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淑芬刚骑到村口,就碰到几个嫂子在那里说话。
她连忙从车上下来打招呼。
“淑芬,又来看你爹娘了。”一个妇女笑问。
“秋霞嫂子,今天是帮我二哥给我爹娘送养老粮食,他和我二嫂有点忙,走不开,我替他们跑一趟。”
那妇女扫了一眼她带的大包小包,眼里带着羡慕。
“原来是给你爹娘送好吃的,以前都是占强回来,今天那小子偷懒啦。”
“不是的。”沈淑芬笑着解释,“嫂子,占强今天考试。”
另一个正在纳鞋底的大娘说:“淑芬,你爹娘有福气啊,几个儿子都孝顺,特别是你二哥,虽然没在家,但每个月都让占强送吃的回来,拿的都是好东西。”
另一个大嫂子也接着道:“占强都给我们看了,给你爹娘拿的不光有白面,香油,还有猪头肉和鸡蛋糕,每次来都是大包小包,咱们队里这些老人,都没有你爹娘的日子好过。”
沈淑芬笑道:“我哥哥和嫂子一直都很孝顺,我这次过来,我二嫂拿的也都是我爹娘喜欢吃的。”
她和大家寒暄了一会,推着自行车继续往前走。
路上人来人往,她看到人就打招呼。
大家问的最多的是,占强怎么没回来?
沈淑芬在心里笑,看来那小子人缘挺好的。
沈老头手里拿着烟杆,正准备去找老伙计吹牛,一出门,就看到闺女推着自行车来了。
“淑芬,你这是从哪里来的?”
“市里。”沈淑芬把自行车推到院里,开始往下拿东西,“爹,我替二哥来给你和娘送粮食。”
“怎么是你来送,你二哥和占强呢?难道现在连家都不想回了?”
“不是,我二哥没空,占强今天中考。”
沈淑芬来的有些早,沈家人还没去上工,听到她的声音,大房和三房的人都出来了。
“小妹吃饭了吗?如果没吃,让你嫂子给你煎几个荷包蛋。”这话是沈建军说的。
朱冬梅没等小姑子回答,就去房里拿鸡蛋了。
现在他们挣到钱了,也不像以前那样抠抠搜搜的算计,说话做事都大方了不少。
沈淑芬忙道:“三哥,三嫂,你们不用忙,我吃过饭来的。”
“真吃了?”朱冬梅停下脚步。
“三嫂,我真吃过了。”沈淑芬笑着点了下头,又和大哥大嫂打招呼。
看李桂英盯着那包点心和卤肉,她装没看到。
如果是她买的,那肯定会拿些给孩子吃,可这是二哥二嫂给爹娘的养老粮食,她做不了主。
沈老太太眼疾手快,已经把东西提到了手里,还瞪了一眼大儿媳妇,又对大儿子说。
“老大,你们这个月的粮食还没给我,还有每月三块的养老钱,都已经拖了两个月了,今天要给我结清。”
“还有,别光拿玉米面,我和你爹年龄大了,吃不得粗粮。”
沈建国今年都快五十了,被老娘当着妹妹的面给难堪,觉得面上挂不住,板着脸回了房间。
李桂英冷“哼”一声,抱着孙子出去了,也不再搭理小姑子。
沈淑芬在心里叹气,这也是她不想回娘家的原因,每次来都闹得不愉快,她夹在中间也很难做。
她和三哥三嫂寒暄了几句,就去了爹娘的房里。
看爹娘拿着东西去了里面房间,她也跟了过去。
刚一进屋,就看到老太太拿出秤,准备称她拿回来的粮食。
沈淑芬脸都气红了,“娘,你这是在干啥?难道二哥和二嫂还能少给你不成?”
