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吕嬛教书-《三国:第一坑爹闺女杀回来了》

  “学子们早上好!”

  “督师好!”

  吕嬛面露几丝无奈,压了压手说道:“嗯!请坐!”

  不知什么时候,他的职务从都督变成督师了,是...都督 老师吗?

  好在只是称呼,就不考究那么多了...

  她原本不想来的——没有当过老师,就不知教书有多烦人。

  特别是物理老师,还要准备实验器具,为了教这一堂课,耗费了她大量的时间用来备课。

  然而军侯班毕业在即,即将奔赴军中历练,若不趁着这个时间打上‘师生关系’这个烙印,恐怕就没机会了。

  这等笼络人才的良机,吕嬛确实不想错过,于是在熬了两个通宵之后,总算把这堂毕业前的最后一课给憋了出来:

  “我只教你们一节课,大家注意听讲,这节课分为两部分,上部分是理论讲解,而下部分则是实践演示。”

  吕嬛转过身,素手轻抬,踮起脚尖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歪扭的大字:「火箭」。

  “你们可知,此乃何物?”

  她用白灰笔在那两个字下面划了两条线,随后扭头望向台下。

  “学生知道!”一名坐在前排的年轻学子应声而起,身姿挺拔,言辞清晰:

  “此乃军中利器。将浸油之布缚于箭杆之上,点燃后以强弓射出,谓之火箭。多用于攻营拔寨,若敌军防备疏漏,便可纵火焚营,乱其阵脚,偶有奇效。”

  “很好!”吕嬛对于积极分子历来很欣赏,她唇角微扬,温声问道:“见解不俗。你姓甚名谁?”

  “学生扶风郡马均,字德衡。”

  吕嬛闻言,眼眸一亮,抬手下压几下:“德衡请坐。”

  她扫视一圈场中学子,面露微笑:“你们的毕业成绩我看过了,文韬武略都及格,却唯独对物理和化学不甚喜爱,物理只有马均同学及格,至于化学...”

  吕嬛翻了翻成绩单,咬了咬嘴唇说道:“...竟只有一人及格,浦元...是哪位?站起来让我认识一下。”

  她感到几分失落,这两本书是她编写出来的,可以说是非常基础,还不到初一年级的两成篇幅,浅显易懂,即便无人教授,也不该如此成绩,想必是...不愿学...

  “督师,我便是浦元!”

  一个虎背熊腰的青年站了起来,挺胸抱拳:“...益州临邛人,因出身匠户,并无表字。”

  “临邛?”吕嬛走下讲台,好奇地问道:“那里靠近成都吧,你怎会跑来关中?”

  浦元看着比自己矮了一大截的...小老师,并无半分轻视,而是恭恭敬敬道:“我听说渭河之水有奇特之处,特来取一桶回去,想要用来给铁器淬火,以图增加利度。”

  吕嬛疑惑着问道:“既是过来取水,为何跑到学院来了?”

  浦元微微低头,老老实实回道:“出门时干粮没带够,饿晕在渭水河畔,幸好遇到学院同窗,把我抬到伙房喂了些米粥,这才借着识几个字入了学院。”

  这话一出,便有几人学生露出笑意,或忍俊不禁,或会心一笑...

  “那你可知...”吕嬛亦是嘴角勾起,语气却带了几分严肃:“入了长安学院之后,便要听从学院号令,或许难以回到成都,除非我军攻下益州。”

  “学生知晓!”浦元郑重抱拳:“既被同窗所救,又蒙学院授技,我虽是低贱匠户,却也懂得尊师重道。”

  “嗯!很好!坐下吧,”吕嬛本想拍拍他的肩膀,奈何够不着。

  “还有!”她正色说道:“你需谨记,关中无贱户,更无贱籍,即便在路上遇到我父亲,只需挺胸抱拳,不开口问候都行,你...可听明白了?”

