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太阳照常升起-《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

  在旱灾过去之后,这片土地仿佛被抽走了生命力一般,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人们在与旱灾的殊死搏斗中已经耗尽了所有的精力,现在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如何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艰难地生存下去,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太阳依旧每天照常升起,无情地照耀着这片荒芜的大地,似乎对这里的人们所经历的苦难视若无睹。

  今年,常恒已经五岁了。随着身体的逐渐发育,他的活动范围也开始慢慢扩大。而在这片土地上,经过这几年的围猎,户外的野狼数量已经大幅减少,大人们终于敢放心地让孩子们在村子周围玩耍了。

  在这个时代里,孩子们从小就是被放养着长大的,与后世那种精细呵护的养育方式完全不同。常恒虽然在吃穿用度上比其他孩子稍微好一些,但在其他方面,他和村里的孩子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最近这段时间,常恒和他的小伙伴们之间流行起了一首童谣,歌词如下:

  “旱魃走,野狼逃。

  日头出来照荒郊。

  鼓儿响,画儿笑,

  等来年,青苗高。”

  这首童谣在孩子们中间传唱着,也许是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期许,希望旱灾永远不再降临,希望野狼不再出没,希望来年的青苗能够茁壮成长。

  常恒的课业负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不仅要继续练习写大字,还新增了算数这门课程。与此同时,常家的实力也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日益壮大。

  常老爹和常三叔见此情形,决定对村子里的庙宇进行一番扩建。经过一番努力,庙宇的规模得以扩大,最终形成了前有学校、后有庙宇祠堂的独特格局。

  在教学方面,除了原来的朱先生外,常家还特意从其他地方请来了一位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小林老师。这位小林老师的到来,给这个原本略显简陋的小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变化。

  自从新老师加入后,校园里变得异常热闹。朱先生有他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教学方法,而小林老师则有着一套与之截然不同的教育体系。这两位老师在课堂上各展其能,为学生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知识和思想碰撞。

  然而,这两位老师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却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当他们谈论起局势、政治、民生等话题时,往往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争论不休,甚至吵得不可开交。

  时间就像潺潺的流水一般,缓缓地流淌着,而学堂里的争吵却依然不时地爆发着。朱先生总是对学生们说,洋人都是些红毛鬼,他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完全不同。然而,小林老师却总是展示着他从大城市带来的地图,上面标满了各种奇怪的地名和国家。

  朱先生教导学生们要“克己复礼”,遵守传统的道德规范。而小林老师则讲述着“民主共和”的理念,鼓励学生们追求自由和平等。

  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他们并不完全理解这些高深的概念,但他们却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