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请削爵献产,是伤其筋骨,割肉饲虎,换取喘息之机。
送子为质,更是将家族的咽喉置于人前,任人宰割,只为换取一丝信任。
这一切,桩桩件件,都如同凌迟,割在他的心上,也割在琅琊王氏的根基上。
但他别无选择,只为了一个目的——
保住琅琊王氏,保住这传承数百年的基业,不毁于一旦。
只要根还在,只要宗祠还在,哪怕枝叶凋零,哪怕暂时落魄,总有重新生根发芽、恢复元气的一天。
他必须为王家保留这点火种。
这已是当下,他能为家族谋取的最好,也是唯一的出路。
与其鱼死网破,不如隐忍求生。
“华儿……”
他低声念着宫中女儿——德贵妃王华的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有担忧,有期盼,也有一丝深深的无力感。
如今,身在景仁宫的德贵妃,以及她腹中那个尚未出世的皇孙,或许也成了维系王家与皇权之间,那最后一根微弱的,却又至关重要的纽带。
他只希望,女儿能平安,王家能平安。
他不知道,这份臣服,能否换来帝王的一丝怜悯,能否为琅琊王氏争取到一线生机。
他只能赌。
赌陛下并非要将王家赶尽杀绝。
而琅琊王氏的命运,就悬在那位年轻帝王的一念之间。
夜色越发深沉,如同巨大的墨砚,将这座曾经辉煌无比、车水马龙的王府彻底吞噬。
一场无声的、残酷的家族自救,在这死寂的暗夜中悄然完成。
断尾虽痛,但唯有如此,方能……求生。
王启峰缓缓闭上眼,任由无边的黑暗将自己淹没。
未来是吉是凶,是生是死,他已尽人事,剩下的,只能听天命了。
王氏蛰伏,边境暂宁,朝堂之上暗流虽未平息,表面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就在这看似平静的间隙,一道旨意自紫宸殿传出,再次在后宫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陛下欲往京郊皇家温泉行宫“华清池”休憩数日,伴驾之人,唯圣眷正浓的苏沈贵妃一人。
旨意一下,后宫妃嫔们或明或暗,不知咬碎了多少银牙,却也无可奈何。
无论是以往陛下对沈贵妃的异乎寻常的恩宠,还是此次苏凛大将军在西北立下的汗马之功,都让这道旨意显得合情合理,无从指摘。
景仁宫内,德贵妃王华听闻此讯,只是慵懒地斜倚在软榻上,幽幽一笑,抚着自己已微微隆起的小腹,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复杂难辨的光芒。
其余位份低微的妃嫔,更是连嫉妒的力气都生不出,只能在心中暗自羡慕,祈祷自己也能有这样一步登天的机会。
朝华宫内,阿箬正手脚麻利地为沈朝歌收拾行装,将一件件精致的衣物、熏香、书籍放入描金漆箱中,一边收拾,一边难掩兴奋地悄声道:
“殿下,您可有好多年未去过京郊的华清池了!正好可以好好放松几日。”
沈朝歌坐在妆台前,望着铜镜中自己略显苍白的面容,心中却并无多少欢喜。
三日后,轻车简从,萧彻与沈朝歌的銮驾便抵达了位于西山脚下的温泉行宫“华清池”。
此处依山傍水,景色清幽,宫苑错落有致,虽不如皇宫那般宏伟壮丽,却更显精致典雅,处处透着江南园林的秀美。
温泉氤氲的热气常年笼罩着整个行宫,恍若仙境,驱散了深秋的寒意。
抵达行宫后,萧彻似乎真的打算在此彻底放松,处理完每日由快马送来的寥寥几份紧要奏报后,便不再过问朝政。
他或是独自一人在行宫后的山林间纵马驰骋,享受难得的自由;或是在雾气缭绕的温泉中静静沐浴,洗去一身疲惫;更多的时候,则是与沈朝歌一同待在温暖如春的暖阁内,相对无言地对弈。
次日午后,阳光正好,透过雕花窗棂,在铺着厚厚柔软地毯的暖阁内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温泉特有的硫磺气息。
两人临窗对坐,中间是一副温润的白玉棋盘。
沈朝歌执白,萧彻执黑。
棋局已至中盘,黑白棋子在棋盘上纠缠厮杀,龙战于野,形势微妙,胜负难料。
沈朝歌落下一子,看似凌厉进攻,实则暗藏守势,稳固自身。
萧彻并未立刻应对,修长的指尖拈着一枚圆润的黑子,目光却并未落在棋盘上,而是飘向了窗外远山朦胧的轮廓,仿佛陷入了某种遥远而深沉的回忆。
