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的深圳,傍晚五点半,太阳的威力已然减弱,斜挂在西边的天空,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了绚烂的金橙色。远航贸易所在的崭新办公楼,虽然不算最高,但在这一片新兴的工业区与写字楼群中,也已颇具气势。大厦天台上,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周边逐渐繁华起来的街景,以及更远处那片孕育着无限希望的热土。
萧远和马婷婷并肩站在天台边缘的栏杆前,夏末的晚风带着一丝温热,吹拂着马婷婷的裙摆和发丝,也轻轻掀动萧远白衬衫的衣角。忙碌喧嚣的一天即将结束,楼下街道传来隐约的车流声,更衬托出天台这一方天地的宁静。
马婷婷微微倚靠着栏杆,目光扫过楼下那些开始下班、鱼贯而出的员工们,又望向远处那些正在施工、吊塔林立的工地,轻轻舒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满足感:“阿远,有时候想想,这半年,真的像做梦一样。”
萧远侧过头,看着身旁的女子。夕阳的金光为她姣好的侧脸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少了些许年初时的紧绷和焦虑,多了几分从容与沉稳。他伸手,自然地揽住她的肩膀,让她更靠近自己一些,低声问:“怎么个像梦法?”
“就是……太快了。”马婷婷组织着语言,眼神有些悠远,“感觉春节后刚回来那会儿,咱们虽然有了钱,但心里其实是有点慌的。公司一下子大了,人多了,事情千头万绪,哪个环节都怕出错。记得一月份那会儿,王经理和周大哥在会议室吵得面红耳赤,为了那张报关单,我那时候真怕公司还没起飞就先内部散架了。”
萧远想起当时的情景,也不禁莞尔:“是啊,管理阵痛,必经阶段。现在看来,吵一吵也不是坏事,起码把问题都摆到了台面上。”
“嗯。”马婷婷点头,嘴角弯起好看的弧度,“后来就好了。培训搞起来,大家慢慢上了轨道。你看现在,就算我俩偶尔偷个懒,晚点来早点走,公司也能照常运转了。这种‘离得开’的感觉,真好。”
她的目光转向蛇口港的大致方向,虽然被楼宇遮挡,但仿佛能看到那片繁忙的景象。“还有物流,咱们自己的小仓库也快建好了吧?周大哥现在跟港口那边关系铁得很,再也不用为个泊位急得跳脚了。这一步,走得很踏实。”
萧远“嗯”了一声,补充道:“不仅是物流。研发那边,张工他们啃那块硬骨头(高精度机床)很有进展,BP机的改进型号快出来了,移动通信的预研也立了项。虽然烧钱,但这钱烧得值。还有,”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跟研究院那边搭上的线,虽然是隐性的,但关键时刻说不定能起到大作用。”
马婷婷会意地点头,她负责财务,自然知道研发投入的巨大,也更理解萧远口中“隐性资产”的价值。“政策上我们也顺了很多,张科长那边时不时能给点风声。去香港参加那次沙龙,虽然一开始我挺紧张,但确实开阔了眼界。李文杰先生介绍的那位银行家,以后说不定能用上。”
她一项项数着这半年的变化,从内部管理到外部拓展,从硬件投入到软性人脉,语气越来越轻快,也越来越肯定。“苏总监来了以后,提出的品牌计划我觉得很有道理,咱们公司,是时候有个响亮的牌子了,不能老是‘远航贸易、远航贸易’的,听着像个纯粹的倒爷公司。”
萧远赞同地点头,苏芷晴的到来,确实为公司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营销活力。“上海办事处也设好了,虽然只是个小据点,但意义重大。北京的人选也定了。咱们的触角,总算开始向真正的全国市场延伸了。”
