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朝歌缓缓睁开眼,看着榻上那张恢复了些许血色、依旧俊美却显得脆弱的睡颜,心情复杂难言。 这一夜,她亲手放弃了最佳的复仇机会。
这一夜,她救活了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
为什么?
她找不到一个清晰的答案。
或许是为了大局的平衡,或许是为了自保的需要,
或许……或许只是因为方才那双在痛苦中依旧紧攥的、不肯屈服的手,触动了她内心深处某根早已麻木的弦。
而就在沈朝歌于乾清宫内经历着生死抉择与内心煎熬的同时——
城南,幽篁别院。
真正的苏玉璃正端坐在书案前,神情专注,手腕悬空,手中狼毫笔在宣纸上挥洒自如。她握笔的姿势、运笔的力道、乃至笔锋转折时那细微的顿挫,都已与另一份摊在一旁的、属于沈朝歌字迹的样本,有了九成九的相似,几可乱真。
谢蕴站在她身旁,负手而立,目光幽深地看着笔下渐渐成型的字句。
那不再是简单的临摹,而是一封以沈朝歌口吻书写的、写给前朝旧部的密信。
信中不经意透露了若干宫廷秘闻,并指示如何利用陛下病重、朝政动荡之机,里应外合,行大事。
“很好。”
谢蕴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满意,
“形神兼备,足以乱真。玉璃,你做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苏玉璃放下笔,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恨意,有不甘,也有一丝迷茫:
“谢大人,若真如你所说,沈朝歌不仅占据了我的身份,还要利用我父亲完成她的复国,此时我恨不得立刻进宫,亲手杀了她!”
谢蕴微微一笑,笑容依旧温润如玉,眼底却毫无温度,如同万年寒冰:
“别急,玉璃。我们需要耐心,需要一个完美的时机。我必须要护你周全,才能让你将来亲手拿回属于你的一切。”
他轻轻抚过那张墨迹未干的信纸,如同抚摸着一件完美的杀人凶器,
“这封信,就是扳倒她的第一步。”
窗外的天色,渐渐亮了。
乾清宫内,彻夜未眠的沈朝歌揉了揉酸涩的眉心,眼中布满了血丝。
她浑然不知,另一张针对她的、更加恶毒致命的网,已经悄然编织完成,只待最佳的时机,便会兜头罩下,将她彻底困死。
而龙榻之上,萧彻的睫毛忽然微微颤动了一下,似乎有苏醒的迹象。
乾清宫内,沉重的药味混合着龙涎香残存的冷冽气息,交织成一种令人窒息的凝重,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晨曦微光费力地透过紧闭的窗棂,在光滑如镜的金砖地上投下几缕微弱的光斑,却驱不散弥漫在宫殿每一个角落的、令人心悸的沉寂。
萧彻依旧昏迷着,脸色虽不再是之前那般青灰骇人,却依旧苍白得近乎透明,呼吸微弱而平稳,绵长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虚弱,仿佛沉睡在一个极深极远的梦境里。
沈朝歌坐在龙榻边的绣墩上,一夜未眠使得她眼底泛着淡淡的青黑,原本明艳照人的脸庞也透出几分挥之不去的憔悴,但那双琉璃般的眸子却亮得惊人,如同淬火的寒冰,冷静、锐利,不带一丝慌乱,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力量。
王敬庸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殿内焦躁地踱步,却又不敢发出太大动静惊扰了里面,只能时不时地停下脚步,对着沈朝歌压低嗓子,语气里充满了焦虑:
“娘娘,陛下这到底何时能醒啊?外头怕是快要瞒不住了!陛下登基以来,从未缺席过早朝,今日若是不去,朝臣那边该如何解释啊?”
沈朝歌抬起眼,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王敬庸耳中:
“你立刻去办两件事。第一,乾清宫上下,从即刻起,所有人许进不许出,加强守卫,严密监控!胆敢私自传递消息者,无论何人,立斩无赦!第二,对外只称陛下昨夜批阅奏折过晚,偶感风寒,头晕乏力,需要静养几日,暂罢早朝。所有奏折,一律先送至御书房外殿,由本宫代为初步阅览,择其紧要者,等待陛下醒来御批。”
王敬庸闻言,猛地倒吸一口凉气,难以置信地看向沈朝歌,脸上血色尽失:
“您……您要代阅奏折?这万万不可啊娘娘!于礼不合!后宫干政,乃是大忌!若是传出去,对您...!”