“朕年少时,性子并不似如今这般。”
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温和,带着一丝罕见的、与帝王身份不符的飘忽与脆弱,
“那时父帅常教导我,萧家世代为将,身为臣子,当以忠君卫国为本,收敛锋芒,隐忍克制,尤其莫要与京中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子弟起无谓的冲突,以免给家族招来祸端。”
沈朝歌执棋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他。
阳光洒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柔和了他平日的锐利与冷峻,竟显出几分落寞。
这是他第一次,在她面前如此清晰地提及他的父亲萧攸之,提及他少年时光。
“有一次,”萧彻继续说着,眼神悠远,仿佛穿过了重重时光的迷雾,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午后,
“几个平日里横行霸道的世家子弟在街上调戏良家,我恰好路过,欲上前阻止。他们认出了我的身份,非但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嘲笑我是‘边关来的蛮子’,言语极其刻薄难听。我记得,当时我握紧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几乎要忍不住动手,将他们狠狠教训一顿。”
他的语气很平静,仿佛在诉说别人的故事,但沈朝歌却能清晰地想象出那个少年萧彻,背负着家族的期望与自身的骄傲,在巨大的屈辱面前强行隐忍的模样。
“但想到父亲严厉的教诲,想到整个萧家的安危系于一身,终究还是强忍了下来,只当未闻,转身欲走。”
萧彻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怅然。
沈朝歌的心,莫名地抽紧了一下。
送子为质,更是将家族的咽喉置于人前,任人宰割,只为换取一丝信任。
这一切,桩桩件件,都如同凌迟,割在他的心上,也割在琅琊王氏的根基上。
但他别无选择,只为了一个目的——
保住琅琊王氏,保住这传承数百年的基业,不毁于一旦。
只要根还在,只要宗祠还在,哪怕枝叶凋零,哪怕暂时落魄,总有重新生根发芽、恢复元气的一天。
他必须为王家保留这点火种。
这已是当下,他能为家族谋取的最好,也是唯一的出路。
与其鱼死网破,不如隐忍求生。
“华儿……”
他低声念着宫中女儿——德贵妃王华的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有担忧,有期盼,也有一丝深深的无力感。
如今,身在景仁宫的德贵妃,以及她腹中那个尚未出世的皇孙,或许也成了维系王家与皇权之间,那最后一根微弱的,却又至关重要的纽带。
他只希望,女儿能平安,王家能平安。
他不知道,这份臣服,能否换来帝王的一丝怜悯,能否为琅琊王氏争取到一线生机。
他只能赌。
赌陛下并非要将王家赶尽杀绝。
而琅琊王氏的命运,就悬在那位年轻帝王的一念之间。
夜色越发深沉,如同巨大的墨砚,将这座曾经辉煌无比、车水马龙的王府彻底吞噬。
一场无声的、残酷的家族自救,在这死寂的暗夜中悄然完成。
断尾虽痛,但唯有如此,方能……求生。
王启峰缓缓闭上眼,任由无边的黑暗将自己淹没。
未来是吉是凶,是生是死,他已尽人事,剩下的,只能听天命了。
王氏蛰伏,边境暂宁,朝堂之上暗流虽未平息,表面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就在这看似平静的间隙,一道旨意自紫宸殿传出,再次在后宫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陛下欲往京郊皇家温泉行宫“华清池”休憩数日,伴驾之人,唯圣眷正浓的苏沈贵妃一人。
旨意一下,后宫妃嫔们或明或暗,不知咬碎了多少银牙,却也无可奈何。