沈老太太手上不停,秤砣一点一点的往外移,眯着眼睛看上面的秤花。
沈老头看这里没外人,也不端着了,小声的和闺女告状。
“淑芬,你二嫂不老实,有好几次都没给够,最多的一次少了一斤多面,油也不够称,只有八两。”
沈老太太看秤砣停在二十六斤七两的位置,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这次没少,还多了七两。
她对闺女说:“淑芬。你别以为你二哥和二嫂是好东西,他们两口子平时闷不吭声的,心眼多的很。”
沈淑芬被气笑了,看她娘又拿起那个油瓶称了称,最后又去翻两个油纸包。
等把所有的东西都检查一遍,又对她说:“看吧,我就说你二嫂心眼多,占强每次过来送粮食,就拿几块鸡蛋糕,一小块猪头肉,这次你来,东西就变多了,这是做给你看的。”
沈淑芬气的胸口起伏,看了看她娘,又看了看床上坐着的爹,什么也没说,拿起椅子上搭的几件脏衣服,就去了后院的井边。
沈翠香正在那里洗衣服,看到她过来了,说了句:“小姑来了。”就低下头继续搓衣服,没了别的话。
“嗯,翠香也在洗衣服啊。”沈淑芬也不知道怎么得罪这侄女了。
这两次过来,她都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都有婆家了,还那么不懂事。
沈淑芬也懒得搭理她,把那几件衣服搓了,就回了前院。
她把衣服晾到绳上,拿起锄头,准备去二哥家的自留地除除草。
沈建军问道:“小妹,你干啥去?”
“我去二哥家菜园子看看。”
“你不用去了,昨天我和占辉刚浇了水,也没什么草,没什么收拾的。”
沈淑芬把锄头放回去,“三哥,二哥地里有没有能吃的菜?我今天顺道带回去。”
“没有,就一点菠菜,青林前两天回来全挖走了。”沈建军道:“你告诉二哥和二嫂,菜地我会帮他们看着,青海他娘也经常过去收拾,让他们不用老想着。”
李桂英在屋里听了,撇了撇嘴,但她不敢和沈建军阴阳怪气,就把矛头指向小姑子。
“淑芬,大嫂家的菜都快干死了,你如果有空,去帮我浇一下呗。”
没等沈淑芬说话,沈建军就朝屋里喊:“老大,你钻到屋里干啥呢?没听到大嫂说,你家的菜地快干死了,还不赶紧去浇水。”
他说完,也不管老大口子的脸有多难看,对沈淑芬使了个眼色。
“你没事就赶紧回去吧,侄媳妇给你开着工资,是让你帮着做饭,又不是让你给娘家哥浇水的。”
沈淑芬笑着点了点头,临走时,还是忍不住劝了爹娘几句。
”爹,娘,别再作了,你们都那么大年纪了,难道还看不明白?”
她看了一眼院里,把老头和老太太拉到了卧室,压低声音说:“在这个家里,也就我二哥和二嫂好说话,他们俩也是最孝顺的。”
“爹娘如果再像以前那样作,寒了他们的心,把最后一点情分给闹没了,我看以后谁会管你们俩。”
沈淑芬看他们都没说话,又接着劝,“该说的我都说了,听不听随便你们。我是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好管娘家的事,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吧。”
“以后被哥哥嫂子们赶出去,我也是不会管的,让你们自己去讨饭吃。”
她怕爹娘听不进去,最后又威胁了一句,被老太太捶了好几下,骂她不孝顺。
“作吧,作吧,你们就接着作吧,以后我不来了,有事也别找我。”沈淑芬也来气了,转身就走。
沈老太太拉着她,“死丫头,你咋那么大的气性,要不是我,占勋会让你去帮着做饭?你这个死丫头,真是一点良心都没有。”
“我和你说,你告诉你二哥和二嫂,下次别让占强来给我送粮食了,以后你送,我看见那死小子就来气。”
“我不管,你自己和我二哥说,如果不想让占强送,那你们就饿着。”
沈淑芬推着自行车往外走,气的都口不择言了,差点说出:“饿死你们算了。”
她觉得爹娘真是不可理喻,孙子那么孝顺,每星期都来看他们,给送吃的。
没想到却那么不招他们的待见,张嘴闭嘴都是死小子,真是让人寒心。
沈建军和朱冬梅看小妹要走了,就出去送了送她。
“别气了,爹娘的性格你还不知道?一辈子都是这样,自私自利,都那么大年纪了,只要不瞎折腾,随他们去吧。”沈建军笑着劝她。
“我倒没什么。”沈淑芬叹了口气,歉意的看向朱冬梅,“三嫂,爹娘这样,你和我大嫂二嫂嫁到我们家,受委屈了。”
“小妹,有你这句话,嫂子再难也觉得值了。”朱冬梅笑叹,“这么多年,都习惯了,就像你三哥说的,随他们去吧,懒得计较。”
“爹娘摊上你们这样的儿媳妇,是他们的福气,以后我也会经常劝劝他们。”沈淑芬道。
沈建军摆了摆手,“和我们就别客气了,快走吧,我和你三嫂还要去收鸡蛋,就不送你了。”
“好,三哥,三嫂,那我先走了,你们也要注意身体,别太忙。”
她连忙从车上下来打招呼。
“淑芬,又来看你爹娘了。”一个妇女笑问。
“秋霞嫂子,今天是帮我二哥给我爹娘送养老粮食,他和我二嫂有点忙,走不开,我替他们跑一趟。”
那妇女扫了一眼她带的大包小包,眼里带着羡慕。
“原来是给你爹娘送好吃的,以前都是占强回来,今天那小子偷懒啦。”
“不是的。”沈淑芬笑着解释,“嫂子,占强今天考试。”
另一个正在纳鞋底的大娘说:“淑芬,你爹娘有福气啊,几个儿子都孝顺,特别是你二哥,虽然没在家,但每个月都让占强送吃的回来,拿的都是好东西。”
另一个大嫂子也接着道:“占强都给我们看了,给你爹娘拿的不光有白面,香油,还有猪头肉和鸡蛋糕,每次来都是大包小包,咱们队里这些老人,都没有你爹娘的日子好过。”
沈淑芬笑道:“我哥哥和嫂子一直都很孝顺,我这次过来,我二嫂拿的也都是我爹娘喜欢吃的。”
她和大家寒暄了一会,推着自行车继续往前走。
路上人来人往,她看到人就打招呼。
大家问的最多的是,占强怎么没回来?
