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请人建房-《生生不语,只一味地种田》

  村长去找修房子的老张沟通之后,第二日村长和老张就带着一个工人上了门。

  我原先的草屋位置还不错,老张的意思是直接推倒重建,房子可以再扩大一些。

  这涉及到占地和地基,我问村长会不会不合适?村长说这片本来也是空地,没有关系。

  确定好位置,老张建议就按现在村里大部分的建造形式来,主屋一间,两边卧房各一间,厨房和厕所建在隔壁的位置。“还得围个院子,院子里到时候你想种些东西或者是养些什么都是可行的。”老张如是说。

  老张考虑的很周到,村长说附近很多房子都是老张主持修建的,主打一个坚实耐用。修房子我是外行,除了点头,我也没什么意见。

  我给了老张五十两银子作为定金和购买材料的费用,剩下尾款等房子盖好之后再结算。老张觉得可行,但他要自己负责工人们的食宿。

  第3天, 老张就安排了几个工人在旁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棚子,主要用来做饭和纳凉。

  我暂时住到了李婶家里。因着不知道要住多久,我给了李婶一两银子作为食宿费用,李婶不肯收。我只好每日早起多做一些活计帮忙,也偶尔帮李婶买些东西贴补。

  我还是每日清晨去田里转上一圈,新栽种的秧苗长得极好,一天一个模样,如今已经能随风摇曳了。

  我的土豆和红薯都发了苗,再过几天,等红薯苗再抽的长一些,就可以剪下来种到地里去了,我估算这日子,大概要等雨季过去。秧苗强壮一些,种下去成活率也会高上许多。

  旁边的空地我打算种点黄瓜和豇豆,本着事必躬亲的原则,我跟李婶讨了黄瓜和豇豆的种子,跟着李婶一步步的学着秧苗和培育。

  当黄瓜长出第一批嫩苗时,我喜出望外。从前我也是种过农作物的,但都是为了作业,在实验室的秧苗田里,跟如今随手一块地的不同,那时候多半是为了写研究报告。

  想起研究报告,我想起师父临走的时候交代我要好好记录,回去要写成报告的。

  我看着已初见模型的房子,暗暗下定决心,等房子建好之后,我一定在我房间里摆上一个书架和一个书桌,书桌用来写字,书架用来摆放我的记录报告,按时按天记录我的种植日记和对师父的思念。

  只要我写得情真意切一些,师父就算看到我的流水账报告也不会想责怪我写得烂的。

  可是啊,人都是经不起念叨的。

  房子封顶那一日,村长给我带来了师父寄回来的信。

  师父在信上说,他去到了很多地方,也结识了一些朋友,但都没有关于穿越之类的传说或是传言,也没有遇到修士或是研究天文地理之类的门派或是组织。师父还说他打算前往京城,这个时代的政治中心。

  一个朝代的政治中心大约代表了这个时代最前沿的技术和文学水平,也包含玄学和其他学问。当然,每个时代也不乏一些世外高人,但高人难寻,没有机缘大概率是没有机会认识的。

  信的末尾,师父说他行踪不定,无需回信,希望我在这里好好生活,等着他。

  既然师父的归期不定,那研究观察报告的事又可以再放一放了。

  我一边唾弃懒惰的自己,一边又暗自庆幸可以拖上一拖。哎,人果然都是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