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张姨娘带着张妈妈去了幽香居。
黄姨娘昨夜照顾孩子到半夜,睡了没有两个时辰,又被孩子的咳嗽声惊醒。
奶娘轻轻拍着孩子想让她再睡一会儿,她摇摇头,又把孩子抱在怀里。
张姨娘进屋时,孩子才刚睡着。
幽香居院子里只有两个伺候的小丫鬟,平日里也是个偷懒的,见黄姨娘只在乎孩子,屋里不怎么需要伺候,两个丫鬟便逐渐偷懒成习惯。
张姨娘一路从院门走过来,都没见院子里有人。
张姨娘一下子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她给身边的张妈妈使了个眼色。
“这院子里伺候的人呢?又躲哪里偷懒去了?”
张妈妈叉着腰,在院子里中气十足地喊出声。
躲在角落里抛石子的丫鬟们听到,急忙连滚带爬地跑了出来。
“偷懒的东西,再有下次,便把你们发卖出府!”张姨娘瞪了两人一眼,这才进屋去了。
一踏进屋子,一股浓重的腥膻味直冲鼻子。
张姨娘有些嫌弃地拿帕子捂住鼻子,有些抱怨,“这都什么味。”
张妈妈嗅了嗅,凑近小声说道:“貌似是紫河车的味道。”
张姨娘听了,一脸嫌恶,但还是拿下帕子,施施然进了里间。
见到来人,黄姨娘略感讶异。
平日里,张姨娘来得少,偶尔只派张妈妈看上一眼而已。
“你来此,可是有何事?”黄姨娘怀里抱着孩子,有些警惕地看向她。
她知道张姨娘无事不登三宝殿,关于府里庶子李源从商的事,小丫鬟们多多少少跟她说了一些。
张姨娘最在意这个儿子,她也知道张姨娘的心愿就是让儿子好好读书考功名,如今这个希望落空,莫非,她是来抢自己孩子的?
想到这个可能性,黄姨娘立刻有些紧张,她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看向张姨娘的眼神充满了防备。
张姨娘自顾自坐下,看见黄姨娘这动作,脸立刻拉了下来,“看什么看,难不成谁都跟你似的,对你那个宝贝儿子感兴趣。”
不过就是个病秧子,能不能长大还是一回事,整日当个眼珠子似的。
听见张姨娘如此说,黄姨娘这才松了口气,“不管这孩子身体如何,总归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当然宝贝。”
“你啊,看看这日子过得,这屋里都是药味,连个窗子也不开,你整日这样熬着,没等孩子健康,你先倒下了。”
“只要他能健康长大,我怎么都没关系。”
“哎!”张姨娘叹了口气,一脸惋惜之色,“健康长大又有什么用,总归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庶子,不比那正室夫人生的嫡子。
你看看我,好不容易养大那个白眼狼,就是希望他认真读书,考取功名,将来我也有个盼头。
他倒好,说不读书就不读了,老夫人和国公爷也不劝着点,就随他去了。
到底是庶子,不受重视,这要是正室所出的嫡子,要说不读书了,你看老夫人和国公爷能答应?所以啊,还是嫡子命好。”
黄姨娘听她说了这些,眼神有些飘忽,她轻轻拍着襁褓里的孩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张姨娘见了,又继续道:“如今,国公爷的心都在夫人身上,可惜夫人没孩子,连个侄女都当个宝贝似的宠着。
要是夫人有个自己的儿子,那更得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国公爷更不必说,这孩子必是万千宠爱于一身,无忧无虑地长大,以后就算不能袭爵,那也是大少爷族谱上的亲弟弟,那能不照拂吗?
