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黄月英-《三国:第一坑爹闺女杀回来了》

  “父亲,这是...何人?”

  清丽婉转的声音传来之时,吕嬛正和黄承彦讨价还价。

  她下意识循着声音方向回头,只见一个年纪与自己相仿的女子站在一旁,肩上扛着一捆柴火,五官精致,却是金发蓝瞳、肤如暖麦,带着阳光的印记和田野的呼吸扑面而来。

  很难想象在汉末也能遇到混血美人,稍显几分西域格调,又带了些北欧风情。

  好在脸庞肌肤总算有着汉人独有的细腻和雅致,不然吕嬛定要以为黄承彦头顶绿油油了。

  此人,必定是传说中的...黄月英了。

  这可是汉末第一机械大师啊,谁见了不眼馋?

  单凭这副外貌,迪丽都拍马不及,至于为何黄承彦说是...黄发黑肤、相貌丑陋?那描述,搞得跟汉欧非三国混血一般,实在让人费解。

  美人在侧,吕嬛不禁两眼冒绿光,口齿生唾沫,一脸猪哥相。

  嘿嘿...诸葛亮三分天下又如何,今日且看她吕嬛的手段,把他老婆先分了...

  吕嬛这副尊容,饶是见惯风雨的黄承彦,也是感觉胆战心惊,赶忙上前挡住那道绿光。

  “没什么,一个问路的,”他接过柴火,随手堆放在屋檐下,还瞪了吕嬛一眼。

  意思很是明白,那便是——没事就赶紧回家吧,别在外面浪荡了。

  吕嬛却没有领会这无声语言,听到他的话,顿时不满。

  什么问路?惹恼了她,通通抢回家...

  黄月英肩头一轻,不免好奇地打量起吕嬛,还有一边待命的...张先和一众保镖。

  她轻声说道:“我在襄河水畔,见到一支军容整肃的兵马,铠甲制式与诸位身上所穿如出一辙。不知是不是...客人麾下的将士?”

  “你竟然带兵过来?”黄承彦吓了一跳,赶忙把女儿护在身后,义正严词道:“都督既是玄德公义女,自当以‘义’字立身,方能不负皇叔厚望。今日这般强掳民女的行径,岂是仁义之师所为

  吕嬛蹙眉,脸上露出几分委屈。

  商量了许久,这黄大叔为何还是不松口?

  她把心一横,索性将那份良心扔进湖里:“没错,我便是出来打劫的,你能奈我何?今日,本都督便撂下话来,孔明与月英,你只能选一个。”

  这都打骨折了,还不肯就范,吕嬛便决定莽一把,趁着刘义父不在家,把他家先偷了再说...

  此话一出,张先立即心领神会地扮起恶人角色,带着亲卫徐徐上前逼压,每一步都引得身上甲片窸窣作响,渐成半月之势,将黄家父女围在中间。

  张先脸露倨傲神色,那姿态活脱脱就是个仗势欺人的将领,将气氛瞬间推向剑拔弩张的边缘。

  “父亲勿急,且让女儿来处置此事。”黄月英安抚着黄承彦,而后从其背后走了出来。

  即便张先再挤眉弄眼、刻意扮凶残,她都丝毫不惧,反而微笑道:“将军能否让开,我想与她聊几句。”

  张先见吓不住她,只好回头请示,却见吕嬛点了点头,他便比了个‘请’的手势,让黄月英过去。

  黄承彦也想过去,却被张先拉住:“我见你钓技高超,且过来教教我。”

  说话间,不由分说便把他拉到放渔竿的地方,还一边唠唠叨叨着:

  “女子的事情,我等大老爷们岂能掺和。不若来钓几条锦鲤,也好晚上打打牙祭。我都闻到你家飘出的饭香了,听说你家乃是荆州闻名遐迩的...小豪强,为何见你一脸不舍模样,莫非请不起一饭之客?”