  “学生明白!”浦元挺胸抱拳,随后端坐下来。

  吕嬛赞许地点了点头,她发现自己越来越进入状态了,所有的紧张全化成了解答欲:

  “若论淬火之水,蜀江源自雪山,堪为王道之选,但其性过烈,若遇凡铁或火候稍差,易生暗裂。”

  “渭河之水杂质偏多,若要使用,需逆流而上,在陇山以西寻找清澈、湍急之水,或可接近蜀江的水质。”

  “你不妨试试盐水,红刃入水,声若霹雳!盐粒遇热炸裂,蒸汽膜轰然破碎,其声骇人。缺点便是...要么成就利器,要么崩裂报废。”

  浦元闻言,喃喃说道:“督师知道如此之多,为何不写入课本?”

  “基础的都不学,我写出来又有何用...”吕嬛微微叹息着,手指轻轻叩击浦元的桌案:

  “书本里有描写如何过滤水质,你若活学活用,也可解决不少问题,比如...先沉淀,再设置多层过滤——沙石层、木炭层,若是不够,也可煮沸使用,或者蒸馏成纯净状态,每一环节,都够你折腾的。”

  吕嬛不懂打铁,关于淬火的知识,也仅限于此了,其他的只能靠他自己摸索了。

  她步伐轻盈,朝着讲台走去。

  台下却是鸦雀无声,学子们大气都不敢出,蒲元更是一脸崇拜之情。

  他们本以为都督前来授课会是讲述战例,比如突袭邺城或者伏杀匈奴,没想到是过来讲物理化学。

  这两门课程...他们感觉无用至极,打仗用不上,生活无须用,学这个的功夫还不如多背一些兵书。

  吕嬛走上讲台,微笑着说道:“都提起精神来,今天我来讲讲制胜战场的三要素。”

  她转身在黑板上写着...

  「文韬、武略、科技」

  “文韬武略我就不讲了,你们早已耳熟能详,就讲讲这个...科技!”

  “没错,这便是儒家所厌恶贬低的‘奇技淫巧’”

  “严格来说,大到攻城用的井阑,小到士兵手中弩机,都属于科技制品,而今天,我教大家做一件大杀器...”

  她从地上拎起一个包袱,解开之后取出几个小袋子,一边忙碌一边解释着:

  “这是硝,用大锅煮出来的,我书上都写着提纯方法了,可惜考试时你们没一个答对的...”

  “这是硫黄,从骊山温泉淘来的,秦始皇泡过澡,也算开过光了,用来杀菌正合适...”

  “嗯...木炭!这个就不说了...”

  她忽然抬眸,肃然说道:“记下来,硝石七五,硫黄十,木炭十五,此乃本书院不外传之绝密配方。”

  底下学子闻言,哪敢不听,纷纷执笔在笔记上奋笔疾书...

  看到学生如此听话,吕嬛倍感欣慰,转而专心地搅拌混合,还一边讲解着:

  “这三样材料研磨之时必须分开,搅拌之时严禁使用铁器,以防撞击产生火花,否则会有爆燃的危险。”

  她取出一个硬纸筒,足有矿泉水瓶那么粗,随后将搅拌均匀的粉末倒了进去,用小木棍压实。

  吕嬛适时抬眸问道:“何为爆炸?可有同学知道?”

  教舍经过片刻的沉寂之后,蒲元站了起来,背书一般阐述道:“极短时间内在密闭空间内剧烈燃烧,产生大量高温气体,导致压力急剧升高,最终爆燃的现象。”

  “很好!蒲元同学请坐!”

  吕嬛抬起硬纸筒晃了晃,“这便是密闭空间,里面的药粉便是剧烈燃烧之物,你们不是觉得物理不堪,化学无用,今天我便让你们见识一下科技的力量。”

  一边说着,她用圆木塞子封闭炸药管,中间还留出老长一截引线。

  至于缝隙的密封...她选用蜂蜡,为此还让一窝蜜蜂无家可归。

  拿出一盆熬制好的蜂蜡之后,用酒精灯加热,便能将其煮成蜡水状态,然后倒一些在封口处。

  做这个要非常小心,严格来说她这样属于危险操作,一不小心就会坐土飞机...

  很快,蜂蜡凝固,大功告成。

  她便熄灯灭火站起身来,抱着一公斤重的黑药管子朗声道:

  “接下来,随我出去进行实践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