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风卷着最后一丝料峭掠过城中的青石板路时,清漪阁的朱漆大门已经连续三月未曾在亥时前阖上了。自打那名为麻辣烫的红汤小锅、的炭火铁架与的铜炉三足鼎立,这座本就生意不错的雅致楼阁,现在竟成了整个城内无论修士凡俗都要踏破门槛的所在。
卯时的露水还凝在檐角铜铃上,清漪阁后院的杂役们已经开始往前厅搬摞码整齐的陶碗。后厨的石灶前,三个膀大腰圆的厨子正围着半人高的铜缸打转——左边缸里浸着切成薄片的妖兽里脊肉,冰玉镇着的盆中码着翠色欲滴的灵蔬;中间缸里码着码着巴掌大的海蛎子,壳上还沾着昨夜新采的海沙;右边缸里最是热闹,各色菌菇与豆腐块在沸水中翻滚,蒸腾的热气混着牛油与三十余种香料的馥郁,顺着半开的窗棂飘出去,堪堪绕着街角的老槐树打了个转,就引得早起挑水的汉子们频频回头。
白灵姑娘,今日的特调麻酱又见底了!跑堂的小厮阿福捧着空了的瓦罐冲进二楼雅间时,正撞见白灵对着铜镜描眉。她新做的水绿罗裙上绣着缠枝莲,指尖却还沾着调酱料时蹭上的红油,闻言只是偏过头笑:让王婶再调两缸,记得多加白芝麻,昨日有位剑修说嚼着香。
说话间,楼下已经传来此起彼伏的吆喝。穿青衫的书生们挤在靠窗的木桌前,面前摆着红亮的麻辣烫碗,筷子上还缠着晶莹的红薯粉;穿短打的修士们更不拘束,直接撸起袖子围在炭火边,抢着翻面架上滋滋冒油的烤鸡翅,油星溅在玄色道袍上也毫不在意;最里间的雅座里,几位平日里连笑都要掩唇的贵女正围着铜炉涮肉,金步摇随着仰头的动作轻晃,将这番茄锅底酸得正好的赞叹碎在氤氲的热气里。
白灵凭栏望去时,总能看见有趣的景象。有金丹期的剑修捏着剑诀小心翼翼夹起滚烫的鱼丸,结果被辣得直灌灵泉水;有穿绫罗的夫人对着烤得焦香的玉米棒束手束脚,最后还是侍女替她掰成段才肯入口;更有那结伴而来的小修士们,为了抢最后一串烤鱿鱼在大堂里追跑,被掌柜的用戒尺敲了手心,转眼又凑在一起分享一碗炒冰,笑得眉眼弯弯。
没错,白灵还把自己的其他想法也搬过来了,这个修仙界就是比古代便利多了,毕竟冰灵根的修士虽然相对较少,但也不是没有,所以,什么奶茶、炒冰、冰粉和雪糕之类的东西都能做了出来,清漪阁因着这些稀奇的东西火到爆!
白灵当初说只要这些东西的三成利润,现在沈云澈直接说清漪阁可以去其他城开分店了,这些算白灵技术入股,以后所有清漪阁的营业额都算三成给白灵!白灵当即就和沈云澈写了契约,有钱不赚,那不是脑袋被门夹了?
