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夫唱妇随-《系统首富》

  一九九二年四月三十日的夜晚,深圳的空气温热而湿润,夹杂着远处工地隐约的轰鸣和近处花草的清香。萧远和马婷婷并肩站在新购置的公寓阳台上,俯瞰着这座在夜色中蓬勃生长的城市。远处,霓虹初上,勾勒出高楼大厦的轮廓;近处,小区里万家灯火,透出安宁温馨的气息。

  与楼下世界的喧嚣和忙碌相比,这个小小的阳台仿佛一个宁静的港湾。经历了整整四个月,尤其是最后半个月如同烈火淬炼般的紧张节奏后,这一刻的平静显得格外珍贵。

  “真快啊,感觉春节才过没多久,这一转眼,四月份都结束了。”马婷婷轻轻靠在栏杆上,语气中带着一丝如梦初幻的感慨。她侧过头,看着身旁的萧远,他正凝望着远方的灯火,眼神深邃,似乎在回顾着这短短数月间发生的巨变。

  萧远深吸一口气,转过头,对上马婷婷的目光,脸上露出了温和而有力的笑容:“是啊,这四个月,感觉比过去一年经历得还要多。”他伸出手,轻轻握住马婷婷的手,“婷婷,我们来捋一捋,这四个月,我们都做了什么。”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梳理历史的庄重感。马婷婷也认真起来,点了点头。

  “首先,是年初定调。”萧远开始回顾,“1月3号,新年第一个工作日,我们明确了九二年的三大方向:稳健对苏、开拓国内、练好内功。这是所有事情的起点。”

  “嗯,”马婷婷接话道,“那时候,我们对苏贸易已经稳定,但心里总想着不能只靠这一条路。你提出要投资国内实业,我心里还有些打鼓,毕竟我们之前没做过。”

  “然后,就是找到了远风服饰厂的前身——那个濒临倒闭的镇办厂。”萧远继续说道,“1月15号,我们第一次去考察,厂区破败,但李厂长有技术,工人有基础。系统评估给了B级,支持我们收购。”

  “记得当时伟华还担心精力分散,是你力排众议,说这是练内功、切入国内市场的试验田。”马婷婷回忆着,嘴角微扬,“现在看,这一步走得太关键了。”

  “第二步,是引入了李文杰这位关键盟友。”萧远的目光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二月底的那次会面,“2月25号,通过中间人引荐,见到了李文杰。他精明务实,有海外渠道,正好弥补我们的短板。系统扫描显示他诚信度高,能力突出。”

  “英雄所见略同,”马婷婷笑道,“他参观完改造中的厂子,听了你的规划,当场就表示要入股合作。3月10号,正式签协议,成立合资公司。他带来的不仅是资金设备,更是国际视野和稳定的外销渠道。”

  “第三步,是抓住了最大的‘势’——邓公南巡。”萧远的语气变得有些激动,“3月中下旬,消息陆续传开,‘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话像春雷一样,炸响在整个中国上空。我们之前的判断,和这股春风完全吻合!”

  “那天晚上,我们俩在办公室听到广播,激动得差点跳起来。”马婷婷眼中也闪着光,“从那以后,感觉整个国家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我们干事的底气也更足了。”

  “最后,就是这场硬仗——五万条工装裤的订单。”萧远的表情重回严肃,“4月15号接到李文杰的喜讯,到今晚货款到账,整整半个月。老吴推行新制度遇到的阻力,赵大姐那样的老师傅起初的不适应,辅料管理的漏洞,海关查验的临时加码……这一道道关,我们都闯过来了。”

  “而且闯得很漂亮!”马婷婷语气坚定,“最终合格率99.3%,超额完成任务,货款一分不差按时到账。这不仅仅是赚了钱,更是证明了我们的团队,我们的模式,是经得起考验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四个月的历程清晰地梳理出来。每一个关键节点,每一次重要决策,都历历在目。这不仅仅是对业务的复盘,更是对团队成长、对个人心路历程的一次深刻检视。

