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初探神秘堡垒-《异世界传送门,但是烈焰升腾》

  驾驶舱内安静得只剩下心跳与仪器的低鸣。

  刘昊握紧操纵杆,小型太空梭在微推力的作用下,缓缓滑入那道矩形甬道。

  舷窗外侧的黑暗如同一张吞噬光芒的帷幕,将他与外界彻底隔绝,只有控制面板上的绿色指示灯为他提供些许安全感。

  通信频道里杂音骤然增多,接着彻底静默,地面和空间站已经无法再收到任何讯号。

  他独自一人,置身于人类从未触碰过的空间。

  就在他思索着下一步操作时,甬道的壁面忽然闪烁出一道细微的光痕。

  那是一条笔直的线条,从舱身左侧一直延伸到前方深处,紧接着第二道、第三道光线相继亮起,或许是某种感应系统在检测到闯入者后被唤醒。

  刘昊下意识屏住呼吸。那些线条状光源均匀排列在通道两侧,散发着冷白色的辉光,不刺眼,却让整个甬道清晰可见。

  “记录模式启动。”

  刘昊低声自语,伸手按下摄像系统的启动键,绿色的指示灯亮起,确认影像已开始本地存储。

  然而,传输指示灯始终闪烁着红色警告。无论是任何现有的传输方式,都无法突破这里的干扰。所有的影像,都只能保存在他随身的存储模块中。

  太空梭缓缓前行,推进器的尾焰在光线映照下拉出一道暗蓝色的影子。甬道的尺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宏大,足以容纳数艘曙光级小梭并排通过。

  壁面上覆盖着银灰色的材质,看上去没有接缝,仿佛整块铸成,其间流淌的光线像脉络一样延展,给人一种在有机体与金属构造之间摇摆的错觉。

  ————————————

  太空梭缓缓停在甬道尽头,前方出现了一处封闭的结构。

  那里似乎是通道的尽头,表面覆盖着银灰色材质,泛着冷冽的光泽,数条光线沿着壁面交汇,最终汇聚在正中央。

  刘昊确认太空梭处于悬停模式后,深吸一口气,启动了宇航服外部推进装置。喷口发出低沉的气流声,将他轻轻推离舱体。

  他整个人漂浮在甬道的微光之中,背后是逐渐远去的小梭,前方则是那堵充满未知的墙壁。

  每一次脉冲推进,他都能感受到自己与墙壁的距离在缩短。墙面在视野中逐渐放大,细节一寸寸清晰。并非完全光滑的平面,而是由许多细微的凹槽和线条组成,彼此交织,像是一套未解读的符号。

  刘昊伸手轻触,手套传来坚硬而冰冷的触感。他沿着墙壁缓缓移动,寻找任何类似操作面板的痕迹。

  灯光从指尖掠过,照出一些比周围更浅的刻痕。

  “记录中。”他低声提醒自己,同时将头盔上的摄像头对准这些细节。

  很快,他注意到远处一处略微凹陷的矩形区域,与周围的符号纹路融为一体,但线条明显更整齐。

  刘昊停下,悬浮在半空中,凝视着那片区域。

  直觉告诉他,这里也许就是通向内部的关键。

  他调整喷口,缓缓靠近。

  随着距离拉近,头盔内的显示器忽然出现轻微干扰,仿佛整个空间在提醒他即将跨过某道门槛。

  刘昊心头一紧,调稳呼吸,身体前倾,继续推进。

  就在他跨过边缘的一瞬间,胸口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像是全身轻微一震。他意识到,自己好像跨越了一层无形的屏障。

  下一秒,一种久违的重量感传来——引力。脚掌实实在在地踩在了坚硬的表面上,身体重心得以安放,不再有失重的漂浮感。

  耳边的杂音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彻底的静谧。

  脚尖触及平台表面,他稳住身体,深吸了一口气。

  平台比想象中更宽阔,表面覆盖着与甬道相同的银灰色材质,光滑如镜,却能清晰感受到坚实的支撑。

  下一秒,耳机里突然响起熟悉的呼叫声:“——刘昊!收到请确认!”

  刘昊一怔,随后眼神一亮。自踏入甬道起彻底沉默的通讯系统,此刻重新接通,信号清晰无比。

  “这里是刘昊,我正在处于一道类似于气闸的结构附近,这里……这里的信号似乎恢复了。”

  “而且我推测……这里有某种人工引力装置。”

  ————————————

  地面控制中心。

  刘昊的声音伴随画面同步传来。

  “……这里有某种人工引力装置。”

  短短一句话,足以让指挥大厅里的所有人心口一震。

  “确认到引力场。”一名科研员立即标注数值,“约为地球重力的0.92倍,稳定。”

  这不是自然现象,而是某种高等级的人工构造。

  林伟院士缓缓摘下眼镜,眼神紧紧锁在大屏幕上的实时画面。

  这位经历过无数次成功与失败的老人,此刻手指竟然——不,是理所应当的微微发抖。

  他低声开口:“刘昊,你感觉怎么样?”

  画面里,刘昊站在平台上,脚步踏实,声音从耳机里传来:“我感觉很好,没有任何不适。”

  “而且……老师,你最好看看这个。”

  画面一转,刘昊抬起头盔上的摄像装置,对准平台与墙壁凹陷处相接的方向。光线被捕捉下来,缓缓勾勒出一扇三米高的弧形拱门状结构。

  它静静矗立,好似正等待有人推开。

  大厅里,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刘昊,这里是地面。”

  终于,林伟打破了沉默,“继续前进,但保持谨慎。”

  他停顿了一瞬,望着大屏幕上那道静默的拱门。

  “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请等一下。”

  这时,曙光空间站传来了通信。

  空间站的大屏幕上,刘昊孤身站在那片陌生的平台上,背后是甬道深处缓缓亮起的弧形拱门。

  通讯虽然恢复,但空间站上的所有航天员都知道,他此刻其实是在未知与危险的边缘徘徊。

  “一个人太冒险了。”

  曙光空间站的指令长低声开口,“我们不能让他独自探索内部。”

  频道另一端的地面控制中心立即展开讨论。

  “刘昊的情况已经证明,平台区域具备人工引力和可维持通讯的环境。”

  “这意味着那里可以成为一个稳定的前进点。我们需要再派人下去,与他组成小队,互相照应,也便于展开更深入的探查。”

  有人提出顾虑:“信号虽然恢复,但谁也不知道这引力场是否会突然失稳,或是内部有什么危险。再派人进入,风险会成倍增加。”

  林伟的目光一瞬未曾移开屏幕,声音平静:“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有人并肩。孤身一人,任何突发状况都可能让刘昊失去支援。两人以上的小队,不仅能互相掩护,还能为我们带来更全面的观察视角。”

  短暂的争论后,决策最终拍板:再派一名航天员驾驶第二艘小型太空梭,抵达平台,与刘昊汇合。

  指令长点名执行人选时,全舱的航天员都下意识挺直身躯。

  最终,任务落在了李瑾的肩上。

  她是曙光号上经验最丰富的航天员之一,沉着冷静,执行过多次高危舱外作业。

  “李瑾。”林伟的声音从频道传来,缓慢却坚定,“你将与刘昊汇合,组成探索小队。记住,你们不是单独的冒家,而是人类的先行者。”

  李瑾轻轻点头,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是在系紧宇航服时,抬头看了一眼屏幕上那扇未知的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