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学院。
窗外薄雪覆盖,枝头染白,一片冬来寂寥之象,骤然响起的朗朗书声,却惊起了枝头几只正埋头觅食的鸟儿,扑棱着翅,划破了这片宁静。
“都读得很好!”
严玉放下课本,走到讲台上坐下,柔声说道:“上次考试的试卷都分下去了,离下课还有一些时间,我便用来奖励名列前三的学子。”
“第一名,邓艾。”
年方五岁的邓艾,听到唤声便起身走到讲台前,模样乖巧,惹人喜爱。
“奖励为精盐,可拿回家烹调之用。”
严玉从案上取出一个小陶罐,微笑着说道:“年纪小小,却名列前茅,未来可期!拿去吧。”
奖励的物品,她早有考究,每个人都不同,便是源于她对每个学生家庭背景的了解。
邓艾母亲以帮人放牧为生,颇为艰辛,奖励精盐很合适。
“多谢严夫子!”邓艾抱拳,恭敬地接过盐罐,目露欣喜之色。
严玉微笑点头,看着他离去的小身影,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第二名,秦朗!”
嗯...好吧,走来的又是一个五岁小不点,严玉薅了薅他脑袋上的呆毛,微笑道:“看你平日不言不语,原来是想一鸣惊人,不错!”
“这是最初版《山海经》,图文并茂。学海无涯,莫要辜负了岸边风景,此书虽非圣贤书,却也有趣得很,用来舒缓学习压力正合适。”
“多谢夫子!”秦朗双手捧过书本,面带欢喜之色。
“去吧,继续保持。”严玉语气温和,谆谆教导:“心中有喜悦之事,不妨多与同窗分享。与人同乐,才是最大的快乐,莫要总是一个人藏在心里。”
秦朗将书本紧紧抱在怀中,郑重地点了点头:“学生明白了,谢谢夫子!”
望着那小小的身影渐渐远去,严玉不禁轻叹一声。
秦宜禄此人,终究难堪大任。奉命出使寿春,竟在当地另娶新妇,撇下杜氏与这稚子相依为命。难怪这孩子总是这般沉静寡言,但愿这本书能为他带去几分欢欣。
“第三名...公孙宁。”
这次的孩子,岁数总算大了些。
七岁的公孙宁已到了害羞的年龄,走上台时脚步略显迟疑,脸上带着几分腼腆。
严玉从案上取过一个朴素的木盒,温声道:
“阿宁,你近来学业精进,心性沉静,夫子甚慰。此物赠你,愿你日后能如这白石一般,质朴无华,却坚韧不移。”
木盒中静静躺着一方白色的河石笔搁,石质温润,表面光滑,被精心打磨成了小白马的形态。
它不像玉石那般光彩夺目,却别有一番浑然天成的拙朴之美。
公孙宁看着那匹小白马,微微一怔,随即眼中泛起一丝了然而温暖的光彩。
她小心翼翼地合上盒盖,轻声道:“谢谢夫子。”
“当——当——当——”
悠扬的钟声在学堂内回荡,宣告着今日课业的结束。
严玉含笑拍了拍手,温言勉励道:“今日未得奖励者,不必灰心。下次考评,不以名次为先,而以文采定输赢。你们需要在文章笔力上多下功夫。好了,今日就到此为止,下课吧!”
“夫子再见——”
童声琅琅,整齐如一。
片刻喧嚣过后,教室骤然安静下来,只余下一片空荡。
严玉将教材与教具仔细收好,轻挟着那只崭新的文件袋,缓步走出教室。
她在廊下驻足凭栏,望着三三两两的孩童嬉笑追逐、渐行渐远。
几个小小的身影蹦跳着穿过石拱桥,渐渐消失在视野外。
她静静望着,一时之间,心头竟漫上几分说不清的怅惘。
从前她只知相夫教子,安守闺阁之仪,何曾想过有一天竟会站在学馆之中,执起教鞭。
更不曾料到,如今所用的这些新鲜教学法子,全是女儿教授于她,真不知闺女从哪学来的,但...确实有效。
孩子们眼里的光骗不了人,成绩也骗不了人...