沈淑芬在心里笑,看来那小子人缘挺好的。
沈老头手里拿着烟杆,正准备去找老伙计吹牛,一出门,就看到闺女推着自行车来了。
“淑芬,你这是从哪里来的?”
“市里。”沈淑芬把自行车推到院里,开始往下拿东西,“爹,我替二哥来给你和娘送粮食。”
“怎么是你来送,你二哥和占强呢?难道现在连家都不想回了?”
“不是,我二哥没空,占强今天中考。”
沈淑芬来的有些早,沈家人还没去上工,听到她的声音,大房和三房的人都出来了。
“小妹吃饭了吗?如果没吃,让你嫂子给你煎几个荷包蛋。”这话是沈建军说的。
朱冬梅没等小姑子回答,就去房里拿鸡蛋了。
现在他们挣到钱了,也不像以前那样抠抠搜搜的算计,说话做事都大方了不少。
沈淑芬忙道:“三哥,三嫂,你们不用忙,我吃过饭来的。”
“真吃了?”朱冬梅停下脚步。
“三嫂,我真吃过了。”沈淑芬笑着点了下头,又和大哥大嫂打招呼。
看李桂英盯着那包点心和卤肉,她装没看到。
如果是她买的,那肯定会拿些给孩子吃,可这是二哥二嫂给爹娘的养老粮食,她做不了主。
沈老太太眼疾手快,已经把东西提到了手里,还瞪了一眼大儿媳妇,又对大儿子说。
“老大,你们这个月的粮食还没给我,还有每月三块的养老钱,都已经拖了两个月了,今天要给我结清。”
“还有,别光拿玉米面,我和你爹年龄大了,吃不得粗粮。”
沈建国今年都快五十了,被老娘当着妹妹的面给难堪,觉得面上挂不住,板着脸回了房间。
李桂英冷“哼”一声,抱着孙子出去了,也不再搭理小姑子。
沈淑芬在心里叹气,这也是她不想回娘家的原因,每次来都闹得不愉快,她夹在中间也很难做。
她和三哥三嫂寒暄了几句,就去了爹娘的房里。
看爹娘拿着东西去了里面房间,她也跟了过去。
刚一进屋,就看到老太太拿出秤,准备称她拿回来的粮食。
沈淑芬脸都气红了,“娘,你这是在干啥?难道二哥和二嫂还能少给你不成?”
