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茶山-《重生大涅盘,我的2011!》

  张文捡起地上的卡片,小眼睛里带着浓重的好奇,语气却很嫌弃:“咦~,正规酒店怎么还有这种东西。”

  他捏着小卡片,不屑地将它扔进了垃圾桶,眼神却不自觉地往里面瞟。

  林默没理会这个闷骚,拿着衣服走进浴室,舒舒服服地洗了个澡。

  换上一套t恤和短裤,林默来到书桌前。

  这时候张文早就已经打开他的笔记本开始下载游戏了。

  “默哥,这酒店的wIFI网速还是可以的。”

  看着进度条一点点涨,张文抱着衣服冲进浴室。

  林默也打开自己的笔记本,他没有下载游戏,而是联系了专业代办执照的财务公司。

  11年淘宝开店,个人店铺如果卖衣服鞋子这些日用品什么的,是不用营业执照的,甚至交税都是模糊的。

  但是茶叶属于食品,需要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如果自产茶叶还需要食品生产许可证。

  他添加了财务公司业务人员的qq,两人在线联系。

  林默将需要的材料都邮件发给她。

  业务让他先想几个公司名称,林默首先想到了——“茶屿”这个名字,与茶语谐音,也有“茶如孤岛,自成境界”的意思。

  商标的注册也紧随其后进行,他将“茶屿”“小罐茶”“金罐茶”“银罐茶”“小青柑”的商标都交由对方去办,至于相应的设计,他会先给出初稿,后面的交给专业人士去完善。

  财务公司的效率是你想象不到的,只要你肯加钱。

  关于注册地点,他先交给对方去办,后面再变更到福城去。

  毕竟他以后在福城的时间更多。

  作为省会城市,后期人才资源也不用担心。

  张文一边游戏一边看向林默,发现他在电脑上利用设计软件设计商标,都有些懵逼,啥时候我默哥还有这技能?

  就在这时,林默的手机来信息了。

  打开qq发现是苏婉清发来的消息。

  夏雨初晴:“你今天就到平县了?”

  林默瞥了一眼游戏正酣的蚊子,回复。

  林默:“嗯。”

  夏雨初晴:“怎么不过来?”

  林默:“今天还有些事情,打算明天去你家茶厂呢。”

  夏雨初晴:“那明天早点来,带你去我外公家的茶山看看。”

  林默:“好。”

  夏雨初晴:“明天7点我在永福镇老供销社等你们。”

  林默:“......”

  林默:“好。”

  放下手机,林默转头问:“蚊子,你和苏婉清说了我们今天到平县?”

  张文疑惑回道:“没有啊。”

  林默随即打开qq空间,看到了这家伙发的一条带图说说:

  “和平县老板谈生意。”

  配图是一张他坐在茶桌旁,陈老板伸手给他倒茶的画面,还有一张他坐在车后排拍摄的,把林默拍成了专业司机。

  这闷骚货是真会装啊。

  林默无语吐槽。

  “明天七点就要到永福镇,今天早点睡吧。”

  “默哥,我有点饿了,我们还没吃晚饭呢。”张文肚子都开始咕咕叫了。

  “走吧,楼下找家随便对付一点。”

  这一夜,张文呼噜声打得震天响,林默气得够呛,最后只能在音量上碾压了他。

  ......

  翌日,两个少年郎六点钟就顶着惺忪的睡眼起来了。

  永福镇距离平县四十来公里,走国道得四五十分钟。

  来不及吃早餐收拾收拾就出发了。

  不到七点两人就已经到了目的地。

  苏婉清俏生生地站在供销社门口的老槐树下,她穿着一身蓝布裙,带着帽子,一副农家女孩的打扮,朴素婉约。

  两人下车,林默胸前还挂着一个相机。

  苏婉清从竹编小筐里拿出油纸包的油炸桧,和米浆粿。

  “先吃点东西垫垫,采完茶叶,再一起吃早餐。”

  林默没有客气,接过米浆粿直接吃了起来。

  三人边吃边走。

  还好今天两人没有穿得局里局气的,只是一身休闲服。

  熟人面前不需要那些‘装备’。

  过溪时,踩着三块青石板,溪水漫到脚踝,凉的人一激灵。

  对岸的茶山斜斜铺到云里,茶丛间是十几位影影绰绰忙碌的妇人,看山脚竹笼里已经基本快装满了,可见已经来了很久了。

  夏日里采茶最熬人,日头毒,茶农们都趁着清晨天刚亮就上山采茶了。

  茶山没有什么规整的路,只有几条被踩亮的泥径嵌在茶丛里。

  苏婉清指着坡顶那片深绿:“最高处那几丛是‘母本’,是外公83年从武夷山驮回来的,现在子孙都长满半座山了。”

  苏婉清的外公早就在前面等着了。

  他穿着一件老旧的蓝色工装,领口洗的发白,衣袖上还沾着深绿的茶渍。戴着厚重的眼镜,不苟言笑,一副老学究的模样。

  “来得巧,刚摘的‘二叶一心’。”他抬头,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山涧水,“夏茶要趁天没热采,你看这叶背的毛,沾着露水才够润,太阳一晒,毛就塌了,茶香也跑了。”

  苏婉清拉着外公的手,介绍道:“外公,他们就是我同学,林默和张文。”

  外公叫许北山,他看向林默,露出笑容,“你们好,小娃娃长得可精神。”

  林默和张文也连忙齐声问好:“外公好!”

  他们这里称呼家里老一辈一般都是跟着朋友一起叫。

  “好。”许北山继续低头采茶。

  苏婉清带着两人体验,她指着一片叶尖带点黄褐色的茶树说:“你看这叶形,比旁边的圆钝些,边缘带着波浪纹,这就是水仙种,外公说这丛是78年从隔壁村换来的老株,算起来年龄比我妈还大。”

  林默一边听着她的讲解,一边将相机抬起,拍摄起来。

  张文很主动地帮忙采茶,林默则拎着相机四处拍照。

  其中以苏婉清的画面居多。

  那些农家妇女面对镜头还有些羞怯,露出朴实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