“夫人。”一声轻唤自身侧传来。
貂蝉信步走近,与她并肩立于栏前,轻声问道:“来书院授课这些时日,可还习惯?”
“甚好。”严玉唇角含笑,目光仍追随着那些远去的小身影,语态慨然:
“只是瞧着这些孩子一日日成长,学识渐长,心底总萦绕着一种奇异之感,有欣喜,有自豪,似乎还有几分不舍,脑海中总是出现他们展翅高飞,离我而去的一幕。”
这话,貂蝉深以为然。
不为人师,不知其情。
眼见年关已过,开春便是兵戈又起,此刻的堂下少年,来日便是军中悍将,却又不知几人能安然归来...
“回吧,天色不早了,你要在饭堂用饭,还是要回家自己做?”
“回府再做,”严玉笑着说道:“我担心奉先会回来,若是没一口热饭,心情怕是不爽利。”
貂蝉轻哼一声,满不在乎道:“莫要理会那厮,整天不着家就罢了,就会随地刨坑,早晚惹出祸事。”
她挽起严玉的手臂,亲昵道:“走!咱们去东市逛逛,顺便买些菜肉,趁着那厮不在,正好品着皑皑白雪,小酌一杯。”
如今的东市,早已热闹非凡,但城市照明依旧是油灯、蜡烛,为了预防火灾,宵禁还是存在的。
所以必须在天黑之前把东西买足,不然店铺全关门了。
好在东市距离学院并不远,步行可至。
不多时,两人便采买好,皆是左手一捆菜,右手一串肉,朝着温侯府的方向漫步而行,一路谈笑闲聊,好不惬意。
至于做菜...她们都是个中好手。
严玉自是不必多说,身为贤妻良母,岂会不通厨艺。就是在味道上时常被女儿嫌弃,也不知她什么时候变得这般挑食...
貂蝉多才多艺,自然也包括了厨艺。
很多时候,若要征服一个男子,厨艺比舞艺重要多了。
吕布这厮当年就没少从她这里骗吃骗喝...
很快,三菜两荤便整齐地摆在院中小亭,严玉还抱来一小瓮酒:“这是奉先自酿的果酒,香醇不醉,适合暖身。”
“如此甚好!”貂蝉摆上两个小竹杯,一边问道:“奉先不是喜喝烈酒,为何会酿这般没力道的果酒?”
严玉倒着酒,顺口说道:“说是酿给玲绮喝的,却被玲绮嫌弃,直说此酒有毒,我只好勉为其难笑纳了。”
“是嘛?”貂蝉举杯小啜一口,微微蹙眉:“此酒清醇甘冽,可为佳品,玲绮不识货也。”
“坐吧!”严玉招呼着,自个寻了座位坐下,微笑道:“你是没看到她吃饭的时候,那苦大仇深的模样,仿佛吃的不是饭食,而是苦药一般,真不知她这胃口,何时养得这么刁。”
说到吕嬛,貂蝉不免问道:“还未给玲绮物色夫婿吗?”
“自然有,但...”严玉目露难色:“...自从徐州之后,这丫头主意大得很,根本不受管束,婚事更是无从说起。”
“那...奉先呢?”貂蝉叹气道:“他可愿纳妾?”
严氏摇头:“我有跟他提过,可惜...全被回绝了。”
“这是为何?”貂蝉实在不明白,昔日的好色之徒,怎突然变成贤者了?
她脑袋凑近严玉,压低声音问道:“可是奉先...有疾?床第不振?”
严玉面露羞红,正不知如何作答。
“嗯哼!!”...
此时,一声咳嗽打断了两人的话语。
“背后说人坏话,恐伤蝉祭酒名望!”
吕布踱步走来,居高临下,一脸不爽。
“哟!小妈也在呐!怎能吃独食?待我净手就来...”吕嬛仿佛猴子一般,一溜烟就冲向盥洗台。
“伯母,....蝉祭酒好!”董白肩头照例甩着一枚大铁球,怯生生地叠手行礼,随后人影一闪便不见踪迹,只听到一道远去的声音传来:“我去复习功课了,不用等我吃饭...”
貂蝉与愿意对视一眼,双双摇头。
今夜的雪夜小酌,怕是泡汤了...