“最重要的是,”马婷婷转过头,正视着萧远,眼中闪烁着光彩,“咱们的底子厚实了。不再是只有账上现金的暴发户了。我们有了一套能运转的班子,有了初步的技术储备,有了固定资产(仓库、研发中心),有了初步的全国布局,还有了你……”她顿了顿,笑意更深,“还有了你那越来越厉害的‘直觉’。”
她知道萧远有些非同寻常的“眼光”和“判断力”,虽然萧远从未明说系统的存在,但她早已心照不宣地将此归为萧远独特的商业天赋。尤其是刚刚,萧远在书房短暂独处后,眼中那份对房地产未来的笃定,她清晰地感受到了。
萧远握了握她的肩膀,没有否认。系统升级到LV15,解锁“行业趋势预测”,这确实是如虎添翼。但他更清楚,系统是辅助,这半年来,是身边这个女子,是周伟华、张工、新加入的苏芷晴,是公司上下每一个努力的人,共同将机遇的爆发,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根基。
“婷婷,”萧远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这半年,我们不是在盲目扩张,而是在打地基。以前的钱,像是大风刮来的,虽然多,但总觉得不踏实。现在,我们有了管理制度,有了人才团队,有了技术方向,有了资产布局,还有了你这根定海神针一样的财务大管家。”
他环视着天台之下,目光仿佛能穿透楼板,看到那些井然有序的办公室,看到财务部里核对账目的严谨,看到贸易部里处理单据的熟练,看到研发中心里埋头实验的专注。
“你看,现在我们的根基,”萧远缓缓说道,每个字都掷地有声,“才算初步打牢了。”
马婷婷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与安定。半年时间,公司从资产暴涨后的些许混乱和迷茫中走出,建立起了一套虽然年轻但已初见成效的体系。这不仅仅是财富的增长,更是组织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质的飞跃。这就像建造一栋大厦,之前或许一夜之间堆起了惊人的建材(资本),但这半年,他们呕心沥血,打下了深深的地基,竖起了坚固的框架。
“是啊,”她轻声应和,将头轻轻靠在萧远的肩上,“筑基已成。接下来,才是真正向上生长的时候了。”
萧远揽紧了她,目光越过眼前的高楼,投向了更遥远的地方。北方,是政治文化中心北京,那里有即将设立办事处带来的新机遇;东方,是经济重镇上海,浦东开发的热潮正在酝酿;更远处,是浩瀚的太平洋,是全球市场的无限可能。有了LV15的系统辅助,有了身边志同道合的爱人与团队,有了这半年来夯实的坚实基础,他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天边的晚霞愈发绚烂,将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光辉之中。天台上的两人,身影被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如同他们共同缔造的事业,在这片充满奇迹的土地上,深深扎根,蓄势待发。
萧远和马婷婷并肩站在天台边缘的栏杆前,夏末的晚风带着一丝温热,吹拂着马婷婷的裙摆和发丝,也轻轻掀动萧远白衬衫的衣角。忙碌喧嚣的一天即将结束,楼下街道传来隐约的车流声,更衬托出天台这一方天地的宁静。
马婷婷微微倚靠着栏杆,目光扫过楼下那些开始下班、鱼贯而出的员工们,又望向远处那些正在施工、吊塔林立的工地,轻轻舒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满足感:“阿远,有时候想想,这半年,真的像做梦一样。”
萧远侧过头,看着身旁的女子。夕阳的金光为她姣好的侧脸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少了些许年初时的紧绷和焦虑,多了几分从容与沉稳。他伸手,自然地揽住她的肩膀,让她更靠近自己一些,低声问:“怎么个像梦法?”