无论是以往陛下对沈贵妃的异乎寻常的恩宠,还是此次苏凛大将军在西北立下的汗马之功,都让这道旨意显得合情合理,无从指摘。
景仁宫内,德贵妃王华听闻此讯,只是慵懒地斜倚在软榻上,幽幽一笑,抚着自己已微微隆起的小腹,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复杂难辨的光芒。
其余位份低微的妃嫔,更是连嫉妒的力气都生不出,只能在心中暗自羡慕,祈祷自己也能有这样一步登天的机会。
朝华宫内,阿箬正手脚麻利地为沈朝歌收拾行装,将一件件精致的衣物、熏香、书籍放入描金漆箱中,一边收拾,一边难掩兴奋地悄声道:
“殿下,您可有好多年未去过京郊的华清池了!正好可以好好放松几日。”
沈朝歌坐在妆台前,望着铜镜中自己略显苍白的面容,心中却并无多少欢喜。
三日后,轻车简从,萧彻与沈朝歌的銮驾便抵达了位于西山脚下的温泉行宫“华清池”。
此处依山傍水,景色清幽,宫苑错落有致,虽不如皇宫那般宏伟壮丽,却更显精致典雅,处处透着江南园林的秀美。
温泉氤氲的热气常年笼罩着整个行宫,恍若仙境,驱散了深秋的寒意。
抵达行宫后,萧彻似乎真的打算在此彻底放松,处理完每日由快马送来的寥寥几份紧要奏报后,便不再过问朝政。
他或是独自一人在行宫后的山林间纵马驰骋,享受难得的自由;或是在雾气缭绕的温泉中静静沐浴,洗去一身疲惫;更多的时候,则是与沈朝歌一同待在温暖如春的暖阁内,相对无言地对弈。
次日午后,阳光正好,透过雕花窗棂,在铺着厚厚柔软地毯的暖阁内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温泉特有的硫磺气息。
两人临窗对坐,中间是一副温润的白玉棋盘。
沈朝歌执白,萧彻执黑。
棋局已至中盘,黑白棋子在棋盘上纠缠厮杀,龙战于野,形势微妙,胜负难料。
沈朝歌落下一子,看似凌厉进攻,实则暗藏守势,稳固自身。
萧彻并未立刻应对,修长的指尖拈着一枚圆润的黑子,目光却并未落在棋盘上,而是飘向了窗外远山朦胧的轮廓,仿佛陷入了某种遥远而深沉的回忆。
“朕年少时,性子并不似如今这般。”
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温和,带着一丝罕见的、与帝王身份不符的飘忽与脆弱,
“那时父帅常教导我,萧家世代为将,身为臣子,当以忠君卫国为本,收敛锋芒,隐忍克制,尤其莫要与京中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子弟起无谓的冲突,以免给家族招来祸端。”
沈朝歌执棋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他。
阳光洒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柔和了他平日的锐利与冷峻,竟显出几分落寞。
这是他第一次,在她面前如此清晰地提及他的父亲萧攸之,提及他少年时光。
“有一次,”萧彻继续说着,眼神悠远,仿佛穿过了重重时光的迷雾,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午后,
“几个平日里横行霸道的世家子弟在街上调戏良家,我恰好路过,欲上前阻止。他们认出了我的身份,非但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嘲笑我是‘边关来的蛮子’,言语极其刻薄难听。我记得,当时我握紧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几乎要忍不住动手,将他们狠狠教训一顿。”
他的语气很平静,仿佛在诉说别人的故事,但沈朝歌却能清晰地想象出那个少年萧彻,背负着家族的期望与自身的骄傲,在巨大的屈辱面前强行隐忍的模样。
“但想到父亲严厉的教诲,想到整个萧家的安危系于一身,终究还是强忍了下来,只当未闻,转身欲走。”
萧彻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怅然。
沈朝歌的心,莫名地抽紧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