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灌煤气-《转生八零年代渔猎东北》

  “你三爷来了?好啊,我之前还寻思,晚上喝一口呢。”

  沈连宝也不爱跟沈国平喝酒,谁让沈国平不爱喝白酒呢。

  “我也是这么说的,要不三爷还不跟我来呢!”

  沈国平开始跟父亲邀功。

  沈连宝满意的笑着点头:“好,这件事做的不错!”

  他只能口头表扬了,没办法,这家里,除了沈国威之外,就属他口袋最穷,虽然他没有什么用钱的地方,只要在家里,烟酒自由,以前沈国平还会给他买烟买酒,现在基本不用了,谁让家里开了小卖店,烟酒都有呢。

  不过也有一点不好,那就是金岗村的消费水平不行,所以沈家的小卖店里,烟酒都是中低端的产品,贵的基本卖不出去。

  其中还是低端产品卖的最好。

  谁让老百姓的口袋里没钱呢,兜里没钱,想要消费也不行,不是谁都能过那种欠着外债还花天酒地的日子的。

  把驯鹿拴在牛圈里之后,沈国平帮着父亲把三头牲口都喂好食,才进屋。

  进屋后,沈国平也没歇着,而是洗干净手,帮着母亲叶淑玲做晚饭。

  家里现在炒菜基本都是沈国平来做,因为煤气罐叶淑玲用的不习惯,还担心会出问题。

  而沈连宝倒是敢用,但是家里他做饭的时候不多。

  炒完菜后,沈国平晃了晃煤气罐,发现里面貌似没有多少气了。

  “娘,煤气罐快没气了,明天我去一趟镇里,灌点气去!”

  “啊?行!”叶淑玲点头同意,这些事情她做不来,沈连宝没工夫,只能靠沈国平了。

  沈国威在西屋听到沈国平明天要去镇里,顿时下地走过来,小声问:“哥,你要去镇里,我想跟你一起去。”

  “你不怕冷的话,那就去呗!”

  他打算明天骑三轮车出门,去镇里路程比较远,驯鹿爬犁倒是也没问题,但是沈国威要跟着去,还是骑三轮车最好,毕竟三轮车后面是有塑料棚的,可以挡风。

  “娘,我能跟我哥去不?”

  沈国威知道家里谁是一把手,在得到大哥的应允后,还是来到叶淑玲身边问了一句。

  “去吧,出门的话,要听你哥的话,别可哪跑!”

  “嗯!我知道,娘,我不是小孩子了!”

  沈国威已经是初二的中学生,虚岁14了,确实不算小孩子了。

  “行了,洗手吃饭!”

  叶淑玲见二儿子面露喜色,也是笑着说。

  放假一直待在家里的沈国威好不容易得到一次出门的机会,当然高兴。

  见弟弟这么高兴,沈国平想着,要不要年前去市里的时候,带上他一起。

  饭桌上,沈连宝和三爷爷已经喝了起来,丝毫不在意菜还没有上齐。

  都是自家人,爷俩这么做也没毛病,要是家里有外人的话,那就要规矩一点了。

  “来,排骨来了!趁热吃!”

  排骨是叶淑玲炖的,比起炒菜,炖菜做起来步骤比较方便,但是也更费时间。

  红汪汪,热腾腾的排骨装在一个大号的瓷碗里,沈连宝赶紧先给三叔沈兴剑夹了一块。

  “三叔,尝尝这排骨。”

  “嗯,你们也吃,快上桌吧!”

  先前他们爷俩一直在喝酒唠嗑,基本没怎么吃菜。

  这也是桌子上菜太多,所以两个人有点吃不过来。

  腊八的晚上就这样毫无波澜的过去,初九早晨,吃完早饭。

  沈国平骑着三轮车,后面带着要回家的三爷爷,还有弟弟沈国威以及一个快要空了的煤气罐,走出家门。

  把三爷爷送到家后,沈国平继续骑车带着沈国威来到镇里。

  “先去煤气站,把煤气罐放下,咱俩再去镇里溜达溜达!”

  “嗯!”沈国威只是跟班,所以行程当然要听沈国平的。

  来到煤气站,沈国平把快要空了的煤气罐放下,工作人员称了一下重量,然后准备给煤气罐里灌气。

  “我先去镇里一趟,一会儿回来拿,钱是现在给还是一会儿给?”

  工作人员:“一会儿给,灌完之后我还得称重呢。”

  煤气罐里并不是完全空的,所以加多少气,要从重量上面来进行计算。

  “那好!我们一会儿回来!”

  说完,沈国平骑上三轮车,带着弟弟来到镇里。

  “你想去哪?供销社?还是书店?”

  沈国威毫不犹豫的开口道:“先去书店看看!”

  寒假在家没什么事,他写完寒假作业,已经开始预习下一学期的知识,而他用的教材是沈国平剩下来的旧书。

  镇里的书店并不是新华书店,但是书店里的书还是比较齐全的,毕竟镇上还有高中,高中生的需求在那里,这份市场有一部分价值。

  走进书店,里面满是油墨和纸张的气息,这股味道很容易让人的头脑安静下来。

  书店里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几个学生面孔,看他们的年龄,都是高中生。

  “你看看想要什么书,自己挑,一会儿我给钱!”

  沈国威兜里也有钱,在他上学的时候,沈国平每周都会给他五块钱作为零花钱。

  可沈国威每天都是学校和家里两点一线,学校里也没有小卖店,所以,沈国威的零花钱基本没怎么花。

  一个是没地方花钱,第二点是沈国威书包里有不少零食,都是沈国平准备的。

  同样,沈国平没有偏心弟弟,对于妹妹沈美玲,他也是一视同仁,他不差这点钱,而沈美玲则是偷偷的把钱都攒起来,等着将来上中专的时候作为生活费。

  她的家庭环境不好,这也促使沈美玲能够早早的为自己的将来进行考虑,这样没什么不好的。

  沈国平知道这一点,他很赞同妹妹的想法,有主见,懂得规划未来,总比得过且过,啥都不想的人日子过得好一些。

  沈国威挑了两本练习册,然后又选了两本课外书。

  一本是巴金的《创作回忆录》,一本是《文笔精华》。

  给了钱后,兄弟两人又来到供销社溜达一圈。

  沈国威转了一圈,只买了些新鲜的饽饽和文具,别的东西他都不缺。

  而他们两个才走出供销社,沈国平便看到,上一次那伙想要强买自己三轮车的人,竟然又围着自己的三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