沈老太太手上不停,秤砣一点一点的往外移,眯着眼睛看上面的秤花。
沈老头看这里没外人,也不端着了,小声的和闺女告状。
“淑芬,你二嫂不老实,有好几次都没给够,最多的一次少了一斤多面,油也不够称,只有八两。”
沈老太太看秤砣停在二十六斤七两的位置,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这次没少,还多了七两。
她对闺女说:“淑芬。你别以为你二哥和二嫂是好东西,他们两口子平时闷不吭声的,心眼多的很。”
沈淑芬被气笑了,看她娘又拿起那个油瓶称了称,最后又去翻两个油纸包。
等把所有的东西都检查一遍,又对她说:“看吧,我就说你二嫂心眼多,占强每次过来送粮食,就拿几块鸡蛋糕,一小块猪头肉,这次你来,东西就变多了,这是做给你看的。”
沈淑芬气的胸口起伏,看了看她娘,又看了看床上坐着的爹,什么也没说,拿起椅子上搭的几件脏衣服,就去了后院的井边。
沈翠香正在那里洗衣服,看到她过来了,说了句:“小姑来了。”就低下头继续搓衣服,没了别的话。
“嗯,翠香也在洗衣服啊。”沈淑芬也不知道怎么得罪这侄女了。
这两次过来,她都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都有婆家了,还那么不懂事。
沈淑芬也懒得搭理她,把那几件衣服搓了,就回了前院。
她把衣服晾到绳上,拿起锄头,准备去二哥家的自留地除除草。
沈建军问道:“小妹,你干啥去?”
“我去二哥家菜园子看看。”
“你不用去了,昨天我和占辉刚浇了水,也没什么草,没什么收拾的。”
沈淑芬把锄头放回去,“三哥,二哥地里有没有能吃的菜?我今天顺道带回去。”
“没有,就一点菠菜,青林前两天回来全挖走了。”沈建军道:“你告诉二哥和二嫂,菜地我会帮他们看着,青海他娘也经常过去收拾,让他们不用老想着。”
李桂英在屋里听了,撇了撇嘴,但她不敢和沈建军阴阳怪气,就把矛头指向小姑子。
“淑芬,大嫂家的菜都快干死了,你如果有空,去帮我浇一下呗。”
没等沈淑芬说话,沈建军就朝屋里喊:“老大,你钻到屋里干啥呢?没听到大嫂说,你家的菜地快干死了,还不赶紧去浇水。”
他说完,也不管老大口子的脸有多难看,对沈淑芬使了个眼色。
“你没事就赶紧回去吧,侄媳妇给你开着工资,是让你帮着做饭,又不是让你给娘家哥浇水的。”
沈淑芬笑着点了点头,临走时,还是忍不住劝了爹娘几句。
”爹,娘,别再作了,你们都那么大年纪了,难道还看不明白?”
她看了一眼院里,把老头和老太太拉到了卧室,压低声音说:“在这个家里,也就我二哥和二嫂好说话,他们俩也是最孝顺的。”
“爹娘如果再像以前那样作,寒了他们的心,把最后一点情分给闹没了,我看以后谁会管你们俩。”
沈淑芬看他们都没说话,又接着劝,“该说的我都说了,听不听随便你们。我是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好管娘家的事,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吧。”
“以后被哥哥嫂子们赶出去,我也是不会管的,让你们自己去讨饭吃。”
她怕爹娘听不进去,最后又威胁了一句,被老太太捶了好几下,骂她不孝顺。
“作吧,作吧,你们就接着作吧,以后我不来了,有事也别找我。”沈淑芬也来气了,转身就走。
沈老太太拉着她,“死丫头,你咋那么大的气性,要不是我,占勋会让你去帮着做饭?你这个死丫头,真是一点良心都没有。”
“我和你说,你告诉你二哥和二嫂,下次别让占强来给我送粮食了,以后你送,我看见那死小子就来气。”
“我不管,你自己和我二哥说,如果不想让占强送,那你们就饿着。”
沈淑芬推着自行车往外走,气的都口不择言了,差点说出:“饿死你们算了。”
她觉得爹娘真是不可理喻,孙子那么孝顺,每星期都来看他们,给送吃的。
没想到却那么不招他们的待见,张嘴闭嘴都是死小子,真是让人寒心。
沈建军和朱冬梅看小妹要走了,就出去送了送她。
“别气了,爹娘的性格你还不知道?一辈子都是这样,自私自利,都那么大年纪了,只要不瞎折腾,随他们去吧。”沈建军笑着劝她。
“我倒没什么。”沈淑芬叹了口气,歉意的看向朱冬梅,“三嫂,爹娘这样,你和我大嫂二嫂嫁到我们家,受委屈了。”
“小妹,有你这句话,嫂子再难也觉得值了。”朱冬梅笑叹,“这么多年,都习惯了,就像你三哥说的,随他们去吧,懒得计较。”
“爹娘摊上你们这样的儿媳妇,是他们的福气,以后我也会经常劝劝他们。”沈淑芬道。
沈建军摆了摆手,“和我们就别客气了,快走吧,我和你三嫂还要去收鸡蛋,就不送你了。”
“好,三哥,三嫂,那我先走了,你们也要注意身体,别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