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就连将来的亲事,也是那官宦人家的姑娘。”
这番话说完,果然,黄姨娘拍孩子的手忽然停住了,她并未说话,只是看向张姨娘的眼神带了一丝迷茫。
当初设计要这个孩子的时候,她就知道自此国公爷必定恨她无疑,可是她依然没有退缩,能有个孩子傍身,是她的心愿。
老天眷顾,她真的生了个儿子。
虽说这孩子身子不好,但是她相信,只要她细心看顾,总能保孩子平安。
可是现在张姨娘一番话,却让她想到更多。
这孩子是庶子,国公爷不喜,就算得老夫人照拂,但是老夫人年事已高,以后整个府上还是国公爷说了算。
万一日后国公爷翻旧账,她和孩子必将被赶出去,孩子身子不好,她一个妇道人家,如果离了国公府,她们母子必死无疑。
“是啊,要是夫人有个儿子就好了。”黄姨娘呢喃着。
“你好好待着吧,我去前院忙了。”
见目的达到,张姨娘跟张妈妈互看一眼,“缺什么药材让账房支银子。”
出了屋子,张姨娘一脸得意。
李显不让她去给沈清婉添堵,这府里有的是其他人。
总之,不让沈清婉好过,她心里才舒坦。
听竹轩
“小姐,刚才后院的丫鬟递给奴婢一封信,说是给您的。”
红袖推门进来,沈清婉正坐在圈椅上看棋谱。
“哦?你可认识那丫鬟?”沈沚阮接过信,问道。
信封上没有字。
“没见过,眼生得很。”
红袖转身去给沈沚阮收拾床铺,“小姐,这些都是奴婢的活,下次让奴婢来做。”
沈沚阮生活习惯良好,能做的都不会让丫鬟动手。
“倒也不是什么难事,顺手而······”
沈沚阮回她,顺手拆开了信,却在见到信上那桀骜不驯又张扬不已的熟悉字体时,顿时站起身睁大了双眼。
她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原本上扬的嘴角抿得紧紧的,她快速把信纸塞回信封里。
“红袖,你去泡壶茶来吧,茶淡了。”
“好的,小姐。”
见红袖离开,沈沚阮咬咬牙,这才一鼓作气把信又抽了出来。
“软软卿卿:
展信当如吾面,念卿之情,纸墨难载。
离京已半月有余,思卿不已,夜寐则梦,梦中卿常伴身侧,与吾欢好。
吾所念所思,皆系卿身。
不知卿可否念吾,思吾?吾无他长,唯将这份惦念刻入朝夕,快马加鞭,奔回卿侧。
此番途中,偶得一枚和田暖玉,为卿而雕,望笑纳。
不日将归,卿且待吾归来。”
信的末尾没有署名。
沈沚阮看完信,顿时气得脸色发白。
这轻浮且张狂的语气,不是宋袭野还能是谁!
沈沚阮咬着牙,红着眼把信揉成纸团,丢到地上,信封掉在地上,露出一枚雕着并蒂莲花的玉佩来。
那玉佩被一条上好的络子缠绕,红色穗子垂在底下,看上去极其华丽。
并蒂莲花,象征男女两情相悦的定情之物。
那玉佩看上去洁白无瑕,温润剔透,一看就是上等的好玉。
沈沚阮看了那地上的玉佩几眼,抬脚踩了上去。
她又弯腰拾起被她卷成一团的信纸,拿起书案上用来裁纸的剪刀,几下把信纸剪成了碎片。
黄姨娘昨夜照顾孩子到半夜,睡了没有两个时辰,又被孩子的咳嗽声惊醒。
奶娘轻轻拍着孩子想让她再睡一会儿,她摇摇头,又把孩子抱在怀里。
张姨娘进屋时,孩子才刚睡着。
幽香居院子里只有两个伺候的小丫鬟,平日里也是个偷懒的,见黄姨娘只在乎孩子,屋里不怎么需要伺候,两个丫鬟便逐渐偷懒成习惯。
张姨娘一路从院门走过来,都没见院子里有人。
张姨娘一下子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她给身边的张妈妈使了个眼色。
“这院子里伺候的人呢?又躲哪里偷懒去了?”
张妈妈叉着腰,在院子里中气十足地喊出声。
躲在角落里抛石子的丫鬟们听到,急忙连滚带爬地跑了出来。
“偷懒的东西,再有下次,便把你们发卖出府!”张姨娘瞪了两人一眼,这才进屋去了。
一踏进屋子,一股浓重的腥膻味直冲鼻子。
张姨娘有些嫌弃地拿帕子捂住鼻子,有些抱怨,“这都什么味。”
张妈妈嗅了嗅,凑近小声说道:“貌似是紫河车的味道。”
张姨娘听了,一脸嫌恶,但还是拿下帕子,施施然进了里间。
见到来人,黄姨娘略感讶异。
平日里,张姨娘来得少,偶尔只派张妈妈看上一眼而已。
“你来此,可是有何事?”黄姨娘怀里抱着孩子,有些警惕地看向她。
她知道张姨娘无事不登三宝殿,关于府里庶子李源从商的事,小丫鬟们多多少少跟她说了一些。
张姨娘最在意这个儿子,她也知道张姨娘的心愿就是让儿子好好读书考功名,如今这个希望落空,莫非,她是来抢自己孩子的?
