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抵达庐江郡-《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

  安康五年十月中旬,庐江郡。

  城门缓缓开启,一辆没有任何亲王仪仗的马车,在几名亲兵的护送下,缓缓驶入城内。

  车帘掀开,一位面容清瘦却眼神锐利的青年身着青色常服,走了下来。

  此人正是刚刚受封庐江王的南宫准。

  他刚一踏下车,就被等候在城门口的人群给围住了。

  “是庐江王殿下来了!”

  有人高声喊道,随即跪倒在地,行礼道:

  “草民参见殿下!”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百姓纷纷跪拜,欢呼声此起彼伏。

  他们中有皖山防线的幸存者,有被陆昭庇护过的乡邻,还有听闻南宫准大破陈军、为先帝报仇的事迹而来的民众。

  南宫准在民间的威望,早已随着皖山大捷的消息传遍庐江。

  百姓们敬他的勇武,更感念他为大瀚守住疆土、护住百姓的功绩。

  南宫准连忙扶起身边的老者,语气温和地说道:

  “众位乡亲快快请起,我……本王此番前来,是为了与大家一同重建庐江,守护好这片土地的。”

  百姓们起身,眼中满是崇敬,纷纷让出道路,簇拥着南宫准往的临时王府走去。

  沿途的街道上,不少人家自发挂上了写有【欢迎庐江王】的灯笼,孩子们捧着刚采摘的野果,争先恐后地递到南宫准面前。

  与民间的热烈欢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门口另一侧的世家代表。

  以庐江陆氏旁支族长陆明为首的几位世家首领,身着体面的锦袍,却只是象征性地躬身行礼。

  他们脸上没有丝毫热情,眼神里甚至藏着几分疏离与戒备。

  “庐江王殿下一路辛苦,我等已为殿下备好府邸,恭迎殿下入驻。”

  陆明的声音平淡,听不出丝毫敬意。

  他是陆昭的远房堂弟。

  陆昭战死后,陆氏在庐江的势力虽有所衰减,却仍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族,掌控着郡城周边半数的良田与商铺。

  南宫准目光扫过三人,淡淡点头说道:

  “有劳诸位费心了。”

  他自然察觉到了三人的冷淡,但是他并未多说什么。

  只是带着自己的亲兵,在百姓的簇拥下,往临时王府走去。

  看着南宫准远去的背影,沈渊冷哼一声,压低声音道:

  “哼,什么庐江王?不过是空降来的外人,凭什么夺走我等在庐江的权柄?”

  顾亭捋了捋胡须,眼神阴鸷地说道:

  “大瀚的皇帝也真是偏心,为了扶持自己的兄长,竟然把半个庐江郡都封了出去,军权、财权、人事权全给了他,眼里哪还有我们这些世代扎根庐江的世家?”

  陆明脸色复杂,既不满南宫准的空降,又忌惮他的威望与实权。

  “先别声张,看看他接下来要做什么。咱们在庐江经营了这么多年,根基深厚,他想撼动咱们可没那么容易!”

  三人交换了个眼神,心照不宣地转身离去。

  至于参与百姓对南宫准的欢迎什么的,不是他们这种身份的人该做的事。

  当晚,陆府的密室里,灯火通明。

  除了陆明、沈渊、顾亭外,还有另外几位庐江本地的中小世家首领。

  他们皆是面色凝重地围坐在一张木制圆桌旁。

  桌上的茶水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但始终无人喝一口。

  “咳咳,诸位,南宫准今日入城你们也看到了,百姓对他倒是拥护,可他手握实权,下一步怕是要动我们了!”

  沈渊率先开口,语气中满是愤懑。

  他沈家世代掌管庐江的漕运,垄断了郡内的粮食与货物运输,从中获利颇丰。

  如今南宫准掌控了财权与人事权,漕运这块肥肉,怕是难以保住了。

  顾亭附和道:

  “沈兄说得没错!我顾家在庐江经营了三代,郡城的盐铁生意、城外的矿山,哪一样不是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

  “是啊是啊,我们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怎么能平白无故让给别人呢?!”

  “就是说啊,现在倒好,皇帝一句话就把庐江封给了南宫准,让他全权决断郡内事务,这跟抢我们的家产有什么区别?”

  一位中小世家的首领叹了口气:

  “可不是嘛!以前陆昭将军在的时候,虽然也管着军务,却从不干涉我们的产业,赋税上还会给些照顾。如今换了南宫准,他是大瀚的诸侯王,眼里只有朝廷,哪里还会顾及我们这些本地世家?”

  “最可气的就是大瀚这个皇帝!”

  陆明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茶杯里的凉水飞溅出来。

  “庐江可是我们这些世家守下来的!先前我们协助陆昭将军守住防线,陈军围城时也是我们打开粮仓,供应守军粮草。”

  “可现在呢?不仅不感念我们的功劳,反而派个外人来摘桃子,把半个庐江郡都当成了南宫准的封地,丝毫不考虑我们的感受!”

  他的话戳中了众人的痛处,密室里顿时响起一片附和声。

  “陆兄说得对!没有我们这些世家,庐江早就丢了,哪轮得到他一个毛都没长齐的皇帝来指手画脚?”

