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我们来道歉-《婆婆逼竹马退婚,转身改嫁首辅》

  沈昭被问的愣了一下,顿了一下问,“这事大太太和二太太知晓吗?”

  汀兰点点头,“大奶奶也知道。”

  至于沈大老爷和沈二老爷,多半是不知道的。

  不然就凭他们油锅里钱都要捞出来的性格,早就闹起来了。

  “连大奶奶都知道……”沈昭有些无语。

  汀兰劝道:“我听婆子说,大太太和二太太都劝过老太太,奈何老太太不听。说自己身边就那么一个可靠的人,不信两位太太说的。”

  沈昭愣了愣,却不意外。

  汀兰一个小丫头都能打听到的事,怎么可能瞒的过主母。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太太奶奶们都管不了的事,姑娘还是吃点心吧。”汀兰打趣似说着,端起桌子上的点心放到沈昭眼前。

  沈昭轻叹口气,随手拿起一块点心放嘴里。

  汀兰说的对,她还是吃点心吧。

  一连十来天,大雪纷飞,到了雪灾的地步。

  别说姑娘小姐们不出门,男人也出不去门,雪太深,一脚下去雪没到膝盖,路上难走。

  碳火价格猛猛涨起来,直接翻了三倍,而且看架势,还会继续涨下去。

  “姑娘,御史柳家的三姑娘,工部员外郎家李家的五姑娘,翰林院林家的四姑娘来了,想见姑娘。”婆子进门传话。

  正捧着点心啃的沈昭愣了愣,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么大的雪,有人要见我?”

  婆子又说了一遍,把三人的拜帖递上来。

  汀兰接过来,转身奉给沈昭。

  沈昭看了看,确认不误,心中却是惊讶不已,“谁啊,我都不认识。”

  御史,工部员外郎,翰林院,三个清水衙门,品阶也都不高。

  这个不高,是跟京城那些权贵比,比沈家臭大街的名声还是要强的。

  “请进来吧。”沈昭说着,坐直身体。

  天寒地冻的来见她,肯定是有事,还是大事。

  片刻后,婆子引着三个姑娘进来。

  天寒地冻的,三人皆穿着皮袄,却没披斗篷。其中一个冻的勾肩紧背,脸都白了。

  冬天的衣服最能体现出富贵,因为裘皮斗篷是真的贵。

  文定侯府属于祖上阔过,姑娘们出门,还能凑齐同颜色斗篷。

  清水衙门的薪俸有限,祖上若无基业,别说姑娘没有斗篷,当家主母都未必有。

  “是你们。”沈昭认出三人。

  正是在靖国公府与她打架的那三人,独不见秦知微。

  三人中年龄稍长的柳三姑娘,向沈昭福了福身,“沈姑娘,我们今天是来道歉的。那日之事,是我们莽撞了,姑娘要打要罚,我们都愿受着。”

  说着,柳三姑娘就要跪下,其他两个也跟着要跪。

  沈昭吓了一大跳,连忙起身去拦,“只是几句口角争执而已,哪里需要如此。”

  当时情况,要是没有秦知微在。她与三人也就是打个口水仗,不会动手。

  姑娘家宴席上斗几句嘴,本就是小事,沈昭都快把这事忘了。

  沈昭死命拦着,三人终于不跪,神情却显得有些惶恐。

  “谁让你们来道歉的?”沈昭忍不住问着。

  文定侯府肯定不会给她出头,至于蓝玉,他只是商户而已,眼前三位就是家境清贫些,那也是正经官家小姐。

  三人面面相觑,沈昭执意追问。柳三姑娘斟酌一会,吞吞吐吐说出原由。

  是三人父亲让她们来的,原因是,段行野命令手下把她们四人的父亲打了一顿。

  没打死,也没打残,满头包脸上青一块紫一块。

  原由讲的明白,因为他们的女儿欺负了沈昭。

  女孩子不好打,就打他们的爹。

  因为段行野让打的,报仇的事想都不敢想,还让她们来道歉。

  必须要取得沈昭的原谅,不然就别回家了。

  “啊!!”

  沈昭惊的张大嘴巴,怎么也想不到是段行野给她出头。

  突然想到裴珩送她去将军府那天,对沈愉和段行野说,她在靖国公府哇哇大哭,扬言说要让段行野给她出头。

  然后段行野就给她出头了?

  但那话是裴珩的借口,并不是她的本意。

  “还请沈姑娘原谅我们。”三人齐声说着,其中一个几乎要哭出来。

  沈昭只觉得百口莫辩,眼前的情况,甚至让她不知道怎么辩。

  柳三姑娘见沈昭迟迟不松口,便道:“或者姑娘想让我们做什么,我们都愿意。”

  “不,不,我没那个意思。”沈昭连忙说着,索性“原谅”了,大家都省事。

  “此事就此作罢,我不会再追究,也不会计较。”

  此言一出,三人皆松口气。

  沈昭看着三人,却不禁好奇,“为何不见秦姑娘?”

  在柳三姑娘的描述中,秦知微的爹镇国公也是挨打了的。

  三人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似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秦姑娘不愿意?”沈昭猜测。

  秦知微那性子,若是来道歉,得提防她再次动手。

  还是镇国公府又有后招?

  “沈姑娘不知道?”柳三姑娘说着。

  沈昭茫然,“知道什么?”

  “秦姑娘被送到庙里代发修行,连幼时订下的亲事都退掉了。”柳三姑娘说着。

  “啊?”沈昭大惊,脱口而出,“为什么?”

  柳三姑娘说的吞吞吐吐含含糊糊,沈昭却是听懂了。

  早在七年,景和皇帝一句,“你家女儿下作。”就让镇国公府的小姐名声俱毁。

  这是皇帝说的,金口玉言。

  不管是出嫁的,还是未出阁的,下作的名声就此背上。

  其中镇国公的妹妹,因皇帝这句话被夫家休弃,她不堪受侮,直接上吊。

  未出阁的小姐,婚事特别艰难,都要低嫁几个档次才能嫁出去。

  秦知微算是运气很好的,她的婚事定的早,夫家也算厚道,与镇国公府几代交情,夫家没有退婚。

  但是上回靖国公府,那么多太太奶奶看着,秦知微拔下金钗要划花沈昭的脸。

  小姑娘脾气不好,斗几句嘴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动手伤人,就显得太过。

  再加裴珩那句,小小年纪如此歹毒。

  一句话给秦知微的行为定了性。

  未婚夫家里得知此事后,第二天就上门退亲。

  理由说的也很明白,小小年纪与人动手不说,还欲伤人,心肠确实不好。

  镇国公说尽好话,夫家却是坚持退婚,亲事就此作罢。

  经此一事,镇国公对秦知微也是失望至极。而且以秦知微的名声,想在京城嫁人绝无可能。

  索性送到庙里去,一是赔罪,二是避避风头。

  “原来如此。”沈昭喃喃自语着,看向三人时目光带着了然。

  一般来说,京城贵女也是分圈的。

  清贵和清贵玩,勋贵和勋贵玩。

  镇国公府自然是勋贵,秦知微的好友也该是勋贵家的姑娘,而不是三个清贫官员的女儿。

  应该是同圈同阶层的勋贵之女,不跟秦知微玩。

  “知微她,当时是喝醉了酒……”柳三姑娘小声为秦知微辩解着。

  沈昭道:“不重要,都过去了,我不会再追究。”

  事情到这种地步,早已不是道歉能解决的。

  她以后会躲着秦知微,连秦家人一起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