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联合破局-《系统首富》

  六月的深圳,已是暑气蒸人。福田区政府大楼里,尽管吊扇呼呼地转着,但空气依然带着几分沉闷。三楼那间不大的接待室里,窗户开着,偶尔吹进一丝温热的风,却带不走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与期待。

  赵国强提前十五分钟就到了,他特意换上了一件崭新的短袖白衬衫,深色西裤熨烫得笔挺,试图以最精神、最专业的面貌来应对这次关键的沟通。他坐在硬木沙发上,腰杆挺得笔直,手心微微出汗,反复在脑中梳理着即将要说的话和马婷婷副总裁叮嘱的要点——不抱怨,不指责,只陈述客观困难,强调共同利益和发展大局。

  九点五十八分,接待室的门被推开。宏图房地产的钱经理和永业发展的孙主任先后走了进来。钱经理身材微胖,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一进来就掏出帕子擦汗,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焦虑。孙主任则瘦削一些,眉头紧锁,脚步很快,透着一股不耐烦的气息。

  “赵经理,早。”

  “赵经理,我们没来晚吧?”

  两人几乎是同时打招呼,声音里都带着同样的沉重。他们三家的项目地块相距不远,几乎是在同一时期申报的旧改手续,也几乎在同一时间节点被莫名其妙地“卡”住了。之前各自为战,四处碰壁,憋了一肚子火又无处发泄。直到赵国强主动联系,提出联合反映情况的想法,三人一拍即合。

  “不晚不晚,钱经理、孙主任,快请坐。”赵国强起身招呼,给两人各倒了一杯早已凉好的茶水,“李科长应该马上就到。”

  十点整,接待室的门再次被推开,李科长带着一名拿着笔记本的年轻记录员准时出现。李科长看起来四十岁上下,戴着黑框眼镜,脸色严肃,目光在赵国强三人脸上扫过,带着审视的意味。

  “李科长,您好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见面。”赵国强立刻上前一步,主动伸出双手,态度谦逊而热情。钱经理和孙主任也连忙起身打招呼。

  “坐吧。”李科长点了点头,语气平淡,在主位的单人沙发坐下,记录员则坐在他侧后方。“赵经理,电话里说,是关于你们几家公司在福田项目审批的事情?有什么具体问题,说吧。”他直接切入主题,显然不想多浪费时间。

  赵国强没有先开口,而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钱经理和孙主任。这是他们事先商量好的策略,由受影响同样严重、但并非此次沟通发起方的另外两家先陈述,避免让李科长觉得是远航一家在挑头闹事。

  钱经理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尽量平和:“李科长,是这样的。我们宏图在福田的那个电子元件厂改造项目,所有的申报材料,自问都是齐全合规的,按照正常的流程,早该走到下一步了。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在规划要点确认这个环节,拖了快一个月了,每次去问,都说还在研究,需要时间……您看,这厂房闲置一天,我们的资金成本就增加一天,实在是耗不起啊。”他说着,脸上的愁容更甚。

  孙主任紧接着开口,语气就没那么客气了,带着明显的焦躁:“李科长,我们永业的情况也差不多!那个片区旧改是区里重点推动的,我们也是积极响应号召,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现在卡在消防预审的意见上,明明符合规范,可就是不出文,下面办事的人总是含糊其辞。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开发进度,如果因此错过了市场窗口期,这个损失……唉!”他重重叹了口气,没把话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李科长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用手指轻轻敲着沙发扶手,等两人说完,才不紧不慢地说:“钱经理,孙主任,你们反映的情况我听到了。政府部门的审批,有既定的流程和规范,需要时间进行严谨的审核,这是对投资商负责,也是对城市发展负责。可能存在一些技术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核实,或者需要与其他部门协调,这些都是正常的工作环节。希望你们能理解,也要有耐心。”

  这番话,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完全是推诿之词,钱经理和孙主任的脸色顿时更加难看了,孙主任甚至想开口反驳,被赵国强用眼神制止了。

  这时,赵国强知道,该自己上场了。他没有像钱、孙二人那样诉苦,而是换了一种思路,脸上带着诚恳而忧虑的表情:“李科长,我们完全理解并支持政府部门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流程规范是为了保障项目质量和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这个道理我们懂。”

  他先肯定对方,让李科长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

  赵国强话锋一转,但语气依旧保持着克制和尊重:“不过,李科长,我们三家的情况同时出现类似的、非技术性的流程放缓,这让我们不免有些共同的担忧。我们远航、宏图、永业,都是看好福田区、看好深圳未来发展,才真金白银投入到这里来的。我们遇到的这个问题,会不会让其他正在观望或者有意向来福田投资的客商产生误解,觉得我们的投资环境……在某些环节上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他没有提王健,没有提任何可能的黑手,而是巧妙地拔高了一个层面,从个别案例上升到对区域投资环境的潜在影响。这是马婷婷建议的精髓——将个体矛盾转化为公共议题。

  李科长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可以轻易打发一两家企业的抱怨,但如果三家规模不小的企业同时反映同一个问题,并且将问题定性为可能影响区域投资环境,这就不是简单的个案了。这涉及到区里招商引资的大局和脸面。

