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秦良玉,我要首战-《明末:从辽东开始,打造盛世帝国》

  寿春城。

  明军临时指挥大帐。

  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祖大寿,秦良玉等人齐聚一堂,每个人脸上都是无比凝重,而他们的到来,意味着整个大明精锐尽归于寿春。

  毫不夸张的说。

  这是一场以天下为赌注的大战。

  卢象升坐在首位,其他人依次落座,等级分明,显然这次大战以卢象升为首,其他人为辅。

  “各位,如今大明岌岌可危,此战我们不能输,一旦输了,亡国有日,大明的江山社稷将毁于你我之手,我们将愧对朝廷,愧对皇上。”

  卢象升说出当下情况,眉宇之间满是忧愁,毕竟在坐的众人,压力没有一人比他还要大。

  洪承畴微微蹙眉,他看了看闭嘴不谈的众人,思虑再三之后,还是开口:

  “以我看,当下情况,我们胜的把握只有四成,李平三路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我想,你们应该知道有多难,可以说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战略。”

  “但是…李平完成了,我之所以说我们有四成把握,是因为我们占据寿春城,还提前修建防御工事,不然,两成都没有。”

  这番话显然不是危言耸听,众人也没有反驳,默认这些话。

  毕竟,当下这种情况,实在是太过于困难,如果整个过程中,他们一旦失误,将会满盘皆输。

  而在场之中,只有秦良玉与李平没有交集。

  不过…

  如今的秦良玉已经垂垂老矣,六十五岁的高龄,让她早已不负当年韶华。

  虽然身体垂垂老矣,但是眼睛却依旧炯炯有神,精神气十足。

  一米八几的身高,让她坐在位置上,依旧不怒自威,散发着强大的气场,没有一个人敢忽视她的存在。

  她声音带着一丝豪放:

  “李平真击败了皇太极?真兵临盛京城下,逼得皇太极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我很好奇是真是假?”

  忽然转移话题,众人不约而同看向正襟危坐的秦良玉,没有一人敢忽视。

  这时卢象升解释道:

  “是真的,据我们了解的消息,大致推测出,李平第一步定中原,第二步灭皇太极,第三步平草原,完成真正意义的大一统,成为游牧民族的可汗,汉人的皇帝。”

  “总之,此人野心极大,整个规章制度围绕战争而服务。”

  “哦~”秦良玉脸上皱纹轻轻一动:“你的意思,让我们和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人决一死战,你们认为能赢吗?”

  说到这里,她轻轻冷笑:“如果是像李自成、张献忠这种反贼,或者皇太极这种异族,我们或许还有希望,但面对南征北战,无一败绩的辽王……”

  虽然当众泼冷水,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要知道,山海关、宁远、锦州、广宁尽数在李平手中,而且这些地方,如今经济繁荣,工厂遍地。

  医疗、教育、民生、军事等齐头并进。

  尤其是在军事上,有着源源不断的兵员和人才,又有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武器装备又精良。

  这完全不同于普通反贼。

  这好似国与国的比拼。

  “秦将军,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们都是做臣子的,在国家危难之际,自当挺身而出,无非马革裹尸而已,就算李平是如唐太宗一样的君主,可我们效忠的是大明。”

  孙传庭自顾自说着,脸上浮现出一丝丝释然,虽然他知道秦良玉所言非虚,但他们和李平只能是敌人。

  洪承畴和祖大寿相视一眼,什么也没有说,毕竟如今大敌当前,他们可不想因为自己张嘴而坏了大计。

  而此刻。

  秦良玉眯着眼睛看向孙传庭,没有再说一句话,她是战场杀出来的,如今的地位也是靠军功堆积而来,底气自然足。

  “鸳鸯袖里握兵符,将军何必是丈夫。秦将军,皇上可非常看好你,你这时候可不能打退堂鼓。”

  卢象升这时候开口,他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开口,他们内部指不定就会出现问题,那种局面不是他想看见的。

  毕竟如今局面是,卢象昇:天雄军,秦良玉:白杆兵,孙传庭:秦兵,洪承畴:红军,祖大寿:关宁铁骑。

  明末五大军队,骁勇善战。

  如今齐聚一堂,想协调管理就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

  这时候,秦良玉忽然开口:“我不是畏惧李平,而是要当先锋,首战我来,卢大人你没有意见吧?”

  众人错愕,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完全没想到,秦良玉会选择正面战场,硬刚李平的精锐。

  反应过来的卢象升哈哈一笑:“秦将军早说嘛!我同意了,首战你来,我们期待你的凯旋而归。”

  秦良玉没有笑,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在众人注视下,挺直腰板,迈着大步走了出去,完全看不出有六十五的高龄。

  这时祖大寿笑道:“这秦良玉可不是善茬,一介女子,凭借军功走到这一步,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平或许要倒大霉了。”

  洪承畴也笑道:“看来,正面我们压力会小很多。”

  卢象升则是无奈一叹:“这样一位巾帼英雄,竟然比我们这些男儿还男儿。”

  祖大寿和洪承畴瞬间不笑了,他们知道卢象升这话,意有所指。

  孙传庭低垂着脑袋,脸色严肃,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大帐外。

  柔和的阳光,照在秦良玉的盔甲上,熠熠生辉,她高高竖起的头发,看上去仿佛她依旧年轻,意气风发。

  此刻,一旁身穿盔甲的中年人,迈步上前,问道:“娘,怎么样?”

  而这名中年人正是秦良玉之子:

  马祥麟。

  “我们打首战!”秦良玉说道。

  马祥麟愣了一下,随后说道:“我明白了,我愿当马前卒。”

  秦良玉摇了摇头:“走吧,我们该去前线了,我们的对手,是雄才大略的辽王,不是张献忠这种反贼。”

  “我与母亲共进退!”马祥麟眼神坚定,说话铿锵有力。

  他不能后退,因为他是秦良玉的儿子,只能一往无前,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