  “也罢...”张先露出肉痛模样,让亲兵取来一包肉干:“我乃粗人,也知不可让老实人吃亏,今晚这顿饭...资费均摊,不知黄老爷意下如何?”

  黄承彦:“......”

  有了张先打掩护,吕嬛得以和黄月英行走在湖畔边上。

  此刻夕阳已经沉入群山,只剩一点金色云彩伴在峰顶,预示着黄昏即将到来。

  “我有不少关于都督的情报,”黄月英首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被都督请去关中的女子,皆身负济世之才,上次曾听水镜先生笑言,说...若想知道哪个女子有才,紧随都督脚步便会知晓。”

  说完她便面露微笑,晚风徐来,勾起一丝散发,在她晒黑的脸上来回拂动。

  “但都督今日竟寻到此处...”她将乱发拨到耳后,疑惑着问道:“...请都督明言,为何是我?”

  吕嬛并不在意关中情报被泄露多少——这些消息终会流入世家耳中。她对豪强世家展开掠夺,却从未小觑过他们的能量。

  至于为何找上黄月英...

  “如果我说,这是顺路,你信吗?”

  黄月英点了点头:“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我之才能,只值都督一个‘顺道’?”

  “当然不是!”在聪明人面前,没必要藏着掖着,吕嬛便如实说道:“你与诸葛孔明,我只要一个,便心满意足。”

  “都督好算计!”黄月英笑着说道:“我与孔明已经定亲,都督让我去长安,然后把他引过去,反之亦然,是也不是?”

  算计被拆穿,吕嬛也不气恼。

  他本就知道瞒不了这两口子,想必...诸葛亮也已经早早上路,正朝着黄家湾赶来。

  任谁也不敢放心让未婚妻独自面对她这个抢劫惯犯。

  眼见时间不多,吕嬛便唤来白马,从褡裢里取出一把改良之后的雨伞,撑开了之后,与黄月英一同立于伞下。

  “这是伞,乃是遮阳挡雨之用,你若多用用,皮肤会白上许多。”

  “都督心思甚妙!”黄月英抬头打量着伞骨,由衷赞叹:“常听关中百工精妙,今日一见,确实非同凡响,可惜此物售价定然昂贵,不能惠及百姓。”

  “为何不能!”吕嬛目露笃定之色,“只要进入工业化生产,我能把售价压到十斤米的价格,就是结构还是有缺陷,且稍显复杂,需要改良。”

  黄月英颇为意外:“都督此来,就为让我改进这把...伞?”

  “不止,事情可多了...”吕嬛把伞合起来,随意往树边一靠,又从褡裢里拿出一个小模型。

  若是机械系学生看见了,肯定嗤之以鼻——不过是粗糙而简易的...机床模型罢了,还是木头造的。

  但此刻两人却蹲了下来,在地上摆弄着小模型。

  此物虽粗陋,但黄月英却隐隐觉得没那么简单,便静下心来,等着吕嬛解释。

  “月英请看!”吕嬛用手转动小组件:“假设这是工件,我用水车驱动,使其高速旋转,那么如果此处有个刀片...”

  她将滑轨上的刀具上前一顶:“如此,便能削出一个正圆体,批量做出高精度齿轮,或者是...步进螺杆。”

  “就像这个...”她为了示范,还特意手搓了个小齿轮,以及长螺杆。

  “若是有了这两样,便能做出精度更高的配件,如此往复之下,既能提升制造水平,也可持续升级机械母床,让整个产业的循环,越来越精密。”

  吕嬛怕她不明白,便抬眸接着解释:“普及水力机床,可以淘汰一部分手工制品,使生产出来的器具标准化,每个零件都能大小如一,此物之前景,月英可看明白?”

  黄月英缓缓起身,深深呼吸。

  “我看明白了,但...都督造出此物,真是用来对付中原诸侯吗?”

  【汉末取名,向来是单字,但黄月英与黄承彦这类三个字的姓名,早就深入人心,我便不作改编了,以后的孙尚香、步练师皆是如此,还请小伙伴们别在意这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