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首月硕果-《系统首富》

  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八日,农历正月十四。南国的初春,夜晚仍带着凉意,但“远婷电子行”紧闭的门窗内,却透出温暖而明亮的灯光,也包裹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与期待。

  店铺早已打烊,街面的喧嚣归于沉寂。店内,货架和柜台整洁有序,白天的热闹仿佛还残留着一丝余温。萧远、马婷婷、周伟华三人围坐在原本用于接待顾客、此刻却铺满了账本、单据和一堆散乱钞票的小方桌旁。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墨水以及一种名为“期待”的浓烈气息。今晚,他们要完成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核算“远婷电子行”开业第一个完整月份的账目。

  马婷婷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着她那本越来越厚的记账本。一整个月,她每天打烊后都会雷打不动地记录当日的销售收入、进货支出、水电杂费等,字迹工整,条目清晰。旁边放着一个上了锁的小铁皮钱箱,里面是本月所有的营业款。周伟华帮忙将一堆零散钞票按面额分类、叠放整齐。萧远则负责最后的复核与统筹。

  “开始吧。”萧远深吸一口气,声音在安静的店内显得格外清晰。

  马婷婷点点头,翻开账本的第一页,从二月一日开业那天开始,逐项念出每日的营业额和主要支出。她的声音平稳,但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内心的激动。

  “二月一日,开业,营业额……一千二百八十三元六角五分。支出:鞭炮五元,开业促销折让计入成本核算……”

  “二月二日,营业额九百六十七元四角……”

  “二月三日……”

  每一天的数字,都对应着一段忙碌的记忆。周伟华一边听着,一边忍不住插话:“嘿,那天那个大爷一口气买了五个计算器!说是给车间里用的!”

  萧远微笑着点头,脑海中浮现的是顾客盈门的场景,是三人分工协作的默契,是点滴积累的汗水。

  随着马婷婷的报数,周伟华手下的钞票堆渐渐变成了整齐的一摞摞。十元、五元、两元、一元,还有大量的角票和分币,像一座座小小的丘陵,象征着过去二十八天里无数笔或大或小的交易。

  收入汇总相对简单。关键是支出部分。

  “本月总进货三次,”马婷婷翻到进货记录页,“第一次,一月三十一日备货,支出四千五百元;第二次,二月十五日补货,支出三千二百元;第三次,二月二十五日补货,支出两千八百元。本月进货总支出……一万元零五百元。”

  这个数字让周伟华倒吸了一口凉气。一万多块!这几乎相当于他们之前摆摊时所有的积蓄了。但投入大,也意味着生意规模今非昔比。

  “房租,第一个月加押金,一共支付了五百五十元。”

  “水电费,这个月用了二十八元五角。”

  “杂项支出,”马婷婷继续念,“包括买账本、笔墨、包装纸袋、喝水用的暖水瓶、打扫工具……还有我们三人这个月的伙食补贴,按每天三元算,共计八十四元。这些零散支出加起来,一共是一百九十五元三角。”

  所有数据汇总完毕。店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只剩下三人的呼吸声。最关键的时刻到了——计算净利润。

  马婷婷拿起铅笔,在账本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开始演算:

  “本月总营业收入……”她报出了一个数字。

  萧远心算极快,几乎在她念出的同时,已经得出了结果,但他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马婷婷一笔一划地计算。

  “减去本月总进货成本……”

  “减去房租、水电、杂项……”

  马婷婷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每一个数字都写得格外用力。周伟华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支铅笔。

  终于,马婷婷停下了笔。她抬起头,看向萧远,又看向周伟华,脸颊因为激动而泛起红晕,嘴唇张了张,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一时失声。

  “多少?”周伟华忍不住催促,声音都有些变调。

  马婷婷深吸一口气,用带着难以置信却又无比清晰的语调,一字一顿地念出了那个最终的数字:

  “本、月、净、利、润……一、万、两、千、一、百、三、十、七、元、两、角、五、分!”

  “多少?!!”

  周伟华猛地从凳子上跳了起来,眼睛瞪得像铜铃,声音震得屋顶仿佛都在响。“一万两千多?!婷婷姐,你没算错吧?!再算一遍!再算一遍!”

