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这是皇帝?客服吧! 上-《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贾诩: 待我功成名就,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让文和乱武,曹操都没敢。】

  【贾诩如果站在诸葛亮的位置,第一计,恐怕就是引匈奴入关了!】

  【贾诩是那个年代的心理学家,他出的根本不是计谋,而是考验人心的善恶。

  关键他还是天下最聪明的那几个人。】

  【贾诩:不是亮子,你主线原来这么没难度的。】

  【让贾诩三造大汉?

  后世的老百姓们,有没有脸自称汉族都得两说。】

  【打完汉室的名声都完了。】

  【比起来晋朝,还是贾诩好的多,五胡乱华以后,锅里炖的是那啥肉,圈养的也是那啥。

  这毒计少数人承受,总好过全体承受司马家族那群废物的统治。】

  emmmmm......

  “能不能有第三个选项?”

  他们就不能好好活着嘛,

  “可事实就是这样。”

  所有人沉默,原来的历史走向就是如此。

  “司马家的还真该亖!”

  今日又是对司马家喊打喊鲨的一日呢~

  已经消失了大半的司马家:......

  司马家:不是,怎么都赖我了!有没有想过,可能里面也有你们自己的原因呢?这么多年有没有努力,努力怎么还是这个样子,要是努力了,又怎么会被我们司马家后来居上呢?

  “照这样算,我宁愿是贾诩的兵。”

  很快有人表态,其他的人也纷纷跟上,

  “不就是后世的年轻人经常说的话嘛,

  我的钱宁愿做打向敌人的炮弹,也不做赔款。”

  “还有一句,是说‘宁愿战亖在路上,也不投降被活.埋’。”

  【搞半天,皇帝们批阅奏折,看着就是这些玩意。】

  【之前看电视剧,还以为皇帝熬夜批奏折的回复,都会很官方很书面。】

  【没想到,竟然都是这么批阅奏折的。】

  “啊?”

  好多人还没从当前沉重的话题中,缓过神来,

  闻言也是直愣愣地反问,

  “皇帝的奏折,不应该是很官方,很严肃正经的吗?”

  “对啊,难不成皇帝和臣子们说话,还和我们在村里侃大山一样?”

  【直隶巡抚问:3月13号那天,我可以来给皇上庆生吗?】

  【康熙:不准来。】

  【还有很爱分享的闽浙总督。】

  【闽浙总督:这是湾湾的土产,叫芒果,献给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这种东西没什么用,不要再送了。】

  【过了一个月,

  闽浙总督:这是湾湾的土产,叫芒果,献给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以前没看过芒果,本来想看看,

  看了之后似乎没什么用,以后不要送了。】

  【(让你别送了,你还送什么送?)】

  清朝,康熙抚了抚眉尖,无奈地摇了摇头,

  看到第一句的时候,他就知道大事不好了,

  “朕就知道。”

  这下好了,现在上天幕了,

  他看了眼底下面色各异的阿哥们,视线扫到某个沉稳的身影,

  停顿了一下,

  康熙有的时候,还是很恶趣味的,

  “老四这孩子,阴晴不定的,说不定比他这个阿玛还要怪~”

  天幕播放视频的习惯,这么长时间,

  大家多多少少能看出一点。

  对此,康熙表示很期待。

  底下的四阿哥胤禛:怎么感觉有点凉飕飕的......

  【一开始大臣请安写的字,笔画太细,康熙皇帝看的眼睛难受。】

  【他还回复的很礼貌,

  康熙:朕知道了,以后奏折字笔画粗些好。】

  【礼貌提醒写粗点,结果第二次奏折上来还是这样,真是又细又小。】

  【康熙仍是有耐心地在旁边批注。】

  【康熙:以后折内,字画粗些好。】

  【结果这大臣也是个倔脾气,第三次一点没改。】

  【康熙也不耐烦了,大笔一挥。】

  【康熙:知道了,奏折字画太细了。】

  【好家伙,一看旁边,比我用钢笔写出来的字还细。】

  【康熙脾气还是太好了,幻视老师批学生试卷的既视感,还屡教不改。】

  大秦,始皇帝不由地疑惑。

  不是说清朝是封建王朝的顶端,君主集权制也到达了巅峰,

  “这臣子怎么这么不听皇帝说的话?”

  始皇帝是真的不理解,

  至少他本人,到目前为止,完全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底下的臣子们:......不儿,谁敢惹您啊?始皇大大!

  惹您生气,咱得九族不要了?

  羁绊也不要了?

  【每个清代皇帝们的共同口头禅,全都是“知道了”。】

  【真的好像打工人上班,每天汇报一大堆,然后老板回了个ok。】

  【康熙还会在回复后,在上面给官员画上朵小红花。】

  【这是和皇帝续火花呢。】

  【我就说我怎么这么爱续火花,原来我是网络皇帝。】

  【一个管天下的皇帝都能回对方消息,但是ta却说忙着忘了回你。】

  【别说了,我有个朋友都要破防了。】

  【他忙就忙在,要回你消息。】

  【康熙:知道了,洋人。】

  【皇帝的日常工作,就是回信息?】

  【那我是雍正,我就刻个“朕很好”的章子,来一封盖一个就完了。】

  【那外面的心腹,就该来京救驾了。】

  清朝的皇帝们微微皱着的眉头,总算是放松了一些,

  “总算遇上有懂点的人了。”

  他们也算看出来了,评论或许“大神”很多,最多的还是乐子人。

  他们真不了解嘛,未见得,只不过更喜欢开玩笑。

  “还刻印章呢,到时候天下大都要乱了。”

  康熙最无语,他好好当着皇帝,

  结果后世的人,说他的工作和客服一样。

  “什么客服,能有皇帝的权力?”

  “他能吃香的,喝辣的嘛?”

  康熙也算是看出来这些年轻人的脾性了,

  你说你富有天下,年轻人要不就没概念,要不就不感冒,

  还有的还要嫌累。

  单一说吃香喝辣,那群小馋猪们,吭哧吭哧就来了。

  【皇帝必须要回复,原因很简单,皇帝万一不回复了,

  官员就会立刻警惕起来,怕皇帝出事。】

  【请安折子是不能断的,断了要出大事的。】

  【我忘了在哪里看过,里面讲过请安折子双方都有不同的含义,

  臣下请安表示恭顺,断了皇帝会觉得你最近忙着谋反,

  而皇帝的回复也不能断,断了地方官员会以为皇帝驾崩了,

  别有用心的人会起兵趁乱搞事。】