窗外薄雪覆盖,枝头染白,一片冬来寂寥之象,骤然响起的朗朗书声,却惊起了枝头几只正埋头觅食的鸟儿,扑棱着翅,划破了这片宁静。
“都读得很好!”
严玉放下课本,走到讲台上坐下,柔声说道:“上次考试的试卷都分下去了,离下课还有一些时间,我便用来奖励名列前三的学子。”
“第一名,邓艾。”
年方五岁的邓艾,听到唤声便起身走到讲台前,模样乖巧,惹人喜爱。
“奖励为精盐,可拿回家烹调之用。”
严玉从案上取出一个小陶罐,微笑着说道:“年纪小小,却名列前茅,未来可期!拿去吧。”
奖励的物品,她早有考究,每个人都不同,便是源于她对每个学生家庭背景的了解。
邓艾母亲以帮人放牧为生,颇为艰辛,奖励精盐很合适。
“多谢严夫子!”邓艾抱拳,恭敬地接过盐罐,目露欣喜之色。
严玉微笑点头,看着他离去的小身影,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第二名,秦朗!”
嗯...好吧,走来的又是一个五岁小不点,严玉薅了薅他脑袋上的呆毛,微笑道:“看你平日不言不语,原来是想一鸣惊人,不错!”
“这是最初版《山海经》,图文并茂。学海无涯,莫要辜负了岸边风景,此书虽非圣贤书,却也有趣得很,用来舒缓学习压力正合适。”
“多谢夫子!”秦朗双手捧过书本,面带欢喜之色。
“去吧,继续保持。”严玉语气温和,谆谆教导:“心中有喜悦之事,不妨多与同窗分享。与人同乐,才是最大的快乐,莫要总是一个人藏在心里。”
秦朗将书本紧紧抱在怀中,郑重地点了点头:“学生明白了,谢谢夫子!”
望着那小小的身影渐渐远去,严玉不禁轻叹一声。
秦宜禄此人,终究难堪大任。奉命出使寿春,竟在当地另娶新妇,撇下杜氏与这稚子相依为命。难怪这孩子总是这般沉静寡言,但愿这本书能为他带去几分欢欣。
“第三名...公孙宁。”
这次的孩子,岁数总算大了些。
七岁的公孙宁已到了害羞的年龄,走上台时脚步略显迟疑,脸上带着几分腼腆。
严玉从案上取过一个朴素的木盒,温声道:
“阿宁,你近来学业精进,心性沉静,夫子甚慰。此物赠你,愿你日后能如这白石一般,质朴无华,却坚韧不移。”
木盒中静静躺着一方白色的河石笔搁,石质温润,表面光滑,被精心打磨成了小白马的形态。
它不像玉石那般光彩夺目,却别有一番浑然天成的拙朴之美。
公孙宁看着那匹小白马,微微一怔,随即眼中泛起一丝了然而温暖的光彩。
她小心翼翼地合上盒盖,轻声道:“谢谢夫子。”
“当——当——当——”
悠扬的钟声在学堂内回荡,宣告着今日课业的结束。
严玉含笑拍了拍手,温言勉励道:“今日未得奖励者,不必灰心。下次考评,不以名次为先,而以文采定输赢。你们需要在文章笔力上多下功夫。好了,今日就到此为止,下课吧!”
“夫子再见——”
童声琅琅,整齐如一。
片刻喧嚣过后,教室骤然安静下来,只余下一片空荡。
严玉将教材与教具仔细收好,轻挟着那只崭新的文件袋,缓步走出教室。
她在廊下驻足凭栏,望着三三两两的孩童嬉笑追逐、渐行渐远。
几个小小的身影蹦跳着穿过石拱桥,渐渐消失在视野外。
她静静望着,一时之间,心头竟漫上几分说不清的怅惘。
从前她只知相夫教子,安守闺阁之仪,何曾想过有一天竟会站在学馆之中,执起教鞭。
更不曾料到,如今所用的这些新鲜教学法子,全是女儿教授于她,真不知闺女从哪学来的,但...确实有效。
孩子们眼里的光骗不了人,成绩也骗不了人...