前几日有位须发皆白的金丹长老,原本是来斥责小辈不务正业,结果被烤妖兽腿的香气勾得坐了下来,一碗麻辣烫下肚,竟拉着白灵探讨起灵椒与修为的微妙联系,临走时还揣走了两包秘制辣椒粉。
谁也没料到,清漪阁的胭脂铺与成衣坊会借着这波吃食热潮焕发新生。那些被麻辣烫辣得鼻尖冒汗的女修们,总爱往胭脂区的梳妆台前凑——新出的辣椒红唇脂恰是汤锅红的同款色号,蒜蓉白香粉里掺了安神的灵草,最妙的是那孜然香的香膏,涂在腕间竟能隐约闻到烧烤摊的烟火气,惹得小姑娘们争相抢购。
负责胭脂铺的柳嬷嬷每日都要清点库房。她摸着那些绣着清漪阁商号的锦盒,总忍不住念叨:前儿个张家的小姐,买了十盒唇脂说是要给宗门师妹带;昨儿个更邪乎,青岚宗的女弟子们直接包圆了新到的珍珠粉,说是练剑时扑点,流汗都带着香。
而成衣坊的那块区域更是热闹。掌柜的将原本只做宽袖长袍的裁缝们召集起来,新裁了一批袖口收紧的短衫,领口绣着小小的辣椒与烤串纹样。有位常来吃火锅的女修提议:能不能做些方便撸袖子的款式?三日后,第一批火锅袍上架,藏青的料子上用银线绣着翻滚的汤锅,腰间束着宽腰带,既不妨碍运功,又能在涮肉时护住衣襟,竟成了这城中新的风尚。
白灵偶尔会在午后巡楼,看那些刚吃完麻辣烫的女修们在铜镜前转着圈,鬓边的珠花与唇上的红脂相映成趣。有次她听见两个少女的对话,穿粉裙的姑娘摸着新做的胭脂盒笑:我原本是陪阿兄来吃烧烤的,谁知现在每月都盼着清漪阁上新。另一个接口道:可不是,上次我娘还说,哪有修士整日惦记着吃食衣裳?结果她自己现在天天来抢靠窗的位置呢!
生意太盛,难免引来眼红。入夏的第一个晦日,清漪阁刚开门就闯进来几个凶神恶煞的汉子。为首的疤脸男人往大堂中央一坐,拍着桌子就喊:我昨儿在你家吃了烧烤,回去就上吐下泻!说着就捂着肚子哎哟起来,几个跟班也跟着起哄,把刚进门的食客吓得后退半步。
白灵正从二楼下来,闻言只是让阿福搬了张椅子,慢悠悠坐下:这位客官,昨日您点的是五串烤妖兽肝,三碗冰粉,对吗?疤脸一愣,她又笑着扬声:昨日替您端菜的是阿竹,她记得您吃完还打包了两串带走,不知是您自己吃了,还是......
话没说完,邻桌一个穿粗布衫的老汉已经接话:我昨儿就坐在他隔壁!这人吃完还跟同伙说那婆娘的药粉真管用,当时我还纳闷呢!旁边卖花的姑娘也点头:我看见他往自己碗里撒东西了,还以为是你们这儿的调料呢!
疤脸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正想发作,角落里一个穿玄甲的兵卒站起来:我是城主府的护卫,昨儿巡街看见你们几个在街角鬼鬼祟祟,要不要去衙门说说清楚?几个汉子顿时蔫了,灰溜溜地被赶了出去。
没出三日,更恶毒的流言传了开来——有人说清漪阁的火锅汤里加了化功散,城东张屠户家的儿子吃完就灵力紊乱,已经一命呜呼了。这次白灵还没来得及出面,常来吃麻辣烫的几位婆婆已经自发堵在了门口。
张屠户家那小子我知道!卖豆腐的王婆叉着腰喊,前天还来我这儿买了三斤豆腐,说是要给清漪阁的厨子送点新鲜的!开布庄的李掌柜也帮腔:今早我还看见他在街口打拳呢,要不要我去把他叫来,让大伙儿瞧瞧是不是?
