃枉法’这种腐旧规则,如此,反而能使关中吏治为之一清。”
此举若是可行,江湖上定会传出一句广告词:官吏培训哪家强,雍州长安找吕嬛。
吕布登时没了吃饭的心思,缓缓点了点头:“此举...甚妙!”
他猛然抬眸道:“我这就让元直用江湖小道来传递消息,尽量将寒门士子多引一些来长安。”
吕布虽存了躺平的心思,可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远赴西域。
人在中原时,至少还能用那柄方天画戟,为父亲扫一扫墓,不至于让他老人家太过寂寞。
想来已有数年未曾归乡,不知那坟头青草,已生得怎样郁郁葱葱。
吕嬛轻啜羹汤,缓声道:“不必着急,我们有的是时间。此番求贤,重在务实,要的是能做实事的人,而非只会钻营的官僚。识字明理自是根本,但若只会满口之乎者也、拘泥旧章,反倒不美。须得寻那些头脑活络、思路开阔的学子才好。”
她垂眸沉吟片刻,复又抬眼,目光清明:
“明日我便请蔡琰与元直共拟章程,定下考试范围,比如如何处理一桩民间纠纷,如何组织春耕,如何应对一场瘟疫;文学基底要有,实操能力也不可欠缺。”
“此举大善!”吕布闻言大悦。
寒门士子好呀!
不管是提拔还是贬斥,都无须顾虑其背后的世家脸色。
长远下来,权力将会集中在长安,而不怕被地方做空。
他一下子便联想到了徐州陈登,那可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寒门其实也是门,乃是门阀破落之后的余裔,在其之下才是平民,在汉末,能读书识字之人,至少祖上阔过,可以这样说,整个三国,都是世家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