“就是……太快了。”马婷婷组织着语言,眼神有些悠远,“感觉春节后刚回来那会儿,咱们虽然有了钱,但心里其实是有点慌的。公司一下子大了,人多了,事情千头万绪,哪个环节都怕出错。记得一月份那会儿,王经理和周大哥在会议室吵得面红耳赤,为了那张报关单,我那时候真怕公司还没起飞就先内部散架了。”
萧远想起当时的情景,也不禁莞尔:“是啊,管理阵痛,必经阶段。现在看来,吵一吵也不是坏事,起码把问题都摆到了台面上。”
“嗯。”马婷婷点头,嘴角弯起好看的弧度,“后来就好了。培训搞起来,大家慢慢上了轨道。你看现在,就算我俩偶尔偷个懒,晚点来早点走,公司也能照常运转了。这种‘离得开’的感觉,真好。”
她的目光转向蛇口港的大致方向,虽然被楼宇遮挡,但仿佛能看到那片繁忙的景象。“还有物流,咱们自己的小仓库也快建好了吧?周大哥现在跟港口那边关系铁得很,再也不用为个泊位急得跳脚了。这一步,走得很踏实。”
萧远“嗯”了一声,补充道:“不仅是物流。研发那边,张工他们啃那块硬骨头(高精度机床)很有进展,BP机的改进型号快出来了,移动通信的预研也立了项。虽然烧钱,但这钱烧得值。还有,”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跟研究院那边搭上的线,虽然是隐性的,但关键时刻说不定能起到大作用。”
马婷婷会意地点头,她负责财务,自然知道研发投入的巨大,也更理解萧远口中“隐性资产”的价值。“政策上我们也顺了很多,张科长那边时不时能给点风声。去香港参加那次沙龙,虽然一开始我挺紧张,但确实开阔了眼界。李文杰先生介绍的那位银行家,以后说不定能用上。”
她一项项数着这半年的变化,从内部管理到外部拓展,从硬件投入到软性人脉,语气越来越轻快,也越来越肯定。“苏总监来了以后,提出的品牌计划我觉得很有道理,咱们公司,是时候有个响亮的牌子了,不能老是‘远航贸易、远航贸易’的,听着像个纯粹的倒爷公司。”
萧远赞同地点头,苏芷晴的到来,确实为公司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营销活力。“上海办事处也设好了,虽然只是个小据点,但意义重大。北京的人选也定了。咱们的触角,总算开始向真正的全国市场延伸了。”
“最重要的是,”马婷婷转过头,正视着萧远,眼中闪烁着光彩,“咱们的底子厚实了。不再是只有账上现金的暴发户了。我们有了一套能运转的班子,有了初步的技术储备,有了固定资产(仓库、研发中心),有了初步的全国布局,还有了你……”她顿了顿,笑意更深,“还有了你那越来越厉害的‘直觉’。”
她知道萧远有些非同寻常的“眼光”和“判断力”,虽然萧远从未明说系统的存在,但她早已心照不宣地将此归为萧远独特的商业天赋。尤其是刚刚,萧远在书房短暂独处后,眼中那份对房地产未来的笃定,她清晰地感受到了。
萧远握了握她的肩膀,没有否认。系统升级到LV15,解锁“行业趋势预测”,这确实是如虎添翼。但他更清楚,系统是辅助,这半年来,是身边这个女子,是周伟华、张工、新加入的苏芷晴,是公司上下每一个努力的人,共同将机遇的爆发,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根基。
“婷婷,”萧远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这半年,我们不是在盲目扩张,而是在打地基。以前的钱,像是大风刮来的,虽然多,但总觉得不踏实。现在,我们有了管理制度,有了人才团队,有了技术方向,有了资产布局,还有了你这根定海神针一样的财务大管家。”
他环视着天台之下,目光仿佛能穿透楼板,看到那些井然有序的办公室,看到财务部里核对账目的严谨,看到贸易部里处理单据的熟练,看到研发中心里埋头实验的专注。
“你看,现在我们的根基,”萧远缓缓说道,每个字都掷地有声,“才算初步打牢了。”
马婷婷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与安定。半年时间,公司从资产暴涨后的些许混乱和迷茫中走出,建立起了一套虽然年轻但已初见成效的体系。这不仅仅是财富的增长,更是组织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质的飞跃。这就像建造一栋大厦,之前或许一夜之间堆起了惊人的建材(资本),但这半年,他们呕心沥血,打下了深深的地基,竖起了坚固的框架。
“是啊,”她轻声应和,将头轻轻靠在萧远的肩上,“筑基已成。接下来,才是真正向上生长的时候了。”
萧远揽紧了她,目光越过眼前的高楼,投向了更遥远的地方。北方,是政治文化中心北京,那里有即将设立办事处带来的新机遇;东方,是经济重镇上海,浦东开发的热潮正在酝酿;更远处,是浩瀚的太平洋,是全球市场的无限可能。有了LV15的系统辅助,有了身边志同道合的爱人与团队,有了这半年来夯实的坚实基础,他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天边的晚霞愈发绚烂,将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光辉之中。天台上的两人,身影被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如同他们共同缔造的事业,在这片充满奇迹的土地上,深深扎根,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