  “总结下来,我们这四个月能突飞猛进,靠的是什么?”萧远像是在问马婷婷,又像是在问自己。

  马婷婷思考片刻,认真地说:“我觉得,第一是制度。没有老吴来建立的那套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流程,我们接不住这么大的单,更做不出这么高的质量。第二是人才。伟华顶住了采购和物流的压力,老李厂长在工人中稳住了局面,你引入了李文杰,还有老吴这样的专业人才。第三,也是最基本的,就是质量。这次东欧客户对我们货品的认可,就是最好的广告。”

  “说得对!”萧远赞许地点头,“制度是骨架,人才是血肉,质量是生命线。这是我们用实战换来的宝贵经验。当然,”他顿了顿,目光中透出更深层的思考,“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大势的判断和把握。没有对国内政策松动的敏锐感知,没有对国际局势(尤其是苏联那边)潜在机会的预判,我们可能还在小打小闹,绝不敢如此果断地投入和扩张。”

  提到国际局势,萧远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沉沉的夜空。就在这时,客厅里开着的电视机传来晚间国际新闻的声音:

  “……本台最新消息,莫斯科方面关于联盟条约的谈判再次陷入僵局,部分加盟共和国表现出更强的独立倾向……东欧地区经济状况持续恶化,日用消费品短缺现象普遍……”

  新闻主播的声音平静,但传递的信息却如同暗流涌动。

  萧远的神情变得愈发凝重。他脑海中,系统界面清晰地显示着LV10的经验条已经完全充满,正散发着微光,提示可以升级。同时,那幅“风险地图”上,苏联区域的红色警示变得前所未有的刺眼,几乎要滴出血来。

  “婷婷,”萧远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的第一步,迈得很稳,很好。但这只是开始。你看这新闻,山雨欲来风满楼。苏联那边,恐怕很快就要有惊天动地的大变了。伊万之前那么急切地要药品、要罐头,就是明证。这对我们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马婷婷握紧了他的手,她能感受到他掌心传来的力量和热度:“我知道。你之前就说过,感觉一个巨大的机会窗口要打开了。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萧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意识集中在系统界面上,默念:“升级!”

  一道柔和而不刺眼的光芒在界面上升起,经验条重置,等级标志从LV10变成了LV11。

  【系统升级完成!当前等级:LV11。】

  【解锁新功能:深度资讯分析。在“资讯简报”基础上,可对特定行业、区域或重大事件提供更深入、结构化的分析报告,包含潜在风险点、机遇窗口、关键参与者动态等更详尽信息。冷却时间:72小时。】

  LV11的新功能,正好契合了他下一步的需求!

  萧远收回心神,眼中闪烁着智慧与野性的光芒,看向马婷婷:“服装厂,是我们切入实体经济、锻炼团队、积累制造经验的第一步,它成功了。但要想真正抓住即将到来的历史性机遇,实现资产的跨越式增长,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服装、日用百货这些传统的轻工品上。”

  他停顿了一下,一字一句地说:“下一步,我们要把目光投向更具科技含量的领域。比如,电子元器件,简单的通讯设备,甚至是……未来可能改变世界的计算机技术。我们要用这次赚到的钱,和即将从苏联那边获得的巨大收益,去投资未来!去布局那些真正有技术壁垒、能带来长期价值的产业!”

  马婷婷听着丈夫描绘的蓝图,心中既感到震撼,又充满了无限的信任与期待。她知道,眼前的这个男人,他的视野早已超越了当下,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

  “好!”她用力点头,目光坚定,“无论你去哪里,做什么,我都跟着你,支持你!”

  夜色渐深,阳台上的两人依然并肩而立。身后是温暖的家,脚下是沸腾的城市,眼前是充满无限可能、同时也暗藏汹涌波涛的未来。1992年的前四个月,他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锻造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并成功地抓住了第一次跃升的机会。

  而这一切,仅仅是一场更大风暴来临前,激昂的序曲。

  系统等级提升至LV11,新的功能已经就位。历史的车轮正滚滚向前,属于萧远和马婷婷的传奇,才刚刚揭开波澜壮阔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