“那就不要让消息传出去!”
沈朝歌猛地转头,目光如冷电般射向王敬庸,带着一股迫人的气势,
“王敬庸,现在是非常之时!陛下昏迷不醒,朝局动荡,若让外界知晓陛下真实情况,顷刻之间便是天下大乱!谢蕴和各大世家若是知道陛下如今形同废人,他们会乖乖等着陛下醒来吗?!”
她上前一步,逼近王敬庸,语气冰冷而残酷,一字一句如同重锤砸在他心上:
“还是说,王公公有更好的办法,能稳住眼下这风雨飘摇的局面,安然等到陛下苏醒?”
王敬庸被她眼中那冰冷的锐光和话语中的沉重分量慑住了,冷汗涔涔而下,浸湿了他的背脊。他深知沈朝歌所言句句是实,甚至可能比最坏的情况还要严峻。
陛下突然倒下的消息一旦泄露,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必定会立刻跳出来兴风作浪,觊觎皇位,争夺权力!
届时,大靖朝的根基都可能动摇,后果不堪设想!
眼前这位贵妃娘娘,虽然后宫干政确是历代大忌,但此时此刻,她似乎是唯一一个有能力、也有意愿稳住乾清宫、甚至试图稳住朝局的人选!
至少,从她昨夜的所作所为来看,她比任何人都希望陛下活着醒来。
权衡利弊之下,王敬庸把心一横,不再犹豫,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遵……遵贵妃娘娘懿旨!老奴这就去安排!定将乾清宫守得如同铁桶一般,一只苍蝇也休想飞进飞出!”
“去吧。”
沈朝歌挥挥手,语气恢复了平静,重新坐回榻边,目光再次落回萧彻苍白的脸上,指尖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心中五味杂陈。
王敬庸不敢耽搁,迅速起身,躬着身子退了出去,开始雷厉风行地执行命令。
这一夜,她救活了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
为什么?
她找不到一个清晰的答案。
或许是为了大局的平衡,或许是为了自保的需要,
或许……或许只是因为方才那双在痛苦中依旧紧攥的、不肯屈服的手,触动了她内心深处某根早已麻木的弦。
而就在沈朝歌于乾清宫内经历着生死抉择与内心煎熬的同时——
城南,幽篁别院。
真正的苏玉璃正端坐在书案前,神情专注,手腕悬空,手中狼毫笔在宣纸上挥洒自如。她握笔的姿势、运笔的力道、乃至笔锋转折时那细微的顿挫,都已与另一份摊在一旁的、属于沈朝歌字迹的样本,有了九成九的相似,几可乱真。
谢蕴站在她身旁,负手而立,目光幽深地看着笔下渐渐成型的字句。
那不再是简单的临摹,而是一封以沈朝歌口吻书写的、写给前朝旧部的密信。
信中不经意透露了若干宫廷秘闻,并指示如何利用陛下病重、朝政动荡之机,里应外合,行大事。
“很好。”
谢蕴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满意,
“形神兼备,足以乱真。玉璃,你做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苏玉璃放下笔,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恨意,有不甘,也有一丝迷茫:
“谢大人,若真如你所说,沈朝歌不仅占据了我的身份,还要利用我父亲完成她的复国,此时我恨不得立刻进宫,亲手杀了她!”
