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没文化那是真可怕 下-《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各个朝代,天底下的大夫们和有点身体方面常识的人们:???

  “这个怎么......”

  光是想象一下,都觉得渗人。

  一位大夫猛地抖了抖,他回过神来,搓了搓胳膊。

  “地药材不了解的话,不知道这是什么,应该......也算正常吧。”

  开口是一位有点年纪的老中医了,他身旁围了几个年轻人,

  一听这话,嘴比脑子还要快。

  “不知道还写出来,明显就是半吊子嘛。”

  不是,都知道这个名字了,顺手查一下它是什么东西不就好了。

  【桌上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四书》,一本是《五经》。】

  【还有我同学回答我,他的《四书》已经看了两本,还差两本。】

  【我的一个好友,给自己网络上取名为瘦.马。】

  【我友好提醒他,这个词不太合适。】

  【他说“怎么不好了?古道西风瘦马,”】

  【他觉得很有意境,于是就称自己为瘦.马。】

  【最可怕的是,还有很多人赞同他的意见。】

  【说“这名字一听,就是文化人。”】

  “唉,难评,真的很难评。”

  看了这几条下来,他可算是发现了,

  还真怕这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

  就是介于有文化和没文化之间的,

  乍一眼有文化和经不起细看并存。

  能看得出来,一般卖弄知识的,都是想让人能看到底蕴的深厚。

  结果人家一看,“扑哧”一笑。

  不好意思,给一下子看穿了。

  想给人家看墨水,拿出来招待客人的却是可乐。

  既没墨水黑,又没墨水浓,

  摇一摇,嘿呀,还咕嘟咕嘟冒泡。

  带气的最经不起久放了,时间一长就泄气了。

  【《史记》不行,连唐朝历史都没有,

  我一般都看《四书》,现在都看到第三本了。】

  汉朝,

  司马迁真的要红温了,

  “嘿!”

  可以说他文笔不行,可以说他史观不正,

  毕竟,文无第一。

  这些司马迁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千防万防,没想到最终是因为这个破防的。

  “这是什么奇葩?”

  司马迁真想去真实真实,他真是想破脑袋都想不到,

  后世人骂他就算了,这什么“没活到唐朝”的破理由。

  情绪激动之下,他双眼发红,重重喘着气。

  “呜呜呜呜,就知道挑软柿子捏,”

  他要能活到唐朝,还用辛苦写什么书。

  “连始皇帝都不能长生,却要求我长寿,”

  不!~不!~

  (bgm:雪花~飘飘~~风雨~潇潇~)

  【好一本《四书》《五经》。】

  【《四书》也不行,我看的《五经》都看的第四经了。】

  【我在看24史,看到第13史了。】

  【看《大学》,都看到高中了。】

  【虽然我不懂历史,但是我知道司马迁应该没有活到唐朝。】

  “唉。”

  春秋时期,孔夫子的一声叹气,引起了无数弟子的关心。

  “夫子为何叹气?”

  “我是感慨,视频上的,可能是因为在某些方面浅薄了些许,可这评论区......”

  乐子人太多,都分不清是在自黑,还是耍宝。

  他还真分不清,大家究竟是在玩梗搞笑,还是认真的。

  “他们是认真的吗?”

  夫子都发话了,弟子们也就不拘束自己的想法,

  “四书和五经,这想法......”

  难以用言语形容,反正正常看过书的人,应该是想不出来这种说法的。

  “这要这么说的话,那我读《尚书》读得慢,才读到侍郎了呢。”

  【冷门诗人李商隐,接~】

  【堆砌辞藻李清照,接~】

  【不够古风曹雪芹,接~】

  【水平一般李太白,到~】

  本人还没怎么样,粉丝们不能接受,

  “胡说!我家哥哥最好了!受众这么广,怎么可能是冷门诗人!”

  “八道!我家姐姐多努力,你们是看不到吗?!”

  “还要多古?”

  “笑亖,谪仙没有才华?”

  【唐太宗杯酒释兵权,史记看到宋代了。】

  “唐太宗?朕吗?”

  李世民弯曲臂弯,指向自己。

  “杯酒什么?”

  “什么兵权?”

  他堂堂天策上将,还需要“释”兵权?

  “放p!”

  他释放兵权给他们还差不多,毕竟这些老古板一个个的,

  当上皇帝之后,都不让人上战场了。

  【我平时只看《四大名着》,现在看到鲁智深对镜贴花黄了。】

  【我看四大名着,已经到了关羽上梁山了,

  正在集结十万天兵天将,准备去贾府捉拿林黛玉。】

  【我看到赵云看管蟠桃园,七进七出七仙女。】

  【我觉得林黛玉与曹操联手,围剿傲来国,

  梁山一行人围贾府,救唐僧的那段最精彩。】

  【有一章讲,刘姥姥狮驼岭,温酒斩宋江的,

  你们看了没,贼有意思。】

  “厉害。”

  四大名着的作者们看着这短短的几句话,

  仿佛在这一刻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我嘞,个,真是《四大名着》啊。”

  还是那句,说是有读过书吧,拼凑的剧情乱窜,

  说是没读过吧,还能举例出这么多不同的剧情。

  【《简·爱》简单的爱。】

  【我见过有人,用“孀”字给自家闺女起名。】

  【科普一下,“孀”一般指的是寡妇,即亖了丈夫的女人。】

  【我还见过,给孩子起名字叫“琀”的,

  我提醒他这个字不好,他们夫妇还说我没文化。】

  【是亖人口里含的玉。】

  “所以到底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

  天幕下,观众们算是彻底被折磨得没脾气了。

  评论区上上下下,很好玩,但也很让人挫败。

  不少人恨不得拿着放大镜,寻找话语中的破绽。

  “我还真是看不透了,这到底是在开玩笑,还是认真的?”

  古人们真的不解,

  按照常识来看,

  不应该是有文化的放心炫耀,没有文化虚心请教吗?

  “他们是不是装的?”

  “谁们?”

  “那些有文化的,就是在开玩笑,只是我们可能当真了。”

  一人抓着脑袋,企图得出一个正常的,不那么无聊的解释。

  “这不已经装起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