“夫人。”一声轻唤自身侧传来。
貂蝉信步走近,与她并肩立于栏前,轻声问道:“来书院授课这些时日,可还习惯?”
“甚好。”严玉唇角含笑,目光仍追随着那些远去的小身影,语态慨然:
“只是瞧着这些孩子一日日成长,学识渐长,心底总萦绕着一种奇异之感,有欣喜,有自豪,似乎还有几分不舍,脑海中总是出现他们展翅高飞,离我而去的一幕。”
这话,貂蝉深以为然。
不为人师,不知其情。
眼见年关已过,开春便是兵戈又起,此刻的堂下少年,来日便是军中悍将,却又不知几人能安然归来...
“回吧,天色不早了,你要在饭堂用饭,还是要回家自己做?”
“回府再做,”严玉笑着说道:“我担心奉先会回来,若是没一口热饭,心情怕是不爽利。”
貂蝉轻哼一声,满不在乎道:“莫要理会那厮,整天不着家就罢了,就会随地刨坑,早晚惹出祸事。”
她挽起严玉的手臂,亲昵道:“走!咱们去东市逛逛,顺便买些菜肉,趁着那厮不在,正好品着皑皑白雪,小酌一杯。”
如今的东市,早已热闹非凡,但城市照明依旧是油灯、蜡烛,为了预防火灾,宵禁还是存在的。
所以必须在天黑之前把东西买足,不然店铺全关门了。
好在东市距离学院并不远,步行可至。
不多时,两人便采买好,皆是左手一捆菜,右手一串肉,朝着温侯府的方向漫步而行,一路谈笑闲聊,好不惬意。
至于做菜...她们都是个中好手。
严玉自是不必多说,身为贤妻良母,岂会不通厨艺。就是在味道上时常被女儿嫌弃,也不知她什么时候变得这般挑食...
貂蝉多才多艺,自然也包括了厨艺。
很多时候,若要征服一个男子,厨艺比舞艺重要多了。
吕布这厮当年就没少从她这里骗吃骗喝...
很快,三菜两荤便整齐地摆在院中小亭,严玉还抱来一小瓮酒:“这是奉先自酿的果酒,香醇不醉,适合暖身。”
“如此甚好!”貂蝉摆上两个小竹杯,一边问道:“奉先不是喜喝烈酒,为何会酿这般没力道的果酒?”
严玉倒着酒,顺口说道:“说是酿给玲绮喝的,却被玲绮嫌弃,直说此酒有毒,我只好勉为其难笑纳了。”
“是嘛?”貂蝉举杯小啜一口,微微蹙眉:“此酒清醇甘冽,可为佳品,玲绮不识货也。”
“坐吧!”严玉招呼着,自个寻了座位坐下,微笑道:“你是没看到她吃饭的时候,那苦大仇深的模样,仿佛吃的不是饭食,而是苦药一般,真不知她这胃口,何时养得这么刁。”
说到吕嬛,貂蝉不免问道:“还未给玲绮物色夫婿吗?”
“自然有,但...”严玉目露难色:“...自从徐州之后,这丫头主意大得很,根本不受管束,婚事更是无从说起。”
“那...奉先呢?”貂蝉叹气道:“他可愿纳妾?”
严氏摇头:“我有跟他提过,可惜...全被回绝了。”
“这是为何?”貂蝉实在不明白,昔日的好色之徒,怎突然变成贤者了?
她脑袋凑近严玉,压低声音问道:“可是奉先...有疾?床第不振?”
严玉面露羞红,正不知如何作答。
“嗯哼!!”...
此时,一声咳嗽打断了两人的话语。
“背后说人坏话,恐伤蝉祭酒名望!”
吕布踱步走来,居高临下,一脸不爽。
“哟!小妈也在呐!怎能吃独食?待我净手就来...”吕嬛仿佛猴子一般,一溜烟就冲向盥洗台。
“伯母,....蝉祭酒好!”董白肩头照例甩着一枚大铁球,怯生生地叠手行礼,随后人影一闪便不见踪迹,只听到一道远去的声音传来:“我去复习功课了,不用等我吃饭...”
貂蝉与愿意对视一眼,双双摇头。
今夜的雪夜小酌,怕是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