谢蕴微微一笑,笑容依旧温润如玉,眼底却毫无温度,如同万年寒冰:
“别急,玉璃。我们需要耐心,需要一个完美的时机。我必须要护你周全,才能让你将来亲手拿回属于你的一切。”
他轻轻抚过那张墨迹未干的信纸,如同抚摸着一件完美的杀人凶器,
“这封信,就是扳倒她的第一步。”
窗外的天色,渐渐亮了。
乾清宫内,彻夜未眠的沈朝歌揉了揉酸涩的眉心,眼中布满了血丝。
她浑然不知,另一张针对她的、更加恶毒致命的网,已经悄然编织完成,只待最佳的时机,便会兜头罩下,将她彻底困死。
而龙榻之上,萧彻的睫毛忽然微微颤动了一下,似乎有苏醒的迹象。
乾清宫内,沉重的药味混合着龙涎香残存的冷冽气息,交织成一种令人窒息的凝重,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晨曦微光费力地透过紧闭的窗棂,在光滑如镜的金砖地上投下几缕微弱的光斑,却驱不散弥漫在宫殿每一个角落的、令人心悸的沉寂。
萧彻依旧昏迷着,脸色虽不再是之前那般青灰骇人,却依旧苍白得近乎透明,呼吸微弱而平稳,绵长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虚弱,仿佛沉睡在一个极深极远的梦境里。
沈朝歌坐在龙榻边的绣墩上,一夜未眠使得她眼底泛着淡淡的青黑,原本明艳照人的脸庞也透出几分挥之不去的憔悴,但那双琉璃般的眸子却亮得惊人,如同淬火的寒冰,冷静、锐利,不带一丝慌乱,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力量。
王敬庸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殿内焦躁地踱步,却又不敢发出太大动静惊扰了里面,只能时不时地停下脚步,对着沈朝歌压低嗓子,语气里充满了焦虑:
“娘娘,陛下这到底何时能醒啊?外头怕是快要瞒不住了!陛下登基以来,从未缺席过早朝,今日若是不去,朝臣那边该如何解释啊?”
沈朝歌抬起眼,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王敬庸耳中:
“你立刻去办两件事。第一,乾清宫上下,从即刻起,所有人许进不许出,加强守卫,严密监控!胆敢私自传递消息者,无论何人,立斩无赦!第二,对外只称陛下昨夜批阅奏折过晚,偶感风寒,头晕乏力,需要静养几日,暂罢早朝。所有奏折,一律先送至御书房外殿,由本宫代为初步阅览,择其紧要者,等待陛下醒来御批。”
王敬庸闻言,猛地倒吸一口凉气,难以置信地看向沈朝歌,脸上血色尽失:
“您……您要代阅奏折?这万万不可啊娘娘!于礼不合!后宫干政,乃是大忌!若是传出去,对您...!”
“那就不要让消息传出去!”
沈朝歌猛地转头,目光如冷电般射向王敬庸,带着一股迫人的气势,
“王敬庸,现在是非常之时!陛下昏迷不醒,朝局动荡,若让外界知晓陛下真实情况,顷刻之间便是天下大乱!谢蕴和各大世家若是知道陛下如今形同废人,他们会乖乖等着陛下醒来吗?!”
她上前一步,逼近王敬庸,语气冰冷而残酷,一字一句如同重锤砸在他心上:
“还是说,王公公有更好的办法,能稳住眼下这风雨飘摇的局面,安然等到陛下苏醒?”
王敬庸被她眼中那冰冷的锐光和话语中的沉重分量慑住了,冷汗涔涔而下,浸湿了他的背脊。他深知沈朝歌所言句句是实,甚至可能比最坏的情况还要严峻。
陛下突然倒下的消息一旦泄露,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必定会立刻跳出来兴风作浪,觊觎皇位,争夺权力!
届时,大靖朝的根基都可能动摇,后果不堪设想!
眼前这位贵妃娘娘,虽然后宫干政确是历代大忌,但此时此刻,她似乎是唯一一个有能力、也有意愿稳住乾清宫、甚至试图稳住朝局的人选!
至少,从她昨夜的所作所为来看,她比任何人都希望陛下活着醒来。
权衡利弊之下,王敬庸把心一横,不再犹豫,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遵……遵贵妃娘娘懿旨!老奴这就去安排!定将乾清宫守得如同铁桶一般,一只苍蝇也休想飞进飞出!”
“去吧。”
沈朝歌挥挥手,语气恢复了平静,重新坐回榻边,目光再次落回萧彻苍白的脸上,指尖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心中五味杂陈。
王敬庸不敢耽搁,迅速起身,躬着身子退了出去,开始雷厉风行地执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