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瀚太祖南宫义驾崩-《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

  “父皇……咳咳……儿臣不孝,给你丢脸了。”

  天幕传来的声音刚落,老皇帝南宫俞就抬手揉了揉眼角,擦去不知何时出现的泪水。

  他望着东宫庭院里被风掀起的帘角,恍惚间看见了几年前还未登基时的光景。

  “儿臣见过父皇!”

  “父皇,您怎么了?”

  太子南宫准与小皇子南宫景一同出来迎接皇帝,结果就看到了红着眼眶的老皇帝南宫俞,连忙问了一句。

  “老大,老九,朕想起你皇爷爷还在的时候了……”

  南宫景和太子闻声都静了下来,连远处待命的太监都下意识放轻了脚步。

  父皇很少提起自己的父亲,大瀚的太祖爷。

  宫里只隐约传过,太祖爷在位时,亲手把大瀚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而且把建业周边治理得很安稳,连流民都极少出现。

  想着想着,老皇帝南宫俞转头看向南宫景,眼神里多了些复杂的情绪:

  “朕登基后总想着,要比你皇爷爷做得好才行,要开疆拓土、要让大瀚的名声传遍天下,只可惜这些年……唉!”

  话没说完,他又摇了摇头,目光重新落回天幕上的画面。

  太子南宫准和小皇子南宫景也不知该说什么安慰一下,只得一同看向天幕,把注意力转移到接下来的内容上。

  【大瀚成功立国以后呢,南宫义没有大意,更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里面。

  他在取得建业之战的胜利后,一边虚心纳士,接纳四面八方投奔过来的人才,把这些人任用到各个职位上。

  另一边呢,他率领军队挟大胜之威,火速平定建业所在的丹阳郡全境,扩大势力范围的同时,初步稳定了大瀚的政权。

  那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他这么着急呢?

  他难道不知道手下的将士们刚刚顶着兵力和装备的劣势,打了一场很艰难的胜仗,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吗?

  他其实很清楚,因为他打了一辈子仗了,这点事他是一清二楚!

  但是他不能歇,不能停下来,因为被他立为太子的大儿子死掉了,在刚刚这场战役当中战死了。

  大家不要听我先前的描述,就觉得这场仗赢得很轻松啊。

  不轻松的,朱奂称帝以后火速赶过来建业,就是为了趁着南宫义根基未稳的时机,一举攻下建业的,他是算准了南宫义缺兵缺粮缺人才辅佐才来的。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朱奂一路奔波过来,积劳成疾死掉了,才给了南宫义崛起的机会。

  那么咱们把话说回来,为什么太子死掉了,南宫义就非要快速地攻占丹阳郡呢?

  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南宫义年纪很大了,称帝这一年他已经58岁了。

  在十五国并立这个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混乱时期里,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就是35岁上下,一般的也就是活个40多岁顶天了。

  所以说58岁的南宫义觉得自己大限将至,自己的儿子们当中唯一一个擅长打仗的太子也战死了,他必须要在死前打下一个稳固的地盘,给儿孙们谋一个出路。

  还有一个原因呢,就是他手底下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人才,职位不够分了,很多的人来了以后没事情做。

  所以他也要解决这个问题才行,不然人才就投奔别人去了。

  就这么着,58岁的南宫义把国家的大权交给赵伏,自己亲自领军征讨,最终花了一年时间打下了丹阳郡。

  在临近60岁的年纪硬撑着打完这一年多的仗以后呢,南宫义的身体算是彻底的垮了,回到建业以后就病入膏肓,昏迷不醒了。

  建业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回光返照的南宫义在病榻上召见自己的亲信赵伏。

  两个人见面以后,南宫义先是夸赞赵伏做出的成绩。

  而夸赵伏的这番话在后世非常有名,是这样说的,「昔吾亲征,委卿以国政,卿抚治建业及四境,政教修明,民赖以安。吾初托卿,非轻举也,卿实社稷之才。」

  南宫义说,你啊在我出去打仗的时候把建业和周边这些地方治理的这么好,我当初把国政托付给你,果然没看错人,你是个栋梁之材啊!

  夸赞完之后,南宫义就要托付后事了。

  他说,现在我行将就木,准备把皇位传给我的三皇子南宫俞,把丞相的职位给你,你我相识一生,互相之间都很了解,希望你不要推辞。

  赵伏听完以后啊,非常的感动,当即对天发誓会好好辅佐新君。

  南宫义听完以后啊,呵呵一笑,握着赵伏的手说了一番话。

  这话翻译过来是这样讲的,我这个三皇子啊不成器,一个大男人整天不想着治国理政和行军打仗,偏要研究什么画画的技巧,想着靠画画名留青史,我不理解他,但是我知道他为人谦逊,不会滥杀无辜,若是能加上你的辅佐,或许可以造福一方百姓。

  说完这番话,不识字的南宫义又让丞相赵伏当面写下遗诏,亲手盖好皇帝的大印以后,南宫义驾崩,享年62岁,庙号太祖,谥曰:“武”,取威强敌德,刚强直理之意。】

  太祖爷是有真本事的啊。

  小皇子南宫景仔细听完天幕的讲述,内心对自己的皇爷爷心生敬佩。

  出身多半寒微,毕竟真有势力的话,也不至于被人逼得隐姓埋名远走他乡谋生。

  打仗本事也不错,古代能以少胜多的就没军事能力差的,更别提这种对面倾国之力打过来的,含金量很高。

  最后结局也不错,成功完成自己的战略目标,平定丹阳郡,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一个稳固的地盘和一支能征善战的强军,已经相当厉害了。

  “父皇,别哭了,咱们去给太祖爷上炷香吧。”

  “……老九别胡扯了,朕没哭!”

  “好,父皇说的是,那咱们去给太祖爷上炷香吧。”

  “好,你小子也算是懂些事了。”

  小皇子南宫景摇摇头,第一次觉得平日里总爱摆着张臭脸的父皇有点人样。

  【好,那咱们说完瀚太祖南宫义,接下来就简单说一下瀚平帝南宫俞的事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