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手持利剑-《异世界传送门,但是烈焰升腾》

  “径向实验开始。”

  助手在控制台上确认,这次实验还没有结束。

  或者说,整个团队都想趁热打铁。

  两块补偿用的卡西米尔晶体被切换到新的模式,磁场调整到事先计算的参数,西塔频率发生器发出细微的脉动声。

  伊希拉目不转睛地看着投影,她伸手比划了一下:“半径方向,增幅二点五,时长十秒。”

  “收到,二点五。”研究员重复后输入指令。

  阵列中央的光环缓缓鼓胀,环带内的能量向外推移,形成了一道清晰的径向通道。周边传感器立刻捕捉到引力强度的波动,数据显示在大屏幕上。

  “增强幅度在预期范围内。”助手汇报。

  黄佳铭开口:“尝试延长到二十秒。”

  伊希拉微微迟疑:“风险会增加,场域可能塌缩。”

  “我们需要知道临界点。”

  她抿了抿嘴唇,点头:“好,把时长延长到二十秒。”

  参数被更新,晶体的光芒随之更明亮,频率波动也加剧。径向通道开始出现轻微的不稳定,曲线在投影上产生抖动。

  “数据不稳。”有人提醒。

  “保持。”黄佳铭的声音低沉。

  大厅里只有机器的运转声和频率的嗡鸣。十秒、十五秒过去,通道仍在撑持,外围的能量密度逐渐下降。到十九秒时,曲线剧烈波动,晶体表面闪烁不止。

  “扰动超过阈值!”助手高声示警。

  “关闭补偿晶体。”伊希拉立刻下令。

  控制台的红灯亮起,能量迅速泄散,环带和径向通道在几秒内消失,只剩下一片安静。

  所有人都盯着屏幕,直到最后的数据曲线归零。

  黄佳铭才开口:“十九秒,超过预期。足够我们写一份报告了。”

  伊希拉放下紧握的数据板,呼吸慢慢平稳。她转头对助手们说:“保存全部数据,特别是塌缩前最后三秒的波动模式。”

  “已经备份。”

  大厅里的气氛松了下来,虽然没有掌声,但每个人眼中都有隐隐的兴奋。

  今天的实验成果可以称得上重大突破。

  虽然球对称的引力操控本身属于“黑科技”级别,但在应用上很难与东协现有的科技体系直接融合,需要额外开发对应的悬浮装置与护盾系统。

  相比之下,环状与径向的引力操控,却真正为应用打开了大门。

  环状操控最直观的用途,便是核聚变反应堆。在同等规模下,它能够显着提升约束效率,使反应堆体积进一步缩小。虽然西塔频率发生器和卡西米尔晶体的能耗不低,但与现有的磁约束装置相比,它们整体上能够节省不少能量与空间,为小型化、高效化的聚变装置奠定基础。

  径向操控的意义则更为直接——它为高密度脉冲定向能武器提供了可能。虽然以东协目前的引力操控强度,远远无法达到科幻作品中“引力武器”的水准,但利用径向的引力通道为高能等离子开辟出一条稳定的路径,确实是一条现实可行的方案。

  在魔导实验中心早期的研究中,他们就已经掌握了魔力水晶的等离子化技术。

  在近期的实验中,他们发现魔力水晶的晶格能在电磁场中持续吸收多个低能量光子,并在能量积累至临界点后,释放出单个高能量光子。

  对于本地施法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意志来直接控制水晶中魔力的充能与释放,施法水平越高,控制的精度也就越高。

  而帝国的符文科技则相对粗糙,难以做到这种细腻调控。因此,他们往往只能将魔力水晶当作“能量电池”使用——要么缓慢释放魔力维持设备运作,要么一次性释放全部能量,形成强烈的能量冲击。这一机制正是帝国魔导炮的理论基础。

  东协的研究路径与帝国的魔导炮思路相近。毕竟,若以能量电池的角度衡量,魔力水晶的性能实在乏善可陈:不仅能量输出羸弱,更致命的是,东协迄今仍未掌握其有序“放电”的技术。

  于是东协选择通过电磁场为晶石强制充能,并使用纳米织机制造的超高反射率材料进行包覆。这样,当光栅石的充能达到极限时,整块水晶会被吸收的电磁能转化为炽热的等离子体,而这股能量会顺着电磁场轨道被引导并加速,形成一道极具威力的等离子束流,直接投射出去。

  而等离子体容易在传播过程中迅速消散的缺陷,则可以通过径向延伸的引力场来弥补。

  与电磁场不同,引力场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被直接“投射”出去,不需要在通道周围布置繁复的线圈结构。只要将径向西塔频率发生器的方向调整到目标位置,一条肉眼不可见的通路便会立刻成型,为等离子射流提供稳定的轨迹。

  由于引力场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十九秒的稳定运作时间——完全足够。

  ————————————

  实验数据整理结束后,实验大厅逐渐安静下来。

  大部分研究员已经离开,留下的只有黄佳铭和伊希拉。投影屏幕上的曲线缓缓消失,中央的卡西米尔晶体阵列在冷却液的作用下逐渐暗淡下去。

  黄佳铭看着操作台上那份还未关闭的实验方案,沉默了片刻,开口道:“伊希拉,你的推演很完整。但我有个疑问。”

  伊希拉抬起耳朵,轻声应道:“您是说哪一部分?”

  “径向引力场的应用。”黄佳铭缓缓走近,手指轻轻敲了敲屏幕上的等离子通道模型,“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把它用于武器。为什么不是能源传输,或者空间运输?”

  伊希拉低下头,思索了一下,才回答:“因为等离子体的问题最明显。它需要一条稳定的通道,径向引力场正好能解决这个难题。至于能量传输……或许以后也能用,但它的效率并不高。”

  “可你明白,把它放在武器上意味着什么吗?”黄佳铭的声音低了些。

  伊希拉抿了抿嘴唇,尾巴轻轻敲了敲地面:“我明白。可是,新的力量如果不先表现为武器,很快就会被别人拿去用作武器。与其落在别人手里,不如我们自己先做出来。”

  黄佳铭盯着她,眼神中带着思索。他缓缓坐到椅子上,揉了揉眉心,过了好一会才说:“年轻的时候,我也常常在研究里避开和武器沾边的东西,总觉得科学应该单纯。但后来我才明白,科学本身从来没有单纯过。”

  伊希拉抬起头,眼睛亮了一瞬:“所以……您是同意的吗?”

  黄佳铭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着那几块正在冷却的晶体:“我不是同意,而是理解。你们年轻人看到问题,总会直接找最锋利的解决办法。但要记住,武器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甚至会带来新的麻烦。”

  “可没有武器,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伊希拉低声补了一句,“没有武器……就会像我们以前一样,被人奴役。”

  黄佳铭微微一怔,忽地想起来,这位天资聪颖的学生并非人类,而是来自于被奴役数代的鼠人种族。

  那种烙印在血脉里的记忆,恐怕远比任何书上的历史都来得深刻。

  况且……东协自己的历史中,也不乏奴役与压迫的阴影。

  批判的武器抵御不了武器的批判,他想到。

  随后黄佳铭便释怀的笑了笑:“你倒是说中了关键……”

  “手持利剑,方可和平。”

  “这句话我在很久以前听过。”

  “或许……它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