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献城,深谋远虑-《明末:从辽东开始,打造盛世帝国》

  城门开了?

  李忠和李胜迈出去的腿,又悄无声息的收了回来,两人面面相觑,全然一副活见鬼的模样。

  之前再三确认,毫州城守将不降。

  怎么现在又降了?

  “要不不去问了?”李胜说道。

  李忠十分赞同:“既然对方打开城门,就不问了。”

  两人此刻心照不宣,如果刚刚他们跑去问,相当于质疑军令,而质疑军令,就相当于质疑李平。

  而此刻。

  站在远处的李平,望着缓缓打开的毫州城门,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虽然有些意外,但想一想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如今的毫州城投降的声音,远远大于死守的声音。

  而张允在这种情况下,必能一呼百应,起事也就容易很多。

  当然,也只有李平能淡然处之,其他人则是活见鬼。

  他们不可置信的盯着大开的城门,那列队而出的明军士兵,占满了他们的瞳孔。

  此刻,他们站在李平身旁,面面相觑,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这,这是什么情况?昨天不是还要玩命吗?怎么才过一晚就投降了。”

  “谁知道,可能被大炮吓傻了吧!”

  “吓傻?怎么可能,这毫州城守将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可是货真价实的老将,依我看被吓傻不可能。”

  “那你说是什么情况?”

  “应该是,他们内讧,有将领怕死,发动了兵变,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然解释不通。”

  听到这话,李平顿感诧异,他斜眼看去,那人正是封常德。

  看来自己提拔上来的人,能力毋庸置疑,只是通过表面,便猜得七七八八,也不枉自己精心栽培。

  要知道,像高行蛟、封常德、赵路川这些后起之秀,李平很多时候,也会亲自指点,亲自授课。

  虽然不如李胜、李易等人羁绊深厚,学习时间长,但是在作战能力方面,他们丝毫不弱。

  就在这时。

  张允提着毫州城守将的首级,身后跟着数十个明军将领,他们每一个人脸都浮现出不安之色。

  尤其是行走在密密麻麻的军阵之间,那莫名的压迫力,让人本能畏惧,甚至下意识低头,看着地面。

  李平笑着上前,亲自迎接:“张将军,辛苦了!”

  张允受宠若惊:“不辛苦!”

  李平哈哈一笑,轻轻拍了拍他肩膀:

  “毫州城破,张将军首功,我向来赏罚分明,讲究功就是功,过就是过,既然张将军献城有功,那么我在此承诺,提拔张将军为民兵营官。”

  张允喜出望外:“多谢王爷,多谢王爷。”

  他知道,在李平的军队之中,营就是计量单位,一营三千人,只要成为营官,就意味着,成为了高级军事指挥官。

  虽然民兵差了一个档次,但绝对是实权人物,这对他而言,无异于天上掉馅饼,毕竟一般情况下。

  降将无法获得实权 ,大多数都是些象征意义的职位,或许看上去高大上,实际上却是没人当回事。

  不过……

  现在李平当众认命,那么这事就绝对靠谱,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正所谓好事成双。”李平笑了笑:“这些跟随你的将领,就由功劳大小来任命,那一个营的士兵,就由你自己组建,我会让后勤给你物资。”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嘴角翘起一抹笑容。

  “不过……”

  张允和一众明军将领瞬间紧张,竖起耳朵聆听,生怕错过一个字,毕竟这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命运。

  却听说道:“我军中军纪严明,贪赃枉法的行为,一般都是死,所以你们最好别将陋习带过来。”

  众人长松一口气,张允代表众明军将领发言:

  “王爷,我们在明军里面是没办法,文官天天欺压我们,如果不贪一点活不了,但王爷你这样赏罚分明,我们自然不会冒杀头的风险去做这种事情。”

  “不错!”

  李平又拍了拍他肩膀:

  “有这种觉悟才能走远,我向来任人唯贤,只要你们表现出足够的价值,我就会重用你们。”

  “当然,溜须拍马之辈,一旦败露能力,呵呵,我会送他一个九族消消乐。”

  张允:“???”

  众明军将领:“???”

  九族消消乐是什么?

  诛九族?

  众人彼此对视一眼。

  所有人此刻确定一点,九族消消乐就是诛杀九族的意思。

  原本其中一些人有想法,但此刻他们那些想法,彻底消散,因为他们了解李平,这是一位说到做到的主。

  “王爷,我们一定遵纪守法。”张允再次顶着压力开口。

  李平点了点头:“好,希望你们说到做到,我喜欢诚实守信的人,不喜欢满嘴谎话的人,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一点。”

  说着,他摆了摆手:“先下去吧,我进城去看看。”

  “是,王爷!”

  在张允等人离开之后,李平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因为炮灰又有了,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一场决战。

  但在有些地方,需要抛出诱饵,而诱饵往往意味着抛弃,这时候选择抛弃无关紧要的明军,总比牺牲自己精锐强。

  所以,这算未雨绸缪。

  ……

  ……

  寿春城。

  看着桌案上的战报,卢象升一拳砸在桌子上,愤怒无比,他万万没想到,毫州居然临阵倒戈。

  不过…

  最让他气愤的,不是开城投降,而是张允策划兵变,杀死毫州城守将,提着毫州守将的脑袋去见李平。

  并且,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授予营官的实权职位。

  这种影响对人心惶惶的明军而言,就是是毁灭性打击,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一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该死,这该死的张允……”

  卢象升失态的破口大骂,恨不得冲去毫州将张允抽筋剥皮。

  而一旁椅子上坐着的洪承畴,同样脸上阴沉,显然也处于暴怒边缘,只不过卢象升失态大骂,他不好在发脾气。

  足足过了半盏茶的功夫。

  卢象升才冷静下来,理智逐渐回归,他重新坐回位置,看向洪承畴:“你以为接下来该怎么办?”

  “收缩兵力。”洪承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