  赵国强观察着李科长的细微反应,继续加码,但语气更加诚恳:“李科长,我们今天冒昧地一起来,绝不是要给政府添麻烦,更不是要施加什么压力。我们是真的希望,能在李科长您的指导和协调下,找到一个既能确保审批质量,又能适当提高效率,让我们这些企业能更快地为福田区发展贡献税收和就业的办法。这其实是我们三方,也是我们相信区政府共同的愿望。”

  他这番话,把三方摆在了一个积极配合、寻求共赢的位置上,把李科长捧到了“指导协调”的高度,给了对方足够的台阶和面子。

  记录员在一旁飞快地记录着。

  接待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吊扇转动的声音。钱经理和孙主任都有些紧张地看着李科长。他们之前单独来沟通时,可没想过能说出这么一番有水平的话,基本都是诉苦和催促,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此刻,他们不禁对赵国强刮目相看,也更真切地体会到了“联合”的力量。

  李科长沉吟了片刻,目光再次扫过面前三人。他知道这几家企业的情况,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些关系,尤其是这个远航集团,近年来风头很劲。如果只是一家,拖一拖或许没什么,但三家联合起来,声音就不一样了。更重要的是,赵国强的话点中了一个要害——如果因为审批效率问题,影响了区里招商引资的形象,这个责任他可担待不起。尤其是在当前全市都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

  “嗯……”李科长终于再次开口,语气比刚才缓和了不少,“你们反映的这个情况,以及提出的担忧,我确实需要重视。几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同时遇到类似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这样吧,你们三家的项目资料,我会后立刻调过来亲自看一下。如果确实不存在原则性的问题,只是因为一些流程衔接或者内部协调的原因导致了延迟,我会尽快督促相关科室抓紧办理,争取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缩短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他没有做出任何保证,但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之前的推诿,变成了“亲自看一下”、“尽快督促”。这意味着,卡住的那道无形的闸门,终于有希望开启了。

  钱经理和孙主任脸上瞬间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几乎要喜形于色。

  赵国强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但表面上依旧保持冷静和感激,他立刻站起身,再次向李科长伸出手:“太感谢您了,李科长!有您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我们相信在您的关心下,问题一定能得到妥善解决。我们三家也一定会全力配合,把项目做好,绝不辜负区里的期望!”

  钱经理和孙主任也连忙起身表示感谢,态度恭敬。

  李科长和三人依次握了手,脸色也不再像刚开始那样严肃:“嗯,希望你们也能理解政府工作的复杂性。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及时沟通。好了,我后面还有个会,今天就先到这里。”

  “好的好的,不打扰您了,李科长您忙。”赵国强连忙说道,带着钱、孙二人礼貌地告退。

  走出区政府大楼,炙热的阳光扑面而来,但三人的心情却与来时截然不同。

  “赵经理!高,实在是高!”钱经理一把抓住赵国强的胳膊,激动地说,“你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你刚才那番话,说得太有水平了!要是我们自己来,肯定又碰一鼻子灰!”

  孙主任也由衷地佩服道:“没错!赵经理,今天真是多亏了你组织,还有你那番合情合理的说辞。把我们三家绑在一起,这分量果然不一样!李科长最后的态度,明显不一样了!”

  赵国强擦了擦汗,心里对马婷婷的敬佩又加深了一层,但他没有居功,谦虚地笑了笑:“钱经理、孙主任过奖了。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三家目标一致,劲儿往一处使的结果。婷婷…哦不,马总她只是提了个思路。关键是,我们反映的是实情,而且是从有利于福田发展的大局出发,李科长是明白人,自然会引起重视。”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不过,两位,事情虽然有了转机,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王健那边,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后续的审批环节,还得咱们多通气,互相照应着点。”

  “那是自然!”钱经理和孙主任异口同声。经过这次,一个短暂而松散的“抗王同盟”算是初步形成了。虽然这种同盟的基础是共同利益,未必牢固,但在应对眼前危机时,无疑增加了各自的筹码。

  回到公司,赵国强立刻向萧远做了电话汇报,详细描述了沟通的经过和结果。

  电话那头,萧远听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仿佛能看到马婷婷在提出这个建议时,那双沉静而充满智慧的眼睛。妻子的这个策略,不仅巧妙地化解了眼前的危机,避免了与王健的正面冲突和可能付出的更大代价,还意外地为远航在地产圈子内赢得了两个暂时的盟友,至少是善意。

  “老赵,干得漂亮。”萧远赞道,“这件事你处理得很好。后续跟进要抓紧,但要把握好度,不要催得太急,引起李科长的反感。”

  “明白,萧总您放心。”赵国强连忙应道。

  挂断电话后,萧远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这次“联合破局”的成功,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商业竞争不仅仅是资金和技术的比拼,更是智慧、策略和人心的较量。马婷婷的存在,就像是他这个拥有未来视角的“先知”身边,一位能洞察当下人性与规则的“贤相”,弥补了他可能因依赖系统而产生的某种“高高在上”的疏离感。

  王健的暗箭被暂时化解,但萧远知道,这场较量远未结束。然而,经过这次夫妻携手破局,他对未来应对更多挑战的信心,更加充足了。他的根基,正在与妻子的相互扶持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寸寸地扎得更深,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