  萧远虽然心中已有预估,但听到这个确切的数字时,胸腔里那颗心还是重重地跳了一下,一股滚烫的热流瞬间涌遍全身。一万两千元!一个月!这远远超出了他们最初“月入过万”的最高期望!

  马婷婷用力点头,把账本推到两人面前:“没错!我算了三遍了!营业收入减去所有成本,就是这么多!”

  周伟华一把抓过账本,虽然看不太懂那些复杂的条目,但最后那个用红笔圈起来的醒目数字,他认得清清楚楚——“12,137.25”。他反复看了几遍,突然仰天大笑起来:“哈哈哈!一万二!一个月!咱们真的做到了!远子!婷婷姐!咱们发财了!!”

  他激动得在原地转圈,挥舞着拳头,恨不得把屋顶掀翻。

  萧远接过账本,仔细地核对了一遍每一项收支。马婷婷的账目清晰严谨,计算准确无误。他抬起头,看着兴奋得满脸通红的周伟华和虽然努力保持镇定但眼角眉梢都洋溢着喜悦与成就感的马婷婷,一种巨大的欣慰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不仅是一笔钱,更是对他们这一个月来起早贪黑、辛勤付出、以及所有正确决策的最高褒奖。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主导的商业实体实现首个完整会计周期盈利。盈利规模远超初始设定目标。经验值大幅提升!当前等级:LV6(98%/100%)。即将升级至LV7。请宿主再接再厉。】

  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响起,肯定了他们的成绩,也预示着更大的可能性。

  激动的心情渐渐平复后,三人重新坐下,围着那堆象征着硕果的钞票和那本神奇的账本。

  “这钱……”周伟华看着钱箱,搓着手,“咱们怎么分?”

  萧远摇了摇头,神情变得严肃而坚定:“不能分。至少现在不能大部分分掉。”

  马婷婷也点头附和:“远子说得对。这钱是我们事业的根基,应该用来扩大经营。”

  萧远看着两位伙伴,沉声道:“这一万二千元,是我们‘远婷电子行’的第一桶金,但绝不是最后一桶。我的想法是,留出下个月的房租水电等固定开支约六百元,再留出两千元作为我们三个人的生活费和应急备用金。剩下的……九千五百多元,全部投入下一次进货!”

  他顿了顿,继续阐述他的规划:“我们现在货品种类虽然不少,但深度不够。比如计算器,只有基础款和函数款,还可以进一些更专业的型号。电子表也是,可以增加一些高端款式,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甚至像婷婷之前说的,可以增加电池、耳机、BP机套这些小配件,利润率高,还能带动主商品销售。我们需要用这笔钱,让我们的货架更丰富,竞争力更强!”

  周伟华听完,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后,重重地点头:“对!听你的!把钱变成更多的货,才能赚更多的钱!咱们的店现在名气打出去了,正好趁热打铁!”

  马婷婷也毫无异议:“嗯!账上的钱活起来,才是真正的钱。我明天就开始整理库存数据,看看哪些货需要重点补,哪些可以尝试进一点新品。”

  方针已定。三人小心翼翼地将九千多元的“发展基金”用油纸包好,锁进钱箱的底层。这是希望的种子,是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燃料。

  收拾停当,已是深夜。周伟华兴奋劲过去,巨大的疲惫感袭来,先上楼休息了。萧远和马婷婷最后检查了一遍门窗。

  站在店门口,回望在灯光下显得静谧而充实的店铺,马婷婷轻声说:“真像做梦一样。一个月前,我们还只能在路边摆摊呢。”

  萧远看着她被灯光柔化的侧脸,心中充满感激与柔情:“是因为有你们。婷婷,谢谢你。”

  马婷婷低下头,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羞涩而又幸福的微笑。

  二月的最后一天,在硕果累累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中,悄然流逝。对于“远婷电子行”而言,这第一个月的圆满结账,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胜利,更是一个强有力的宣告:他们不仅在这条街上站稳了脚跟,而且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准备向着更高的目标,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