想到这个可能性,黄姨娘立刻有些紧张,她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看向张姨娘的眼神充满了防备。
张姨娘自顾自坐下,看见黄姨娘这动作,脸立刻拉了下来,“看什么看,难不成谁都跟你似的,对你那个宝贝儿子感兴趣。”
不过就是个病秧子,能不能长大还是一回事,整日当个眼珠子似的。
听见张姨娘如此说,黄姨娘这才松了口气,“不管这孩子身体如何,总归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当然宝贝。”
“你啊,看看这日子过得,这屋里都是药味,连个窗子也不开,你整日这样熬着,没等孩子健康,你先倒下了。”
“只要他能健康长大,我怎么都没关系。”
“哎!”张姨娘叹了口气,一脸惋惜之色,“健康长大又有什么用,总归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庶子,不比那正室夫人生的嫡子。
你看看我,好不容易养大那个白眼狼,就是希望他认真读书,考取功名,将来我也有个盼头。
他倒好,说不读书就不读了,老夫人和国公爷也不劝着点,就随他去了。
到底是庶子,不受重视,这要是正室所出的嫡子,要说不读书了,你看老夫人和国公爷能答应?所以啊,还是嫡子命好。”
黄姨娘听她说了这些,眼神有些飘忽,她轻轻拍着襁褓里的孩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张姨娘见了,又继续道:“如今,国公爷的心都在夫人身上,可惜夫人没孩子,连个侄女都当个宝贝似的宠着。
要是夫人有个自己的儿子,那更得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国公爷更不必说,这孩子必是万千宠爱于一身,无忧无虑地长大,以后就算不能袭爵,那也是大少爷族谱上的亲弟弟,那能不照拂吗?
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就连将来的亲事,也是那官宦人家的姑娘。”
这番话说完,果然,黄姨娘拍孩子的手忽然停住了,她并未说话,只是看向张姨娘的眼神带了一丝迷茫。
当初设计要这个孩子的时候,她就知道自此国公爷必定恨她无疑,可是她依然没有退缩,能有个孩子傍身,是她的心愿。
老天眷顾,她真的生了个儿子。
虽说这孩子身子不好,但是她相信,只要她细心看顾,总能保孩子平安。
可是现在张姨娘一番话,却让她想到更多。
这孩子是庶子,国公爷不喜,就算得老夫人照拂,但是老夫人年事已高,以后整个府上还是国公爷说了算。
万一日后国公爷翻旧账,她和孩子必将被赶出去,孩子身子不好,她一个妇道人家,如果离了国公府,她们母子必死无疑。
“是啊,要是夫人有个儿子就好了。”黄姨娘呢喃着。
“你好好待着吧,我去前院忙了。”
见目的达到,张姨娘跟张妈妈互看一眼,“缺什么药材让账房支银子。”
出了屋子,张姨娘一脸得意。
李显不让她去给沈清婉添堵,这府里有的是其他人。
总之,不让沈清婉好过,她心里才舒坦。
听竹轩
“小姐,刚才后院的丫鬟递给奴婢一封信,说是给您的。”
红袖推门进来,沈清婉正坐在圈椅上看棋谱。
“哦?你可认识那丫鬟?”沈沚阮接过信,问道。
信封上没有字。
“没见过,眼生得很。”
红袖转身去给沈沚阮收拾床铺,“小姐,这些都是奴婢的活,下次让奴婢来做。”
沈沚阮生活习惯良好,能做的都不会让丫鬟动手。
“倒也不是什么难事,顺手而······”
沈沚阮回她,顺手拆开了信,却在见到信上那桀骜不驯又张扬不已的熟悉字体时,顿时站起身睁大了双眼。
她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原本上扬的嘴角抿得紧紧的,她快速把信纸塞回信封里。
“红袖,你去泡壶茶来吧,茶淡了。”
“好的,小姐。”
见红袖离开,沈沚阮咬咬牙,这才一鼓作气把信又抽了出来。
“软软卿卿:
展信当如吾面,念卿之情,纸墨难载。
离京已半月有余,思卿不已,夜寐则梦,梦中卿常伴身侧,与吾欢好。
吾所念所思,皆系卿身。
不知卿可否念吾,思吾?吾无他长,唯将这份惦念刻入朝夕,快马加鞭,奔回卿侧。
此番途中,偶得一枚和田暖玉,为卿而雕,望笑纳。
不日将归,卿且待吾归来。”
信的末尾没有署名。
沈沚阮看完信,顿时气得脸色发白。
这轻浮且张狂的语气,不是宋袭野还能是谁!
沈沚阮咬着牙,红着眼把信揉成纸团,丢到地上,信封掉在地上,露出一枚雕着并蒂莲花的玉佩来。
那玉佩被一条上好的络子缠绕,红色穗子垂在底下,看上去极其华丽。
并蒂莲花,象征男女两情相悦的定情之物。
那玉佩看上去洁白无瑕,温润剔透,一看就是上等的好玉。
沈沚阮看了那地上的玉佩几眼,抬脚踩了上去。
她又弯腰拾起被她卷成一团的信纸,拿起书案上用来裁纸的剪刀,几下把信纸剪成了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