  “南宫准不过是仗着自己是皇子,立了点战功,就想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我看他是失心疯了!”

  “就是啊,我看他今日在百姓面前装得和善,背地里指不定憋着什么坏水呢!说不定很快就会清查我们的产业,加收赋税,甚至夺走我们的土地田产!”

  沈渊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提议道:

  “不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他南宫准初来乍到,就算手握实权,也未必熟悉庐江的情况。我们不如联合起来,给他使点绊子,让他知道我们庐江世家不是好惹的!”

  “怎么使绊子?”

  “漕运!”

  沈渊冷笑一声,解释道:

  “他要重建皖山防线,必然需要大量的粮草与建材,离不开漕运。我们只要稍稍拖延运输时间,或者在货物上做点手脚,让他的工程无法顺利推进,他自然会知道厉害,乖乖让出部分权柄!”

  顾亭也说道:

  “盐铁供应也能卡一卡!守军的兵器锻造和日常用度都离不开盐铁,我们断了他的供应,他就算有军权,也难以维持军队运转!”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这主意可行。

  唯有陆明眉头紧锁,没有应声。

  “陆兄,你怎么看?”

  沈渊看向他,拍着胸脯保证道:

  “你是陆昭将军的堂弟,在庐江威望最高,只要你牵头,我们一定全力支持!”

  陆明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

  “南宫准不是寻常皇子。他能大破陈军,逼得陈安狼狈逃窜,绝非等闲之辈。”

  “这……确实。”

  “并且啊,今日入城,他面对百姓的拥戴不骄不躁,面对我们的冷淡也不动声色,可见城府极深。我们贸然给他使绊子,万一被他抓住把柄,怕是得不偿失。”

  “那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他夺走我们的利益?”

  顾亭不服气地说道。

  “当然不是。”

  陆明摇摇头,说道:

  “我们可以先观望一下,他初来庐江,必然要先稳定局面,不会立刻对我们动手。”

  “陆兄是说,我们可以假意配合他的政令,暗地里却把产业转移,收拢麾下的资金,同时联络其他郡的世家,形成同盟?”

  “没错!等他露出破绽,或者朝廷那边有了变动,我们再联合起来施压,让他不得不妥协!”

  他顿了顿,补充道:

  “更何况,我听说梁阔很快就会来庐江辅佐南宫准了。”

  “喔?此话当真?”

  “嗯!他与我堂兄陆昭是生死之交,熟悉我们的底细,也知道我们的实力。有他在,南宫准行事必然会更加谨慎。我们没必要现在就撕破脸。”

  众人闻言,也冷静了下来。

  梁阔的名声他们自然知晓,那位老人不仅威望高,而且心思缜密,有他辅佐南宫准,确实不好对付。

  “陆兄说得有道理。”

  沈渊叹了口气,接受了现实。

  “那就先按兵不动,看看南宫准接下来要做什么吧。但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各自做好准备,一旦他敢动我们的利益,我们就联合起来反击!”

  “好!”

  众人齐声应道。

  密室里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世家首领们陆续离去,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戒备与不甘。

  他们在庐江经营了数代,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

  如今突然空降一个手握实权的亲王,打破了多年的平衡,让他们不得不收起往日的安逸,准备应对一场无声的博弈。

  而此时的临时王府里,南宫准正与心腹站在舆图前,神色平静。

  “王爷,今日陆明、沈渊等人的态度,您也看到了,他们根本没把您放在眼里。”

  亲兵低声说道:

  “属下刚才查到,他们晚上聚集在陆府密室,怕是在密谋对付您。”

  南宫准淡淡点头,指尖在舆图上庐江郡城的位置轻轻敲击。

  “意料之中,他们在庐江经营多年,利益盘根错节,朕突然空降而来,夺走了他们的部分权柄,他们自然不会甘心。”

  “那王爷,我们要不要先下手为强,敲打一下他们?”

  亲兵提议道。

  南宫准摇了摇头,否决了。

  “不必。我们初来乍到,根基未稳,贸然动手,只会激化矛盾,甚至引起百姓的恐慌。先按兵不动,专心修复受损的防线吧,本王倒要看看他们究竟有多大的本事。”

  说罢,他转过身来,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庐江是大瀚的庐江,不是他们的后花园”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按原计划行事。明日起,着手修复皖山防线,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清查郡内的粮草与军械储备。”

  “王爷,那这些世家呢?”

  “不必管他们,若是他们愿意配合,便给他们留几分颜面。若是执意作对,本王有的是办法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庐江真正的主人!”

  亲兵躬身应道:

  “是!属下明白!”

  夜色渐深,临时王府的灯火依旧亮着。

  南宫准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庐江郡城的夜色,眼神坚定。

  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平静了。

  世家的抵触、防线的修复、百姓的安抚,桩桩件件都是难题。

  不过,他不会退缩,父皇的遗愿、九弟的信任、百姓的期盼,都让他必须扛起这份责任。

  郡城的夜色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他一定要在下面这场博弈中胜出,守住这片土地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