正吵着,张屠户的儿子提着两串糖葫芦从街角跑过来,看见这阵仗吓了一跳:王婆李叔,你们喊我干啥?人群顿时爆发出哄笑,几个嚼舌根的闲汉悄无声息地溜走了。
白灵站在二楼的雕花栏杆后,看着楼下自发维护清漪阁的食客们,忽然想起在自己那个世界里听过的词——。原来这仙途之中,真心换真心,竟也能聚起这般护短的力量。
每日酉时,清漪阁门前总要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不是为了抢最后一碗麻辣烫,而是等着看那出天幕戏。
最初只是白灵觉得不能浪费系统给的玉坠功能,让杂役们在门口演些学来的凡间段子,然后自己在用那块能映出影像的玉坠,将戏文映在傍晚的天幕上。谁知这一试,竟成了这城中最大的乐子。
卯时的露水还凝在檐角铜铃上,清漪阁后院的杂役们已经开始往前厅搬摞码整齐的陶碗。后厨的石灶前,三个膀大腰圆的厨子正围着半人高的铜缸打转——左边缸里浸着切成薄片的妖兽里脊肉,冰玉镇着的盆中码着翠色欲滴的灵蔬;中间缸里码着码着巴掌大的海蛎子,壳上还沾着昨夜新采的海沙;右边缸里最是热闹,各色菌菇与豆腐块在沸水中翻滚,蒸腾的热气混着牛油与三十余种香料的馥郁,顺着半开的窗棂飘出去,堪堪绕着街角的老槐树打了个转,就引得早起挑水的汉子们频频回头。
白灵姑娘,今日的特调麻酱又见底了!跑堂的小厮阿福捧着空了的瓦罐冲进二楼雅间时,正撞见白灵对着铜镜描眉。她新做的水绿罗裙上绣着缠枝莲,指尖却还沾着调酱料时蹭上的红油,闻言只是偏过头笑:让王婶再调两缸,记得多加白芝麻,昨日有位剑修说嚼着香。
说话间,楼下已经传来此起彼伏的吆喝。穿青衫的书生们挤在靠窗的木桌前,面前摆着红亮的麻辣烫碗,筷子上还缠着晶莹的红薯粉;穿短打的修士们更不拘束,直接撸起袖子围在炭火边,抢着翻面架上滋滋冒油的烤鸡翅,油星溅在玄色道袍上也毫不在意;最里间的雅座里,几位平日里连笑都要掩唇的贵女正围着铜炉涮肉,金步摇随着仰头的动作轻晃,将这番茄锅底酸得正好的赞叹碎在氤氲的热气里。
白灵凭栏望去时,总能看见有趣的景象。有金丹期的剑修捏着剑诀小心翼翼夹起滚烫的鱼丸,结果被辣得直灌灵泉水;有穿绫罗的夫人对着烤得焦香的玉米棒束手束脚,最后还是侍女替她掰成段才肯入口;更有那结伴而来的小修士们,为了抢最后一串烤鱿鱼在大堂里追跑,被掌柜的用戒尺敲了手心,转眼又凑在一起分享一碗炒冰,笑得眉眼弯弯。
没错,白灵还把自己的其他想法也搬过来了,这个修仙界就是比古代便利多了,毕竟冰灵根的修士虽然相对较少,但也不是没有,所以,什么奶茶、炒冰、冰粉和雪糕之类的东西都能做了出来,清漪阁因着这些稀奇的东西火到爆!
白灵当初说只要这些东西的三成利润,现在沈云澈直接说清漪阁可以去其他城开分店了,这些算白灵技术入股,以后所有清漪阁的营业额都算三成给白灵!白灵当即就和沈云澈写了契约,有钱不赚,那不是脑袋被门夹了?
