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军师初用兵-《神魔版隋唐演义》

  瓦岗寨内,粮草将尽,军心浮动,杨林的劝降书更如一把毒刃,刺穿着山寨本就脆弱的联盟。聚义厅中,争吵声不绝于耳,程咬金主张冒死突围,单雄信则认为那是自寻死路,就连素来沉稳的秦琼,眉宇间也笼罩着浓重的忧色。绝望的气息,如同山间的浓雾,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一直静观其变的徐茂功,轻轻放下了手中的羽扇。他缓步走到大厅中央,目光平静地扫过一众焦躁的豪杰,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嘈杂:

  “诸位兄弟,稍安勿躁。”

  众人目光瞬间聚集到他身上。程咬金急道:“徐老道!这都啥时候了,你有屁……有主意就快放!再等下去,大家都要饿死在这山上了!”

  徐茂功微微一笑,抚须道:“程兄弟莫急。杨林用兵,看似泰山压顶,实则亦有破绽。其麾下诸将,各怀心思,兵力虽众,却并非铁板一块。况且……”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洞察天机的光芒,“我夜观星象,见敌军左辅星方位晦暗不明,主其调度失和,此正是我军可乘之机。”

  “星象?”一些草莽出身的头领面露疑惑。

  魏征在一旁颔首道:“徐兄所言非虚。杨林虽强,然其麾下魏文通性躁,尚师徒矜其‘四宝’之利,新文理夫妇倚仗弩兵之锐,皆有其短。若能以计分之,诱其躁进,破其一路,则全局可解。”

  徐茂功接过话头,走到简陋的沙盘前,以指代笔,划出一条路线:“杨林知我缺粮,必料我急于突围。我等便将计就计。三日后,可由程咬金、尤俊达二位兄弟,率领一队人马,多带旗帜,鼓噪呐喊,佯装从东山口强行突围,声势越大越好。”

  “佯攻?”秦琼若有所思。

  “正是。”徐茂功手指移向另一处更为险要的落雁涧,“东山口地势稍缓,杨林为防我狗急跳墙,必遣麾下最为性急的魏文通重兵堵截。而真正杀招,在此处!”

  他目光扫向单雄信和秦琼:“单二哥、秦二哥,你二人各率五百精锐,多备火种、滚木礌石,趁夜色潜入落雁涧两侧密林,偃旗息鼓,埋伏起来。”

  他又看向王伯当:“王贤弟箭法如神,率弓弩手埋伏于涧口高地,听我号令。”

  最后,他对程咬金道:“程兄弟在东山口只需虚张声势,若见魏文通大军被引动,便立刻撤回,与寨中剩余兄弟固守。待落雁涧火起,你便率生力军从侧翼杀出,直冲杨林中军大营!”

  “此计的关键在于,”徐茂功沉声道,“魏文通见东山口佯攻,必轻敌急进,欲夺头功。待其主力进入落雁涧这狭长险地,我军伏兵尽出,火矢齐发,断其归路,纵有千军万马,亦成瓮中之鳖!杨林中军受扰,必然震动,其围自解!”

  众好汉听罢,细想之下,只觉此计环环相扣,既利用了敌军将领的弱点,又充分发挥了瓦岗山的地利,堪称精妙!就连原本焦躁的程咬金,也听得抓耳挠腮,连连称妙。

  三日后,计策依计而行。程咬金在东山口骂战诱敌,果然激得性如烈火的魏文通率大军来攻。而当魏文通部队大半进入幽深的落雁涧时,只听一声锣响,两侧山头火矢如雨点般射下,枯木火油瞬间引燃,涧谷变成一条火龙!滚木礌石轰隆而下,隋军猝不及防,自相践踏,死伤惨重。魏文通被困核心,左冲右突不得出。

  与此同时,单雄信、秦琼如天神下凡,率伏兵杀出,将隋军截为数段。王伯当神箭连发,射杀隋军指挥旗官,更是一箭射中魏文通肩胛,使其几乎落马。程咬金见时机已到,率军从侧翼猛冲杨林中军,虽未能撼动杨林本阵,却造成了极大混乱。

  杨林没料到这群“乌合之众”竟有如此韬略,眼见魏文通部濒临覆灭,担心其他各路兵马有失,只得下令全军暂退十里,重稳阵脚。

  瓦岗之围,竟真的被徐茂功一计化解!虽然未能重创杨林主力,但歼敌数千,缴获大批粮草军械,更重要的是,打破了隋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瓦岗军的士气。

  经此一役,徐茂功的“军师”地位,无人再敢质疑。众好汉看着他那青衫羽扇的背影,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就连一向冷傲的罗成(若在场),也不禁对其刮目相看。这位“左辅星”的智慧,首次展露锋芒,便照亮了瓦岗寨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