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明崇祯,君王死社稷!下-《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谁能想到保存大明最后尊严的,居然是一群阉人。

  崇祯17年,李自成攻入北京。

  王承恩率领5500名太监誓死抵抗。

  当年有记载,宫中太监抵抗尤烈,宫女保节自尽者,比比皆是。

  最后被闯军俘获的,只有几十人。

  王承恩再次陪同崇祯帝登上煤山,主仆二人相对默默无语。

  最后在寿皇亭旁边的一棵大树下面,双双解带自尽。

  据野史记载,王承恩位于崇祯西北方,稍高些,

  他用身体替崇祯帝挡住了来自西北的呼啸寒风。】

  “意难平啊,意难平。”

  嬴政望着天幕摇头,“这也算是没有天命的皇帝了,

  辛勤操劳,节俭成这样,倒是便宜了那群大臣们,吃得各个脑满肠肥。”

  李斯看见“阉人”这个词就腰疼,“陛下,这明朝不是禁止宦官吗?

  这崇祯帝身边的宦官真是忠心可鉴。”

  这眼药上得明目张胆,嬴政瞥了眼。

  罢了,看在三族的份上算了。

  “不错,看来事事都有意外,不能一棍子打死。”

  汉朝,刘邦看着朱由检的惨样,再想起这是最后一位汉人皇帝,

  难得起了些许怜悯,啧了啧嘴,随手打下一串弹幕,

  【大明崇祯的百姓们,快去官员府邸拦住他们,

  他们要逃!

  搜刮了你们那么多民脂民膏,抢走你们的田地和粮食,

  他们要逃了,大明完了,你们更活不下去了!】

  此话一出,明朝的皇帝们纷纷跟上。

  朱元璋一拍手,发下弹幕,“这汉高祖,还真是。。。。”

  马皇后看着丈夫想要感谢又别扭的模样,双眼划过笑意,“你呀,想要谢谢人家,就大大方方说。”

  “谁说不谢了?

  咱老朱是个敞亮人,受人恩惠自然要道谢,我是在想怎么说。”

  【明抬祖:多谢。】

  崇祯帝恍然大悟,跟在朱元璋后附上道谢,连忙派人去追,

  官员们忙着低头赶路和聊天,丝毫没有注意天上的变化,

  一如既往,只关注自身,天上换了谁他们都无所谓。

  看见府邸周围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山人海,

  完蛋啦,老巢被端了?!

  【自缢煤山。

  享年35岁,谥烈皇帝,大明王朝在实质上宣告灭亡。

  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

  朕死,无面目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灭,

  任贼分裂朕身,勿伤百姓一人。”】

  李世民看着崇祯帝以血写就的遗书,愤然起敬,“这人是个真汉子!

  都这样了,不弃都,不逃跑,就算当不了中兴之主又怎样?

  给煌煌大明落下一个体面轰烈的结局也好。”

  反手给人一个点赞,顺便再对着之前被点名批评的李隆基狠狠输出,

  “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多鲜明的对比啊!

  一个说是没有天幕可也竭尽全力,另一个由俭入奢,一去不返。

  【在我之后,评我之事,易。

  在我之位,行我之事,难。】

  朱由检泪眼朦胧,短短一盏茶的时间,给予他的震撼却是非比寻常的,

  “真好啊,后世的人能理解我呜呜呜。”

  【我一直觉得他悲剧色彩很浓。】

  【明朝看似亡于崇祯,实则亡于万历。】

  【真正亡国的是万历皇帝,崇祯只是生不逢时,他接管大明的时候已经溃烂了。】

  大明万历时期,朱翊钧独自一人在寝宫内,

  看着眼前划过的源源不断骂他的弹幕,双手合十,“别骂了别骂了。。。”

  他知道错了。

  隆庆时期,朱载坖抽着三儿子的臀部,“得了,骂你身上了。

  忍着点吧,儿子,你不会想让祖宗亲自指导抽你的姿势对吧?!”

  一边下手,一边发私信,“在抽了,各位祖宗,在抽了。”

  【殉国也算体面。】

  【除掉魏忠贤手里都没刀了,他不明白东林党看上去忠心,也是因为有魏忠贤压。】

  【魏忠贤一定要除掉,一是立威,二是得人心。

  可惜他把阉党一棍子打死,完了,没有人制衡东林党了。】

  【还是先留着吧,立不立威的,东林党的核心利益从来不是他,不是大明。

  有魏忠贤在,至少还能筹出军费打仗,

  贪怎么了?