前几日有位须发皆白的金丹长老,原本是来斥责小辈不务正业,结果被烤妖兽腿的香气勾得坐了下来,一碗麻辣烫下肚,竟拉着白灵探讨起灵椒与修为的微妙联系,临走时还揣走了两包秘制辣椒粉。
谁也没料到,清漪阁的胭脂铺与成衣坊会借着这波吃食热潮焕发新生。那些被麻辣烫辣得鼻尖冒汗的女修们,总爱往胭脂区的梳妆台前凑——新出的辣椒红唇脂恰是汤锅红的同款色号,蒜蓉白香粉里掺了安神的灵草,最妙的是那孜然香的香膏,涂在腕间竟能隐约闻到烧烤摊的烟火气,惹得小姑娘们争相抢购。
负责胭脂铺的柳嬷嬷每日都要清点库房。她摸着那些绣着清漪阁商号的锦盒,总忍不住念叨:前儿个张家的小姐,买了十盒唇脂说是要给宗门师妹带;昨儿个更邪乎,青岚宗的女弟子们直接包圆了新到的珍珠粉,说是练剑时扑点,流汗都带着香。
而成衣坊的那块区域更是热闹。掌柜的将原本只做宽袖长袍的裁缝们召集起来,新裁了一批袖口收紧的短衫,领口绣着小小的辣椒与烤串纹样。有位常来吃火锅的女修提议:能不能做些方便撸袖子的款式?三日后,第一批火锅袍上架,藏青的料子上用银线绣着翻滚的汤锅,腰间束着宽腰带,既不妨碍运功,又能在涮肉时护住衣襟,竟成了这城中新的风尚。
白灵偶尔会在午后巡楼,看那些刚吃完麻辣烫的女修们在铜镜前转着圈,鬓边的珠花与唇上的红脂相映成趣。有次她听见两个少女的对话,穿粉裙的姑娘摸着新做的胭脂盒笑:我原本是陪阿兄来吃烧烤的,谁知现在每月都盼着清漪阁上新。另一个接口道:可不是,上次我娘还说,哪有修士整日惦记着吃食衣裳?结果她自己现在天天来抢靠窗的位置呢!
生意太盛,难免引来眼红。入夏的第一个晦日,清漪阁刚开门就闯进来几个凶神恶煞的汉子。为首的疤脸男人往大堂中央一坐,拍着桌子就喊:我昨儿在你家吃了烧烤,回去就上吐下泻!说着就捂着肚子哎哟起来,几个跟班也跟着起哄,把刚进门的食客吓得后退半步。
白灵正从二楼下来,闻言只是让阿福搬了张椅子,慢悠悠坐下:这位客官,昨日您点的是五串烤妖兽肝,三碗冰粉,对吗?疤脸一愣,她又笑着扬声:昨日替您端菜的是阿竹,她记得您吃完还打包了两串带走,不知是您自己吃了,还是......
话没说完,邻桌一个穿粗布衫的老汉已经接话:我昨儿就坐在他隔壁!这人吃完还跟同伙说那婆娘的药粉真管用,当时我还纳闷呢!旁边卖花的姑娘也点头:我看见他往自己碗里撒东西了,还以为是你们这儿的调料呢!
疤脸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正想发作,角落里一个穿玄甲的兵卒站起来:我是城主府的护卫,昨儿巡街看见你们几个在街角鬼鬼祟祟,要不要去衙门说说清楚?几个汉子顿时蔫了,灰溜溜地被赶了出去。
没出三日,更恶毒的流言传了开来——有人说清漪阁的火锅汤里加了化功散,城东张屠户家的儿子吃完就灵力紊乱,已经一命呜呼了。这次白灵还没来得及出面,常来吃麻辣烫的几位婆婆已经自发堵在了门口。
张屠户家那小子我知道!卖豆腐的王婆叉着腰喊,前天还来我这儿买了三斤豆腐,说是要给清漪阁的厨子送点新鲜的!开布庄的李掌柜也帮腔:今早我还看见他在街口打拳呢,要不要我去把他叫来,让大伙儿瞧瞧是不是?
正吵着,张屠户的儿子提着两串糖葫芦从街角跑过来,看见这阵仗吓了一跳:王婆李叔,你们喊我干啥?人群顿时爆发出哄笑,几个嚼舌根的闲汉悄无声息地溜走了。
白灵站在二楼的雕花栏杆后,看着楼下自发维护清漪阁的食客们,忽然想起在自己那个世界里听过的词——。原来这仙途之中,真心换真心,竟也能聚起这般护短的力量。
每日酉时,清漪阁门前总要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不是为了抢最后一碗麻辣烫,而是等着看那出天幕戏。
最初只是白灵觉得不能浪费系统给的玉坠功能,让杂役们在门口演些学来的凡间段子,然后自己在用那块能映出影像的玉坠,将戏文映在傍晚的天幕上。谁知这一试,竟成了这城中最大的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