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决战到来-《明末:从辽东开始,打造盛世帝国》

  盘山,双台子河。

  秋风萧瑟,天空阴云密布。

  河道两岸的平原上,此刻两支强军隔岸相望,战旗猎猎,军容齐整,甲胄耀演,方阵排列整齐,一眼望去,人山人海,根本看不见尽头,战线更是拉了数里。

  中军。

  一杆大纛立于此处。

  李平站在下面,大纛旗帜被秋风刮得猎猎作响。

  他身后李易、李忠、李胜、李显武、李长云、封常德、陈二娃七人一字排开,胯刀而立,每一个人都已经完成蜕变,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眺望河对岸的清军,李平等这一刻太久,他太渴望决战。

  因为一旦入冬,大军很有可能受不了北方的寒冬,而不得不撤回塔山,那他的北掠计划将成为一个笑话。

  所以,这一刻,李平是亢奋的,也是理智的。

  “封常德!”李平喊道。

  “在!”封常德向前踏出一步,战意昂扬,十分激动。

  李平没有回头,依旧目不转睛地望着河对岸那顶龙纛:“你和赵路川领三大营压过来,旗令为准。”

  “是!”

  封常德满脸欣喜,没想到先锋官会落在自己头上,他激动地跳下高台,爬了两下才上马背,挥舞马鞭,穿梭于一个个方阵之间,疾驰向前营。

  “李胜。”李平看着纵马离开的封常德,继续点名。

  “在!”

  李胜当即向前一步,昂首挺胸,那股傲气凛然如雄鹰的气势,依旧如日中天,狠辣劲丝毫不减。

  “我将朝鲁门和茂努海那五百蒙古骑兵给你,你负责……”言到此处,李平顿了顿,回头看向越发兴奋不已的李胜,突兀反问了一句:“知道该怎么打吗?”

  “知道!”李胜昂首应声:“敌营虽然连营相守,但间隙疏松,多数为重步兵,缺乏机动性,当急速驱骑兵入其中,隔断左右两翼,若成功,则其牵制两翼清军,让其不能顾忌中路,步兵也可从容破阵!\"

  \"很好!\"李平夸奖了一句。\"能做到吗?\"

  \"两千余精锐骑兵,武器装备精良,若不能成功,我自绝于阵前!\"李胜应声而答:\"哥托大任于我,我必然不负哥。\"

  “哈哈,你我兄弟齐心,何愁大事不成?!”李平当即失笑,走了两步,重重拍了拍他肩膀:“以令旗为准,保重!”

  李胜重重点头:“哥,尽管放心,我还等着你给我封王了。”

  李平哈哈一笑,转过身去,负手而立,牙缝中吐出两个字。

  “去吧!”

  随即,李平又喊:“李忠、李易。”

  两兄弟几乎同时上前。

  “李忠负责火炮,李易领两大营跟在封常德身后,在封常德三大营凿开清军阵线后,率领两大营直扑那面龙纛,务必拿下龙纛,龙纛一倒,我就会全军压上去。”

  说着,李平扭头看向他:“你可做得到?”

  “绝不辱命!”李易铿锵有力应声,自信满满,那扑面而来的绝对自信,连李平都能清晰感知到。

  “去吧!”

  李平摆了摆手。

  最后,李平又下令,让陈二娃和李长云负责大军两翼。

  此番下令,可以说是精锐尽出,唯独只留下五千民兵,另外五千民兵被打乱在收编汉人之中做基层军官。

  也就是说。

  李平手中现在拿的出手的,便只有五千民兵,至于其余军队,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一群杂鱼。

  打打顺风局还行。

  一旦是逆风局,靠这些人防守,清军骑兵一个冲锋,顷刻间就会全线崩盘,出现指挥系统瘫痪,人踩人的情况。

  所以,李平没得选。

  虽然看上去他和皇太极兵力旗鼓相当,但实际上却是有种巨大差距,皇太极作战士兵至少有三万。

  反观自己不过一万六左右。

  一比二的情况下,彼此都是精锐情况下,那么战争就充满了不确定性,没有人可以预知战斗胜负。

  不过……

  这一战胜负对于李平而言。

  十分重要。

  皇太极败了,可以灰溜溜逃回盛京,重整旗鼓再来。

  但李平一旦败了,将再无翻身机会,要么战死沙场,要么逃亡海外,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清军比努尔哈赤时期更强大了。”

  这时,大纛站台上,只剩李显武和李平两父子,李显武此刻望着人山人海清军大阵,缓缓上前,与李平并肩而立。

  “爹,感觉如何?”李平脸上露出淡淡笑容,还有心情打趣道:“当三军主帅是不是有种舍我其谁的感觉?”

  “你小子!”

  李显武面露苦笑,张了张嘴,但到嘴巴边的话,却是咽了回去,因为他害怕自己会干扰到儿子。

  见父亲沉默不语,李平仰头看了看阴云密布的天空,随后大手一挥:“下令李胜和封常德进攻。”

  随着令旗缓缓升起,先锋大军响起擂鼓声,如惊雷一般,封常德收到命令,亲自领着三大营渡过浅滩,如同潮水一般朝清军阵线涌去。

  李胜的骑兵一分为二,从大军左右两翼冲出,拉出两条长线,像两支长矛一般直冲清军两翼。

  而此刻。

  清军中军。

  龙纛下。

  皇太极和一众亲王贝勒,以及重要将领,正神色凝重地望着淹杀而来的明军,尤其是皇太极。

  他没想到,李平会如此迫不及待,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全力以赴,丝毫不留余地,甚至连撤退路线都不留。

  就这么自信吗?

  皇太极扫过身后众将领,问道:“有谁愿去阻击明军骑兵?”

  “陛下,臣愿去。”

  硕托第一个站出来。

  “哦~”皇太极看了一眼代善:“礼亲王认为如何?”

  “回陛下,臣认为可行。”

  皇太极点了点头:“去吧!别让朕失望。”

  “诺!”

  硕托嘴角微不可察翘起一抹奸计得逞的诡异笑容。

  他要皇太极死!

  只有皇太极死了,父王才能拿回皇位。

  自己也才能成为皇位继承人。

  至于大哥岳托?

  硕托相信,大哥不可能活着回来,那身体南下一趟必定油尽灯枯,到时候皇位继承人,顺理成章落就在自己头上。

  这一刻的硕托,满脑子充满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