  贪官和贪官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他至少做事情,换作是东林党,光贪不做事不是更差。】

  【别的不说,我就知道一个道理,当皇帝的就应该不怕党派林立,他们互相争斗才好呢,

  要是朝堂上只有一个党派了,可就要小心了,他们联合起来糊弄你了。】

  “朕到底要不要除掉魏忠贤呢?

  要不再留一留?”

  朱由检看着下面跪着的魏忠贤,“魏忠贤,你说吧,朕该不该留你?”

  魏忠贤心底大大松了口气,今日这关过去了。

  要杀他的话,不用多费口舌,现在来问他,

  不过就是来要台阶了。

  “皇上,过去是臣犯下大错啊!

  臣愿捐出半幅身家,供给前方战事。

  臣有话要说,臣对大明忠心耿耿啊!没有大明,臣也活不下去!”

  大殿上只有朱由检和魏忠贤、王承恩三人,魏忠贤闭了闭眼,

  “陛下,臣从来只听说过前朝的大臣,从未有前朝的太监啊!”

  朱由检眼睛一亮,这话说的不错,至少在这方面,魏忠贤是一心向着大明了。

  魏忠贤心里冷笑,和东林党结下的梁子更大了。

  不过看看天幕,那几个老贼是别想好过了,

  哼,他受了苦,他们也别想好过!

  【说他猜忌也好,说他自毁长城也罢,但有一说一,这哥们儿尽力了。】

  【唉,既不是一等一的天资,还缺乏后天的教育,这哥们儿也算是误闯天家了。

  谁能想到就能从一介闲王,坐到了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上去了呢。】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啊。可怜见的,真是越努力越不幸啊。】

  【崇祯帝不能怪他,当时朝廷上的人都在骗他。

  后期基本是盲人瞎子了,搞得他都不知道能相信谁。】

  “从今日起,朕要彻底做出改变了!”

  朱由检在天幕下,对着各位祖宗立下誓言。

  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朱由检输给的是李自成,

  最后被清朝取代的是李自成。

  朱由检身上干干净净,倒是李自成快被汉人和百姓骂哭了,

  弹幕陆陆续续发来,

  【守不住天下你打什么?】

  李自成:呜呜呜呜。。。

  【气运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大明就是亡了,那也是我们汉人的骄傲。】

  【崇祯要对抗的是时代大至之势。

  面对势不可挡的时代车轮,崇祯尽力了。】

  与前面各朝代的汉人王朝不同,清朝的皇帝笑开了花,

  “哈哈哈哈!不错,时代选择了我们!”

  “接下来就是我们大清的天下了。”

  【虽败犹荣,他没有投降,一句勿伤百姓一人,他是个好皇帝。】

  【终究是崇祯未重振,定国未定国,成功未成功。】

  【本来就是个闲散王爷,被一句“吾弟当为尧舜”硬架上来了。】

  【大明最悲剧的三个皇帝全让这个演员演了一遍。

  建文帝朱允炆,景泰帝朱祁钰,崇祯帝朱由检】

  被cue的三位皇帝:呵呵呵呵,我们难兄难弟凑在一起,都能组成一套悲剧了。

  【朱祁钰这辈子最不应该的,就是心软留了朱祁镇一命,

  直接杀了,他稳坐皇帝宝座就是了,没有朱祁镇这个傻帽,说不定大明还能多活几年。】

  当事人:知道了,知道了,已经动手了,安啦亲~

  【王承恩:唯一葬入皇陵的太监,顺治、熙两位清帝为其立碑。

  虽祛男根,却满腔热血,以命护主。

  陪着崇祯走完最后一程,是大明最后的体面。】

  王承恩脸上满满的激动和震惊,“皇上,皇上,

  承恩何德何能,何德何能......”

  因着太过惊讶,语无伦次地向朱由检跪下请|命,后者殷切亲自将人扶起,

  “承恩,你很配!

  朕一人在下面太孤单了,有你陪着就很不错!”

  大清时期,康熙点头,嘴角上扬着对大臣们开口,

  “这样英勇护主的宦官,配得上。”

  某位·反面·老赢:羡慕这个词,我只说一次~

  【老朱家防火防盗防太监,最后崇祯亡国,也就王承恩陪着崇祯。】

  【历史上值得佩服的太监不多,但王承恩绝对算一个!

  王承恩给了大明太监最后的光荣,也给了汉人统治王朝期间最高的荣光。

  给了大明一个体面的退场。】

  朱元璋亲自点赞,“王承恩此人不错,赐名朱姓。”

  王承恩激动,古往今来,只有立下丰功伟业的人才能被赐皇姓。

  朱由检点头,指着天幕上朱元璋的弹幕,“你看太祖皇帝都认同,

  以后你就是我们朱家的人了,承恩。”

  “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